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土壤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怀满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29493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16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5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土壤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土壤与土壤圈1
一、土壤1
二、土壤圈2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土壤污染3
一、环境与环境污染3
二、土壤环境问题和土壤污染5
第三节 土壤质量及其评估12
一、土壤质量的定义12
二、土壤质量的评估13
三、需要探索的问题16
第四节 环境科学与环境土壤学17
一、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18
二、环境土壤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27
思考题与习题32
主要参考文献33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36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和分类37
第一节 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37
一、土壤矿物质37
二、土壤有机质42
三、土壤生物50
四、土壤水55
五、土壤空气60
第二节 土壤性质63
一、土壤物理性质63
二、土壤化学性质74
三、土壤生物学性质81
第三节 土壤的形成85
一、土壤形成因素85
二、土壤形成过程87
三、土壤剖面分化与特征89
第四节 土壤分类与分布90
一、土壤分类概述90
二、土壤发生分类(中国土壤分类系统)90
三、土壤系统分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93
思考题与习题95
主要参考文献96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99
第三章 土壤中碳、氮、硫、磷与环境质量100
第一节 土壤中的碳与环境质量100
一、土壤有机碳库100
二、土壤碳的形态与活性103
三、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与转化104
四、土壤碳库与甲烷107
五、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110
六、土壤碳循环及碳的存储和交易111
第二节 土壤氮素与环境质量113
一、土壤中氮的含量和形态113
二、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15
三、土壤氮素管理与环境质量119
第三节 土壤中硫素与环境质量123
一、土壤中硫的含量与形态123
二、硫在土壤中的行为126
三、硫素循环对环境的影响131
第四节 土壤中磷素与环境质量134
一、土壤中磷的含量与形态135
二、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固定136
三、土壤磷素与水体富营养化139
思考题与习题141
主要参考文献141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145
第四章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氟和碘及其环境行为146
第一节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146
一、土壤中的硒146
二、植物中硒的含量150
三、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迁移155
四、硒的健康效应及其调节157
第二节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氟158
一、土壤中氟的含量与来源159
二、土壤中氟的形态160
三、土-水系统中氟的化学平衡162
四、土壤氟的生物效应164
五、土壤-水-植物系统中的氟与地氟病166
第三节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碘168
一、土壤中碘的含量与来源169
二、影响土壤碘行为的因素171
三、植物对碘的吸收173
四、碘缺乏病防治177
思考题与习题179
主要参考文献179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183
第五章 土壤重金属元素与环境质量185
第一节 土壤中的重金属185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来源185
二、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187
三、控制土壤中重金属溶解度的主要反应193
第二节 土壤元素背景值和土壤负载容量203
一、土壤元素背景值203
二、土壤负载容量208
第三节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211
一、重金属对土壤肥力的影响211
二、重金属的植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212
三、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214
四、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16
第四节 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与环境质量217
一、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和含量217
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形态219
三、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220
四、稀土元素的环境效应221
第五节 土壤中化学物质的交互作用223
一、土壤、植物系统中的Pb - Cd交互作用对植物吸收Cd的影响223
二、交互作用对模式参数的重要性224
三、重金属复合影响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25
、土壤中重金属与有机化合物的交互作用226
思考题与习题230
主要参考文献230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235
第六章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与环境质量236
第一节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概述236
一、农药237
二、多环芳烃类239
三、多氯联苯240
四、二?英241
五、石油类242
六、药物与个人护理品243
七、其他重要的有机污染物243
第二节 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行为246
一、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迁移246
二、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251
三、土壤中农药的结合残留259
第三节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效应与环境质量261
一、有机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261
二、农药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265
第四节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展望267
思考题与习题270
主要参考文献270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273
第七章 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与环境275
第一节 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275
一、放射性和放射性污染275
二、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277
三、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280
四、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的行为282
第二节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植物效应286
一、植物吸收的途径286
二、影响植物根系吸收放射性核素的因素289
三、植物吸收放射性污染物的调控293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296
一、放射性核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基本原理296
二、侵蚀示踪技术的基本方法297
三、侵蚀示踪研究的基本现状和前景298
思考题与习题298
主要参考文献299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302
第八章 土壤生物污染与环境质量303
第一节 土壤生物污染概述303
一、土壤生物污染的定义303
二、土壤生物污染的来源306
、土壤生物污染的危害311
第二节 土壤生物污染物的环境行为315
一、土壤生物污染物的生存条件315
二、土壤生物污染物的迁移317
第三节 土壤生物污染的预防与控制320
一、无害化堆肥技术321
二、生物防治技术323
第四节 土壤生物污染的研究展望326
思考题与习题328
主要参考文献328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332
第九章 土壤退化过程与环境质量333
第一节 土壤的自然演变与退化333
一、土壤变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33
二、人为导致的土壤退化335
第二节 土壤侵蚀与环境质量336
一、土壤水蚀及其影响因子336
二、土壤水蚀的估计和预测337
三、土壤水蚀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39
第三节 荒漠化过程中的土壤和环境质量变化344
一、荒漠化及其影响344
二、荒漠化过程的特点和影响因子345
三、荒漠化评价的土壤和环境指标346
第四节 土壤酸化与环境质量347
一、土壤酸化过程的形成和实质348
二、土壤酸化的主要成因351
二、土壤酸化的环境效应354
第五节 土壤盐渍化356
一、土壤盐渍化过程及其影响因子357
二、盐渍化土壤的管理360
第六节 土壤压实362
一、土壤压实的主要过程和特征363
二、土壤压实的影响363
三、土壤压实的评价366
思考题与习题369
主要参考文献369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376
第十章 污染土壤的修复378
第一节 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378
一、翻土和客土379
二、高温热解379
三、蒸气抽提380
四、固化与填埋380
第二节 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381
一、化学钝化剂及改良剂381
二、淋洗与萃取382
三、电动修复385
第三节 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388
一、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388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390
三、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390
四、原位和异位微生物修复391
第四节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394
一、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与分类394
二、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395
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396
四、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402
五、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404
第五节 污染土壤修复的发展趋势406
思考题与习题407
主要参考文献408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414
第十一章 土壤环境工程415
第一节 地下管道的腐蚀与保护415
一、金属腐蚀的定义和分类415
二、土壤中金属的腐蚀原理416
三、金属在土壤中的腐蚀过程420
四、影响土壤中金属管道腐蚀的因素423
五、土壤腐蚀性表征424
六、地下管道的腐蚀防护425
第二节 污水土地处理428
一、污水慢速渗滤处理系统429
二、其他土地处理系统433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置436
一、处置过程中固体废物的反应和环境问题437
二、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填埋441
三、填埋场终场覆盖系统的构成和稳定化后的土地利用449
思考题与习题451
主要参考文献451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454
第十二章 环境土壤学研究法455
第一节 环境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455
一、采样方案的拟订455
二、样品采集与处理459
三、采样质量保证与控制(QA/QC)462
第二节 土壤中典型无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示例466
一、样品的制备与分析质量控制466
二、土壤中砷的测定466
三、土壤中镉的测定469
四、土壤中铬的测定471
五、土壤中铜的测定472
六、土壤中汞的测定473
七、土壤中镍的测定474
八、土壤中铅的测定475
九、土壤中硒的测定477
十、土壤中锌的测定478
十一、土壤中氟的测定479
第三节 土壤中典型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示例481
一、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分析481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土壤样品中的多环芳烃484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磺胺类抗生素485
四、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486
五、水稻土中除草剂丁草胺的测定488
第四节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示例490
一、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90
二、土壤环境质量预测评价494
第五节 污染土壤生态毒理学评价495
一、污染土壤生物毒性评价495
二、土壤污染物迁移能力评价499
思考题与习题511
主要参考文献511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文献514
附表1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A层)515
附表2中国土壤(A层)和世界土壤化学组成的中值516
热门推荐
- 1230950.html
- 277470.html
- 2205070.html
- 3025199.html
- 3394441.html
- 1782452.html
- 2413642.html
- 35370.html
- 58206.html
- 171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6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1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3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2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9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4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6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3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