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针灸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经络腧穴1
第一章 经络总论5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与组成5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5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与作用5
第二节 标本 根结 气街 四海10
一、标本10
二、根结11
三、气街12
四、四海12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13
一、生理功能13
二、病理反应13
第四节 经络的临床应用14
一、诊断方面14
二、治疗方面15
第二章 腧穴总论15
第一节 腧穴的命名与分类16
一、腧穴的概念16
二、腧穴的命名16
三、腧穴的分类16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17
一、近治作用17
二、远治作用17
三、特殊作用17
第三节 腧穴的定位法18
一、骨度分寸法18
二、体表标志法18
三、手指同身寸法19
四、简便取穴法20
第四节 特定穴21
一、五输穴21
二、原穴、络穴21
三、俞穴、募穴21
四、八脉交会穴21
五、八会穴21
六、郄穴21
七、下合穴21
八、交会穴21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22
第一节 十二经脉22
一、手太阴肺经(11穴)22
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27
三、足阳明胃经(45穴)33
四、足太阴脾经(21穴)46
五、手少阴心经(9穴)53
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57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63
八、足少阴肾经(27穴)79
九、手厥阴心包经(9穴)87
十、手少阳三焦经(23穴)91
十一、足少阳胆经(44穴)97
十二、足厥阴肝经(14穴)109
第二节 奇经八脉114
一、任脉(24穴)114
二、督脉(28穴)123
三、冲脉132
四、带脉133
五、阴维脉134
六、阳维脉134
七、阴跷脉135
八、阳跷脉136
第三节 十五络脉137
一、手太阴肺经别络——列缺137
二、手少阴心经别络——通里137
三、手厥阴心包经别络——内關138
四、手太阳小肠经别络——支正138
五、手阳明大肠经别络——偏历138
六、手少阳三焦经别络——外關139
七、足太阳膀胱经别络——飞扬139
八、足少阳胆经别络——光明139
九、足阳明胃经别络——丰隆140
十、足太阴脾经别络——公孙140
十一、足少阴肾经别络——大钟141
十二、足厥阴肝经别络——?沟141
十三、任脉别络——尾翳141
十四、督脉别络——长强142
十五、脾之大络——大包143
第四节 奇穴143
一、头颈部143
二、项背腰部146
三、胸腹部147
四、四肢部148
中篇 针法灸法152
第一章 毫针法152
第一节 毫针的基本知识152
一、九针152
二、毫针结构和保养153
第二节 针刺练习154
第三节 针刺前的准备155
一、针具的准备155
二、做好解释工作155
三、消毒155
四、选择体位156
五、治疗态度157
六、医生的体位157
第四节 毫针刺法157
一、进针157
二、进针角度和深度159
三、行针与得气160
四、针刺补泻161
五、留针与出针162
第五节 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164
一、晕针164
二、滞针165
三、弯针165
四、折针165
五、针刺损伤165
第六节 针刺的注意事项167
第二章 灸法(附:拔罐法)168
第一节 灸用材料168
第二节 灸法的分类与操作169
一、艾炷灸169
二、艾条灸171
三、温针灸172
四、温灸器灸172
五、药物灸173
第三节 灸法的作用174
第四节 灸法的注意事项174
一、点穴与体位174
二、施灸的程序175
三、施灸量的大小175
四、灸疮的处理175
五、灸法的禁忌175
附:拔罐法176
第三章 其他针法178
第一节 三棱针178
一、操作方法179
二、适应范围179
三、注意事项179
第二节 皮肤针179
一、操作方法180
二、适应范围180
三、注意事项180
第三节 皮内针181
一、操作方法181
二、适应范围181
三、注意事项181
第四节 火针182
一、操作方法182
二、适应范围182
三、注意事项182
第五节 电针182
一、应用器材182
二、操作方法182
三、适应范围183
四、注意事项183
第六节 水针183
一、用具及常用药物183
二、操作方法184
三、适应范围184
四、注意事项184
第七节 埋线185
一、器材和穴位185
二、操作方法185
三、适应范围186
四、注意事项186
第八节 耳针186
一、耳廓表面解剖186
二、耳与经络脏腑187
三、耳穴的分布187
四、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190
五、耳针的应用191
第九节 头针193
一、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193
二、操作方法195
三、适应范围195
四、注意事项195
第四章 针刺麻醉196
第一节 针麻的特点196
第二节 针麻的方法197
第三节 针麻的要求200
下篇 治疗202
第一章 治疗总论202
第一节 脏腑经络辨证202
一、肺202
二、大肠203
三、胃203
四、脾204
五、心204
六、小肠205
七、肾205
八、膀胱206
九、心包206
十、三焦206
十一、肝207
十二、胆207
第二节 针灸准则208
第三节 配穴处方208
一、配穴原则209
二、特定穴的应用210
第二章 治疗各论213
第一节 内科病证213
感冒213
中暑215
疟疾217
咳嗽219
哮喘221
肺痨224
呕吐226
呃逆228
噎膈(附:反胃)229
胃痛231
腹痛233
泄泻235
痢疾237
便秘239
脱肛240
胁痛242
黄疸244
水肿245
心悸247
不寐249
郁证251
痫证252
癫狂255
淋证256
癃闭258
遗精(附:阳痿)260
疝气262
头痛264
中风266
面瘫269
眩晕271
痹证273
痿证275
腰痛277
第二节 外科病证278
疔疮278
乳痈280
肠痈282
痔疮284
瘰疬286
瘿气287
丹毒289
扁平疣291
牛皮癣292
斑秃294
风疹295
破伤风296
扭伤298
第三节 妇科病证300
月经不调300
痛经302
经闭303
崩漏305
带下病307
妊娠恶阻309
滞产311
胞衣不下312
产后腹痛313
产后血晕315
乳少316
阴挺317
第四节 儿科病证319
顿咳319
小儿泄泻321
疳疾323
急惊风(附:慢惊风)324
小儿痿证327
小儿遗尿330
痄腮331
第五节 五官科病证333
目赤肿痛333
眼睑下垂334
近视336
耳鸣耳聋337
聋哑339
鼻渊341
鼻衄342
牙痛343
咽喉肿痛345
附篇347
一、子午流注针法347
二、灵龟与飞腾八法360
三、针灸经文节录363
四、针灸歌赋辑要365
五、古代体表部位名词解376
热门推荐
- 919075.html
- 3435262.html
- 575188.html
- 2396203.html
- 627916.html
- 2448731.html
- 2370978.html
- 1139513.html
- 2405881.html
- 567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1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8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4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7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6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1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2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3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