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 杨尽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8935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土地复垦的定义与内涵1

一、土地复垦的定义1

二、土地复垦的内涵2

第二节 土地复垦研究现状3

一、国外土地复垦研究现状3

二、国内土地复垦研究现状5

三、灾毁土地复垦研究现状7

第三节 土地复垦的特点10

第四节 土地复垦的原则11

一、“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11

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原则11

三、生态环境保护原则11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12

五、科学性及综合整治性原则12

六、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的原则12

七、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12

第五节 灾毁土地复垦的必要性及可能性12

一、灾毁土地复垦的必要性12

二、灾毁土地复垦的可能性16

第二章 灾毁土地复垦基础理论19

第一节 土地伦理19

一、土地伦理理论起源19

二、土地伦理理论的内涵20

第二节 土壤重构理论20

一、土壤重构的内涵20

二、灾毁土地土壤重构的方法21

第三节 水土保持理论22

一、水土保持科学的内涵22

二、水土保持与有关科学的关系23

三、水土保持学的研究内容24

第四节 恢复生态学理论25

一、恢复生态学的发展25

二、恢复生态学的内涵25

三、灾区生态恢复26

第五节 景观生态学理论27

一、景观生态学的内涵27

二、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28

第六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30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由来30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31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31

第三章 灾毁土地分类33

第一节 灾毁土地分类依据34

第二节 灾毁土地分类35

一、按灾毁土地成因分类35

二、按灾毁土地类型分类38

三、按灾毁土地采取的工程性质分类40

四、按损毁程度分类41

第四章 灾毁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42

第一节 灾毁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42

第二节 不同成因灾毁土地特征分析45

一、地震作用损毁土地特征45

二、洪水损毁土地特征46

三、地质灾害损毁土地特征49

四、后期营力作用损毁土地特征54

第三节 灾毁土地土壤组成特征55

一、灾毁土地物理特征55

二、土壤化学特征56

第四节 灾毁土地适宜性评价61

一、评价体系建立61

二、适宜性评价——以北川县地震损毁土地为例64

第五章 灾毁土地复垦潜力评价71

第一节 灾毁土地潜力分析71

一、地震作用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分析71

二、洪水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分析71

三、地质灾害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分析72

四、后期营力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分析73

第二节 土地复垦潜力评价方法75

一、极限条件法75

二、层次分析法75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80

四、可拓法82

五、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85

第三节 灾毁土地复垦潜力评价87

一、层次分析评价法下的潜力评价88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下的潜力评价99

三、可拓法下的潜力评价101

四、评价结果103

第六章 灾毁土地复垦模式与关键技术104

第一节 灾毁土地复垦管理模式104

一、各主管部门的职责104

二、土地复垦管理的任务104

三、土地复垦管理模式105

第二节 灾毁土地复垦技术模式109

一、地震作用损毁土地复垦模式110

二、洪水损毁土地复垦模式112

三、地质灾害损毁土地复垦模式113

四、后期营力损毁土地复垦模式117

第三节 灾毁土地复垦关键技术118

一、滑坡损毁土地复垦关键技术118

二、泥石流损毁土地复垦关键技术121

三、崩塌损毁土地复垦关键技术122

四、堰塞湖损毁土地复垦关键技术122

五、地面塌陷损毁土地复垦关键技术122

六、地震作用损毁土地复垦关键技术125

七、损毁建设用地土地复垦关键技术125

八、临时占地土地复垦关键技术127

九、洪水损毁土地复垦关键技术128

第七章 其他工程补充技术要求129

第一节 土地平整工程补充技术要求129

一、田坎修筑129

二、表土剥离与回填130

三、土壤改良131

四、挡土墙132

第二节 灌溉与排水工程补充技术要求133

一、截流沟133

二、排水沟134

三、蓄水池135

四、涵洞136

五、谷坊136

第三节 田间道路工程补充技术要求137

一、路基137

二、路面防滑137

三、防护墩139

第四节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补充技术要求139

一、埂坎防护林140

二、护路护沟防护林140

三、护岸护坡防护林141

四、居民防护林141

第八章 灾毁土地生态修复142

第一节 灾毁土地生态修复方法143

一、微生物修复143

二、动物修复144

三、植物修复145

四、联合修复146

五、生态化学修复147

六、生态工程修复147

七、生态农业修复147

第二节 灾毁土地生态修复技术148

一、生态袋防护技术148

二、格构防护技术150

三、生态坝防护技术151

四、客土喷播技术152

五、挂镀锌铁丝网客土喷播植草技术154

六、等离子喷播技术155

七、渗水膜技术156

八、聚水保技术157

第九章 灾毁土地复垦效益分析与评价158

第一节 灾毁土地复垦效益评价方法158

一、主成分分析法158

二、德尔菲法161

三、能值分析法162

第二节 经济效益评价164

一、灾毁土地复垦经济效益评价总体思想164

二、灾毁土地复垦资金来源165

三、灾毁土地复垦费用的主要构成165

四、灾毁土地复垦对经济效益的影响166

五、灾毁土地复垦经济效益评价的意义167

六、灾毁土地复垦的经济效益评价167

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价172

一、灾毁土地复垦社会效益评价的意义172

二、从宏观定性角度分析灾毁土地复垦的社会效益173

三、从微观定量角度分析灾毁土地复垦的社会效益173

第四节 生态效益评价177

一、灾毁土地复垦生态效益评价的意义178

二、灾毁土地复垦生态效益评价178

第五节 综合效益评价181

一、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82

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183

第十章 实例分析186

第一节 项目概况186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187

二、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190

第二节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190

一、基础设施条件分析190

二、农村居民点建设分析191

三、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191

四、土地复垦潜力分析192

五、水资源分析196

六、土地适宜性评价200

七、土地复垦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00

第三节 灾毁土地复垦工程规划201

一、规划目标201

二、建设标准201

三、规划方案203

第四节 工程设计205

一、土地平整工程205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209

三、田间道路工程215

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217

第五节 投资及效益218

一、项目投资218

二、效益分析219

附图225

第一部分 损毁土地照片225

第二部分 损毁土地复垦中及复垦后照片237

参考文献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