图书介绍
仪器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旭明,韩建国主编;汪小伟,吴峰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9245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仪器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仪器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仪器分析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分类2
一、光化学分析法2
二、电化学分析法2
三、色谱分析法3
四、其它仪器分析方法3
第三节 仪器分析的特点4
第四节 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5
一、精密度5
二、准确度5
三、灵敏度5
四、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6
五、检出限6
第五节 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6
第六节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7
思考题与习题8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9
第一节 概述9
第二节 电化学基础10
一、化学电池10
二、电池电动势11
第三节 电极电位和电极的极化12
一、电极电位12
二、电极的极化与超电位14
第四节 电极的类型15
一、按电极反应机理分类15
二、按电极用途分类17
思考题与习题17
第三章 电位分析法18
第一节 概述18
第二节 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18
第三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和膜电位19
一、电极的基本构造19
二、膜电位19
三、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主要类型20
第四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参数25
第五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方法26
一、直接电位法27
二、电位滴定法30
第六节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32
思考题与习题32
第四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34
第一节 概述34
第二节 电解分析法34
一、电解分析法的基本原理34
二、电解方程式35
三、电解分析方法36
第三节 库仑分析法38
一、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38
二、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39
三、库仑滴定法41
四、微库仑分析法42
第四节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的应用43
思考题与习题43
第五章 极谱和伏安分析法45
第一节 概述45
第二节 极谱分析法基本原理45
一、经典极谱分析的装置及测量原理45
二、极谱波的形成46
三、扩散电流方程式——极谱定量分析47
四、极谱定性分析依据——半波电位48
五、极谱法的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50
第三节 极谱定量分析方法53
第四节 极谱分析法的分类54
一、单扫描极谱法54
二、循环伏安法55
三、脉冲极谱法57
四、溶出伏安法59
思考题与习题60
第六章 光谱分析法导论62
第一节 概述62
第二节 光的性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62
一、光的性质及电磁波谱的分类62
二、光的能量、频率、波长和波数之间的关系62
三、光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63
四、光的吸收定律64
五、光分析法的分类67
六、光谱的产生67
七、光谱分析仪器的组成68
思考题与习题68
第七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69
第一节 概述69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69
一、分子内部的运动及分子能级70
二、能级跃迁与分子吸收光谱的类型70
第三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71
一、电子跃迁的类型71
二、生色团、助色团和吸收带74
三、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76
四、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特征吸收光谱79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82
一、仪器的基本构造82
二、仪器的类型85
第五节 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86
一、显色反应及其条件的选择86
二、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89
第六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91
一、定性分析91
二、结构分析92
三、定量分析93
四、示差分光光度法(量程扩展技术)96
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97
思考题与习题97
第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99
第一节 概述99
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00
一、红外光谱的产生100
二、分子振动的形式100
三、红外吸收峰及其影响因素103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04
一、基团的特征吸收峰与相关峰104
二、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106
三、常见化合物的特征基团频率107
第四节 红外吸收光谱仪116
一、色散型红外吸收光谱仪116
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简介117
第五节 红外光谱的实验技术118
一、制样时要注意的问题118
二、气体样品的制样方法118
三、液体样品的制样方法118
四、固体样品的制样方法119
第六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120
一、定性分析120
二、定量分析120
三、未知物结构的确定120
思考题与习题123
第九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124
第一节 概述124
第二节 分子荧光/磷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24
一、荧光和磷光光谱的产生124
二、荧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126
三、影响荧光强度的主要因素127
四、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浓度的关系129
第三节 荧光分析仪器及灵敏度130
第四节 分子荧光定量分析131
一、荧光定量分析方法131
二、荧光分析法的应用132
第五节 化学发光分析法133
一、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33
二、化学发光反应的类型134
三、化学发光法的测量仪器135
四、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136
思考题与习题136
第十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138
第一节 概述138
第二节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39
一、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139
二、原子发射光谱线139
三、谱线强度141
四、谱线的自吸与自蚀142
第三节 原子发射光谱仪143
一、激发源143
二、分光系统145
三、检测系统145
四、光谱仪类型146
第四节 光谱定性及定量分析150
一、光谱定性分析150
二、光谱半定量分析151
三、光谱定量分析151
第五节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应用154
思考题与习题154
第十一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156
第一节 概述156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57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157
二、基态原子与待测元素含量的关系157
三、原子吸收谱线的轮廓与变宽158
四、原子吸收线的测量159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62
一、光源162
二、原子化器163
三、分光系统167
四、检测系统167
五、测定条件选择167
第四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分析方法171
一、定量分析方法171
二、灵敏度与检测限171
第五节 干扰及消除方法172
一、物理干扰及消除172
二、化学干扰及消除172
三、电离干扰及消除173
四、光谱干扰及消除173
第六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176
思考题与习题177
第十二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179
第一节 概述179
一、色谱法简介179
二、色谱法的分类179
三、色谱法的特点180
第二节 色谱图及色谱常用术语181
一、色谱图181
二、色谱图中的有关术语181
第三节 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183
一、色谱分离过程183
二、分配平衡184
三、基本理论186
第四节 分离度与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191
一、柱效和选择性191
二、分离度191
三、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192
第五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方法194
一、定性分析194
二、定量分析196
思考题与习题200
第十三章 气相色谱法202
第一节 概述202
第二节 气相色谱仪202
一、气相色谱流程202
二、气相色谱仪的结构203
第三节 气相色谱固定相205
一、气-固色谱的固定相205
二、气-液色谱的固定相206
第四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210
一、检测器的分类210
二、热导检测器211
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213
四、电子捕获检测器215
五、火焰光度检测器215
六、氮磷检测器216
七、检测器的主要技术指标216
第五节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218
一、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218
二、载体和固定液含量的选择219
三、柱温的选择219
四、进样条件的选择220
五、柱长和内径的选择221
第六节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221
一、毛细管柱的特点和类型221
二、毛细管柱气相色谱速率理论方程223
三、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223
第七节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224
思考题与习题227
第十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229
第一节 概述229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230
一、高压输液系统231
二、进样系统234
三、分离系统234
四、检测系统235
五、记录及数据处理系统239
六、馏分收集器240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类型240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240
二、液-固吸附色谱法240
三、液-液分配色谱法242
四、化学键合相色谱法243
五、离子交换色谱法246
六、凝胶色谱法247
七、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类型的选择249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250
思考题与习题250
第十五章 毛细管电泳法252
第一节 概述252
第二节 毛细管电泳基本理论253
一、双电层253
二、电泳与电泳淌度253
三、电渗流与电渗现象254
四、表观淌度与权均淌度256
第三节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及影响因素257
一、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257
二、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基本参数257
三、影响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因素259
第四节 毛细管电泳仪259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262
第六节 毛细管电泳法的应用264
思考题与习题265
第十六章 质谱分析法266
第一节 概述266
第二节 质谱分析法基本原理266
第三节 质谱分析仪268
一、仪器组成268
二、仪器性能指标274
第四节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275
一、常用术语275
二、质谱中的离子277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的碎裂方式279
一、分子离子峰的判别279
二、碎裂的表示方法280
三、离子分解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机理281
第六节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裂解285
一、烷烃285
二、烯烃286
三、芳香族化合物286
四、醇类287
五、羰基化合物288
第七节 质谱分析法的应用290
思考题与习题294
第十七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295
第一节 概述295
第二节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296
一、原子核的自旋与磁性296
二、核磁共振现象297
第三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实验方法300
一、实现核磁共振的方法300
二、核磁共振波谱仪301
三、试样的制备303
第四节 核磁共振氢谱304
第五节 核磁共振碳谱314
一、核磁共振碳谱及其特点314
二、核磁共振碳谱的化学位移316
三、核磁共振碳谱中去耦的方法317
四、核磁共振碳谱的解析319
第六节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的应用321
思考题与习题322
热门推荐
- 2287820.html
- 1203385.html
- 1508855.html
- 1730514.html
- 2845225.html
- 2146429.html
- 3181812.html
- 2254619.html
- 1375423.html
- 3903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5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1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4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7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0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8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9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8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