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诗词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诗词文化
  • 苏伟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318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199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诗词-文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诗词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诗词历史文化篇3

第一章 中国诗词的起源与早期发展3

第一节 诗词的起源3

一、诗的起源3

二、词的起源5

第二节 中国早期诗词的特点6

一、早期诗歌的特点6

二、早期词的特点9

第三节 最早的诗歌大全——《诗经》10

一、《诗经》概述10

二、《诗经》的经典内容11

三、《诗经》的特色和对后世的影响18

第四节 楚辞与屈原19

一、楚文化和楚辞的形成19

二、屈原22

三、宋玉和其他楚辞作家28

第二章 两汉诗歌31

第一节 汉代诗歌概述31

第二节 乐府诗32

一、乐府的概况32

二、《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33

三、汉乐府诗的特色与成就38

第三节 两汉文人诗39

第四节 古诗十九首41

第三章 魏晋诗歌44

第一节 魏晋诗歌概述44

第二节 三曹诗45

一、曹操和曹丕45

二、曹植47

第三节 建安七子49

第四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风52

第五节 两晋诗坛55

一、西晋诗歌及其代表作家55

二、东晋诗歌及其代表作家59

三、陶渊明61

第四章 南北朝诗歌64

第一节 南北朝乐府民歌64

一、南朝乐府民歌64

二、北朝乐府民歌67

第二节 谢灵运和谢朓71

第三节 齐梁诗风和永明体75

第四节 北朝诗风和庾信77

第五章 唐代诗词79

第一节 唐诗概述79

第二节 初唐诗歌81

一、上官仪等宫廷诗人81

二、初唐四杰82

三、陈子昂85

第三节 盛唐诗歌86

一、“诗佛”王维87

二、山水田园诗派89

三、高适和岑参93

四、“诗仙”李白97

第四节 中唐诗歌102

一、“诗圣”杜甫102

二、韩愈和孟郊106

三、白居易和元稹108

四、“诗鬼”李贺111

第五节 晚唐诗114

一、凄艳朦胧的李商隐114

二、高朗俊逸的杜牧116

第六节 晚唐五代词117

一、晚唐五代民间词和早期文人词117

二、温庭筠和韦庄120

三、李煜及南唐其他词人123

第六章 宋代诗词126

第一节 宋代诗词概述126

第二节 北宋诗词127

一、欧阳修127

二、王安石128

三、苏轼129

四、柳永133

五、秦观136

第三节 南宋诗词137

一、李清照137

二、陆游140

三、辛弃疾142

第七章 元代诗词145

第一节 元代诗词概述145

一、元代社会背景和元曲的兴起145

二、元代诗词概论146

第二节 元散曲的成就与代表人物147

一、散曲的特点及成就147

二、白朴、马致远148

三、关汉卿150

四、张可久、张养浩151

第八章 明清两代诗词153

第一节 明代诗词概述153

一、明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及特点153

二、高启与杨基154

三、台阁体与茶陵派155

四、前后七子156

五、明代散曲与民歌158

第二节 清代诗词概述161

一、清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及特点161

二、清初诗坛和钱谦益162

三、清代词坛165

四、纳兰词168

五、王士祯169

六、龚自珍170

第九章 近代诗词173

第一节 近代诗词概述173

一、近代社会背景和诗词风格的转变173

二、黄遵宪174

三、近代后期四大词人176

第二节 新诗与新文化运动177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对文学的影响177

二、胡适的新诗179

三、郭沫若的诗180

四、新月派代表诗人181

中 篇 诗词种类与写作篇185

第十章 诗的种类与写作手法185

第一节 诗的种类185

一、按形式分类185

二、按内容分类189

第二节 诗的基本写作手法193

一、古体诗的写作要求193

二、律诗的平仄与用韵197

三、律诗的黏和对仗203

四、排律的写作要求209

五、绝句的写作手法210

六、新诗的写作手法213

第十一章 词的种类与写作手法216

第一节 词的种类216

一、小令、中调和长调216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217

三、词牌218

第二节 词的平仄、用韵与对仗219

一、词的平仄219

二、词的押韵221

三、词的对仗222

第三节 常用词牌、词谱及其写作要求224

一、抛球乐224

二、菩萨蛮224

三、忆秦娥225

四、忆江南225

五、调笑令226

六、渔家傲226

七、长相思227

八、更漏子227

九、渔歌子228

十、酒泉子228

十一、水仙子229

十二、摊破浣溪沙229

十三、减字木兰花230

十四、生查子230

十五、人月圆230

十六、采桑子231

十七、醉妆词231

十八、浣溪沙232

十九、海棠春232

二十、清平乐233

二十一、南乡子233

二十二、捣练子234

二十三、浪淘沙234

二十四、虞美人235

二十五、诉衷情235

二十六、蝶恋花236

二十七、小重山236

二十八、踏莎行237

二十九、钗头凤237

三十、少年游238

三十一、破阵子238

三十二、扬州慢239

三十三、望海潮240

三十四、八声甘州240

三十五、雨霖铃241

三十六、江城子241

三十七、贺新郎242

三十八、永遇乐243

三十九、卜算子243

四十、鹧鸪天244

四十一、水调歌头244

四十二、念奴娇245

四十三、定风波246

四十四、临江仙246

四十五、水龙吟247

四十六、满庭芳247

四十七、鹊桥仙248

四十八、千秋岁249

四十九、好事近249

五十、思远人250

五十一、青玉案250

五十二、祝英台近250

五十三、六州歌头251

五十四、苏幕遮252

五十五、沁园春252

五十六、满江红253

五十七、西江月254

五十八、渔家傲254

五十九、如梦令255

六十、何满子255

六十一、醉花阴256

六十二、十六字令256

六十三、声声慢257

六十四、点绛唇257

六十五、摸鱼儿258

六十六、昭君怨258

六十七、忆王孙259

六十八、相见欢259

六十九、女冠子260

七十、霜天晓角260

七十一、谒金门261

七十二、一络索261

七十三、阮郎归261

七十四、画堂春262

七十五、眼儿媚262

七十六、桃园忆故人263

七十七、朝中措263

七十八、武陵春264

七十九、柳梢青264

八十、太常引265

八十一、贺圣朝265

八十二、荷叶杯266

八十三、惜分飞266

八十四、南歌子267

八十五、河传267

八十六、玉楼春268

八十七、章台柳268

八十八、夜行船269

八十九、一斛珠269

九十、唐多令270

九十一、一剪梅270

九十二、谢池春271

九十三、?人娇271

九十四、行香子272

九十五、感皇恩273

九十六、天仙子273

九十七、离亭燕274

九十八、风入松274

九十九、一丛花275

一百、御街行275

一百零一、最高楼276

一百零二、蓦山溪276

一百零三、新荷叶277

一百零四、洞仙歌278

一百零五、八六子278

一百零六、法曲献仙音279

一百零七、玉漏迟279

一百零八、六幺令280

一百零九、凤凰台上忆吹箫281

一百一十、长亭怨慢281

一百一十一、双双燕282

一百一十二、锁窗寒283

一百一十三、玉蝴蝶283

一百一十四、高阳台284

一百一十五、烛影摇红285

一百一十六、汉宫春285

一百一十七、渡江云286

一百一十八、天香287

一百一十九、东风第一枝287

一百二十、醉蓬莱288

一百二十一、解语花288

一百二十二、暗香289

一百二十三、木兰花慢290

一百二十四、疏影290

一百二十五、石州慢291

一百二十六、选冠子291

一百二十七、齐天乐292

一百二十八、八归293

一百二十九、眉妩294

一百三十、兰陵王294

一百三十一、南浦295

一百三十二、多丽295

一百三十三、西河296

一百三十四、六丑297

一百三十五、解连环297

一百三十六、夜半乐298

一百三十七、一萼红299

一百三十八、莺啼序299

一百三十九、风流子301

一百四十、三字令301

一百四十一、安公子302

一百四十二、粉蝶儿302

一百四十三、梦玉人引303

一百四十四、降仙台304

一百四十五、曲江秋304

一百四十六、春从天上来305

一百四十七、茅山逢故人306

一百四十八、绿盖舞风轻306

一百四十九、爱月夜眠迟307

一百五十、定西番307

一百五十一、八宝妆308

一百五十二、风马儿308

一百五十三、金鼎一溪云309

一百五十四、解佩令309

一百五十五、梅花引310

一百五十六、甘露滴乔松311

一百五十七、换巢鸾凤311

一百五十八、哨遍312

一百五十九、醉春风313

一百六十、啄木儿313

一百六十一、踏莎美人314

一百六十二、促拍满路花315

一百六十三、西溪子315

一百六十四、赤枣子316

一百六十五、东风齐著力316

一百六十六、凤箫吟317

一百六十七、国香慢317

一百六十八、鬲梅溪令318

一百六十九、合欢带318

一百七十、红罗袄319

一百七十一、红林擒近319

一百七十二、好女儿320

一百七十三、芰荷香320

一百七十四、金菊对芙蓉321

一百七十五、金人捧露盘322

一百七十六、锦堂春慢322

一百七十七、极相思323

一百七十八、江月晃重山323

一百七十九、浪打江城324

一百八十、露华324

一百八十一、两同心325

一百八十二、恋绣衾326

一百八十三、清江裂石326

一百八十四、庆金枝327

一百八十五、绮寮怨327

一百八十六、庆清朝328

一百八十七、秋蕊香328

一百八十八、秋色横空329

一百八十九、三奠子330

一百九十、十二时330

一百九十一、寿楼春331

一百九十二、送入我门来332

一百九十三、声声令332

一百九十四、塞翁吟333

一百九十五、喜朝天334

一百九十六、遐方怨334

一百九十七、惜黄花慢335

一百九十八、西平乐慢336

一百九十九、青衫湿遍336

二百、水漫声337

二百零一、沙塞子337

二百零二、双星引338

二百零三、十月桃338

二百零四、透碧霄339

二百零五、悟黄粱340

二百零六、巫山一段云340

二百零七、雪梅香341

二百零八、下手迟341

二百零九、喜团圆342

二百一十、潇湘神342

二百一十一、潇湘忆故人慢343

二百一十二、夜飞鹊343

二百一十三、步步娇344

二百一十四、步蟾宫345

二百一十五、遍地花345

二百一十六、宝鼎现346

二百一十七、芭蕉雨347

二百一十八、碧牡丹347

二百一十九、百媚娘348

二百二十、卜算子慢348

二百二十一、薄幸349

二百二十二、拜星月慢350

二百二十三、白苎350

二百二十四、春草碧351

二百二十五、侧犯352

二百二十六、翠楼吟352

二百二十七、长命女353

二百二十八、斗百花353

二百二十九、垂丝钓354

第十二章 诗词写作的艺术内涵与鉴赏355

第一节 诗词的立意355

一、借古喻今356

二、托物言志357

三、假此说彼357

第二节 诗词的表现手法358

第三节 诗词的形象思维361

第四节 诗词的用典362

第五节 丰富多彩的艺术探索364

一、诗词中含蓄的应用364

二、诗词中的“蒙太奇”366

三、点化的作用368

第六节 诗词的鉴赏方法369

下篇 诗词社会生活375

第十三章 诗词文化与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375

第一节 诗词文化与爱情375

第二节 诗词文化与友情377

第三节 诗词文化与酒379

第四节 诗词文化与名胜古迹380

第五节 诗词文化与音乐382

第六节 诗词文化与绘画384

第七节 诗词文化与民俗文化385

一、诗词与春节385

二、诗词与端午节386

三、诗词与七夕387

四、诗词与中秋节387

五、诗词与清明节388

第十四章 诗词文化中的人生百态389

第一节 诗歌对作者命运的影响389

一、曹植七步成诗免遭杀身之祸389

二、李白的得意与失意390

三、苏轼与乌台诗案391

四、沈德潜咏牡丹而被戮尸392

第二节 诗词文化与人生修养393

第三节 与诗词有关的趣闻轶事394

一、李白名讳的由来394

二、奉旨填词柳三变394

三、晏殊责难柳永394

四、“尸骨”未寒395

五、三人联句成诗395

六、沈括少年因诗立志395

七、“张三影”的由来395

八、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396

九、吟诗赶小偷396

十、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396

第四节 诗词创作的家庭传承397

一、曹氏父子397

二、“三苏”397

三、晏殊父子398

四、谢灵运和谢朓398

五、上官氏父女398

六、蔡氏父女399

第五节 诗词中包含的人生理想399

第六节 诗词文化与生活美学400

一、表现生活美的诗词名句401

二、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405

参考文献4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