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利益分享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利益分享经济学
  • 李炳炎主笔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80767150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收入分配-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利益分享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中西方分享经济理论代表性观点比较评析1

一、西方分享经济理论:对“滞胀”现象的解读与矫治2

二、社会主义分享经济观:从利益独占转到利益分享,走向共同富裕6

三、中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简要比较10

四、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及政策建议17

上编 扬弃与借鉴:西方分享经济实践与理论考察23

第一章 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及其启示23

一、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情况23

二、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33

第二章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39

一、威茨曼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39

二、分享经济产生的反响46

三、对威茨曼理论的相关评论49

第三章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启示60

一、纳什谈判解60

二、后进学者的研究63

三、趋势与借鉴74

中编 经济观变革:从利益独占转到利益分享81

第四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产生与发展81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是分享经济产生的沃土81

二、除本分成制与净产值分成制改革的历史回顾83

三、海安县施行的“企业效益拆成制”85

四、深圳蛇口试行的“剩余收益制”88

五、我国农村股份合作社90

六、国企改革新模式:期股买断,工人自治,建立工人所有制股份公司94

七、中国特色职工参与制的典范:“鞍钢宪法”98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101

一、从利益独占到利益分享101

二、利益分享经济观的第一个来源107

三、利益分享经济观的第二个来源111

四、社会主义分享经济运行机制论117

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型经济在理论上的复归119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与理论公式122

一、新经济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122

二、关于新经济理论总纲的进一步考察130

三、关于建立新经济理论体系的探索135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范畴体系143

一、研究对象的变革:由所有制转到生产方式143

二、“需要一般”:新理论体系的始点范畴144

三、自主劳动:新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146

四、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的特点147

五、“需要价值”:新理论体系的中心范畴148

六、“社本”的分类与结构152

第八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制度的典型形式155

一、典型形式Ⅰ:企业净收入分成制155

二、典型形式Ⅱ:工人所有制股份公司166

第九章 分享制能够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运用净收入分成制于初次分配的案例分析174

一、两个层次的利益分享174

二、净收入分成制典型案例:内蒙古黄河铬盐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证分析176

三、实现利益分享的运行机制184

四、对几种分配理论观点的理性思考186

第十章 确立劳动者对劳动的所有权制度 实现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分享190

一、劳动者对劳动的所有权制度及其重要性190

二、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分配不协调现象197

三、实现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分享和协调202

第十一章 股份合作制经济的两种发展趋势与利益分享209

一、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思想渊源209

二、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19

三、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未来发展的导向原则: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分享223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的特殊功能与现实社会制度基础231

一、中国特色分享经济的特殊功能分析231

二、我国现阶段实施分享制的现实社会制度基础239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的宏观经济效应探析245

一、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出路245

二、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微观组织的内生机制250

三、通过利益分享机制有效抵御“滞胀”、矫治宏观失衡254

四、通过刺激和扩大有效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257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262

一、对工资制经济的反思与分享制经济的机制创新262

二、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制度的理论意义和制度创新271

三、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制度的实践价值273

下编 新路径开拓:通过利益分享实现共同富裕281

第十五章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分析281

一、我国居民收入的基本内涵281

二、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的特点282

三、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285

四、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已出现差距过大,但还未达到两极分化296

五、准确理解两极分化问题297

第十六章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303

一、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一般性成因分析303

二、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特殊性成因分析307

三、治理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措施311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来源与本质内涵320

一、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渊源320

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323

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327

第十八章 社会公平、社会和谐与利益分享332

一、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公平观332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339

三、经济利益的本质和利益分享的必要性345

第十九章 以利益分享为主线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348

一、经济机制的含义348

二、经济社会发展机制349

三、制度保障机制351

四、分享经济运行机制354

五、宏观调节机制357

六、伦理道德机制359

第二十章 加快二元经济体制改革 推进城乡共同富裕进程361

一、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经济体制361

二、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表现及成因366

三、走向城乡共同富裕的路向对策373

第二十一章 探索工人阶级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途径382

一、重视维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382

二、国企改制全过程中必须保护工人阶级权益391

三、将工人阶级的主体培育成中等收入阶层396

第二十二章 构建以利益分享为轴心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407

一、农民增收中面临的分配问题407

二、以分享经济理念应对农民收入分配问题411

三、以利益分享为轴心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对策416

第二十三章 中国特色企业制度创新与利益分享42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制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421

二、借鉴西方现代企业的制度创新成果与传承我国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42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构想430

第二十四章 开拓从利益分享走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442

一、利益独占与利益分享:两种对立的经济观及其转换的紧迫性442

二、我国现阶段实现利益分享可操作的多种具体形式444

三、清除制度创新的障碍,开拓由利益分享走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452

第二十五章 通过利益分享推进共同富裕实现进程的对策大思路455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455

二、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457

三、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富裕460

四、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地区共同富裕463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全民共同富裕465

六、调整财税政策,调节收入差距467

七、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全民收入差距469

参考文献471

后记4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