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
  • 高旭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20344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现代文学史-教材;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前“五四”的现代热身(1894—1916)11

第一节 梁启超、黄遵宪与戊戌文学革命11

一、梁启超的文学革命及其文学成就11

二、黄遵宪的文学革命及其新体诗创作13

第二节 翻译对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贡献15

一、严复的文化翻译15

二、林纾的文学翻译及其对文学走向现代的贡献17

第三节 新型小说及谴责小说18

一、怎样理解“谴责小说”的概念19

二、李伯元与《官场现形记》20

三、吴趼人的小说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30

第四节 《老残游记》与《孽海花》31

一、为什么《老残游记》与《孽海花》不能归入“谴责小说”31

二、刘鹗与《老残游记》32

三、曾朴与《孽海花》38

第五节 维新派的新体诗41

一、更搜欧亚造新声:康有为与谭嗣同的诗41

二、丘逢甲、夏曾佑与蒋智由的新体诗43

第六节 新体诗文对革命派的影响45

一、陈天华与邹容:白话诗文与文白杂糅46

二、雄风飞扬:秋瑾与马君武的诗歌47

第七节 拟古的现代性:从章太炎到苏曼殊50

一、章太炎:拟古的现代性之祖师51

二、复古:南社诗人与周氏兄弟的背反52

三、苏曼殊诗歌与小说:拟古的现代性之文学典范54

第二章 走向现代的五四文学(1917—1927)63

第一节 《新青年》与北大: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63

第二节 伦理革命、审美革命与五四文学的精神67

第三节 胡适、刘半农及早期的白话新诗72

一、胡适的《尝试集》与刘半农的《扬鞭集》73

二、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的新诗77

三、早期新诗不像诗的原因79

第四节 王统照、冰心、朱自清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80

一、茅盾客观写实的理论倡导与文学研究会创作的矛盾81

二、王统照的小说82

三、冰心的诗歌与小说83

四、朱自清的诗歌与散文85

五、庐隐的小说86

六、鲁彦、王任叔等人的乡土文学87

第五节 叶圣陶、许地山的小说与李金发等人的诗歌89

一、叶圣陶的小说特色89

二、许地山的小说与散文93

三、李金发、梁宗岱与刘延陵等人的诗歌95

四、孙俍工等外围作家及文研会不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原因99

第六节 郭沫若与创造社流派的其他诗人100

一、女神之光烛照诗坛:郭沫若的生平及新诗100

二、宗白华、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的诗歌108

第七节 郁达夫与创造社流派的其他小说家111

一、郁达夫的小说111

二、郭沫若、张资平等人的小说125

第八节 闻一多及新月派的诗歌与小说128

一、新月:白话文学的英美派128

二、闻一多的新诗理论与创作129

三、徐志摩的浪漫诗歌135

四、在闻一多与徐志摩之间:朱湘的诗歌139

五、梁实秋与饶孟侃等其他新月派诗人144

六、杨振声的《玉君》与其他新月派小说146

第九节 其他文学社团的创作148

一、湖畔诗社的诗歌148

二、浅草-沉钟社与冯至的诗歌150

三、陈翔鹤、陈炜谟、林如稷等浅草-沉钟社作家的小说153

四、语丝社:周作人的散文与废名、许钦文的小说154

五、狂飙、莽原、未名与高长虹、向培良、台静农160

第十节 欧阳予倩、田汉与现代戏剧的发生163

一、五四戏剧革命:话剧运动与戏曲的现代转型163

二、欧阳予倩、洪深、田汉、丁西林等人的剧作165

第三章 鲁迅(1881—1936)175

第一节 鲁迅的生平、思想发展与创作道路175

一、传统大家庭的宠儿与家道中衰的困顿175

二、南京求学与赴日留学:被冷落的先知176

三、从杭州、绍兴、南京到北京:革命与沉沦180

四、北京:从坟头上呐喊到荒原中彷徨182

五、上海十年:左翼斗士及其复杂性186

第二节 鲁迅的小说创作189

一、鲁迅小说的恶魔风骨与文化意蕴189

二、鲁迅小说的艺术选择与文体创新193

第三节 鲁迅的诗歌与杂文209

一、旧诗:根底深厚,影响深远209

二、散文诗《野草》:现代汉语表现力的极致213

三、杂文:发议论与纯文学杂糅的独创文体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