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光、元坝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大气田勘探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普光、元坝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大气田勘探理论与实践
  • 郭旭升,郭彤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3605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184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碳酸盐岩-大油气田-油气勘探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普光、元坝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大气田勘探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台地及台地边缘体系1

一、台地、台地边缘的定义及其特征1

二、台地边缘与油气富集8

第二节 川东北地区区域地质背景16

一、构造变形特征16

二、沉积充填演化20

三、主要构造运动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22

四、晚二叠世地幔柱事件及台地边缘相带形成25

第二章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层序地层27

第一节 长兴组一飞仙关组地层划分与对比28

一、地层划分标志28

二、长兴组一飞仙关组地层特征31

第二节 层序地层格架47

一、层序及体系域界面识别47

二、层序划分标志55

三、长兴组—飞仙关组典型剖面Ⅲ级层序划分56

四、长兴组—飞仙关组层序地层格架62

第三节 沉积相特征71

一、沉积相标志71

二、沉积相划分86

三、典型沉积相剖面93

四、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相展布104

五、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模式114

第三章 台地边缘海相储集层119

第一节 储层岩石学特征119

一、储层岩石类型119

二、储层岩石组合类型121

第二节 储集空间特征126

一、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126

二、储层储集空间组合类型129

三、储层孔喉结构特征129

第三节 储层物性特征133

一、长兴组储层物性特征133

二、飞仙关组储层物性特征136

第四节 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138

一、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138

二、主要成岩作用的环境标志141

三、储层成岩作用的分布164

四、孔隙演化166

第五节 长兴组—飞仙关组优质储层发育机理及分布规律175

一、台地边缘相带控制优质储层发育的位置176

二、储层孔隙主要形成于大气淡水或混合水溶蚀改造并受古地形控制176

三、白云岩化作用与储层发育179

四、多期裂缝的发育促进了储层的发育179

五、晚期封闭性成岩环境和烃类充注决定了鲕滩白云岩孔隙的保存179

第四章 储层横向预测181

第一节 储层预测概述181

一、两类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及其预测方法181

二、储层预测方法适用性分析182

第二节 深层碳酸盐岩礁滩储层预测关键技术183

一、岩石物理测试与分析技术183

二、礁滩储层地震数值模拟技术192

三、礁滩储层的地震多属性识别技术199

四、基于波形分类的地震相分析技术215

五、礁滩储层的测井综合评价技术221

第三节 台地边缘礁滩储层横向预测246

一、生物礁滩储层的横向预测方法246

二、台内鲕粒滩型储层地震预测方法272

三、碳酸盐岩礁滩储层地震油气检测方法274

第五章 台地边缘礁滩气田成藏机理280

第一节 天然气成因与来源280

一、天然气化学组成特征280

二、天然气来源分析289

三、烃源岩生烃潜力及演化305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与改造过程309

一、普光气田的压力演化过程309

二、油气充注历史316

三、输导体系及演化321

四、古油藏形成以来的物理化学改造323

第三节 大气田形成控制因素与成藏模式332

一、充足烃源是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基础332

二、良好的构造-保存条件是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必要条件333

三、优质储层是控制大中型气田形成与高产富集的关键因素334

四、气藏具有多元供烃、多期充注、晚期调整成藏特征334

五、油气成藏富集模式335

第六章 川东北地区台地边缘油气勘探实践338

第一节 普光气田的发现与探明338

一、概况338

二、前期勘探历程339

三、勘探思路的转变340

四、普光大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历程351

五、气田地质特征355

第二节 元坝气田的发现与勘探370

一、勘探历程370

二、元坝气田地质特征380

第三节 普光、元坝气田勘探的几点启示393

一、转变思路是勘探突破的基础和前提393

二、核心问题的创新是勘探突破的关键394

三、技术进步是勘探突破和高效勘探的保障396

参考文献398

附录 主要科研成果报告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