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史
  • 中国古生物学会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0466569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古生物学-生物学史-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前史6

第一节 人类对化石的最初理解7

一、国外关于化石的早期记载7

二、中国古代关于化石的记载9

第二节 近代古生物学的形成及其历史背景14

一、西方的工业革命催生了古生物学学科的形成14

二、学科交叉促进了古生物学学科的形成15

三、近代古生物学学科的建立16

第三节 近代古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概况20

一、古无脊椎动物学20

二、古脊椎动物学25

三、古人类学29

四、古植物学30

五、微体古生物学31

六、生物进化理论32

七、生物地层学34

第二章 近代古生物学在中国的萌芽(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37

第一节 中国古生物学萌芽的历史背景37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中国古生物学、地层学研究的前奏38

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包括地质学、古生物学)著作的翻译引进38

二、地质古生物学高等教育机构的创办40

三、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40

第三节 外国学者早期在中国的地质古生物学考察与研究41

一、古无脊椎动物学之研究42

二、古脊椎动物之研究43

三、古植物学之研究43

第三章 近代古生物学在中国的奠基(1912—1949)45

第一节 建立地质古生物学机构,开展调查研究46

一、全国性地质机构46

二、专业性地质机构60

三、地方性地质机构60

第二节 兴办地质教育,培养地质古生物学人才62

一、从京师大学堂设地质学门到北京大学建立地质系62

二、许多大学相继建立地质学系63

第三节 成立学术共同体,搭建学术交流平台66

一、中国地质学会66

二、中国古生物学会68

第四节 中国古生物学的奠基与学科进展70

一、中国近现代古生物学研究的发端70

二、系统古生物学73

三、古生态学、古气候学96

四、生物地层学98

第五节 外国古生物学家对中国古生物学发展的贡献103

一、古无脊椎动物学方面103

二、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方面104

三、古植物学方面105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古生物学学科的发展(1949—1978)106

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古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06

一、地质古生物学机构的调整和设立110

二、古生物学教育与人才培养119

三、学术共同体的建设124

四、学术刊物的出版得到发展126

五、古生物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132

六、对外学术交流的开展139

第二节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的全面拓展与繁荣141

一、古生物学学科研究工作的恢复与发展141

二、系统古生物学150

三、古生物地理学177

四、生物地层学178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生物学学科的发展(1979—2014)183

第一节 中国古生物学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184

一、古生物学学科研究工作全面恢复184

二、古生物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188

三、学术共同体建设不断加强190

四、学术刊物出版工作取得长足发展191

五、古生物学知识得到空前普及与传播195

六、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空前活跃198

第二节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及相关分支学科的拓展与繁荣202

一、系统古生物学202

二、演化古生物学234

三、古生态学、古气候学、古生物地理学244

四、分子古生物学248

五、定量古生物学251

六、地球生物学255

七、生物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258

第六章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发展的特点267

第一节 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起步晚、起点高267

第二节 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而光辉的历程268

第三节 中国古生物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271

第四节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发展的推动力277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277

二、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强烈愿望278

三、古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279

四、中国具有发展古生物学的得“地”独厚的自然条件280

五、中国古生物学者重视古生物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研究281

六、中国古生物学者具有热爱祖国、献身科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282

七、国际古生物学界的交流与合作284

八、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政策扶持285

第七章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展望287

第一节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发展的有利形势和使命287

第二节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90

第三节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对策291

参考文献298

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发展大事记303

索引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