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品安全法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食品安全法新论
  • 曾祥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9901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食品卫生法-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食品安全法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食品安全法概述1

第一节 食品安全及相关概念解析1

一、基本概念辨析1

二、其他相关概念8

第二节 食品安全监管概述10

一、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主体10

二、食品安全监管的目的和意义11

三、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的基本问题13

四、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理念15

第三节 食品安全中的人权16

一、食品安全中的人权:间接模式17

二、食物权:一个直接、明确的综合概念24

第四节 世界主要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28

一、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28

二、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30

三、日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33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体系35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35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的历史发展35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现状40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57

一、政府监管的主要职责57

二、食品安全监管主体间的协调69

第三章 食品安全监督模式86

第一节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86

一、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模式86

二、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模式91

三、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95

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102

一、食品安全社会监督102

二、食品行业协会自律105

三、新闻媒体监督113

第三节 食品安全信息制度118

一、国外食品安全信息制度118

二、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制度122

第四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132

第一节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概述132

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定义和内容132

二、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原则134

三、国外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实施情况135

四、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实施现状和建议137

第二节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139

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定义和基本内容139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目标和实施141

三、国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的情况143

四、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的现状和措施145

第三节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150

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定义和基本内容150

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应用和原则154

三、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的现状和问题156

四、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现状的建议158

第四节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159

一、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内容159

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和原则161

三、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的现状和问题163

四、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现状的建议164

第五节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166

一、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定义和内容166

二、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目标及现状167

第五章 食品安全标准172

第一节 食品安全标准概述172

一、食品安全标准的概念和性质172

二、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174

三、食品安全标准的作用177

四、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179

第二节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原则182

一、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宗旨182

二、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做到科学合理183

三、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做到安全可靠184

第三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84

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概念184

二、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依据184

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186

四、特别规定190

第四节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191

一、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概念191

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191

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适用范围194

第五节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194

一、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概念194

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制定194

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备案制度195

第六章 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制度199

第一节 食品生产经营的一般规定199

一、食品生产经营卫生条件199

二、食品生产经营禁止性规定201

三、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204

四、食品经营特殊许可制度217

五、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监管222

六、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监管223

七、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225

八、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228

九、其他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制度230

第二节 生产经营过程控制232

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232

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232

三、食品生产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33

四、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36

五、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37

六、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38

七、其他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45

八、食品召回制度247

第三节 特殊食品监管制度251

一、特殊食品的监管原则251

二、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制度255

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263

四、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注册制度268

第四节 食品安全认证制度268

一、食品安全认证制度概述268

二、食品质量认证制度271

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279

第七章 食品包装、标识和广告284

第一节 食品包装制度284

一、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284

二、食品包装准入制度287

三、我国立法对食品包装安全的要求290

第二节 食品标识制度293

一、食品标识概述293

二、食品标识的标示内容294

三、食品标识的标示形式298

四、法律责任300

第三节 食品广告制度301

一、食品广告概述301

二、食品广告的法律限制302

三、食品广告的监管与责任承担306

第八章 食品检验制度310

第一节 食品检验概述310

一、食品检验的概念310

二、食品检验的基本原则311

三、食品检验基本制度312

第二节 食品检验的方式313

一、抽样检验313

二、自行检验319

三、委托检验320

四、复检321

第三节 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323

一、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概念323

二、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的一般规定324

三、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325

四、对食品检验机构的技术评审328

五、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监督管理329

第四节 食品检验的法律责任330

一、行政责任330

二、民事责任333

三、刑事责任334

第九章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制度335

第一节 食品安全事故预案制度335

一、食品安全事故及其等级认定335

二、食品安全事故预案337

三、食品安全事故预案的层次338

四、食品安全事故预案管理、更新与演练340

第二节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制度340

一、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原则340

二、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通报制度341

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应急措施342

四、食品安全事故评估343

五、应急处置343

六、事故责任调查348

七、后期处置348

第十章 食品进出口安全监管350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食品安全350

一、粮食安全问题——国家层面350

二、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层面352

三、生命健康与安全问题——消费者层面353

第二节 我国的食品进口安全监管355

一、主体监管355

二、产品监管359

三、风险监管364

四、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366

第三节 我国的食品出口安全监管371

一、源头监管371

二、主体监管373

三、产品监管374

四、风险监管:出口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377

五、我国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378

第十一章 食品安全国际合作机制383

一、维护食品安全必须加强全球范围的国际合作383

二、食品安全国际合作机制384

三、我国加强食品安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努力397

四、食品安全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与构建399

第十二章 食品安全法律责任403

第一节 食品安全法律责任概述403

一、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概念和意义403

二、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404

三、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类型407

第二节 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类型化410

一、违反食品生产经营规定的法律责任410

二、违反食品进出口规定的法律责任419

三、违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421

第三节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责任制度的不足及完善423

一、民事责任制度的不足及完善423

二、行政法律责任制度的不足与完善426

三、刑事法律责任制度的不足及完善430

后记4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