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学六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学六论
  • 余元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3964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法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学六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道法论1

第1篇 道法论渊源1

一、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1

二、中国古代的道法论萌芽3

三、近代变法人物对道法关系的认识5

四、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道法论因素8

五、道法论的要义与意义10

第2篇 道法论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13

一、从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谈起13

二、哲学和法学中的道范畴15

三、道法背离的原因和机理18

四、道法必合的原因和机理23

五、法的概念、特点与主导倾向性28

第3篇 道法论的价值34

一、道法论与自然法学说的异同35

二、道法论与客观法、内在法概念的异同38

三、道法论与法学方法论的更新39

四、道法论与比较法的比较40

五、道法论的话语系统45

六、道法论的实用价值48

第二部分 民法革命论50

第4篇 民法革命及其意义50

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机制50

二、民法革命的必要性问题51

三、关于民法革命之动因的进一步说明54

四、民法革命的内容之一:司产与行政分离55

五、民法革命的内容之二:“物权分与制”和“信托经营”56

六、民法革命的内容之三:特别求偿权59

第5篇 论民法革命60

一、问题的提出60

二、民法革命的概念及必要性62

三、民法革命的范围和内容65

第6篇 论物权分与制69

一、物权分与制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69

二、农村耕地用益权的分与取得70

三、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分与取得75

第7篇 论准所有权79

一、准所有权的概念79

二、准所有权之一:有限所有权80

三、准所有权之二:虚拟所有权81

四、信托所有权之一:组织性信托所有权84

五、信托所有权之二:业务性信托所有权87

第8篇 论司产与行政分离制度90

一、引言90

二、司产与行政分离的必要性91

三、司产与行政分离的方法94

四、司产组织与国有企业的联结方法96

第9篇 论特别求偿权99

一、引言99

二、特别求偿权的概念和特点100

三、特别求偿权的适用范围及必要性101

四、特别求偿权的类别和内容103

五、特别求偿之诉106

六、特别求偿之债107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国有集体资产民事特别法》(立法建议案)109

第三部分 宪法革命论121

第10篇 论宪法革命121

一、宪法革命的法理基础121

二、宪法革命的概念和动因128

三、宪法革命的内容及实现形式138

第11篇 我国元首制度改革刍议149

一、虚位元首制不适于社会主义民主149

二、几种实权元首模式比较与我们的选择153

三、中国元首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159

四、改革元首制要研究的几个具体问题165

五、苏共下台、前苏联解体与总统制何干?172

六、元首制改革与宪法革命179

第12篇 论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183

一、从法和宪法的概念谈起183

二、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基本思路186

三、设立“宪法委员会”的意义189

第13篇 论民主宪政的十大原则192

第14篇 论社会主义宪政的要义与要求194

一、社会主义宪政的概念194

二、一党制与多党制196

三、“一党主导,多党合作”198

第四部分 沉默权与中性推定论201

第15篇 论沉默权201

一、引言201

二、从隐私权看行使权利的成本或代价201

三、行使沉默权的成本或代价203

四、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关系204

五、沉默权与“如实陈述”者的优待权205

第16篇 论中性推定207

一、否定了“有罪推定”之后的选择207

二、对“无罪推定”的进一步反思208

三、“中性推定”及其适用的条件或范围211

第五部分 人权论213

第17篇 人权论刍议213

一、人权的概念213

二、“低度人权”,还是“梯度人权”?215

三、人权之源与人权的内容结构217

第六部分 主权论221

第18篇 法与权利的起源及演进221

一、原始人的法律萌芽221

二、法与社会交换机制223

三、主权与法律权利的演进之道227

第19篇 主权与法律圈层的扩大230

一、发现:一个世界历史演进的规律230

二、一些相关的史证材料231

三、历史发现的总结和概括236

四、进一步的分析论证239

五、对此发现的“道法论”解说240

第20篇 主权理论与国际新秩序242

一、从主权的相对性谈起242

二、主权问题的进一步讨论243

三、“主权平等”与“国际新秩序”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