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俄罗斯的银行体制和信贷企业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显平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4509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银行管理体制-研究-俄罗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俄罗斯的银行体制和信贷企业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原苏联(俄罗斯)的银行信贷体制及其变革1
1.1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银行体制和信贷企业1
十月革命后的银行国有化1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济政策和产品交换3
货币功能的削弱和国家银行的撤销5
1.2新经济政策时期银行体系的恢复和发展6
新经济政策及其效果6
国家银行的重新设立和货币改革8
股份制和合作制信贷企业的出现11
1.3计划经济时期的银行信贷体制14
“一五”时期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的确立14
国家集中管理的银行信贷体制15
1.4银行信贷体制的改革和二级银行体制的建立21
计划经济银行体制的特征及弊病21
80年代的银行信贷体制改革24
俄罗斯二级银行体制的建立28
第二章 俄罗斯银行体制改革与“宏观优先”的稳定化政策31
2.1苏联解体前渐进式的经济改革32
戈尔巴乔夫政府的经济改革32
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改革方案的选择33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失误35
2.2宏观稳定的方针和激进改革的“休克疗法”38
宏观稳定的指导思想和“休克疗法”的提出38
“休克疗法”的功效42
2.3经济自由化的推行43
商品价格自由化的实现43
对外贸易自由化的进展47
消除行业垄断的努力50
2.4激进改革的受挫及理论界的不同看法51
激进的宏观稳定政策的受挫51
对盖达尔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评价55
第三章 转轨时期的俄罗斯中央银行59
3.1中央银行地位和职能的改变59
中央银行地位的改变59
中央银行职能的转变62
经济危机后中央银行职能的调整64
3.2俄罗斯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65
控制货币总量65
发挥“银行的银行”功能69
为国债政策提供综合服务73
3.3中央银行对信贷企业的监管75
监管信贷企业的措施75
信贷企业监管中的漏洞80
第四章 俄罗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83
4.1中央银行紧缩货币政策的产生和完善84
转轨经济的货币政策的一般理解84
西方经济理论对俄罗斯货币政策的影响86
4.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和效果91
准备金标准的调整及对货币量的直接作用91
公开市场业务及其局限性95
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的频繁变动及其影响98
4.3中央银行的外汇政策与外汇调节102
外汇政策的产生102
汇率制度和外汇调节103
转轨时期汇率制度的变化107
“外汇走廊”制度及其短期效应109
调控下的浮动汇率113
4.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和影响115
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宏观稳定的客观作用116
转轨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低下和货币短缺120
对紧缩货币政策的不同理论观点125
俄罗斯货币政策的启示128
第五章 转轨时期的俄罗斯商业银行133
5.1俄罗斯的商业银行和信贷企业133
俄罗斯商业银行和信贷企业的特点133
商业银行的所有制和组织形式137
5.2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和发展142
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142
商业银行的发展变化144
5.3商业银行发展中的特点和制约因素148
商业银行发展中的特点148
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因素152
第六章 俄俄罗斯信贷企业的经营行为162
6.1俄罗斯商业银行的负债162
商业银行的资本状况及特点162
商业银行的负债及特点168
6.2俄罗斯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和赢利176
转轨初期商业银行的投机经营176
证券市场上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177
商业银行的贷款和其他资产业务182
第七章 转轨时期的俄罗斯银行危机187
7.1 1998年的银行危机188
1998年的金融危机对银行系统的影响188
俄罗斯银行危机的特征192
7.2金融危机(银行危机)的成因195
主导思想有误195
经济政策失衡196
汇率政策不合理199
投机资本的作用202
银行经营管理的问题203
第八章 危机后的俄罗斯银行重组205
8.1俄罗斯银行政策法规的完善和调整205
银行重组的法律法规的完善205
银行系统政策措施的调整208
8.2俄罗斯银行体系的重组212
银行系统结构的确立212
信贷机构重组代理公司和银行重组程序213
信贷机构重组代理公司对银行的管理218
银行的资本重组223
银行重组的成效225
8.3俄罗斯银行体系和信贷企业的变化228
银行结构的变化228
银行系统面临的困难232
俄罗斯银行体系改革的启示234
第九章 银行资本同工业资本的融合——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237
9.1金融32业集团产生的历史条件237
经济转轨时期工业部门的困境237
建立金融工业集团思想的提出240
金融工业集团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244
9.2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建立245
金融工业集团的建立245
金融工业集团的所有制关系248
各种类型的金融工业集团253
金融工业集团的分布258
第十章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绩效分析261
10.1金融工业集团的产权关系和管理经营261
金融工业集团的资本关系261
金融工业集团的管理265
金融工业集团的经营特点268
金融工业集团的政企和银企关系270
大型金融工业集团的结构和变化274
10.2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评价和发展前景280
企业集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81
对金融工业集团作用的评价285
金融工业集团的垄断性291
金融工业集团的未来发展趋势293
第十一章 俄罗斯银行资本同工业资本结合的几种典型形式——不同类型的金融工业集团的个案分析298
11.1国有的全行业康采恩——天然气公司298
所有权关系和管理模式299
业务经营领域304
同银行资本的结合309
对政治的参与313
11.2典型的康采恩式的金融工业集团——英特罗斯集团315
集团的建立和向工业领域的扩展315
经济危机条件下的改组和调整321
同政权当局的关系325
11.3管理关系型的金融工业集团——别列佐夫斯基的“帝国”集团326
依靠管理关系组合的集团327
经济危机后集团的重新组合331
后记335
热门推荐
- 1106356.html
- 3157869.html
- 14741.html
- 764635.html
- 2328392.html
- 3323307.html
- 3310162.html
- 2373969.html
- 3831623.html
- 269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0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7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6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0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6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0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99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