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制图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研究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济等主持编写;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0332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6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工程制图(学科: 高等教育 学科: 教学改革 学科: 研究报告 地点: 中国) 机械学(学科: 高等教育 学科: 教学改革 学科: 研究报告 地点: 中国) 工程制图 机械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制图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研究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工程制图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综合分析7
(一)机械学科教学改革的目的7
(二)机械基础课程情况分析10
(三)加强工科院校的工程实践训练15
二、 工程制图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18
(一)工程制图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18
(二)华中科技大学“以创新设计为核心,以数控加工为龙头,以CAD/CAM为主线,拓宽基础,注重实践”的系列课程改革思路20
(三)清华大学“以提高综合设计能力为目标的工程实践训练体系”的建立24
(四)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群改革”的方案28
(五)浙江大学“机械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30
(六)西北工业大学“培养学生能力的三条设计训练主线”33
(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综合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对机械制图、机制原理和机械设计三门课整体优化”35
(八)北京科技大学“突出工程设计实践教学”的方案36
(九)天津大学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37
(十)西南交通大学作为本项目的参加单位及原铁道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的主持单位,同步推进教学改革38
(十一)重庆大学“以机械综合能力为主线、以设计为核心、加强设计基础与制造基础的有机紧密结合、加强机械系统整体观念”的系列课程设置41
(十二)华南理工大学大力开展多媒体组合教学43
三、 改革实践与成效46
(一)建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新体系46
(二)改革实践与成效50
四、 项目鉴定意见57
(一)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组织鉴定意见57
(二)湖北省教育厅组织鉴定意见57
附件一 项目牵头单位、主持单位和参加单位名单59
附件二 项目鉴定委员会名单61
(一)项目鉴定之一61
(二)项目鉴定之二61
附件三 项目组工作会议纪要63
(一)立项与开题研讨会会议纪要63
(二)课委会与项目组联合会会议纪要65
(三)项目组1997年工作会会议纪要68
(四)项目组1999年工作会会议纪要68
(五)项目组评议推荐第一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会议纪要70
(六)项目组评议推荐第二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会议纪要71
(七)项目组评议推荐第三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会议纪要73
附件四 出版教材清单75
附件五 研究论文清单(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论文)79
引言99
一、 国内外高等工程专科本系列课程比较研究104
(一)加强基础,专业方向多样化104
(二)全方位营造工程环境,培养实践能力105
(三)跟踪经济发展,增加现代技术含量108
(四)依据工程应用重组课程内容,注重整体优化109
(五)加强方法、手段和教学环境建设109
二、 系列课程改革总体方案111
(一)改革方案的思路111
(二)改革方案的构建112
三、 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120
(一)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120
(二)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126
(三)机械设计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133
(四)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139
四、 改革方案试点的情况141
(一)及时启动项目教学成果试验工作141
(二)成果试验过程142
(三)本系列课程教学改革试验的收效143
五、 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意见145
(三)项目参加成员名单147
(二)项目主持学校和参加学校147
(一)项目牵头单位和项目牵头人147
附件一 项目牵头单位和项目牵头人、项目主持学校和参加学校、项目参加成员名单147
(四)项目子项目主持单位和负责人152
附件二 项目鉴定组织单位、鉴定委员会名单153
附件三 项目研究成果154
(一)研究报告撰稿人154
(二)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54
附件四 项目工作大事记156
后记160
热门推荐
- 3657841.html
- 1482074.html
- 1120833.html
- 3742041.html
- 2898623.html
- 2054916.html
- 2645996.html
- 3342566.html
- 3831261.html
- 1964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1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3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2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7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2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7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3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1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7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