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球物理 201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3113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67页
- 文件大小:545MB
- 文件页数:818页
- 主题词:地球物理学-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地球物理 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会邀请报告1
1 中国PM2.5来源、污染特征与控制策略&郝吉明2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杨元喜3
3 我国页岩气的资源潜力与发展前景&邱中建4
4 复杂油气储层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方法的一些实例&李舟波5
5 地热学——理论与应用&汪集旸8
8 汶川地震震后形变过程与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介质流变学性质研究&沈正康 王敏 王凡,等9
9 子午工程最新进展和初步探测结果&王赤10
10 大陆地震震源深度测定方法研究进展&倪四道11
11 页岩气理论、战略及国家能源方向探讨&崔永强12
12 浅层地震的特有性质&夏江海14
13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研究进展&李予国15
2012年度傅承义奖候选人报告17
1 利用背景噪声成像研究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李红谊18
2 HTI介质中地震各向异性模拟与流体预测&钱忠平 李向阳 Mark Chapman20
3 波动方程速度建模方法研究&王一博22
4 空间大地测量:地球科学的一个窗口&金双根24
专题一 Advances in the Geophysics of Asia&召集人:Wenke Sun Shuhei Okubo Xiaodong Song Kuofong Ma Qinghua Huang27
1 Three dimensional tomography of a volcano with unprecedented resolution-joint inversion ofgravity and muon-radiography data&Shuhei Okubo Ryuichi Nishiyama,et al.28
2 Heat Flow Paradox along the San Andreas Fault:Interplay between Variabl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Feedback between Frictional Heating and Fault Strength&David A Yuen B So S M Lee29
3 The 5′×5′China Geoid Model and Its Validation&WenBin Shen Jiancheng Han30
4 Next Generation Ice Sheet Evolution Modeling&Huai Zhang Lili Ju Yaolin Shi,et al.31
5 Probing into seismic anisotropy in the crust and in the upper mantle from various techniques&Yuan Gao Yutao Shi Qiong Wang32
6 Focal depth estimates of earthquakes in the Himalayan-Tibetan region from teleseismic waveform modeling&Ling Bai Jeroen Ritsema Junmeng Zhao33
7 Constrain continental and oceanic lithosphere structure from arthquake surface waves and ambient seismic noise&Yao Huajian Huang Hui Huang Yuchih,et al.34
8 Saturated state and rate law on fault lubrication during earthquake propagation&Zhu Bojing Li Yongbing Huihong,et al.35
9 Gravitational seismology retrieving Centroid-Moment-Tensor solution n of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G.Cambiotti R.Sabadini36
10 Mechanism of the 2011 Tohoku-oki earthquake(Mw 9.0)and tsunami:Insight from seismic tomography&Huang Zhouchuan Zhao Dapeng37
11 Seismic imaging in the source area of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Mw 9.0),Northeast Japan&Zhi Wang38
12 Earthquake-related ULF Geomagnetic Phenomena Statistical Study over 10 years in Kanto,Japan&Katsumi Hattori Peng Han Febty Febriani,et al.39
13 Implementation of Ground Motion Prediction Program in Taiwan:Compil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Kuofong Ma40
14 Physical-based Real-time Ground Motion Predi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arthquake Source Studies&Mingche Hsieh Li Zhao Kuofong Ma,et al.41
15 Extraction of surface wave attenuation from ambient noise&Xiaodong Song Richard Weaver Liangqing Zhou42
16 High-resolution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tomography in China Mainland&Lianqing Zhou Xiaodong Song Xiaoning Yang,et al.43
17 Systematic variations in seismic velocity and reflection in the crust of Cathaysia:new constraints on intraplate orogeny in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Zhongjie Zhang Tao Xu Bing Zhao,et al.44
18 Joint Geophysical Imaging of the Southwest China Using the Seismic and Gravity Data&Zhang Haijiang Monica Maceira Yao Huajian,et al.45
19 U-01 Advances in the Geophysics of Asia Seismic imaging of deep structure under active volcanoes in China&Lei Jianshe46
20 Geo-center Movement and CMB Deformations Caused by Huge Earthquakes&Wenke Sun Xin Zhou Jie Dong48
21 An improved technique of searching for the optimal model parameters in RTL algorithm&Xia Ding Zhichao Li Qinghua Huang49
22 Non-uniform scaling behavior in Ultra-Low-Frequency(ULF)seismic electromagnetic signals&Qiao Wang Yangming Rong Xia Ding,et al.50
23 Rayleigh wave tomography in South China from ambient seismic noise cross-correlation&Shubin Xu1 Xiaodong Song1,2 Liangshu Wang,et al.51
24 The variation of seismic velocities in the source area of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Mw 9.0),Northeast Japan&Huang Wenli Wang Zhi52
25 Co-seismic Earth rotation Changes based on the Spherical Dislocation Theory&Changyi Xu Wenke Sun53
26 New insights into rotational bulge readjustment and True Polar Wander driven by mantle convection&G.Cambiotti R.Sabadini Y.Ricard54
27 Error processing of GOCE gradients data in time and space domain&Wan Xiaoyun Yu Jinhai Zeng Yanyan55
28 Slip characteristics from GPS and DInSAR for the Tohoku-Oki(Mw=9.1)megathrust earthquake&Xin Zhou1,2 G.Cambiotti B.Crippa,et al.56
29 Seismic structur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the N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Xuewei Bao Mingjie Xu Liangshu Wang,et al.57
30 Seismic anisotropy modeling in Qinghai-Tibet Plateau&Yuanyuan V.Fu Garrett Ito Aibing Li,et al.58
31 Characteristics of Ambient Seismic Noise Source in North China&Shi Chengcheng Lu Laiyu59
32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2011 off the Pacific coast of Tohoku earthquake(Mw 9.0)by using GEONET data&Peng Han Katsumi Hattori Qinghua Huang60
专题二:中国大陆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SinoProbe进展&召集人:高锐 王椿镛 张忠杰 魏文博 王良书61
1 华南地块下方活动地幔流的地震学证据&王椿镛 常利军 刘琼林,等62
2 SinoProbe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中国大陆岩石圈断面——5000千米区域长剖面概述&高锐 王海燕 卢占武,等64
3 利用P波与S波接收函数联合反演研究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结构&王峻 黄金莉66
4 中国东北下方地壳和岩石圈速度结构研究&张瑞青 吴庆举 张广成67
5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海原断裂带深部几何形态与地壳形变&王海燕 高锐 尹安,等68
6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结构成像&楼海 王椿镛 吴建平,等69
7 中国东南部岩浆岩分布与上地幔隆起&韩江涛 刘国兴 韩松,等70
8 地震波三维Q值成像&张元生 惠少兴 陈九辉,等71
9 CSAMT在戈壁滩探测深部地质构造特征的应用&董湘龙 庹先国 李怀良,等72
10 维西—东川—贵阳重力剖面揭示的深部构造特征&申重阳 杨光亮 谈洪波,等73
11 亚东—伯朝拉地壳断面:揭示亚洲大陆深部结构及动力学过程&李秋生 刘训 彭聪,等74
12 华北裂陷盆地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特征——基于石油地震叠加速度资料和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结果&杨峰 黄金莉76
13 松潘地块的属性—深地震反射剖面和航磁异常的联合解释&张季生 高锐 李秋生,等77
14 中国大陆深层区域构造格架&彭聪78
15 利用接收函数及横波分裂方法研究下扬子邻近区域壳幔结构&黄晖 徐鸣洁 王良书,等79
1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远震层析成像及深部成矿机理研究&江国明 张贵宾 吕庆田,等80
17 Sinoprobe-02华南深地震反射剖面(湖南邵阳—福建漳浦)采集实验&卢占武 高锐 王海燕,等81
专题三:古地磁学与全球变化&召集人:杨振宇 黄宝春 刘青松 潘永信83
1 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欧阳婷萍 Erwin Appel 付淑清,等84
2 中国地区近八千年地磁场强度变化:山东、浙江、河北等地考古磁学研究&蔡书慧 Lisa Tauxe 邓成龙,等85
3 华北泥河湾盆地磁性地层学新结果&敖红 安芷生 Mark J.Dekkers,等86
4 罗布泊Ls2钻孔沉积物的环境磁学研究&常秋芳 常宏87
5 藏东地区晚石炭—晚二叠世古地磁新结果:对羌北—昌都地块构造演化的制约&程鑫 吴汉宁 王海军,等88
6 磁化率各向异性在火山岩和浅层侵入岩研究中的应用&潘小青 沈忠悦 张志亮,等89
7 帕米尔—西昆仑地区新生代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孙知明 李海兵 裴军令,等91
8 宜昌陡山沱组条带状碳酸盐岩的岩石磁学性质及其意义&李海燕 张世红 白凌燕,等92
9 环境磁学在重金属含量定量化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乔庆庆 张春霞 黄宝春,等93
10 河北宽城罗家沟团山子组内岩床古地磁学结果及其构造意义&吕静 张世红 李海燕,等94
11 华北北部1.35Ga年岩床的古地磁结果 及对Columbia超大陆演化的制约&陈力为95
12 Nuna超大陆形成和演化的古地磁制约&张世红96
13 天山黄土岩石磁学特征揭示的中亚内陆 黄土磁学性质与物源物质、气候条件的关系&昝金波 方小敏 颜茂都,等97
14 金沟河剖面磁组构记录与晚新生代天山抬升&唐自华 黄宝春 董欣欣,等98
15 羌塘块体古地磁研究新结果:中晚侏罗的快速北向漂移过程?&任海东 颜茂都 方小敏,等99
16 华北克拉通南缘早元古代熊耳火山岩的古地磁研究&徐慧茹100
17 长江三角洲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张卫国 董辰寅 叶雷平,等101
18 酒泉盆地晚新生代旋转变形研究&颜茂都 方小敏 Rob Van der Voo,等102
19 柴达木盆地西部SG-1钻孔磁性地层学与环境磁学意义&张伟林 方小敏 Erwin Appel,等103
20 南海北部末次冰期—全新世转换期间地球磁场长期变化特征&黄文娅 杨小强 刘青松104
21 氧气及氮源对趋磁细菌Magnetospirillum magneticum AMB-1生物矿化的影响&陈海涛 李金华 陈冠军,等105
22 地磁场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初步研究:以趋磁细菌为例&林巍 王寅炤 潘永信106
23 西安护城河趋磁细菌多样性研究&王寅炤 林巍 李金华,等107
24 高静水压力下深海铁还原细菌Shewanella piezotolerans WP3的生物矿化研究&吴文芳 潘永信 王风平108
25 古强度数据的可靠筛选方法&格雷格·佩特森 安德鲁·比金 山本裕二,等109
26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构造旋转与新近纪构造演化&李军鹏 杨振宇110
专题四:电磁方法研究与应用&召集人:赵国泽 王绪本 孔祥儒 黄清华 汤吉111
1 时移二维大地电磁法用于油藏监测的可行性研究&彭荣华 胡祥云 刘云祥,等112
2 时间域航空电磁2.5D有限元正演模拟&罗勇 王绪本 宋滔,等113
3 直升机时间域航空电磁响应曲线分析&王宇航 王绪本 宋滔,等114
4 三维地面核磁共振正演模拟&刘磊 李貅 孙怀凤,等115
5 电磁波传播测井收发链路分析&郭巍 李智强 朱永光,等116
6 层状模型地空系统响应特征分析&张莹莹 李貅117
7 陕西商南松树沟地区的电导率实验研究&李丹阳 王多君 郭颖星118
8 不同断层源作用下的震电波场响应&张丹 任恒鑫 黄清华119
9 电磁勘探在康滇地轴中南段铜多金属深部隐伏矿体构造解译中的应用&张中 夏时斌120
10 基于动电效应机制的地震电磁波的特征研究&高永新 陈晓非 胡恒山,等121
11 大回线源中心点时间域响应曲线特征研究&吴琼 李貅 刘磊122
12 聊考带地磁异常与开采抽水关系探讨&吕子强 刘希强 韩海华123
13 大极距条件下二维电阻率测深的波数&宋滔 王绪本124
14 CSAMT一维全区Levenberg-Marquardt反演方法&袁伟 王绪本 陈进超125
15 基于等效导电平面原理的瞬变电磁三分量解释方法研究&王祎鹏 李貅 戚志鹏126
16 瞬变电磁地空系统一维快速正演&赵越 李貅 孙怀凤127
17 CSTEM与CSFEM优劣之悖论&刘远滨 何展翔 胡祥云,等128
18 三维MT勘探在复杂区进行岩性识别&孙卫斌 满立新 王亚波,等129
19 含水矿物岩石脱水对电导率的影响&王多君 郭颖星 李丹阳130
专题五:流体地球科学:地震预测、矿产资源形成和分布&召集人:刘耀炜 陶士振 欧光习 黄铺琼131
1 汶川科学钻探随钻气体氢浓度与断裂及地震的关系&刘耀炜 方震 张永久,等132
2 汶川地震断裂带岩心汞及其同位素的构造作用研究&张磊 刘耀炜 郭丽爽,等133
3 西藏冈底斯带白垩纪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Hf同位素研究&郭丽爽 刘玉琳 刘耀炜134
4 Matlab在断层气测量数据异常分析中的应用&苏鹤军 张慧135
5 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三峡坝区监测井地下水流速流&任宏微 刘耀炜 孙小龙,等136
6 甘东南地震重点危险区主要活动断裂带断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张慧 苏鹤军 赵振燊137
7 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形成与聚集特点——以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陶士振 邹才能 庞正炼,等138
8 苏里格连续型致密砂岩大气区成岩成藏耦合关系&杨智 邹才能 陶士振,等139
9 应用地震沉积学进行碳酸盐岩台地上的古潮道的识别&姜华 胡素云 汪泽成,等140
10 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的形成条件&庞正炼 邹才能 陶士振,等141
11 板桥凹陷结构构造及油气地质意义&李奇艳 张明军 郭建军,等143
12 利用矿物共生关系确定成矿条件——以多宝山铜矿为例&李永兵 刘善琪 田会全,等144
专题六: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召集人:石耀霖 蔡永恩145
1 再论新生代以来中国及相关地区岩石层的演化&周导之146
2 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裴顺平 苏金蓉147
3 有限元数值模拟中描述地震位错的一种有效方式&林晓光 孙文科 张怀,等148
4 基于GOCE卫星重力数据研究华北地区重力场特征及其均衡状态&李媛媛 Carla braitenberg 杨宇山149
5 不同地幔对流模式下日本海俯冲带热模拟与深源地震研究&张晨 张双喜 高冰玉150
6 高台倾斜仪记录酒泉金塔5.4级地震岩石受力过程&高曙德 王君平 苏永刚,等151
7 晚喜山期以来四川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黄方 何丽娟 刘琼颖152
8 从同震和震后形变分析日本东北Mw9.0级大地震对近场地震活动性的影响&孙玉军 董树文 范桃园,等153
9 H在地幔矿物结构中作用的新认识&许俊闪154
10 华南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刘琼颖 何丽娟 黄方155
11 西藏榴辉岩电导率研究&郭颖星 王多君 刘在洋,等156
12 首都圈主要活动断层现今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模拟研究&曹建玲 张晶 王辉157
13 利用Maxwell体对沉积地层压实作用的数值模拟&瞿武林 石耀霖158
14 断层等间距形成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尹凤玲 董培育 石耀霖,等159
15 中地壳的流体和水岩反应动力学实验及地球物理涵义:1.400℃玄武岩—水体系实验研究&张荣华 张雪彤 胡书敏,等160
16 中地壳的流体和水岩反应动力学实验及地球物理涵义:2.在20℃~435℃正长岩与水体系实验研究&张雪彤 张荣华 胡书敏162
17 中地壳的流体和水岩反应动力学实验及地球物理涵义:3.在435℃水—岩体系的电导率原位测量实验&胡书敏 张荣华 张雪彤164
18 基于LBM方法的电磁热力耦合岩石脱水—相变—熔融数值研究&朱伯靖 程惠红 柳畅,等166
19 同时考虑大陆岩石圈、下地幔异常堆下的地幔对流&杨亭 傅容珊 班磊,等167
20 水库对构造活动影响三维有限元研究&程惠红 张怀 朱伯靖,等168
21 东半球内核边界的地形起伏探测&戴志阳 温联星169
22 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刘善琪 程惠红 李永兵,等170
23 基于SS前至震相识别的LAB深度研究进展&眭怡 周元泽 陈健171
24 太平洋区域地幔底部异常体与地幔的相互耦合作用及其演化&班磊 傅容珊172
25 三维地球的并行区块化网格生成方法&宋珊 张怀 石耀霖173
26 利用pP前驱波研究过渡带间断面起伏&王永飞 丁志峰 刘红俊174
27 小行星撞击对地球地幔对流的影响&黄川 傅容珊175
28 接收函数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S波速度结构反演&江晓涛 朱介寿 程先琼,等176
29 ZH比研究浅层剪切波速度结构&何骁慧 倪四道 谢军,等177
30 地幔MgSiO3熔体粘度和结构关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邓莉 刘红 杜建国,等178
31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过程中压力场变化的数值模拟&乔彦超 郭子祺 石耀霖179
32 扩展有限元方法与自适应网格在计算地震形变中的应用探索&张斯奇 林晓光 张怀,等180
33 非谐对后钙钛矿相变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吴忠庆181
34 山西省宁武县万年冰洞持续存在机制的数值模拟&杨少华 石耀霖182
35 覆盖层对逆冲断层地表变形的影响&曾绍刚 蔡蔡恩183
36 汶川地震震间与同震变形过程的有限单元法模拟研究&朱守彪184
37 地震滑坡的动力学机制研究&朱守彪185
38 2012年北苏门答腊西海域Mw8.6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其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缪淼 朱守彪186
39 俯冲带上特大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后续余震触发效果的研究&缪淼 朱守彪187
40 逆冲断层动力学破裂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刘敦宇 蔡永恩188
专题七:岩石圈结构及大陆动力学&召集人:李惠民 张忠杰 吴庆举189
1 青藏高原东北缘Rayleigh波相速度分布及方位各向异性&余大新 李永华 潘佳铁,等190
2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流及其动力作用&朱介寿191
3 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原地应力实测与应力场分析&王建新 郭啟良192
4 用接收函数研究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地区的地壳结构&王椿镛 姚志祥 楼海,等193
5 中国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噪声层析成像&张雪梅 刘杰 黄志斌,等195
6 云南地区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研究&查小惠 雷建设196
7 云南地区小震重定位及b值研究&张广伟 雷建设 孙长青197
8 川滇及周边地区上地幔顶部速度及各向异性结构分层反演&吕彦 张忠杰 裴顺平,等198
9 滇西地区壳幔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孙长青 雷建设 张广伟,等199
10 华北东北部地区基于噪声成像的S波速度结构研究&潘佳铁 吴庆举 李永华200
11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各向异性研究&郑勇 李永东 熊熊201
12 利用重磁资料研究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杨宇山 李媛媛202
13 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研究&张风雪 吴庆举203
14 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及其意义&孙莲 吴庆举 汪素云204
15 球面磁异常与梯度张量正演方法及其初步应用&杜劲松 陈超 王林松,等205
16 东亚地区面波群速度成像研究&李永华 吴庆举 潘佳铁206
17 地球岩石圈密度和磁性全球三维模型初步研究&陈超 梁青 杜劲松,等207
18 采用SS前驱波研究地幔过渡带间断面特征&白玲 Jeroen Ritsema208
19 板块构造运动的动力研究&周敬斌209
20 可可西里的反射地震剖面及深部结构&瞿辰 于常青 孙艳云,等211
专题八:地震学与地震构造学&召集人:周仕勇 万永革 丁志峰 陈棋福214
1 新乡及邻区三维地壳速度结构研究&莘海亮 刘明军 方盛明,等214
2 长岛地区S波分裂研究&于澄 李铂 蔡寅,等215
3 新丰江水库2012年2月16日Ms4.8地震震源特征研究&罗钧 赵翠萍 周连庆216
4 鲜水河断裂带构造应力加载与强震间相互影响研究&徐晶 邵志刚 张浪平,等217
5 地震基本参数近实时动态确定方法初步研究与应用&刘希强 王庆民 赵大鹏,等218
6 地震预警中的动态地震定位方法研究及应用&王庆民 刘希强 沈得秀219
7 玉树Ms7.1级地震余震重新定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刘巧霞 沙成宁 杨卓欣,等220
8 地球内部层状构造及不同地球模型对同震位移的影响——点震源及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董杰 孙文科221
9 中国第27和28次南极地震科考进展&常利军222
10 华北地区矿山爆破活动的时空特征&赵爱华 郭永霞 孙为国223
11 复杂速度结构下多震相地震精确定位研究&赵瑞 刘希强 于澄,等224
12 基于SVM的地震序列类型早期预测研究&李冬梅 周翠英 朱成林,等225
13 汶川地震前后b值的变化&刘雁冰 申维 裴顺平226
14 沂沭断裂带及附近地区平均波速比研究&李霞 张志慧 周彦文227
15 朝鲜核爆定位、识别、震级测定与当量估计&赵连锋 谢小碧 范娜,等228
16 一种用于粘弹性地震波模拟衰减参数化的常数Q技术&范娜 赵连锋 谢小碧,等229
17 震源机制求解构造应力场的网格搜索法及在越南北部的应用&万永革230
18 关于数字强震记录基线偏移校正方法的研究&李铂 刘希强 于澄,等231
19 高阶统计量和AIC方法在区域地震事件 和直达P波初动自动识别方面的应用&赵大鹏 刘希强 李红,等232
20 关于Coulomb应力扰动作用下的Dieterich余震触发机制的广义解&仲秋 史保平233
21 基于改进的随机有限断层模型进行区域烈度速报&申文豪 仲秋 史保平234
22 基于横向非均匀地球模型的地球自由振荡模拟&陈世仲 李小凡 汪文帅,等235
23 华北地区地壳动力学三维数值模型及其应用研究&陈连旺 詹自敏 陆远忠,等236
24 弱震区应力场研究探索以苏州地区为例&孙晴 刁桂苓 阎俊岗,等237
25 基于BIEM的三维非平面断层动力学破裂过程模拟&张丽芬238
26 2011年腾冲中强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研究&高洋 闵照旭 徐彦239
27 实皆断裂上中强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李丹宁 徐彦240
28 川滇地区强震活动前b值的时空分布特征&王辉 曹建玲 荆燕,等241
29 美国Utah州Cove Fort-Sulphurdale地区三维衰减层析成像研究&张欣 张海江 M Nafi Toksoz242
30 混合参数分离法同步反演震源位置,机制和时间函数&毛伟建243
31 CAP方法的GPU/CPU平台移植&王永飞 黄金水 倪四道,等244
32 基于CAP方法的深度准确性研究&孟庆君 倪四道 陈伟文245
33 跨龙门山断裂带的被动源地震剖面&杨宜海 朱介寿 程先琼,等246
34 欧亚大陆及周边海域高分辨率面波层析成像&蒋科植 朱介寿 程先琼,等247
35 龙门山及邻近地区三维速度结构及地震重定位研究&王小娜 于湘伟 章文波248
36 复杂地壳介质中超临界SmS传播研究&曾祥方 韩立波 罗艳,等249
37 单台法研究澳大利亚Tennant Creek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和浅层结构&吴为治 包丰 汪小厉,等250
38 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交切法研究&周建超 赵爱华251
39 晋冀蒙交界中强地震前的中等地震异常平静与活跃&朱红彬 李红 武敏捷,等252
40 湖北及邻区莫霍面深度及地壳速度结构研究&廖武林 张丽芬 魏贵春253
41 2011年5.8级盈江地震前后区域地震活动性及其地学意义&孙尧 冯梅 安美建,等254
42 汶川地震滑坡剥蚀量与地壳抬升量的关系&许冲 徐锡伟255
43 华东华南地区莫霍面震相的初步识别研究&李志伟 倪四道 王向腾257
44 新丰江水库地震震源机制及应力场演化特征研究&赵翠萍 罗钧258
专题九:特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召集人:徐锡伟 陈晓非 熊熊 王夫运259
1 断层形变连续观测技术及其在强震预测中的应用&荆燕 张鸿旭 李宏260
2 地震斜坡物质响应率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许冲 徐锡伟261
3 青藏高原东缘松潘甘孜地块及四川盆地上地壳细结构特征&徐朝繁 田晓峰 嘉世旭,等262
4 玉树震区P波速度结构及地质解释&贾宇鹏 王夫运 田晓峰,等263
5 华北8次历史8级大震的震源断层研究&冯向东 刁桂苓 曾宪伟,等264
6 重力—地震联合反演应用及效果&郭文斌 段永红 王夫运265
7 2012年3月20日墨西哥瓦哈卡州Mw7.4级地震震源过程研究&郝金来 王卫民 姚振兴266
8 与深度相关的俯冲带超大逆冲地震能量释放过程研究&姚华建 Peter M.Shearer2 Peter Gerstoft2267
9 断裂运动习性对地震滑坡的控制差异作用研究&许冲 徐锡伟268
10 地貌参数指示的龙门山最新活动的特征&高明星 徐锡伟 谭锡斌269
11 汶川地震滑坡沿映秀—北川地表破裂的分布特征及构造涵义&许冲 徐锡伟270
12 利用人工地震台阵技术重建云南及邻区三维地壳结构&杨卓欣 王夫运 赵金仁,等271
13 华北构造区壳幔结构的探测与研究&潘素珍 刘保金 赵金仁,等273
专题十:区域尺度重复震源探测&召集人:葛洪魁 王彬 王宝善275
1 震源分布对地震背景噪声相速度测量的影响研究&王清东 朱良保 陈浩朋276
2 利用噪声信号提取台站间瑞利波的可靠性分析&郑现 赵翠萍 周连庆,等277
3 利用时变重力信号研究区域尺度地下介质密度变化&陈石 徐伟民 卢红艳,等278
4 利用三分量背景噪声研究汶川震中区同震和震后波速变化&刘志坤 黄金莉 苏金蓉279
5 利用反褶积消除激发环境对水库大容量气枪信号的影响&王宝善 杨微 王伟涛,等280
6 精密控制人工震源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研究&杨微 王宝善 葛洪魁,等281
7 激发条件对水库大容量气枪激发地震信号的影响分析&陈蒙 杨微 王伟涛,等282
8 地震背景噪声与北冰洋海冰季节性变化相关性研究&沈智超 高超 孟庆君,等283
9 不同水体形状对气枪激发信号的影响&胡久鹏 王宝善 陈颙284
专题十一:计算地震学研究进展&召集人:张剑锋 周红 张海明 陈晓非285
1 二阶地震波方程的非分裂卷积完美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马啸 杨顶辉286
2 球坐标系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及全球主要震相理论走时表&黄国娇 白超英287
3 三维球坐标系下的地震波方程的谱元解法&汪文帅 李小凡 陈世仲,等288
4 高精度保结构地震波叠前逆时深度偏移研究&刘少林 李小凡 汪文帅,等289
5 起伏地表下地震波初至走时计算&兰海强 张忠杰290
6 基于MPI的三维瑞雷面波有限差分并行模拟&熊章强 张大洲 张明财291
7 真实地球表面上面波传播的数值模拟&王易 吴文波 滕龙,等293
8 基于速率和状态准则的断层长期滑动历史的动态和准动态数值模拟&吴彦 陈晓非294
9 基于自适应网格细化算法的有限体积法地震波模拟&李宏 陈晓非295
专题十二:地球介质各向异性&召集人:郑需要 姚陈 高原297
1 三维应力作用下弹性波在固—固界面的折、反射&曾德恒 刘金霞 崔志文,等298
2 含非完全充满流体平行裂缝等效介质模型建立&袁振宇 杜启振 张强299
3 青藏高原东南缘背景噪声面波层析成像及方位各向异性研究&王琼 高原300
4 远震基底PS波分裂偏振分析&郝重涛 姚陈301
5 三维地震弯曲界面P波反射时距分析&宋利虎 姚陈302
6 利用QVOA方法进行裂缝敏感性参数提取&孙郧松 黄建平 李振春303
7 地震各向异性与应力场特征的相关分析&孙振添 魏东平 刘鎏304
8 美国犹他州Cove Fort-Sulphurdale地区各向异性横波分裂分析&刘影 张海江305
9 可控裂隙人造砂岩各向异性的分析&赫云灿 高伟 魏建新,等306
10 VTI介质的反射P波非双曲时距曲线&周华敏 陈生昌307
11 TTI介质qP波叠前逆时偏移&张岩 吴国忱308
12 HTI介质方位反射特征研究&李春鹏309
13 地壳各向异性导致SKS分裂—理论地震图研究&姚陈 郝重涛 王赟310
14 三维地震和三维地震弯曲界面反射&姚陈 宋利虎 蔡明刚311
15 基于介质各向异性的应力方向一致地震前兆&刁桂苓 冯向东 王晓山312
16 龙门山断裂带小地震各向异性震源机制解研究&郑需要 洪启宇 田鑫313
17 二维TTI介质中qP波的正演模拟&薛志辉 宋国杰 陈宇澍,等315
18 横波分裂成像在土耳其北安纳托利亚断层的应用&李泽峰 张海江 彭志刚316
19 TTI介质qP波入射三维Zoeppritz方程&司芗 吴国忱318
20 二维和三维TTI介质多次波射线追踪&李晓玲 白超英319
专题十三:中国巨灾、灾害链综合预测与减灾对策&召集人:耿庆国 高建国 陈维升321
1 对2013年我国长江、淮河大洪水的预测&耿庆国322
2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2011 Tohoku M9.0 earthquake and tropical storms in the western Pacific:a quake-typhoon chain&Gao Jianguo324
3 遥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李雪 刘小利 王秋良,等326
4 震前虎皮鹦鹉行为异常的研究&袁红金 章菲327
5 卫星热红外遥感技术在短临地震预测领域中的优势&陈海强328
6 水库地震波谱特征&曹思远 白利娜 王宗俊,等329
7 震洪灾害链在第二松花江上游来水预测中的应用&李相辉 代永喜 秦秀荣,等330
专题十四: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召集人:陈会忠 沈萍 胡天跃331
1 纵波角度域速度更新方程的建立&李文滨 杜启振332
2 广义高斯模型约束贝叶斯反演研究&啜晓宇 王尚旭 陈伟,等333
3 多震源地震波场数据分离&王汉闯 陈生昌 张博334
4 自适应协方差矩阵的时频域极化分析方法与地震波场分离&马见青 李庆春335
5 快速行进法射线追踪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改进措施&李永博 李庆春336
6 深度加权界面反演方法研究&张盛 孟小红337
7 快速局部波数法在位场数据解释中的应用&马国庆338
8 几种多次波自适应减去方法应用效果比较&刘振 张军华 郭见乐,等339
9 属性融合技术在滩坝砂体预测中的应用&朱博华 张军华 刘显太,等340
10 交叉梯度联合反演方法研究&王俊 孟小红341
11 位场数据稀疏重构方法&陈国新 陈生昌342
12 微地震震源定位方法研究&崔晓杰 王润秋 徐刚343
13 STFT在航空瞬变电磁数据去噪中的应用&何腊梅 罗勇344
14 曲波变换与小波变换联合的地震资料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张明 张军华 梁鸿贤,等345
15 串联曲波变换方法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张博 陈生昌 王汉闯346
16 微地震事件的自动检测研究&牟培杰 王润秋 李彦鹏347
17 近震S波震相自动识别&曲保安 刘希强 蔡寅348
18 鲜水河断裂带地温场初步分析&刘迁迁 魏东平349
19 炸药震源定向激发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蔡纪琰 孙成禹350
20 面向全球气候变化的极地环境遥感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李丙瑞 刘顺林 席颖,等351
21 曲率属性在低序级断层识别中的应用&李军 张军华 金强,等353
22 DEMETER电磁卫星观测资料的综合研究&武安绪 武敏捷 林向东,等354
23 基于EEMD的磁异常分离&罗维斌355
24 中国大陆深部结构成果数据库建设&何正勤 黄江 樊志华,等356
25 地学中海量数据的后处理及其高分辨率可视化结果显示与平台搭建&邓春林 张怀357
26 辽河油田高性能地震资料处理平台的构建及应用&苑金玉358
27 海洋地质调查数据服务平台的对象关系映射策略研究&杨辰 刘展 魏合龙,等359
28 地震行业信息集成与共享研究&蔡寅 李卫东 吴敏,等360
29 安全稳定的机房环境支撑系统是高性能地震处理平台的保障&高巍361
30 准实时自动反演震源机制解系统框架设计&祁玉萍 李闽峰 李圣强,等362
31 大震应急信息发布技术系统建设&李红 张慧峰 梁凯利,等363
32 基于SPSS Modeler的天然气水合物数据挖掘应用服务策略研究&李曼 刘展 林峰,等364
33 集测震、强震为一体的数据流服务的建立&周彦文 刘希强 蔡寅,等365
34 全球气候变化模拟结果数据的远程抽取及其可视化&谭清海 邓春林 张怀366
35 数字地震波形分析与地震学研究应用软件&武安绪 徐平 林向东,等367
36 基于“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应用平台&雷秀丽 孟祥飞 荆卫平368
专题十五:地球物理仪器与观测技术&召集人:陆其鹄 孙进忠 林君 郭永刚369
1 吉林复杂探区表层结构调查技术&罗春波 黄翠叶 卢殿龙370
2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三维数值模拟&李智强 孙志远 杨志强,等371
3 A10绝对重力仪观测技术与数据分析&王林松 陈超 杜劲松,等372
4 数字微VSP自适应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李怀良 庹先国 刘勇,等373
5 基于嵌入式SOPC的多道无线遥测数字地震仪研制&刘勇 庹先国 李怀良374
6 基于MEMS的VSP探管方位信息检测装置设计&沈统 庹先国 李怀良,等375
7 便携式高精度数字VSP井下电源方案研究&阳林锋 庹先国 李怀良,等376
专题十六: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召集人:詹世凡 刘洋377
1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球物理数据高效采集方法初步研究&陈生昌 王汉闯 陈国新378
2 煤层气勘探中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与参数优化&胡超俊 徐礼贵 张宇生379
3 四川盆地镇巴地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佟志伟 王德润 许保安,等381
4 三维矿井下含复杂巷道模型的槽波传播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陈香梅 朱培民 张明,等382
5 柱坐标系中粘弹性介质数值模拟&肖梦雄 王尚旭 郭锐,等383
6 介质的粘弹性对AVO响应的影响&张明 朱培民 陈香梅384
7 TI介质随钻声波测井的全波计算与分析&郑晓波 胡恒山385
8 基于HHT的海上地震数据涌浪噪声衰减技术研究&徐善辉 郭建386
9 改进的矢量分解法压噪研究&蒋立 范旭 刘宏杰,等387
10 f-x域EMD与小波阈值法联合地震噪声衰减&徐善辉 韩立国 郭建389
11 基于曲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去噪方法&姚永强 孙成禹390
12 三维Curvelet变换L1范数约束稀疏反演一次波估计&冯飞 王德利391
13 基于数据驱动的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刘振 张军华 于海铖,等392
14 利用平面波分解滤波器进行绕射波分离&孙超 李振春393
15 高角度单程波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噪音压制方法&林鹤 周辉 苏超394
16 起伏地表坐标变换法弹性波逆时偏移研究&杜杨杨 李振春395
17 高斯波束逆时偏移&张晴李 振春396
18 复杂层状TTI介质中反射波非线性走时反演方法&黄光南 刘洋397
19 弹性矢量波层析速度反演&秦宁 李振春398
20 频率域粘滞声波方程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任志明 刘洋399
21 基于声波测井的地震拓频方法研究&李曦宁 田钢400
22 基于Curvelet变换的地层吸收补偿&孙佳林 王德利 孟大江401
23 上覆碳酸盐影响下的古生界时深转换方法研究&刘励云 张金淼 杜思耕,等402
24 蚂蚁追踪技术在Y地区断裂系统解释中的应用分析&黄健良 乐友喜 问雪,等403
25 基于混合标准偏差算子的地震资料边缘检测方法&陈学华 贺振华 裴小刚,等404
26 主成分分析与核主成分分析在地震属性降维中的应用&张晶玉 刘洋405
27 支持向量机法在漠河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科学钻探MK-2孔测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肖昆 邹长春 邱礼泉,等406
28 基于RBF的页岩油气储层有机碳含量预测&谭茂金 邹友龙 刘琼,等408
29 页岩气储层参数的测井评价方法&黄兆辉 邹长春 聂昕,等409
30 基于随机行走法的核磁共振微观模拟及参数分析&徐晶晶 谭茂金411
31 槽波探测研究进展与成效&王伟 滕吉文 乐勇,等412
32 煤层厚度与地震属性关系的正演研究&胡鹏 魏建新 狄帮让413
33 斜坡带组合接收研究&王志强 韩立国414
34 基于构造Hankel矩阵的SVD解释脚印消除方法&刘培金 张军华 刘磊,等415
35 滑动扫描谐波干扰的野外压制方法&蓝益军 马胜利 张树慧,等416
36 陆地地震勘探中针对空气锤噪音的压制方法&张志立 焦艳艳 魏冰,等418
37 二维EMD分解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王姣 李振春 杨国权419
38 迭代抛物线Radon变换进行一次波与多次波分离&谢俊法 孙成禹420
39 基于非局部均值的地震资料随机噪声压制方法研究&张明 张军华 梁鸿贤,等421
40 共散射点道集映射噪声压制方法研究&周卿 李振春422
41 海上外源干扰压制技术应用研究&张连群 陈宝书 李松康,等423
42 海上地震资料子波零相位化处理&仝中飞 陈宝书 李松康,等424
43 基于体模式的叠加速度分析&项龙云 孙成禹425
44 HTI介质旅行时反演方法研究&侯鹏 刘洋426
45 基于起伏地表的初至波走时层析速度反演&桑运云 李振春427
46 一种基于稀疏脉冲算法的薄层反演方法&李丛 韩立国428
47 界面成像的波形分辨特征分析&郭锐 王尚旭429
48 基于反褶积算法的地震波干涉技术被动源成像&程浩 王德利 朱恒430
49 最小二乘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研究&吴丹 李振春 刘玉金431
50 Walkaround VSP技术在煤储层方位各向异性分析中的应用&姜宇东 钱雪文 王跃432
51 基于离散Hopfield网络的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王鹏 谭茂金433
52 几种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计算方法的对比与应用&刘方 刘志斌 张益明,等434
53 地震综合预测技术在X区块页岩气藏有利区带评价中的应用&曹鉴华435
54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对羌塘盆地基底结构特征的认识&朱传庆 蒋武明 姜忠诚,等436
55 大地电磁模拟退火反演&杜润林 刘展437
56 伽马能谱数据平滑方法的应用研究&张丽 孙建孟438
57 吐哈盆地煤成烃源岩测井评价关键因素&郑佳奎 徐传艳 王长江439
58 使用HP-自适应有限元方法的井中声波测井数值模拟&赵严军440
59 频率域有限差分感应测井快速正演模拟&熊杰 邹长春 孟小红441
60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刻画鄂东缘煤层储层构造和厚度特征&邵林海 霍丽娜 丁清香,等443
专题十七:储层地球物理&召集人:陈小宏 肖立志 曹俊兴445
1 剪切波稀疏约束和矩阵低秩约束的地震数据重构&马坚伟 王静446
2 基于POCS方法的抗假频重建与线性噪声压制&高建军 陈小宏 Mauricio D.Sacchi447
3 基于多道奇异谱分析理论快速降秩法5D地震数据重建&高建军 陈小宏 Mauricio D.Sacchi448
4 基于压缩采样理论的五维地震数据重建&张华 陈小宏 林敏捷449
5 F-K域主要倾角搜寻地震数据插值算法研究&路交通 曹思远 张450
6 基于Gabor波场外推的稳定反Q滤波&陈增保 陈小宏 李景叶451
7 基于匹配滤波方法Q值提取&龙云 韩立国452
8 基于动态褶积模型的井控Q值估计&李芳 王守东 陈小宏,等453
9 地震波品质因子研究新方法&曹思远 赵宁 袁殿,等454
10 改进的正交多项式变换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曹思远 李向云 刘琼455
11 高阶高分辨率Radon变换&薛亚茹 唐欢欢 陈小宏456
12 基于高分辨率Radon的变换面波衰减研究&丁宪成 陈文超 王伟,等457
13 基于复地震道的多次波去除方法研究&王本锋 陈小宏 赵佳奇458
14 基于双重稀疏字典的地震资料噪声压制&崔全顺 陈文超 王伟,等459
15 广义希尔伯特变换在信号去噪中的应用&曹思远 陈瑶 张德龙460
16 基于多子波分解与重构的强屏蔽层剥离技术&刘炳杨 张军华 郭迎春,等461
17 地震资料信噪比定量分析技术研究&戚鹏飞 王君恒 于永才462
18 改进的矢量分解法去噪&曹思远 杨燕 邵冠铭,等463
19 地震信号非稳态滤波方法及应用&刘国昌 陈小宏464
20 非平稳地震记录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并行计算的实现&陈剑军 朱振宇465
21 用连续小波变换扩展地震带宽&李瑞萍 陈文超 王伟,等466
22 区间拟合法提高道积分精度&曹思远 王宗俊 袁殿,等467
23 五参数一修正项宽带B样条子波&曹思远 王宗俊 袁殿,等468
24 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在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中的应用&王清振 郝振江 王小六469
25 基于测井AVO响应的叠前CRP道集预处理方法研究&俞杰 李生杰470
26 相关约束下的无拉伸动校正&曹思远 胡言防471
27 基于叠前偏移距体的地震资料解释&高亚力 陈文超 高静怀472
28 基于扩散方程的构造滤波方法&陈雷 张广智 陈怀震,等473
29 固体波导层结构与导波频散特征关系研究&杨小慧 曹思远 李德春474
30 排水状态下挤喷机制对Biot理论的修正&宋永佳 胡恒山475
31 基于点照明的地震成像分辨率定量分析&刘志鹏 赵伟 朱振宇476
32 含定向裂隙孔隙介质地震波传播特征&杜伟 邓继新477
33 薄互层地震反射特征正演模拟&谢祥 魏建新 狄帮让478
34 可控震源高效率采集正演模拟研究&李会俭 王润秋 曹思远479
35 碳酸盐岩等效弹性参数模型建立&杨成果 李生杰480
36 基于构造导向滤波的相干体算法及应用研究&肖梦雄 王尚旭 啜晓宇,等481
37 广角反射联合AVO效应的正演分析&郑昭 王志482
38 联东地区薄互层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及应用&王艳波 熊家林 黄新武,等483
39 基于含多相流粘弹性BISQ模型的储层参数反演&杨磊 杨顶辉484
40 转换波弹性波阻抗反演方法研究&包全 李景叶 王芳芳485
41 时间域声波全波形反演及GPU加速&苏超 周辉 林鹤486
42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孔隙度地震反演方法&夏丽娜 吴国忱487
43 时移地震弹性阻抗同时反演方法&林敏捷 陈小宏 王守东488
44 基于FFT随机模拟的随机反演方法研究&丁龙翔 印兴耀 王保利489
45 基于混合范数正则化的孔隙介质弹性波方程反演&傅红笋 韩波490
46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叠前AVO反演方法&孔栓栓 印兴耀 张繁昌491
47 概率法反演技术的应用研究&王宗俊 范廷恩 董建华,等492
48 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BISQ模型双相裂隙介质储层参数反演&张生强 韩立国 韩淼,等493
49 基于方位各向异性弹性阻抗的裂缝介质弹性参数反演&陈怀震 张广智 李宁,等494
50 页岩气地层岩石脆性指示因子叠前反演方法&宗兆云 印兴耀 吴国忱495
51 孔隙颗粒介质模型在碳酸盐储层中的应用&郭玉倩 曹宏 姚逢昌,等496
52 基于多学科的有机碳含量预测综合研究&曹思远 张497
53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数值模拟和地震监测研究&郝艳军 杨顶辉498
54 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王芳芳 李景叶 陈小宏,等499
55 含气碳酸盐岩储层横波速度估算方法研究&刘欣欣 印兴耀500
56 基于三维构造复原理论的潜在断层预测方法研究&鲜地 张义楷 范廷恩501
57 沉积旋回体地层响应的时频特征库&曹思远 邱林林502
58 含气储层的时频特征分析&曹思远 白利娜 邵冠铭,等503
59 基于分数域广义平滑伪Wigner-Vile分布的地震信号时频分析&陈颖频 彭真明504
60 三维地震属性保构造平滑方法研究&问雪 张阳506
61 基于时变窗参数的Reassignment地震谱分解技术&韩利 韩立国507
62 高分辨率相干分析技术的组合应用研究&印海燕 姜秀娣508
63 数据挖掘在地震属性分析中的应用&罗伟平 李洪奇 石宁509
64 基于对数谱统计属性的Q值提取方法&曹思远 袁殿 王晓刚,等510
65 基于BEMD的相干数据断层提取技术研究&李培培 徐善辉511
66 基于PCA的地震多属性融合方法&普艳香 彭真明512
67 频域地震子波提取及关键因素分析&袁园 彭真明514
68 自适应平滑滤波算法在地震边缘检测中的应用&黄健良 张阳516
69 处理技术在AVO属性分析中的应用&周鹏 张益明 何峰517
70 谱统计性定量表征及其应用研究&曹思远 蔡文涛 张,等518
71 基于最优核时频分布的地层定性吸收估计技术在气层识别中的应用&郝振江 王晓凯519
72 分频混色技术及其应用过程中的两点探讨&姜秀娣520
73 基于局部结构熵的横向不连续性检测技术应用效果分析&丁继才 姜秀娣521
74 核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在地震属性优化中的应用&王岩 李平 吴仲彧,等522
75 新流体因子的建立与流体识别应用研究&刘苗 宫同举523
76 碳酸盐岩溶洞储层物理模型串珠特征归类分析&徐超 狄帮让 魏建新524
77 碳酸盐岩储层溶洞“漂移”现象研究&王玲玲 魏建新525
78 三维地震纹理属性在河道识别和刻画中的应用&李海山 吴国忱 印兴耀526
79 波形分类技术在滩坝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韩双 张军华 张瑞芳,等527
80 频谱分解技术在河流相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周建楠 范廷恩 汪珍宇,等528
81 波形分析与分频技术在深水储层识别中的应用&牛聪 刘志斌 张益明,等529
82 多属性分析技术在联东地区岩性油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张明伟 熊家林 黄新武,等530
83 频谱分解技术在麦捷让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和断层识别中的应用研究&于豪 李劲松 张研,等531
84 烃类检测方法在琼东南盆地X区块的应用&焦振华 刘志斌 张益明,等532
85 声波电阻率法计算储层有效孔隙度&宋翔 王宏娥533
86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测井岩性自动分类及应用&张录录 张军华 程年福534
87 基于有效孔隙度进行流体替换的方法研究&陈绪强 李生杰535
88 利用测井与气测录井资料综合评价复杂储层&石宁 李洪奇 罗伟平,等536
89 致密砂岩储层饱和度解释模型及应用&程建537
90 孔隙结构对渗透率影响规律的数值实验研究&闫国亮 孙建孟538
专题十八: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召集人:王平 熊盛青 吕庆田539
1 西天山某火山构造航磁特征及其与铁矿的关系&张玄杰 范子梁 郑广如540
2 磁法在未爆弹探测与定位中的应用&张婉 刘英会 张玄杰,等541
3 频率域航空电磁法数据转换方法及应用&王卫平 吴成平542
4 基于外推多网格法的直流电法三维正演&潘克家 汤井田544
5 激发极化法在辽宁凤城矿产远景调查中应用研究&赵维俊 赵东方 赵震宇,等545
6 铀弱信息伽玛全谱分解分形方法&李必红 陆士立546
7 大洋洲地区卫星重磁异常特征及其矿产资源分布综合分析&张兴东 孟小红 陈召曦547
8 查岗诺尔铁矿区不同高度航空磁测实验及其应用&范子梁 郑广如 张玄杰,等548
9 频率域航空电磁法中的视介电常数计算&吴成平 王卫平549
10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位场线性特征提取方法研究及应用&赵洋洋 陈超 王同庆550
11 西藏多不杂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磁异常特征研究&朱丽丽 庹先国 李光明,等551
专题十九: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探查&召集人:刘伊克 杨顶辉 赵志新554
1 一种走时层析与时域全波形联合反演方法&秦宁 李振春554
2 使用近似解析中心差分方法高精度计算波形层析成像中的敏感核&黄雪源 童平 杨顶辉555
3 频率域内基于Stokes方程的双参数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高凤霞 刘财 冯晅,等556
4 压缩域地震成像初步探讨&方洪健 张海江557
5 时间域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何兵红 吴国忱558
6 利用地震波干涉法合成反射地震响应&鲁明文 李小凡 张美根559
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二维频率域全波形反演&刘春成 杨小椿 韩淼560
8 用WEPIF法从叠前道集中估算纵波和转换横波Q值&余青露 韩立国561
9 基于相位编码的叠前炮集偏移&曹晓莉 黄建平 李振春562
10 单井成像中的界面方位角判定&张义德 胡恒山563
11 粘滞声波空间分数阶波动方程正演&杨宗青 刘洋564
12 基于快速广义S变换(FGST)地质不连续性的检测&张莹 韩立国565
13 频率域可变网格数值算法研究&胡锦银 贾晓峰566
14 变步长高阶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叠前逆时偏移&郭念民567
15 基于目标区域内源波场重建与波场分解的逆时偏移&唐晨 王德利568
16 叠前逆时偏移GPU并行加速算法研究&柯璇 石颖 田东升569
17 分区多步快速行进法射线路径计算方法&李庆春 李永博 叶佩570
18 复合域中的超广角波场修正&胡天祺 贾晓峰571
19 基于主动源和被动源远震资料的联合全波形反演&韩淼 韩立国 张生强,等572
20 Laplace-Fourier域反射地震数据全波形反演方法及反演策略研究&郭振波 李振春573
21 RTM角道集提取&任丽 刘国峰574
22 四种方法对P波初至拾取的对比研究&于辉 张海江575
23 混合数据的地震偏移成像研究&吕寅寅 韩立国576
24 基于Lanczos滤波方法的变网格正演模拟&李庆洋 李振春 黄建平577
25 自适应网格法在最短路径射线追踪中的应用&薛霆虓578
26 用于逆时偏移角度域成像的时移坡印廷矢量&唐晨579
27 基于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的Biot方程正演模拟&凌云 韩立国580
28 几种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条件的比较&薛东川 张云鹏 朱振宇,等581
29 基于信号迭代预测的混叠数据分离技术&谭尘青 韩立国582
30 快速展开法波动方程正演&张茜 刘洋583
31 基于染色算法的照明分析&陈波 贾晓峰584
32 裂缝介质地震散射波场正演模拟&侯凯585
33 基于贴体网格的地震波正演模拟方法研究&杨国鑫 李振春586
34 基于Lebedev网格的Fourier微分算子弹性波数值模拟&侯思安 杜启振587
35 椭圆展开速度分析方法速度谱收敛方法研究&周卿 李振春588
专题二十:工程、环境及公共安全地球物理&召集人:赵永贵 徐义贤 冷元宝 薛国强 程业勋 彭苏萍589
1 基于微震监测和数值模拟的水工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沙椿 丁陈奉 徐奴文,等590
2 高密度电法在探测岩溶中的应用研究&王诗东 熊壮 朱世山,等592
3 应用探地雷达多属性叠合分析对北庭故城古建筑基址的勘查&赵文轲 田钢593
4 探地雷达在地下污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侯征 杨进 宋静,等594
5 超声波法在云冈石窟表层裂隙检测与灌浆评价中的应用&李耀华 杨进 李磊,等595
6 考虑关断时间的瞬变电磁三维正演&孙怀凤 李貅 李术才,等596
7 综合物探在隧道勘察中探明断层的应用&蒲海龙 王宇航 刘强597
8 应用瞬变电磁虚拟波场三维曲面延拓成像探查煤田采空区&杨增林 李貅 戚志鹏,等598
9 航空瞬变电磁合成孔径成像法探测水下目标体&钱建兵 李貅 戚志鹏599
10 浅层地震反射纵波探测南通市活断层&谭雅丽 石金虎 刘保金600
11 钻孔雷达在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中的应用&刘四新 吴俊军 傅磊,等601
12 磁法在河北邺城物探考古中的应用&吴乐园 田钢602
13 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超声成像方法研究&朱自强 鲁光银 密士文,等603
14 起伏地形面波叠加方法在龟石滑坡勘察中的应用&梁岳 单娜林 杨婷604
15 邺城遗址探地雷达考古调查研究&林金鑫 田钢 石战结,等605
16 基于遥感影像与机载激光雷达的道路震害信息自动提取&刘小利 李雪 李井冈,等606
17 地震方法预测黄泛区路基沉降研究&何良 刘宇607
18 用噪声相关技术测定浅层速度结构&胡刚 何正勤 滕吉文,等608
19 三维地震映像及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对孤石探测的研究&陈燃 田钢 沈洪垒,等609
20 云南玉江断裂中段的地震勘探研究&何正勤 胡刚 叶太兰610
21 综合物探方法在某矿山胶带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李彬 庹先国 李怀良,等611
22 结构扫描雷达在松花江防凌破冰中的应用&宋志艳 施兴华612
23 探地雷达技术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刘永伟 朱佳613
24 岭脚隧道涌泥、涌水原因分析及地质隐患精细探查&王荣 王泽峰615
25 工程物探目前的机遇与困难及对策&钟世航617
26 点电荷载流微元与偶极子源的时域电磁场响应对比&周楠楠 薛国强 闫述,等618
专题二十一:空间大地测量、地壳运动与天文地球动力学&召集人:黄域 薄万举 傅容珊 阎昊明617
1 利用精密水准数据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郝明 王庆良 崔笃信,等620
2 大同盆地口泉断裂现今分段活动性的非连续接触模型模拟&李煜航 王庆良 崔笃信,等621
3 最新版球体位错理论计算程序及其在2011年日本强震中的应用&付广裕 孙文科622
4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水平形变研究&秦姗兰 崔笃信 季灵运,等623
5 气压短周期变化对地壳应变的影响&周龙寿 邱泽华 唐磊624
6 GPS观测到的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周边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田云锋625
7 基于CGCS2000速度场和地震矩张量联合反演中国大陆构造应变场&李志才 张鹏 丁开华,等626
8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单频电离层校正算法研究&苏凡凡 周义炎 祝芙英627
9 GNSS垂向分量用于地壳动态形变的研究&薄万举628
10 基于GPS联测数据的三峡库区形变分析&贾治革 王伟 赵斌,等629
11 利用BP神经网络研究汶川地震前电离层NmF2扰动&熊晶 吴云630
12 地理经纬度转换大地直角坐标程序开发在地震数据定位中应用&杨英虎631
13 基于CODE GIM探测强震前电离层TEC异常&祝芙英 吴云 周义炎632
14 银河系光行差对天球参考架和世界时UT1的影响&徐明辉 王广利 赵铭633
15 利用GPS观测资料反演上海上空水汽三维分布&张益泽 王解先 裴霄,等634
16 观测数据以及波长对于地形地貌重构影响研究&窦以鑫 韩波 胡恒山636
17 InSAR对流层及电离层信号特性及其修正&陈艳玲 黄城 宋淑丽,等637
18 改进的LS+AR模型在日长变化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刘建 王琪洁 王小辉639
19 基于LS-SVM模型的极移预报&王小辉 王琪洁 刘建640
专题二十二:地球重力场变化与在地学中应用&召集人:汪汉胜 吴晓平 王谦身641
1 我国下一代月球卫星重力工程&郑伟 许厚泽 钟敏,等642
2 汶川地震激发的球型地球自由振荡&许闯 罗志才 周波阳,等644
3 航空矢量重力测量噪声估计的改进自协方差最小二乘法&林旭 罗志才 周波阳645
4 任意球冠下混合大地边值问题的解算方法&曾艳艳 于锦海 万晓云646
5 结合GRACE与地表观测数据研究青藏高原质量变化的问题&易爽 孙文科647
6 地震对重力场位系数的扰动:极移激发&周江存 孙文科 孙和平,等648
7 用重力卫星观测数据反演位错Love数&杨君妍 孙文科649
8 地形横向密度扰动对区域大地水准面的影响&吴怿昊 罗志才 周波阳,等650
9 区域三层点质量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周浩 罗志才 许闯,等651
10 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向下延拓最小二乘配置法和逆Possion积分法的比较&周波阳 罗志才 许闯,等652
11 蒙古地区布格重力场特征和深部构造&陈石 王谦身 石磊,等653
12 最小二乘配置中协方差矩阵的病态性程度分析&高新兵 李姗姗 王凯,等654
13 利用GRACE、InSAR和GPS观测估计青藏高原冰后回弹&张腾宇 金双根655
14 约束的三维重力反演得到的华南地区地壳密度结构&邓阳凡 张忠杰656
15 地转流空域频域计算方法比较&白希选 闫昊明 朱耀仲657
16 青藏高原粘弹地球模型空间的简正模分析结果&相龙伟 汪汉胜 贾路路,等658
17 用加权振幅因子传递法计算相对重力仪的格值&陈晓东 孙和平 徐建桥,等660
18 GOCE卫星轨道插值方法比较&周睿 高新兵 李新星661
19 Poisson积分网格直接离散求和误差分析&李新星 郭北辰 崔志伟662
20 非球形引力位中J3项对轨道的影响及应用&田家磊 孙文 王凯663
21 地壳模型在凝聚均衡位模型构制中的应用&王凯 侯强 孙文,等664
22 局部重力场贝亚哈马解的配置意义&孙文 王凯 朱志大665
23 基于抗差估计的北
热门推荐
- 2700365.html
- 2491407.html
- 2317826.html
- 2662224.html
- 3498819.html
- 1681962.html
- 424638.html
- 915250.html
- 2781389.html
- 2470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9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1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1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1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3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8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3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3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9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