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地区农地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族地区农地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 宋才发,李凤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56601413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地区农地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头等大事1

二、依法保护耕地的数量与质量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举措7

第一章 国土资源与民族地区农地资源13

第一节 全国土地资源基本状况13

一、国土资源的基本内涵13

二、全国现有可耕地状况17

三、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21

第二节 民族地区土地资源基本状况25

一、民族地区土地资源丰富25

二、民族地区农地资源存量锐减29

第三节 坚守18亿亩耕地底线不动摇35

一、18亿亩耕地是不可逾越的底线35

二、确保18亿亩耕地的重大举措38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44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地利用与粮食供给44

一、民族地区粮食供给面临严峻态势44

二、合理利用农地缓解粮食供需矛盾48

三、可持续利用农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51

第二节 民族地区粮食安全需要耕地储备53

一、耕地保护是粮食安全的基础53

二、构建民族地区耕地储备制度56

三、民族地区耕地储备的保障机制59

第三节 民族地区粮食安全的多维思考61

一、民族地区粮食安全的基本范畴61

二、民族地区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64

第四节 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战略构想66

一、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目标与原则66

二、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战略对策71

第三章 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79

第一节 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是历史的战略性选择80

一、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80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强劲动力83

三、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是城乡扩大内需的现实基础89

四、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是区域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91

第二节 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引发土地供需矛盾95

一、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加速农地农转非的进程95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催生政府征地欲求98

三、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加剧了农地质量下降问题101

第三节 合理调整城镇化建设与农地保护之间的关系104

一、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104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必须协调发展、集约用地107

三、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必须规范政府的供地行为109

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与农地保护政策并行不悖113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5

第一节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稳步推进115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事关小康社会全面实现115

二、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根本118

三、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维系城乡一体化发展120

四、全局把握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状况122

第二节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地保护问题127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用地存在“一刀切”现象127

二、民族地区农地合法流转制度尚不完善130

三、民族地区各类建设用地规划编制滞后132

四、民族地区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受到损害136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中农地保护的法治实践137

一、依法保护民族地区的农地资源137

二、制定因地制宜的农地宏观调控政策140

三、编制科学合理的用地建设规划143

四、完善民族地区农地流转制度146

五、深化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制性148

第五章 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150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生态建设相辅相成150

一、民族地区农地保护的生态安全价值理念150

二、民族地区生态建设是江河源头治理工程153

三、民族地区生态退耕与农地保护一脉相承156

第二节 民族地区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59

一、民族地区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159

二、民族地区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162

三、民族地区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166

第三节 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168

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168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管理自治权170

三、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保障174

第四节 规范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法治进程178

一、强化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立法思想178

二、坚守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执法原则180

三、完善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司法保障182

四、健全民族地区农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监督184

第六章 民族地区农地保护的法律保障体系187

第一节 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法理重构187

一、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的现状187

二、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的缺失192

三、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重构的基本构想199

第二节 民族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制完善208

一、民族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状况208

二、民族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的缺陷210

三、民族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完善的基本思路218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地管理法律制度的健全223

一、民族地区农地管理法律制度的内容223

二、民族地区农地管理法律制度的欠缺232

三、健全民族地区农地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措施235

第四节 民族自治机关实施农地保护238

一、民族自治机关是农地保护的权利主体238

二、民族自治机关保护农地的责任239

三、民族自治机关负有保护农地的法律职责240

第七章 民族地区农地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242

第一节 农地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原理242

一、农地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内涵242

二、农地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背景245

三、农地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体系248

四、农地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意义250

第二节 农地纠纷的基本状况252

一、农地纠纷的基本含义252

二、农地纠纷的基本现状及原因253

三、农地纠纷的主要特点256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地纠纷解决的现实途径257

一、民族地区农地纠纷解决的协商和解途径257

二、民族地区农地纠纷解决的调解途径258

三、民族地区农地纠纷解决的行政裁决与复议途径260

四、民族地区农地纠纷解决的仲裁途径261

五、民族地区农地纠纷解决的诉讼途径263

第四节 民族地区农地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264

一、完善民族地区农地纠纷的司法解决途径264

二、完善民族地区农地纠纷的行政解决途径265

三、完善民族地区农地纠纷的仲裁解决途径265

四、完善其他民族地区农地纠纷解决途径268

附录271

关于安宁市农地保护的调研报告271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地保护问题及其对策282

湟中县农地保护与城镇化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303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调研报告308

关于从江县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调研报告322

参考文献330

后记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