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桥梁检测评估与补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桥梁检测评估与补强
  • 李有丰,林安彦编著;杨卫国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2368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桥梁结构-检测;桥-加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桥梁检测评估与补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基本概念篇3

1 概论3

1.1桥梁检测、评估与补强的重要性4

1.2关于本书内容4

1.3基本概念篇内容概述4

1.4检测篇内容概述6

1.6监测与管理系统篇内容概述7

1.5维修补强篇内容概述7

2桥梁检测员的责任、义务与安全策略9

2.1桥梁检测员的责任10

2.2桥梁检测员的义务10

2.3检测的安全策略11

2.3.1基本原则11

2.3.2个人保护11

2.3.3安全预防措施13

参考文献14

2.4结论14

3桥梁力学15

3.1桥梁设计荷载16

3.1.1 静荷载16

3.1.2主要活荷载16

3.1.3次要活荷载17

3.1.4人行道、缘石及桥栏杆的活荷载18

3.2材料对荷载的反应18

3.2.1作用力19

3.2.2材料反应19

3.2.3材料力学20

3.3桥梁对荷载的反应21

3.3.1桥梁构件的反应21

3.3.2桥梁位移22

3.3.3反作用力23

3.4桥梁设计特性23

3.4.1设计方法23

3.4.2跨径种类24

3.4.3 大梁与桥面板的相互作用25

3.4.4赘余性26

3.4.5基础设计26

3.5结论29

参考文献29

4桥梁构件31

4.1.1按使用材料分类32

4.1.2按路面(车道)位置分类32

4.1桥梁种类32

4.1.3按平面形状分类33

4.1.4按支承连续性分类34

4.1.5按构造型式分类35

4.2桥梁构件37

4.3上部结构38

4.3.1 底板系统38

4.3.2支撑构件41

4.3.3支座48

4.3.4 防震设施49

4.3.5 附属设施50

4.4下部结构51

4.4.1桥台51

4.4.2桥墩53

4.4.3基础55

4.5结论57

参考文献57

5桥梁构件劣化与损坏59

5.1.1 混凝土60

5.1构件材料特性60

5.1.2钢筋混凝土61

5.1.3预应力混凝土61

5.2钢筋混凝土桥梁的一般劣化原因62

5.3钢筋混凝土桥梁的一般劣化现象66

5.4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地震破坏模式与原因74

5.5结论79

参考文献79

6桥梁检测准备作业83

检测篇83

6.1检测计划的考虑因素84

6.2检测准备作业84

6.3桥梁相关资料84

6.4桥梁构件编码系统85

6.5检测程序87

6.6检测报告表、记事本及桥梁简图87

6.7到达构件的方法及设备89

6.8检测工具及设备91

6.9检测现场的交通维持92

6.10检查安全设施93

参考文献93

7 目视检测95

7.1检测评估系统96

7.2台湾地区现有检测评等法的探讨96

7.2.1 台湾地区现有的检测评等法96

7.2.2 D.E.R.与A.B.C.D.评等法的比较97

7.5 D.E.R.检测表格说明102

7.3 D.E.R.评估准则102

7.4 D.E.R.检测表格的使用方法102

7.6劣化程度与整体结构安全性及结构性评估105

7.6.1劣化程度的评估105

7.6.2劣化现象与维修方法和维修的紧迫性108

7.7 D.E.R.检测范例116

参考文献123

8非破坏性检测原理与实例125

8.1非破坏性检测的基本概念126

8.2.1 冲锤法127

8.2混凝土品质测量方法127

8.2.2超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递波速的强度推算130

8.2.3携带式混凝土弹性波(应力波)波速量测系统131

8.2.4成熟度检测法132

8.2.5混凝土钻心取样抗压试样133

8.3钢筋位置探测仪135

8.4裂缝深度检测138

8.4.1超声波检测法138

8.4.2敲击回声法量测混凝土内容孔隙及表面裂缝的深度142

8.5钢筋腐蚀检测146

8.5.1 腐蚀电位147

8.5.2量测瞬间腐蚀速率150

8.5.3测量腐蚀电位和混凝土电阻152

8.6混凝土材料检测152

8.6.1 混凝土中性化深度试验152

8.6.2氯离子含量测试154

8.7.1透地雷达157

8.7其他检测157

8.6.3碱骨料反应检测157

8.7.2基桩完整性非破坏性检测161

8.7.3荷载试验163

8.7.4微震量测164

8.7.5 敲击方法165

8.7.6水中摄影166

8.8桥梁非破坏性检测实例167

8.8.1 混凝土强度试验167

8.8.3混凝土裂缝及孔隙检测168

8.8.2混凝土中性化试验168

8.8.4氯离子含量检测169

8.8.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量测170

8.8.6钢筋腐蚀检测170

8.8.7荷载试验171

8.8.8微震量测174

8.9结论176

参考文献176

9桥梁安全评估179

9.1前言180

9.2公路桥梁安全的耐震评估182

9.2.1初步耐震评估182

9.2.2初步耐震评估的评定标准187

9.2.3详细耐震评估187

9.3公路桥梁安全的荷载评估193

9.3.1初步荷载评估193

9.3.2初步荷载评估的评定标准195

9.3.3详细荷载评估准则与方法196

9.4.1 对河川耐洪能力的初步评估198

9.4公路桥梁安全的河川耐洪能力评估198

9.4.2河川冲刷影响初步评估的评定标准201

9.5土石流溪流桥梁安全评估201

9.5.1土石流桥梁灾害型态201

9.5.2现地调查分析202

9.5.3土石流桥梁安全初步调查表203

9.5.4调查流程207

9.5.5评定结果的后续处理207

9.6结论207

10桥梁检测报告系统209

10.1桥梁检测报告系统210

10.2桥梁检测报告表的内容210

10.2.1桥梁基本资料211

10.2.2构件(或组合构件)的状况评估211

10.2.3功能评估222

10.3结论223

11 桥梁结构的养护与维修227

维修补强篇227

11.1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拆卸与移除228

11.1.1 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228

11.1.2 混凝土构件拆卸228

11.1.3混凝土部分构件的移除228

11.1.4其他注意事项229

11.2混凝土修复工程中所使用的聚合物230

11.2.1 改善水泥性质系列的聚合物230

11.2.2树脂类修复材料231

11.3修复砂浆232

11.4裂缝的修补——主动裂缝或被动裂缝234

11.4.1粘结剂235

11.4.2修补程序235

11.4.3利用活动缝来控制裂缝的发展236

11.4.4真空灌注236

11.5徒手修复236

11.5.1准备工作237

11.5.2材料的选择238

11.6大部位的修补240

11.5.3养护240

11.6.1材料的选择241

11.6.2修复要领241

11.6.3拌合注意事项242

11.6.4材料修补243

11.7喷凝土工法243

11.7.1材料标准规格243

11.7.4 已受氯化物侵蚀的混凝土涂刷层接着剂244

11.7.5准备工作244

11.7.3钢筋的抗腐蚀涂刷底层244

11.7.2格板试验244

11.7.6修复材料的使用方法245

11.7.7 品质管制和施工技巧246

11.7.8施工注意事项247

11.7.9养护248

11.8保护涂料248

11.8.1材质248

11.8.2保护涂料的种类249

11.8.3保护涂料的使用251

11.8.5混凝土表面处理252

11.8.4涂料的选择252

11.8.6施工方法255

11.9混凝土桥面板防水256

11.9.1 薄层系统256

11.9.2液状防水系统256

11.9.4现场施工257

11.10桥梁附属构件的更换与修补257

11.9.3材料257

11.10.1伸缩缝内杂物的清理258

11.10.2伸缩缝的修复258

11.10.3混凝土基座258

11.10.4合成基座259

11.10.5填缝剂259

11.10.6伸缩单元259

11.10.7沥青填充型伸缩缝259

11.11.2钢结构防蚀原理及方法260

11.11.1 结构部分修复260

11.11钢桥的维修与防蚀260

11.10.8特制伸缩缝260

11.12钢筋混凝土防蚀271

11.12.1前言271

11.12.2经济的防蚀维护方案规划272

11.12.3新建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蚀技术及发展现况272

11.12.4 既有防蚀技术及发展现况278

参考文献287

12桥梁结构的补强与加固289

12.1 RC结构物补强的时机及方式290

12.2补强施工方案及优缺点292

12.3钢板补强施工方案297

12.3.1适用范围298

12.3.2环氧树脂粘结剂299

12.3.3钢板材料300

12.3.4树脂粘结剂301

12.3.5表面结合的准备301

12.3.7环氧树脂粘结剂的混合302

12.3.6钢构表面302

12.3.8施工注意事项与安全预防设施304

12.4纤维强化高分子复合材料(FRP)补强304

12.4.1材料特性306

12.4.2 FRP施工注意事项307

12.4.3安全对策307

参考文献308

13纤维强化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桥柱抗震补强309

13.1前言310

13.2 FRP材料介绍及其相关测试312

13.2.1纤维强化高分子复合材料介绍312

13.2.2 FRP材料的力学理论介绍313

13.2.3 FRP材料测试项目及其标准314

13.3桥墩(柱)破坏模式分析与FRP补强设计317

13.3.1桥墩(柱)剪力补强设计317

13.3.2桥墩(柱)韧性补强设计321

13.3.3避免墩柱主筋挫屈的补强设计原理326

13.3.4钢筋搭接长度不足的补强设计原理326

13.3.5 主筋断筋点附近(或围束箍筋间距变大处)的补强设计原理328

13.4FRP补强施工准则329

13.4.1 复合材料(FRP)补强施工规定329

13.3.6 FRP补强设计厚度的选择329

13.4.2 FRP补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337

13.5 FRP抗震补强施工实例介绍337

13.5.1抗震补强(Seismic Retrofit)施工实例介绍337

13.5.2 FRP补强试验成效340

13.6 FRP补强的验收规范346

13.6.2 FRP施工完工后的品质检测348

13.6.1 施工前品质检验348

监测与管理系统篇355

14桥梁监测预警系统355

14.1监测项目356

14.2桥梁冲刷监测系统介绍356

14.3泥石流预警系统364

14.3.1 台湾地区桥梁泥石流预警系统概况364

14.3.2泥石流特性与灾害365

14.3.3泥石流潜势区桥梁因应对策及监测预警372

15桥梁管理系统377

15.1桥梁管理系统的理念378

15.1.1桥梁管理系统的定义与发展范围378

15.1.2桥梁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对象间的差异性380

15.1.3桥梁类别对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上的影响381

15.1.4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上的技术事项382

15.1.5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策略384

15.1.6桥梁管理系统的发展回顾384

15.2.1桥梁管理系统功能392

15.2桥梁管理系统结构简介392

15.2.2检测评估系统394

15.2.3系统数据库396

15.2.4桥梁管理模块397

15.3项目层级管理系统与网络层级管理系统407

15.3.1项目层级管理系统407

15.3.2 网络层级管理系统413

15.4结论420

参考文献4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