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公共住房理论与实践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公共住房理论与实践研究
  • 马光红,田一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1748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住宅-经济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公共住房理论与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公共住房运作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

1.1问题的提出1

1.2我国公共住房政策及运作现状4

1.2.1经济适用住房运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6

1.2.2廉租住房运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19

1.3我国公共住房运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26

1.3.1强大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26

1.3.2保障机制的转变与当前运行体系滞后的矛盾28

1.3.3制度化实施与体系混乱的矛盾30

1.3.4贫富差距与财富分配的矛盾31

1.3.5投资旺盛与宏观调控效果微弱之间的矛盾33

1.4公共住房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意义37

1.4.1丰富并完善我国公共住房理论38

1.4.2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39

1.4.3保证住房保障政策的垂直公平,提高公共住房政策的运行绩效39

1.5研究方法40

1.6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40

2国内外公共住房理论研究与运作实践44

2.1.域外国家和地区公共住房理论研究现状述评44

2.1.1对住房“入侵”、“过滤”的研究45

2.1.2对住房“互换”规律的研究47

2.1.3对住房“梯级消费”的研究48

2.1.4对住房租金管制的市场效应研究49

2.1.5对住宅市场消费连续性的研究50

2.1.6对住房政策方面的研究50

2.1.7对公共住房政策及实施绩效方面的研究51

2.1.8住房金融研究52

2.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54

2.2.1住房保障政策的国际比较、经验借鉴方面的研究54

2.2.2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策略研究56

2.2.3住房保障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实施效应研究58

2.2.4住房金融研究59

2.2.5住房保障法律法规、产权及其收益问题研究61

2.2.6准入审核和退出机制的研究65

2.3美国、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及其运作实践66

2.3.1美国住房保障政策及其实施策略66

2.3.2新加坡住房保障政策及其实施策略79

2.4公共住房理论与实践有待于继续研究的问题85

3公共住房运作模式的创新性研究87

3.1 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87

3.1.1新公共管理学理论87

3.1.2市场失灵理论89

3.1.3制度变迁理论91

3.1.4产业组织理论92

3.1.5民营化理论94

3.1.6合作经济与合作主义96

3.1.7制度均衡理论99

3.1.8博弈理论99

3.1.9协同理论100

3.1.10竞合战略理论100

3.2 PIPP模式的住房保障体系的文献综述102

3.2.1基于公共物品视角102

3.2.2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微观规制视角104

3.2.3基于PPP模式视角107

3.2.4基于中间组织视角109

3.2.5基于公共住房保障体系视角115

3.2.6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121

3.3 PPP模式的诠释、起源、类型与组织机构122

3.3.1 PPP模式的诠释、起源122

3.3.2 PPP模式的典型种类与应用123

3.3.3组织机构和运行形式126

3.4 PPP模式的利弊分析130

3.4.1 PPP模式的优点130

3.4.2 PPP模式的缺点131

3.5西方国家与我国引入PPP模式的现状132

3.5.1西方国家引入PPP模式的现状132

3.5.2中国引入PPP模式的现状133

3.6 PPP模式的扩展——PIPP模式的诠释134

3.6.1 PIPP模式的基本内涵135

3.6.2 PIPP模式的核心内涵136

3.7 PIPP模式的必要性分析138

3.8 PIPP模式的效率分析140

3.9 PIPP模式的激励分析143

3.9.1模型假设143

3.9.2模型构造与解释144

3.9.3激励小结145

3.10基于中间组织的分析146

3.10.1中间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分析146

3.10.2中间组织的理论基础149

3.10.3博弈理论分析153

3.10.4中间组织的发展与比较156

3.11我国香港地区PIPP模式在住房供给中的应用以及西方国家中间组织机构在住房保障体系中的职能分析159

3.11.1 PIPP模式在住房供给中的应用——以香港为例159

3.11.2西方国家中间组织在住房保障体系中的职能分析165

3.12中国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架构及具体形式的探索174

3.12.1私人机构——PIPP模式生产活动的具体实施者174

3.12.2中间组织——PIPP模式的主导力量和体系的协调核心178

3.12.3政府——PIPP模式的宏观调控者,非直接执行者179

4我国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的控制系统181

4.1 PIPP模式的时机选择与边界把握的混沌控制181

4.1.1合作形式的时机选择181

4.1.2案例分析——香港红湾半岛事件184

4.1.3合作边界把握的实证分析185

4.2边界把握的形式与混沌控制189

4.2.1边界把握形式189

4.2.2混沌控制190

4.3宏观经济政策系统控制197

4.3.1数据分析198

4.3.2动态效应VECM模型200

4.3.3 VECM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201

4.3.4总结203

4.4合作伙伴控制204

4.4.1香港的PASS系统204

4.4.2 PIPP的合作审核评价体系207

4.5基于Agent的对象管理信息系统控制216

4.5.1结构模块合成图217

4.5.2系统流程图218

4.5.3建立合同网络架构与案例数据库219

4.6生态系统管理控制220

4.6.1优化合作组织的生态位222

4.6.2柔性化其合作边界223

4.6.3相关机构的确定和有效运行224

5公共住房空间区位选择226

5.1我国主要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现状及开发区位的选择229

5.1.1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现状及开发区位的选择229

5.1.2天津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及开发区位的选择233

5.1.3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及开发区位的选择236

5.1.4重庆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现状及开发区位的选择241

5.2“空间失配假设”与公共住房选址243

5.2.1“空间失配假设”的诠释及研究综述243

5.2.2经营土地与公共住房选址失配247

5.3保障性住房“空间失配”引致的福利损失分析251

5.3.1住宅租金的构成251

5.3.2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失配”与福利损失模型的构建254

5.4公共住房选址建议及嵌入式开发模式256

6公共住房产权、内循环机制及制度创新259

6.1房地产产权的概念及产权的取得259

6.1.1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产权的概念260

6.1.2产权的概念264

6.1.3西方法学中的产权理论和产权的内涵266

6.1.4房地产产权的概念270

6.1.5房地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274

6.2我国公共住房产权274

6.2.1经济适用住房产权研究278

6.2.2廉租住房产权研究285

6.3存量经济适用住房产权让渡的内循环机制286

6.4公共住房制度的创新288

6.4.1变相财政补贴模式的转变290

6.4.2融资机制的创新292

6.4.3廉租住房补贴标准的动态变化303

6.4.4公共住房模式创新——经济租用住房308

6.5公共住房保障边界的拓展与动态演化315

6.5.1公共住房保障边界的拓展与动态演化的内涵316

6.5.2公共住房保障边界的拓展与动态演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分析316

6.5.3流动人口和城市新白领住房保障的实施建议319

参考文献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