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石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石学
  • 朱剑心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04334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金石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石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通论3

第一章 金石学之名义3

一、金石、甲骨、竹木三者之比较3

二、金石之始制3

三、金石二字连用之始4

四、吉金、乐石之义4

五、何谓金?何谓石?何谓金石学?5

第二章 金石学之价值6

一、考订——证经、订史、补佚、考字6

二、文章——渊源、体制、工拙11

三、艺术——书、画、雕刻13

第三章 金石学之肇始及演进15

第一节 肇始——汉15

一、时代之鉴定15

二、文字之考释15

三、文字之互证16

四、文字之存录16

第二节 演进——魏至唐17

一、订史正俗之例17

二、撰述引用之例18

三、专著之始创18

四、石经之著录18

五、石鼓之发现20

第四章 金石学之极盛及中衰22

第一节 极盛——宋22

一、吉金之著录23

二、石刻之著录26

第二节 中衰——元明30

一、元人之著录30

二、明人之著录31

第五章 金石学之复兴创获及整理35

第一节 复兴——清初至现代35

一、石刻之著录35

二、吉金之著录42

三、钱币之著录49

四、玺印之著录49

五、兵符之著录50

六、镜鉴之著录51

七、玉器之著录51

八、瓦砖之著录52

第二节 创获——清末至现代52

一、甲骨之著录53

二、简牍之著录55

三、封泥之著录56

四、陶器及明器之著录57

第三节 整理——清中叶至现代58

一、史料之纂述58

二、书目之编辑59

第二编 说金65

第一章 总说65

第一节 制作之原始及历代之宝重65

一、三代以上之传说65

二、周以前66

三、汉至唐67

四、历代宝重之原因68

第二节 古器之品类及著录之数量71

一、王国维《宋代金文著录表》著录之数71

二、王国维《国朝金文著录表》及鲍鼎《国朝金文著录表补遗》及《王氏原本夺漏诸器表》著录之数73

三、鲍鼎《元明金文表》著录之数75

第三节 铭刻之变迁及记时之义例76

一、铭刻之始76

二、经传所载古器之铭77

三、铭之意义82

四、铭刻之变迁82

五、记时之义例84

第二章 殷周诸器95

第一节 绪言95

论殷周诸器之区别实无显著之界限95

第二节 礼器常用器附97

一、钟98

二、鼎99

三、鬲100

四、甗100

五、敦与彝101

六、簠103

七、簋104

八、豆104

九、尊104

十、壶、卣、罍105

十一、盉107

十二、爵、觚、觯、角109

十三、斝与散111

十四、觥与匜113

十五、盘117

十六、盂117

十七、盦118

十八、鈃118

十九、?118

二十、甔119

第三节 兵器119

一、戈、戟120

二、戣、瞿121

三、矛121

四、剑122

五、匕首123

六、刀123

七、斧、戉、戚123

八、矢镞125

九、距末125

十、弩机、弩牙126

十一、枪、鐜、刀珌、削126

第三章 秦汉以后诸器128

第一节 绪言128

论秦汉以后诸器与殷周诸器之异趣128

第二节 度量衡器129

一、权129

二、量130

三、甬、钟、钫131

四、尺132

第三节 杂器133

一、鋗133

二、洗134

三、镫、锭、烛盘134

四、釜、鍑、銗镂136

五、熏炉137

六、鐎斗138

七、铃、铎139

八、带钩140

九、铜鼓140

十、造像141

十一、浮屠142

第四章 钱币、玺印、兵符、镜鉴143

第一节 钱币 钱范附143

一、古币143

二、周钱145

三、齐莒刀145

四、秦钱146

五、汉钱146

六、莽货146

七、东汉以后钱148

八、唐以后钱149

九、钱范150

第二节 玺印 封泥附150

一、玺印之始150

二、秦玺151

三、汉印152

四、古印体制152

五、古印字画153

六、古印制法153

七、古印吉语154

八、封泥154

第三节 兵符156

一、兵符之始156

二、历代兵符之制156

第四节 镜鉴158

一、汉镜之制作159

二、历代镜铭及图像159

第五章 古器之厄166

第一节 毁坏166

一、毁坏之始见166

二、历代毁坏之记录166

三、明代之毁坏167

第二节 伪造167

一、作伪之始见167

二、宋代辨伪之著述168

三、明清仿古伪造之盛行168

第三编 说石173

第一章 名义制度173

一、刻石173

二、碑碣174

三、墓志176

四、塔铭177

五、浮图178

六、经幢178

七、造像180

八、石阙181

九、摩崖182

十、地莂182

十一、杂类(桥柱、井阑、柱础、神位、食堂、石人、石狮子、石香炉、石盆)183

第二章 文字图像186

一、六经186

二、佛经187

三、道经189

四、封禅189

五、诅盟190

六、诏敕190

七、符牒191

八、投龙192

九、典章193

十、谱系194

十一、界至194

十二、医方195

十三、书目195

十四、题名195

十五、诗文196

十六、书札197

十七、字书198

十八、格言199

十九、吉语199

二十、题榜200

二十一、楹联200

二十二、符箓200

二十三、玺押201

二十四、画像201

二十五、地图、礼图203

第三章 碑版源流204

一、三代204

二、秦206

三、前汉212

四、后汉214

五、三国233

六、晋241

七、东晋僭号诸国244

八、南朝244

九、北朝247

十、隋263

十一、唐267

十二、唐僭号诸国285

十三、五代十国285

十四、北宋287

十五、南宋(附伪齐)289

十六、辽金(附西夏、吐番)290

十七、元(附淮张)292

十八、明清293

第四章 石刻之厄294

一、崩溺294

二、迁徙295

三、摧残295

四、鑱毁297

五、妄刻298

六、拓损299

七、伪造300

八、封禁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