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超媒介 当代艺术与建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超媒介 当代艺术与建筑
  • 费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7641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建筑艺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超媒介 当代艺术与建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2

总序2

序2

第1章 引言2

1.1 课题的现实意义2

1.2 课题的研究范围5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7

1.4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16

1.5 新的视角18

1.6 本章小结18

2.1.1 媒介是信息21

2.1 媒介的定义21

第2章 媒介化的建筑和艺术 21

2.1.2 人体感官的延伸23

2.1.3 重新部落化23

2.1.4 技术决定论24

2.1.5 媒介的种类25

2.1.5.1 冷媒介、热媒介25

2.1.5.2 呈现、表现和机械媒介27

2.2 大众传媒的特质27

2.3 建筑和艺术作为媒介28

2.3.1 传统的表现媒介28

2.4 建筑和艺术作为信息30

2.3.3 超媒介30

2.3.2 不仅仅是感官的延伸30

2.4.1 信息生成制作的构成元素31

2.4.2 信息的操作加工过程31

2.4.3 信息的流通渠道及传播特点32

2.4.4 信息的接收/消化/反馈35

2.5 当代建筑与艺术发展简述36

2.6 本章小结38

第3章 建筑和艺术中的波普41

3.1 波普艺术的产生41

3.1.1 对待艺术和生活关系的态度41

3.1.3 科技、时尚、文化的影响42

3.1.2 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42

3.2 波普艺术的兴盛43

3.2.1 波普艺术的主题和题材43

3.2.2 波普艺术家及其创作44

3.2.3 商业/消费社会生产的实质 51

3.3 建筑走向波普52

3.3.1 战后现代建筑和设计产品的波普本质 52

3.3.2 建筑对波普文化影响的最初反映53

3.3.3 建筑波普化的意义55

3.4 建筑波普化的多种表现56

3.4.1 20世纪晚期建筑的波普化56

3.4.2 21世纪初期的波普建筑58

3.5 本章小结 60

第4章 超越风格的极少主义 63

4.1 极少主义的现代根源64

4.1.1 机器美学64

4.1.2 道德与精神力量 64

4.1.3 审美趣味的变化65

4.1.4 极少主义艺术的产生 65

4.2 极少主义艺术家及其作品67

4.2.1 先驱:马勒维奇和杜尚67

4.2.2 极少主义艺术家的平面作品 68

4.2.3 极少主义艺术家的立体作品 71

4.3.1.1 材料非天然和工业材料 72

4.3.1 极少主义艺术作品的特点 72

4.3 极少主义艺术对建筑的影响 72

4.3.1.2 工艺机械加工、工业涂料、淡化节点 73

4.3.1.3 构成原则:非关联构图、系列化、基座的消失 73

4.3.2 极少主义艺术的理论探讨 74

4.3.2.1 非表现和非参照 74

4.3.2.2 自在客体 74

4.3.2.3 简化和抛弃 75

4.3.3 艺术的价值 75

4.4 现代建筑的极少主义倾向 77

4.4.1 二战前的极少主义建筑 77

4.4.2 世纪中期的极少主义建筑 80

4.4.3.1 建筑的极少主义标签 84

4.4.3 极少主义建筑的世纪末表现 84

4.4.3.2 建筑创作的极少主义特色 86

4.4.3.3 从反装饰到装饰品 88

4.5 本章小结88

第5章 关于概念的艺术和建筑91

5.1 概念艺术的兴起 91

5.1.1 社会动荡 91

5.1.2 科技进步 92

5.1.3 概念的解放 92

5.1.4 结构、语言和符号 94

5.2.1 文字和图像的关系/语言和媒介的关系 96

5.2 概念艺术家及其作品96

5.2.2 过程和行动 98

5.2.3 记录和分类 99

5.3 概念艺术作品的特点101

5.3.1 夹缝里求生存/受众参与 101

5.3.2 抽掉内容/去掉符号 101

5.3.3 非物质化形式探索的两难局面 102

5.4 建筑是概念化的创作103

5.4.1 概念化的建筑(conceptual architecture) 103

5.4.2 建筑的去概念化创作(deconceptualization of architecture) 104

5.4.3 含义的输出/信息的交流 105

5.5.1 秩序107

5.5 建筑概念化的形式语言107

5.5.2 符号110

5.5.3 哲学110

5.6 本章小结 111

第6章 网络世界的图底关系115

6.1 图底关系概说 115

6.1.1 图底关系的新认识 115

6.2.2 表演艺术 116

6.1.2 机械模式与电子模式 116

6.1.3 图底关系的转变 117

6.2 新型图底关系中的当代艺术 117

6.2.1 视幻艺术 118

6.2.3 大地艺术 119

6.2.4 多媒介装置 122

6.2.5 创作与展示 125

6.3 新型图底关系中的当代建筑126

6.3.1 事件空间126

6.3.2 图和底的界限128

6.3.3 原创和复制 130

6.3.4 城市和建筑 131

6.3.5 个性和整体 132

6.4 本章小结135

第7章 透明/不透明/半透明/超透明137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理想与美学追求 138

7.1 透明作为现代主义神话138

7.1.2 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 141

7.1.3 勒柯布西耶的纯净主义 142

7.2 当代艺术和建筑中的透明144

7.2.1 实际透明与感觉透明 144

7.2.2 材料.无质量和技术 146

7.2.3 波普、极少、高技中的透明 146

7.3 网络世界的透明150

7.3.1 超透明150

7.3.2 光源的置换 151

7.3.3 画面的变化 151

7.3.4 时空的拓展 152

7.4 本章小结 153

第8章 高技与低技的艺术表现157

8.1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 157

8.1.1 原子和原子以外 157

8.1.2 科学家和艺术家 157

8.1.3 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 158

8.1.4 未来主义和勒柯布西耶 158

8.2 高技派艺术家及其创作 159

8.2.1 照相写实主义 159

8.2.2 技术作为硬件 161

8.2.3 科技成果作为波普符号 162

8.3.2 从结构设备到玻璃幕墙 164

8.3 当代建筑中的高技与低技 164

8.3.1 新材料新技术 164

8.3.3 高技作品的特点 165

8.3.4 低技作品的意义 166

8.4 本章小结 169

第9章 走向数字化171

9.1 数字化艺术的发端 172

9.1.1 20世纪中期以前的电脑绘图 172

9.1.2 20世纪末年以来的数字艺术 172

9.1.3 媒介的解放175

9.2.1.1 电脑艺术 176

9.2.1 电脑作为工具 176

9.2 数字艺术家及其作品 176

9.2.1.2 数字加工的摄影 177

9.2.2 电脑作为创作主体或素材 177

9.2.2.1 万维网艺术 177

9.2.2.2 动漫艺术(Flash Art) 179

9.2.3 电脑作为互动媒介 179

9.2.3.1 互动艺术 179

9.2.3.2 电脑游戏 180

9.2.3.3 虚拟现实 181

9.3.1 不再以图像为中心 182

9.3.2 复制真实 182

9.3 数字艺术作品的特点 182

9.3.3 参与互动 183

9.3.4 价值体系 184

9.4 数字化时代的建筑 185

9.4.1 建筑的数字化 185

9.4.2 数字化建筑师及其作品 186

9.4.3 数字化时代建筑的特征 190

9.4.3.1 开放的系统 190

9.4.3.2 弹性的模数 191

9.4.3.3 柔软的边界 193

9.4.3.4 不可预知的变化 194

9.5 本章小结 195

第10章 并非结论197

10.1 信息和信息的载体 197

10.2 信息不分重要与否只论需要与否 197

10.3 谁对谁施加作用 198

10.4 谁来控制信息媒介和传播 198

图录 199

附录 艺术与建筑编年简记(1945—2005) 204

推荐书目 217

索引 219

致谢 229

作者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