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风物特产与饮食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志伟,彭淑清,陈祥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6370879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风物特产与饮食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国的风物特产1
第1章 中国的陶器、瓷器1
课前导读1
学习目标1
第一节 中国陶器、瓷器发展的基本概况1
一、新石器时代:彩陶的产生1
二、商代:原始瓷器的产生2
三、东汉:青瓷的产生2
四、隋唐时期:白瓷的产生与名窑的出现3
五、宋代:五大名窑及景德镇瓷器的产生3
六、明清时期:陶瓷工艺的发展创新4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陶瓷工艺飞跃发展4
第二节 中国著名的陶器、瓷器4
一、陶器4
二、瓷器6
思考与练习9
第2章 中国的漆器、民间剪纸、风筝10
课前导读10
学习目标10
第一节 中国漆器、民间剪纸、风筝发展的基本概况10
一、中国漆器发展的基本概况10
二、中国民间剪纸的基本概况11
三、中国风筝发展的基本概况13
第二节 中国著名的漆器、民间剪纸、风筝14
一、漆器14
二、民间剪纸15
三、风筝18
思考与练习19
第3章 中国的年画、工艺画、国画与书法20
课前导读20
学习目标20
第一节 中国年画、工艺画、国画与书法的基本概况20
一、中国年画的基本概况20
二、中国工艺画的基本概况23
三、中国国画与书法的基本概况23
第二节 中国著名的年画、工艺画24
一、年画24
二、工艺画27
思考与练习29
第4章 中国的雕刻工艺品31
课前导读31
学习目标31
第一节 中国雕刻工艺品的基本概况31
一、中国玉雕的基本概况31
二、中国牙雕的基本概况33
三、中国石雕的基本概况34
四、中国木雕的基本概况34
五、中国竹刻的基本概况35
第二节 中国著名的雕刻工艺品35
一、玉雕35
二、牙雕37
三、石雕38
四、木雕40
五、竹刻42
六、微雕43
七、其他雕刻43
思考与练习45
第5章 中国的织绣工艺品46
课前导读46
学习目标46
第一节 中国织绣工艺品发展的基本概况46
一、中国织绣品发展的基本概况46
二、中国刺绣发展的基本概况48
第二节 中国著名的织绣工艺品49
一、丝织品49
二、刺绣52
思考与练习56
第6章 中国的金属、塑造、编织工艺品57
课前导读57
学习目标57
第一节 中国金属、塑造、编织工艺品的基本概况57
一、中国金属工艺品的基本概况57
二、中国塑造工艺品的基本概况60
三、中国编织工艺品的基本概况61
第二节 中国著名的金属、塑造、编织工艺品61
一、金属工艺品61
二、塑造工艺品64
三、编织工艺品67
思考与练习69
第7章 中国其他比较著名的工艺品70
课前导读70
学习目标70
一、安顺蜡染70
二、新疆维吾尔族花帽71
三、北京绢花71
四、苏州扇子72
五、杭州王星记扇子72
六、玉屏箫笛73
七、酒泉夜光杯74
八、侯马蝴蝶杯74
九、张小泉剪刀75
十、青海针扎、荷包75
十一、常州梳篦75
思考与练习76
第8章 中国的文房四宝77
课前导读77
学习目标77
第一节 中国文房四宝发展的基本概况77
一、制笔溯源77
二、制墨溯源78
三、制纸溯源79
四、制砚溯源80
第二节 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81
一、毛硕之冠——湖笔81
二、千秋光——徽墨81
三、纸寿千年——宣纸81
四、天下第一砚——端砚82
五、其他比较著名的笔砚82
思考与练习85
第9章 中国的酒、茶、中药86
课前导读86
学习目标86
第一节 中国酒、茶、中药发展的基本概况86
一、中国酒发展的基本概况86
二、中国茶发展的基本概况88
三、中国中药发展的基本概况89
第二节 中国的名酒、名茶、名贵中药91
一、名酒91
二、名茶100
三、名贵中药105
思考与练习110
第二编 中国的饮食111
第10章 中国饮食概论111
课前导读111
学习目标111
第一节 中国饮食的起源与发展111
一、饮食的起源111
二、饮食的发展113
第二节 中国饮食的基本特点119
一、菜肴的基本特点119
二、面点及风味小吃的基本特点122
思考与练习123
第11章 中国著名的十大菜系(上)124
课前导读124
学习目标124
第一节 广东菜系及其代表菜124
一、广东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24
二、广东菜系代表菜介绍126
第二节 四川菜系及其代表菜128
一、四川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28
二、四川菜系代表菜介绍129
第三节 山东菜系及其代表菜130
一、山东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31
二、山东菜系代表菜介绍132
第四节 江苏菜系及其代表菜133
一、江苏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34
二、江苏菜系代表菜介绍135
思考与练习136
第12章 中国著名的十大菜系(下)138
课前导读138
学习目标138
第一节 浙江菜系及其代表菜138
一、浙江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38
二、浙江菜系代表菜介绍139
第二节 安徽菜系及其代表菜141
一、安徽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41
二、安徽菜系代表菜介绍142
第三节 湖南菜系及其代表菜144
一、湖南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44
二、湖南菜系代表菜介绍145
第四节 福建菜系及其代表菜147
一、福建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47
二、福建菜系代表菜介绍148
第五节 北京菜系及其代表菜150
一、北京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50
二、北京菜系代表菜介绍151
第六节 上海菜系及其代表菜152
一、上海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53
二、上海菜系代表菜介绍153
思考与练习155
第13章 中国比较著名的地方菜系156
课前导读156
学习目标156
第一节 湖北菜系及其代表菜156
一、湖北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56
二、湖北菜系代表菜介绍157
第二节 河南菜系及其代表菜160
一、河南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60
二、河南菜系代表菜介绍161
第三节 陕西菜系及其代表菜163
一、陕西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63
二、陕西菜系代表菜介绍164
第四节 东北菜系及其代表菜167
一、东北菜系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67
二、东北菜系代表菜介绍168
思考与练习169
第14章 中国的少数民族菜肴170
课前导读170
学习目标170
第一节 清真菜及其代表菜170
一、清真菜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70
二、清真菜代表菜介绍171
第二节 朝鲜族菜及其代表菜173
一、朝鲜族菜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73
二、朝鲜族菜代表菜介绍174
第三节 维吾尔族菜及其代表菜175
一、维吾尔族菜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75
二、维吾尔族菜代表菜介绍176
思考与练习177
第15章 中国其他著名的风味菜178
课前导读178
学习目标178
第一节 宫廷菜178
一、宫廷菜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78
二、宫廷菜代表菜介绍179
第二节 素菜181
一、素菜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81
二、素菜代表菜介绍183
第三节 官府菜184
一、官府菜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84
二、官府菜代表菜介绍185
第四节 仿古菜186
一、仿古菜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87
二、仿古菜代表菜介绍188
第五节 药膳189
一、药膳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功效特点189
二、药膳代表菜介绍191
第六节 乡土菜192
一、乡土菜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92
二、乡土菜代表菜介绍193
思考与练习194
第16章 中国著名的面点及风味小吃195
课前导读195
学习目标195
第一节 京式面点及风味小吃195
一、京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95
二、京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介绍196
第二节 苏式面点及风味小吃198
一、苏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198
二、苏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介绍198
第三节 粤式面点及风味小吃200
一、粤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200
二、粤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介绍201
第四节 川式面点及风味小吃203
一、川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203
二、川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介绍203
第五节 晋式面点及风味小吃205
一、晋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205
二、晋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介绍206
第六节 秦式面点及风味小吃207
一、秦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风味特点207
二、秦式面点及风味小吃介绍208
思考与练习210
附录一 中国著名风物特产分布目录211
附录二 中国著名菜系名菜目录214
参考书目217
修订后记218
热门推荐
- 4703.html
- 3360161.html
- 2998015.html
- 523286.html
- 1154976.html
- 513651.html
- 683406.html
- 3225421.html
- 1230218.html
- 1692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7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1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4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6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6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8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3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5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