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尚书综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蒋善国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03003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尚书综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尚书的名称和篇数1
第一章 尚书的名称1
壹 书1
贰 尚书1
前言1
叁 书经2
第二章 尚书的篇效4
贰 孔子作书说的起源和辨正7
一 清代今文学家论孔子与书的关系7
第一章 孔子序书说和作书说的演变7
壹 孔子序书说的由来7
第二编 尚书的整理7
二 孔子作书说的批判8
1 驳康有为说8
2 孔子不作书的证明10
第二章 孔子删书问题12
第三章 儒家与书的整编15
壹 儒墨引书与荀子15
贰 六经的完成与尚书的整编17
第一章 汉代伏生的传经21
壹 伏书的篇数和篇目21
一 伏书二十九篇篇数和篇目的探讨21
第三编 尚书的发见21
二 各说的批判24
三 二十九篇篇目的论定27
一 历史方面的记载和辨正29
1 舜典在历史方面的记载29
贰 尧典与舜典29
2 分尧典下半篇为舜典辨正30
二 从历代引经来观察31
三 尧典和舜典本身的探讨32
叁 ?陶汉与益稷32
肆 顾命与康王之诰33
第二章 尚书的今古文问题35
第三章 古文尚书的发见38
壹 孔壁所发见的古文尚书38
一 关于孔壁古文尚书的记载38
二 孔壁古文尚书的篇数39
三 得书和献书的年代44
四 两汉时孔壁古文尚书实际传诵篇数48
贰 河间献王所得的古文尚书49
叁 汉时后得的大誓49
肆 西汉秘府所藏古文尚书50
伍 张霸所献的百两篇尚书50
陆 杜林所得的漆书古文尚书51
柒 东晋梅赜所献孔安国古文尚书传52
捌 齐姚方兴所造的孔传舜典与马郑王注本和各书所引经文异同54
第四章 百篇书序的流传61
壹 今古文尚书有无书序辨正61
贰 书序作者的考定63
叁 今本百篇书序的分析65
肆 汉代百篇书序的编辑和流行67
一 总说67
二 张霸百两篇末的百篇书序68
三 平帝末古文尚书家编定百篇书序69
四 平帝末编定的百篇书序所具秦季百篇书序的成分70
五 百篇书序与史记71
六 百篇书序的流行时代72
伍 汉儒编定的百篇书序与今传伪孔传所载百篇书序的异同72
第四编 尚书的传授75
第一章 两汉尚书的传授75
壹 伏生今文尚书传授情形和在两汉诸经传习中最盛的原因75
贰 孔安国古文尚书传授情形和在东汉兴盛的原因78
叁 两汉尚书传授的综合研究*81+++一 概说81
本表附注82
本表凡例82
二 两汉尚书传授表82
三 两汉尚书立学表84
四 两汉尚书著述表85
第二章 两汉学风与尚书传授92
壹 今文与古文的盛衰93
贰 经说与家法的兴废94
叁 博士与经师的别异96
肆 通经范围广狭的变迁97
伍 学风繁约的嬗变98
一 天人感应思想的兴起和演变99
陆 天人感应思想与汉代经学99
二 五行思想的发生和发展102
1 朴素的五行思想102
2 五行思想的两个逻辑系统和形成时代103
3 五行思想的宗教化和神秘化104
4 邹衍与五行思想的发展105
a 终始和主运105
b 五德终始况与秦汉的政制109
a 洪范与灾异111
5 洪范与五行思想111
b 尚书家与五行思想112
6 五德终始说的质变与汉代的政制114
a 董仲舒的五行思想114
b 世经与五行相生说115
三 东汉学者对于图谶的研究及共影响118
四 五行思想的影响和批判120
1 五行思想的影响120
2 五行思想的批判120
壹 魏时的郑学和王学126
第三章 汉后尚书传授情况126
贰 两晋博士与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127
叁 东晋以后的伪孔传与郑玄书注131
第五编 尚书的真伪133
第一 今文尚书的真伪133
第一章 总说133
第二章 东汉末以来对今文尚书的怀疑135
第三章 尧典的整编时代140
壹 近人对于尧典著作年代的探讨140
一 帝典和稽古141
贰 从内容上看尧典的整编时代141
二 今本尧典是数次整编的结果142
三 尧典里面多是春秋以后的文词143
四 尧典里面的地理历法知识和制度都是以周秦间的社会作背景146
五 尧典里面的周秦间思想和儒家思想148
叁 今本尧典作于汉武帝时说的错误150
一 总说150
二 封建与郡县并存不是西汉才有的151
三 邦字不是汉人所常用的字152
四 十二州出于禹贡九州以后汉十三部以前153
五 十二山与职方氏和秦始皇所祀名山157
六 由巡守制度考证尧典和王制的成书先后158
七 岱宗与四岳160
八 五岳思想的发展161
九 巡守制度与五行和统一思想163
十 律字的意义和度量衡与尧典和王制164
肆 总结167
第四章 咎繇谟的整编时代169
壹 关于禹贡的怀疑和探讨173
第五章 禹贡的著作时代173
贰 禹贡与九州174
叁 九州名称的由来与禹贡作期的关系177
肆 其他古籍所载九州与禹贡的异同179
伍 从畿服制度考禹贡的作期184
一 古籍所载的封建制度与禹贡的作期184
二 禹贡五服与职方氏九服的异同189
陆 墨子孟子记禹治水事与禹贡的异同193
柒 铁的使用和产量与禹贡作期194
捌 从全篇的体例和文辞方面看禹贡的著作时代197
玖 总结198
第六章 甘誓的作者和整编时代200
第七章 汤誓的整编时代203
第八章 般庚的著作和整编时代204
壹 总论般庚的著作和整编时代204
贰 般庚上篇本事释惑206
第九章 高宗肜日的著作时代209
第十章 西伯堪饥和微子的著作时代211
一 今文有大誓三篇213
壹 今古文都有大誓213
第十一章 大誓的真伪213
二 古文有大誓三篇216
贰 大誓的篇数218
叁 历代对大誓的怀疑220
一 历代疑大誓说略220
二 汉大誓真伪辨正222
肆 经传关系223
第十二章 牧誓的著作时代226
第十三章 鸿范的著作时代228
壹 历代疑金滕和错简问题233
第十四章 金朦的作者和错简问题233
贰 金滕被疑的原因235
第十五章 康诰酒诰梓材的作者和著作时代237
壹 学者对于康诰酒诰梓材作者的意见237
一 成王封康叔所作说237
二 周公称成王命封康叔所作说237
四 武王封康叔所作说238
贰 各家意见的批判238
三 周公居摄称王封康叔所作说238
一 各说的误点239
1 成王封康叔所作说的误点239
2 周公称成王命所作说的误点239
3 周公居摄称王所作说的误点240
4 武王所封说的误点240
二 康浩作者问题的症结241
叁 康诰分篇问题245
肆 康诰错简问题246
第十六章 雒诰的错简和鲁诰佚文248
第十七章 鲜誓的作者和著作时代250
第十八章 甫刑的著作时代252
第十九章 文侯之命与文公之命的辨正254
壹 文侯和文公均有命词254
贰 义和二字的解释254
叁 古籍关于文侯之命和文公之命的记载255
肆 文侯之命和文公之命的主要区别257
伍 文公之命有三篇260
柒 余论261
陆 总结261
第二 古文尚书的直伪264
第一章 总论264
第二章 孔壁古文尚书的真伪266
壹 疑伪孔传和晚书的影响266
贰 清代今文学家的怀疑和他们的错误269
叁 孔壁古文尚书与伪孔传经文271
肆 各篇真伪的辨正272
一 总说272
二 舜典272
三 弃稷273
四 其他各篇274
第三章 梅赜所献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的经传真伪问题276
壹 唐后诸儒的怀疑276
一 唐宋276
二 元278
三 明279
四 清282
1 顾炎武 黄宗羲282
2 朱彝尊283
3 姚际恒 胡渭284
4 阎若璩285
5 阎若璩的影响290
6 于懋浓 杨椿 惠栋291
7 程廷祚 李惇 戴震 王鸣盛 江声 宋鉴294
8 崔述 崔迈296
9 孙星衍296
10 丁晏299
11 皮锡瑞299
13 总结300
12 疑伪古文的反应300
贰 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经传真伪的探讨301
一 伪孔传传授无稽301
1 正义所载两段晋书不见今本晋书301
2 郑冲302
3 苏愉 梁柳 臧曹 梅赜303
二 伪孔传与孔安国和论语注305
1 伪孔传与孔安国305
2 伪孔传与孔安国和论语注306
三 伪孔传篇数和篇目与孔壁古文尚书不合307
四 晚书与今文尚书文体和文句不类309
五 辨别伪孔传经文真伪的标准316
六 伪孔传的由来和出现时代324
1 伪孔传的由来324
2 伪造孔说的时代325
3 孔说的伪造者和汇编者326
4 晋宋人引孔说327
5 伪孔传的出现327
1 宋儒疑伪孔传大序330
2 科斗名词源流330
七 伪孔传大序辨伪330
3 隶古定原始331
4 丘坟名词的意义和来源331
5 伪孔传大序与汉书艺文志332
6 伪孔传大序与古文官书332
1 孔丛子的作者334
甲 伪孔传与孔丛子的作者334
八 伪孔传作者问题334
7 伪孔传大序与伪孔传334
乙 孔丛子和连丛子335
丙 分析孔丛子以探讨它的作者时代336
丁 分析连丛子以探讨它的作者时代338
子 总说338
丑 叙书338
寅 与从弟书340
卯 与子琳书和孔大夫与孔季彦问答341
辰 叙世叙书等文与晋书孔愉传341
巳 总结342
2 皇甫谧343
3 王肃345
甲 王肃被疑的经过345
乙 王肃书注与伪孔传345
丙 王肃书注与郑玄书注346
丁 王肃与孔子家语346
子 历代学者疑王肃伪作家语346
丑 今本家语不是汉代的旧面貌347
寅 家语注与伪古文尚书348
卯 家语后序与王肃348
4 晋孔安国350
5 孔晁351
甲 我疑孔晁的经过351
乙 孔晁与尚书义问和婚期辩难352
丙 伪孔传与王肃说353
丁 孔晁的时代与伪孔传的出现354
戊 汲冢竹书的考绎与伪孔传355
子 考绎汲冢竹书与古文复兴355
a 古文形义和书法的研究355
b 古文尚书的整理357
c 传注古书358
d 考绎汲冢竹书与汉儒传经的比较359
丑 结论361
叁 伪孔传经传的来源和在经学史上的评价361
一 伪孔传经传的来源361
1 经的来源361
2 传的来源364
二 伪孔传在经学史上的评价366
第六编 尚书的存亡369
第一章 总说369
壹 汉魏石经的重要性371
第二章 汉熹平一字石经尚书和魏正始三宇石经尚书371
贰 汉魏石经的刊立和历劫373
叁 汉魏石经的发见376
肆 汉魏石经尚书与今本尚书经文的界同380
第三章 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本经文与尚书正义本经文382
第四章 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与马郑王书注在经文方面的异同383
壹 马郑书注所据经本问题的探讨383
贰 伪孔传木经文与马郑王书注奉经文的比较388
第五章 尚书经文异同问题的总结391
第六章 逸书(附尚书篇目表)397
第七章 逸周书434
壹 周书与汲冢周书434
一 周书与汲冢周书名称的误混和两书的合并434
二 汲冢周书篇数436
三 汲家周书或周书一名周志437
四 古文周书或古周书与今文周书437
五 逸周书里所存汲冢周书成分438
贰 周秦两汉人引周书438
叁 今本逸周书各篇的类别与尚书的比较439
肆 逸周书的真伪442
伍 逸周书的著作时代444
第八章 尚书今古文经说的存亡447
壹 尚书经说的异同447
贰 尚书古文经说的发展448
叁 清儒辑夫和阐明尚书今古文经说的工作449
肆 怎样辨别尚书今古文经说451
一 周公请以身代武王452
二 周公请以身代成王453
三 风雷示变453
热门推荐
- 826703.html
- 2464297.html
- 3281372.html
- 2775477.html
- 1195955.html
- 548043.html
- 2408296.html
- 231438.html
- 2592806.html
- 382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1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5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1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5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5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2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6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0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1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