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农本草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神农本草经》研究
  • 王家葵,张瑞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2454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神农本草经(学科: 研究) 神农本草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神农本草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神农本草经》与《神农本草经》研究1

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研究13

第一节 历代关于《本草经》成书年代的争论13

一、成书先秦说13

二、成书两汉说15

三、成书东汉以后说16

四、次第成书说17

第二节 书名与成书年代17

一、神农与医药18

二、“本草”一词的历史渊源19

三、东汉《本草经》书名的出现21

一、《五十二病方》《武威医简》与《本草经》有关句式的对比分析22

第三节 《本草经》的语言风格22

二、《本草经》功效的构词特点分析24

第四节 《本草经》药名训释26

一、几个药名的时代特征27

二、《本草经》药名的特点28

三、从秦汉医方药名应用实例分析《本草经》年代特征32

第五节 地名与《本草经》成书年代34

一、与秦汉文献记载的药物产地比较34

二、儿个有时代特征的《本草经》地名考证35

三、《本草经》郡县建置年代考37

第六节 关于《本草经》成书年代的结论39

第一节 儒家思想在《本草经》中的折射42

一、上药为君与尊君思想42

第二章 《神农本草经》与汉代文化研究42

二、药数、三品与汉代的天人观44

三、人部药物与儒家仁学45

第二节 神仙方士对《本草经》的影响46

一、药物的服食功效与神仙学说46

二、金石药物与炼丹术48

三、《本草经》与方土法术52

第三节 阴阳五行学说在《本草经》中的渗透54

一、四气五味与阴阳五行54

二、五脏、五行与两汉改制55

三、五脏、五性、五行与谶纬56

第四节 巫术在《本草经》中的地位56

一、《本草经》中巫术的孑遗57

二、《本草经》对巫术的否定58

第五节 关于《本草经》文化研究的几点结论59

一、《本草经》成书的文化背景59

二、关于《本草经》成书的过程61

三、关于《本草经》的作者63

四、关于《本草经》的评价64

第三章 《神农本草经》学术思想研究(一)——《神农本草经》药学思想研究67

第一节 《本草经》临床药学理论研究67

一、治疗及用药原则67

二、组方原则69

三、毒性理论71

四、服药方案73

第二节 《本草经》药物四气的统计分析74

一、四气与功效74

二、四气与药物自然属性75

三、四气与毒性76

四、四气与三品77

五、四气与五味78

六、四气与功效、五味、三品、毒性、自然属性等的配对关系79

七、结论与讨论80

第三节 《本草经》五味理论研究81

一、五行与五味82

二、五味与真实滋味84

三、五味与毒性的统计分析84

四、五味与三品的统计分析85

五、五味与自然属性的统计分析86

六、五味与功效的关系87

七、结语90

第四节 七情新论92

一、七情的基本定义92

二、七情理论中的疑问95

三、七情与临床应用的关系98

四、简短的结语99

第五节 十八反质疑100

一、历代对相反的认识并不统一100

二、历代删定相反药味时受非临床因素的干扰102

三、十八反歌诀对确定相反药味的干扰104

四、古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105

五、十八反问题的启示107

第四章 《神农本草经》学术思想研究(二)——《神农本草经》与秦汉医方的关系110

第一节 从《五十二病方》到《本草经》110

一、与《本草经》所用药物情况相比,《五十二病方》更加古朴111

二、《本草经》和《五十二病方》有关药物学内容的比较114

第二节 《本草经》与汉代医方的关系121

一、《武威汉代医简》的药物学特点122

二、《武威汉代医简》的药物学内容124

第三节 《本草经》与《伤寒杂病论》129

一、在药物的规范上《伤寒杂病论》有了明显的进步129

二、药物产地的广泛性130

三、药性理论的运用130

四、《伤寒杂病论》的药物学内容131

第五章 《神农本草经》学术思想研究(三)——《神农本草经》与后世本草的关系140

第一节 《本草经集注·序》的重新考察140

第二节 关于《名医别录》的考证144

一、文献所见“名医副品”“名医”“别录”“名医别录”145

二、文献的分析与讨论147

三、《集注》墨书大字与《吴普本草》对比分析149

第三节 《本草经集注》体例评议152

一、《集注》体例及其对后世本草的影响与贡献153

二、《集注》体例导致的不良后果155

第四节 《新修本草》编纂考疑158

一、编纂人员变动考160

二、编纂动机考165

三、苏敬考略169

第五节 由两种朱墨分书本草残卷论从《本草经》到《证类本草》体例变化171

一、利用残卷甄别《本草经》佚文172

二、利用残卷确定《集注》的编写凡例174

三、利用残卷研究《集注》《新修》《证类》异同175

第六节 《新修》《嘉祐》《证类》目录变迁考177

一、《嘉祐》目录的初步恢复及其与《新修》之比较178

二、《证类》对《嘉祐》目录的改动185

三、利用《新修》《嘉祐》《证类》目录考察几种《本草经》目录189

第六章 《神农本草经》学术思想研究(四)——《神农本草经》药物品种变迁沿革考193

第一节 滑石名实考194

一、汉代以硬滑石为正品194

二、齐梁滑石软硬兼用品种复杂195

三、唐代以软滑石为正品196

四、唐代以后软滑石一直是药用的主流197

五、关于今用滑石品种的讨论197

第二节 矾石名实考198

一、矾石的本草考证198

二、《金匮要略》硝石矾石散中矾石考201

第三节 续断的本草考证202

一、历代续断的品种考订203

二、历代续断产地变迁207

第四节 钩吻的本草考证209

一、汉代关于钩吻的记载与考证209

二、魏晋时期钩吻品种的考证210

三、唐宋关于钩吻的论述212

四、关于《本草纲目》卫矛科钩吻的讨论213

第五节 苦菜的本草考证214

一、苦菜名实混淆的由来214

二、《本草经》苦菜的考证215

三、《本草经》以后苦菜品种的讨论216

四、现代文献中正品苦菜的混乱218

五、苦菜名实争论引起的思考219

第六节 羌活、独活的本草考证220

一、羌活、独活品种变迁沿革220

二、羌活、独活产地变迁沿革222

三、讨论223

第七章 《神农本草经》学术思想研究(五)——《神农本草经》药物产地研究227

第一节 《本草经》药物产地的区域特征227

一、《本草经》药物产出情况表释227

二、《本草经》药物产地分布研究232

三、《本草经》产地与汉代道地药材234

第二节 《本草经》药物产地在《名医别录》《吴普本草》中的变迁235

第三节 《本草经》药物产地变迁沿革考241

一、历代相沿以川产为道地241

二、《本草经》载明川产,后世产地变迁244

三、《本草经》不注川产,后世以川产为道地247

第八章 《神农本草经》辑复研究(一)——《神农本草经》药物三品位置考250

第一节 《新修本草》对《本草经》《别录》药物的分条与合并考251

一、《新修本草》对《本草经》药的分条合并251

二、《新修本草》对《别录》药的分条调整253

三、从《新修本草》辑复《本草经》的问题253

第二节 《本草经》缺佚药考255

一、《本草经》各家辑本增补缺佚药的情况255

二、《证类本草》以外的《本草经》药物资料257

三、《本草经》缺佚药试补261

第三节 《本草经》药物三品位置考262

一、《本草经》各家辑本三品混乱情况263

二、七情表中药物三品位置考察264

三、《本草经》三品位置的确定原则265

四、三品内药物的排列顺序266

五、《本草经》三品目录试补269

第九章 《神农本草经》辑复研究(二)——《神农本草经》佚文汇考274

第一节 《本草经》药物产地佚文考275

一、《本草经》确有药物产地的记载275

二、《本草经》药物产地佚文混入《别录》的时间问题277

三、《本草经》药物产地佚文的辑复方法与意义278

第二节 几段有争议的经内佚文考286

一、关于诸药制使篇286

二、关于诸病通用药289

三、关于有毒无毒292

四、关于药物采造时月292

第三节 《本草经》经外佚文汇考293

一、文献所引《本草经》序录佚文研究294

二、文献引《本草经》各论文字研究296

三、文献引《本草经》文字与辑复的关系298

第四节 诸药制使篇佚文考299

一、可用于七情表辑复的资料素材及诸家辑复成就299

二、七情表内容的变迁沿革300

三、辑复七情表的思路与方法304

四、《本草经》七情表试辑305

第十章 《神农本草经》辑复研究(三)——《神农本草经》辑复思路316

第一节 《本草经》体例考318

一、卷数318

二、药物在每卷中的排列顺序321

三、药物功效的叙述顺序322

第二节 辑复底本的择别323

二、现存可供辑复使用的底本简述324

一、诸家辑本所据底本概述324

三、现存可供辑复使用的参校本举隅327

四、合理利用底本的思路328

第三节 辑本用字与异文取舍329

一、文字异同329

二、异文取舍336

第十一章 《神农本草经》辑本研究——孙、森、顾、王诸家辑本汇考350

第一节 孙星衍、黄爽辑本研究350

一、孙本的基本情况350

二、孙本的成就与不足354

三、黄爽辑本新增23条佚文汇考358

一、《纲目》卷二《本草经》目录考疑361

第二节 顾观光、姜国伊辑本研究361

二、顾本研究364

三、姜本研究366

第三节 森立之辑本研究368

一、森本研究369

二、《考注》概说373

第四节 王闿运、刘复辑本研究378

一、王本的基本情况378

二、王本考证383

三、刘本概述388

主要参考文献393

附 著者已发表的《本草经》研究论文一览397

后记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