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关学研究探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关学研究探微
  • 张波,米文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2030716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关学研究探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论篇 关学与关学史3

第一章 “关学”“关学史”正名3

一 “关学”概念溯源3

二 “关学史”编撰析论15

三 “关学”“关学史”研究述评20

第二章 关学学术的历史嬗变27

一 宋代关学27

二 金元明关学30

三 清代关学37

上篇 宋代关学47

第三章 张载工夫论研究综述47

一 “变化气质”47

二 “大心”与“虚心”“尽心”57

三 “知礼成性”60

四 “自明诚”与“自诚明”62

五 张载与二程工夫论比较67

第四章 张载认识论研究综述70

一 “德性所知”的含义70

二 “德性所知”与“诚明所知”“天德良知”75

三 “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78

第五章 张载生平、家族研究82

一 武澄《张子年谱》纠误八则82

二 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释疑六则91

三 张载家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张载、张戬佚文二则为中心的考察99

第六章 张载“神”论的意义结构研究106

一 “天,神也”107

二 “合一不测”与“妙万物”为神109

三 “穷神知化”与“存神顺化”111

四 “神道设教”113

第七章 庄子与张载气论之比较117

一 通天下一气117

二 心斋与虚心121

三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124

第八章 王夫之与张载生死观之比较129

一 张载的气化生死论129

二 王夫之的“善恶生死”说132

三 “全而生之,全而归之”136

中篇 明代关学141

第九章 河东之学与明代关学141

一 薛瑄之学在明初关中的传播141

二 吕柟对河东之学的发展144

三 韩邦奇与河东之学149

四 吕柟之后的河东之学153

第十章 王承裕与三原弘道书院155

一 王承裕与弘道书院的建立155

二 弘道书院的讲学特色157

三 弘道书院讲学的影响161

第十一章 吕柟的理学思想163

一 吕柟的生平与思想渊源163

二 吕柟的理学思想167

三 吕柟思想中的关学特征177

第十二章 王之士其人其学183

一 生平与著述183

二 学宗父师,以尽性无欲为宗187

三 推行《乡约》,以礼敦俗188

四 辟邪崇正,道法邹鲁189

第十三章 冯从吾的理学思想191

一 “圣贤之学总在心性”191

二 儒佛之辨194

三 “无善无恶”之辨198

四 本体与工夫合一202

五 讲学精神207

第十四章 冯从吾《关学编》述评212

一 《关学编》的编纂动机212

二 《关学编》的体例特点214

三 《关学编》的学术史价值217

第十五章 明代关学与阳明学的关系221

一 南大吉对阳明学的传播221

二 吕柟、马理对阳明学的批评224

三 杨爵与阳明学者的论学228

四 冯从吾、张舜典与关学的“心性化”230

下篇 清代关学237

第十六章 清初关学的“朱王会通”思想237

一 李二曲的“朱王会通”237

二 王心敬的“朱王会通”243

第十七章 李二曲著述考250

一 亡佚著述250

二 传世著述258

第十八章 李二曲良知论研究——以《四书反身录》为主要文献的考察264

一 二曲良知论的内涵264

二 二曲良知论的理论特色273

三 二曲良知论的学理指向276

第十九章 书院、祠祀、家族:历史视域中的张载文化——以《(宣统)眉县志》《(乾隆)凤翔府志》为中心的考察282

一 书院283

二 祠祀288

三 家族291

附图294

参考文献296

后记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