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详细规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城市详细规划
  • 杨振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4980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68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详细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详细规划阶段剖析1

第一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3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和发展3

二、产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经济和社会背景3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3

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六大特性4

五、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5

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要领5

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缺位现象29

第二节 修建性详细规划30

一、任务及作用30

二、规划成果30

三、规划深度与图样比例32

四、规划实施保障32

第三节 修建设计32

一、总平面部分32

二、竖向设计部分32

三、市政管线部分34

四、建筑方案部分34

第四节 详细规划政策法规体系35

一、基本法规35

二、一级专业标准与规范35

三、二级专业标准与规范35

四、相关法规36

第二章 住区规划37

第一节 什么是住区规划39

一、“住区”的由来39

二、传统住宅小区的弊端44

三.社区规划设计的兴起45

四、住区详细规划的工作阶段48

第二节 住区规划要了解的主要问题49

一、住区规划必须包括的基本内容49

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点51

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51

四、关注新的趋向55

五、住区中可兼容的新业态——生产性服务业59

六、住区的市政公用设施规划59

七、住区用地的“风水”观69

第三节 新世纪的住区规划新课题75

一、住区规划的总趋向76

二、综合性住区大行其道76

三、宜居新概念的深入人心82

四、“绿色社区”受到青睐83

五、老龄化社会引起的住区规划理念变革91

六、住区规划的新观念100

七、住区的安全防灾111

八、住区的防噪113

九、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引领住区规划设计的新思路116

第三章 城市设计129

第一节 什么是城市设计131

一、城市设计的定义131

二、城市设计的宗旨132

三、城市设计的工作范畴132

四、城市设计的要素132

第二节 古老而时兴的学科133

一、欧美城市设计的起源133

二、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溯源134

三、近代社区城市设计的探索136

第三节 城市设计的定位136

一、与城市规划学科的融合136

二、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137

三、关注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137

第四节 城市设计的特性137

一、社会性137

二、物质性138

三、审美性141

第五节 公众参与城市设计148

第六节 城市设计实践简介148

一、城市轴线148

二、水景开发150

三、广场营造154

四、绿色空间158

五、标志性建筑160

六、街道“家具”161

七、色彩运用162

八、夜景照明163

第四章 重点街区规划165

第一节 商业中心区167

一、商业中心区的发展趋势167

二、中心区商业规划的主导思想169

三、对建筑容积率的新思考173

第二节CBD中央商务区176

一、CBD的概念176

二、CBD的发展趋势177

三、遏止贪大求全的势态177

四、CBD规划建设实例177

第三节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178

一、规划原则179

二、存在的认识误区179

三、规划指导思想180

四、他山之石182

五、必须汲取的教训192

第四节 城市广场196

一、广场的功能196

二、广场的规划理念198

三、“广场热”的冷思考198

第五章 旅游规划199

第一节 旅游业的特性201

一、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201

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

三、综合性强202

四、旅游业具有“四缘市场”基因202

五、旅游心理向“3N”方向发展203

六、旅游产业特性凸显203

第二节 旅游的业态204

一、旅游业态发展趋势204

二、我国旅游市场现状204

三、旅游的适宜性205

四、游客消费构成205

五、贯彻旅游产品的“5A”战略205

六、特色旅游名目繁多205

第三节 编制旅游规划的基础性工作214

一、旅游规划的编制要点214

二、编制旅游规划需用的基础资料215

三、现状踏勘216

四、现状分析216

第四节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219

一、重视由资源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219

二、旅游资源定量评价219

三、优秀旅游城市评价标准220

四、风景资源评价221

五、SWOT分析221

六、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223

第五节 旅游规划定位策划228

一、旅游发展战略228

二、城市旅游形象设计228

三、旅游基本定位229

四、旅游宣传口号231

五、与文艺影视互动共赢232

六、旅游策划定位的误区232

七、坚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32

第六节 发展旅游与遗产保护及城市发展关系233

一、正确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关系233

二、旅游发展给城市带来的问题234

三、风景资源的保护利用措施235

第七节 旅游规划技术要点236

一、旅游区环境容量测算236

二、游人规模测定236

三、设计结构关系方框图237

四、布局指导思想239

五、布局要点239

六、服务设施规划240

七、综合交通组织241

八、风景道246

九、旅游集散中心246

十、标识系统规划247

十一、安全防灾规划249

第八节 工作内容及规划成果250

一、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50

二、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内容250

三、旅游区详细规划的成果250

四、规划图样表述250

第六章 园林绿地规划251

第一节 园林规划设计释义253

一、园林规划的渊源253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概念和任务255

三、城市绿化发展规划指标255

四、建设园林城市255

第二节 园林绿地的功能259

一、降温功能259

二、遮阳功能259

三、降尘功能259

四、防风功能259

五、减噪功能259

六、防灾功能259

第三节 园林绿地规划要点260

一、基础资料及文件编制260

二、规划立意260

三、规划布局261

四、绿地规划的容量估算262

第四节 园林规划概述263

一、住区绿地规划263

二、城市公园263

三、游乐性主题公园265

四、雕塑公园270

五、微缩景观公园272

六、历史文化游乐园273

七、湿地公园274

八、都市农耕绿化277

九、遗址公园278

十、能源林279

第五节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技术摘要279

第六节 生态园林绿地规划284

一、编制好详细规划方案284

二、园林节能285

三、园林节水285

第七节 园林规划设计的弊端288

一、绿地面积“缩水”288

二、创作思想浮躁288

三、轻本土重引进289

四、造假风泛滥290

五、建筑喧宾夺主290

第七章 产业园区规划291

第一节 产业园区的模式293

一、行政干预模式293

二、功能综合体模式293

三、教育引导模式295

四、混合模式295

第二节 规划原则298

一、依据上位规划原则298

二、生态立园原则298

三、节约用地原则298

四、集约用地原则298

五、产业集群原则298

第三节 用地布局301

一、地块划分301

二、路网组织301

三、基础设施301

第四节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导则303

一、生态型产业园区指标体系303

二、“两型”产业园区规划原则303

三、主要规划技术措施304

第五节 工业遗产园310

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由来310

二、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意义310

三、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价值310

四、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314

第六节 多元功能的产业园区317

一、青岛保税区环保强区成为工业旅游示范点317

二、天津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317

三、鹤壁市综合服务功能区318

第八章 竖向规划319

第一节 什么是竖向规划321

第二节 竖向规划要点322

一、规划依据322

二、主要规划任务322

三、规划原则322

四、竖向规划的主要任务323

第三节 竖向规划的主要技术要求323

一、竖向与平面布局关系323

二、台地式布置规划要点325

三、护坡、挡土墙的设置325

四、建筑室内地坪标高326

五、竖向与道路的关系326

第四节 竖向规划与排水327

一、竖向规划的地面高程整理原则327

二、组织用地地面排水327

三、符合用地防洪(潮)要求327

第五节 竖向规划与节约用地的关系328

一、充分利用地形328

二、结合下沉式空间开发329

三、拓展规划设计思路330

第六节 竖向与城市景观332

一、利用地形332

二、建筑群体组织332

三、规划竖向工程333

第七节 竖向规划工作步骤与成果要求334

一、工作步骤334

二、规划成果表示方式334

三、规划成果内容335

第九章 建设绿色生态社区337

第一节“3R”的世界新潮流339

一、生态城市的由来339

二、我国发展生态城市的动向340

第二节 建设低碳社会341

一、严峻的现实341

二、“低碳社会”的提出341

三、我国的碳排放形势342

四、走出生态城市的规划误区343

第三节 规划设计的低碳理念344

一、低碳城市的探索344

二、建筑节能344

三、降水回用345

四、绿色交通347

第四节 绿色建筑概念351

一、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大势所趋351

二、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方向352

三、太阳能的开发利用352

四、绿色生态建筑的新技术设备354

五、“绿色奥运”技术解密354

六、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56

第五节 绿色社区的规划实践357

一、上海世界博览会357

二、中新天津生态城359

三、中芬生态谷359

四、新疆巩留县库尔德宁景区360

五、北京玉泉新城361

六、北京裕中西里节能改造361

第十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363

第一节 引入规划新概念365

一、引入“限制性规划”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基因365

二、时尚混搭——规划布局的适用模式365

三、文化基因——城市发展的原动力365

四、顺应城市肌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366

五、返璞归真——创建原真的宜居环境367

第二节 走节约型规划之路367

一、节约型街区的规划要领368

二、节约建设用地368

三、开发利用地下空间370

第三节 构建防灾安全型社区373

一、城市安全的背景含义373

二、安全与宜居的关系375

三、防灾规划技术要点377

第四节 注重规划的前瞻性381

一、加强生态低碳思维381

二、注重规划时效性382

三、让规划留足余地384

第五节 强化管理——实施规划的保障385

一、贯彻城乡规划法385

二、坚持节约用地原则386

三、纠正规划贪大、猎奇心态386

四、坚持规划公示制度386

附录 常用术语389

参考文献3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