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
  • 席恒著(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3750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公用事业-经济机制-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导论:公与私——人类社会的一体两面1

0.1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3

0.2公共价值与私(个)人价值8

0.3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11

表0-1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14

0.4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17

0.5公共部门、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20

1公共事业的理论基础26

1.1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26

1.1.1社会结构的理性思考:一个研究假设26

图表目录27

图1-1 目的一手段矩阵27

1.1.2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31

图1-2目的一手段坐标32

图1-3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33

表1-1公共领域的结构特征36

表1-2公共组织的类型特征37

1.2 “公共事业”释义39

1.2.1公共领域与“第三部门”39

1.2.2 “第三部门”与公共事业:一个规范主义的思考42

图1-4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与公共事业组织50

1.2.3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业51

1.3“公共事业”的理性基础57

1.3.1 “公共事业”溯源:一个历史考察57

1.3.2“公共事业”何以必要:公共事业的存在基础61

1.3.3“公共事业”何以可能:公共事业的人性基础69

表1-3默顿有关制度化的利他主义的类型分析81

表1-4组织类型与人性假设81

1.3.4“公共事业”如何运作:公共事业运行机制82

图1-5现代社会的三面构体83

表1-5三类社会机制之比较85

2.1.1 公共事业的制度基础92

2.1公共事业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选择92

2公共事业的制度基础92

表2-1囚徒困境博弈95

2.1.2公共事业:现代社会中的第三种制度安排100

图2-1企业、政府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关系101

2.1.3公共事业的制度供给方式104

图2-2社会运行中的公共事业机制104

2.1.4现代社会三种制度安排的替代与互补机制111

图2-3现代社会中的三大运行机制112

图2-4政府、企业与公共事业的角色互动113

图2-5公共事业的制度选择115

2.2 公共事业制度效率及其缺陷120

2.2.1 不同制度供给方式的效率比较120

表2-2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有关制度绩效的评价指标121

2.2.2公共事业制度效率及其缺陷124

表2-3公共事业制度效率125

表2-4公共事业制度效率与市场制度和政府制度之比较127

2.3.1发达国家“第三部门”的经验130

2.3中外公共事业(“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与实践130

表2-5美国服务组织的类型133

2.3.2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转型国家的“非营利组织”137

2.3.3 中国香港、台湾“非营利组织”的启示140

图2-6联合劝募的跨国捐赠模式145

图2-7联合劝募、社会大众与资源关系图146

2.3.4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公民社会事业”发展147

3.1.1 公共事业的性质156

3.1 公共事业的性质156

3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管理156

3.1.2公共事业的类型159

图3-1物品的分类161

表3-1社会公共事业和公民社会事业的区别与联系168

3.1.3公共事业的功能169

3.2 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174

3.2.1 管理分工与管理科学的分化174

3.2.2公共管理的性质与特征177

3.2.3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185

3.2.4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公共管理188

图3-2国家教育部新的“管理学”专业设置190

3.3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191

3.3.1公共事业管理及其主体与客体191

3.3.2公共事业的管理问题194

3.3.3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202

图3-3公共事业管理的流程与内容203

3.4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化208

3.4.1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基础208

3.4.2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化210

3.4.3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与学科定位212

4.1.1 组织生态:组织分析的一个视角217

4.1 公共事业环境分析217

4公共事业组织机制217

图4-1组织的生态系统218

4.1.2公共事业环境分析: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和企业225

图4-2政府、企业与公共事业组织的角色与功能229

图4-3私营政府模型231

4.2 公共事业的战略问题232

表4-1公共事业组织的战略任务235

4.3公共事业组织及其特征239

4.3.1公共事业组织的特点240

4.3.2公共事业组织类型244

4.3.3公共事业的组织过程248

4.4.1公共事业组织结构及其设计251

4.4 公共事业组织结构及其设计251

图4-4董事会制的组织结构254

4.4.2公共事业的组织重组与组织变革256

4.4.3 20世纪90年代组织理论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借鉴意义261

5公共事业决策机制268

5.1公共事业计划:公共事业运行的首要任务268

5.1.1公共事业计划的特征269

5.1.2公共事业的计划制定与计划分析271

5.2公共事业决策及其特点273

5.2.1公共事业决策的意义与特点273

5.2.2决策系统与公共事业决策的影响因素276

5.3.1公共事业决策系统281

5.3 公共事业战略决策281

图5-1公共事业决策系统282

5.3.2公共部门战略类型与公共事业战略决策内容283

图5-2公共部门的战略类型285

图5-3决策制定过程293

5.3.3公共事业战略决策过程293

图5-4 SWOT分析法297

图5-5波士顿咨询集团模型在公共事业组织中的应用298

5.4.1公共事业服务决策内容307

5.4 公共事业服务决策307

5.4.2公共事业服务决策311

图5-6高等院校市场及其决策流程314

图5-7高等院校“人才产品”的整体概念317

6公共事业激励与监督机制327

6.1.1 公共事业组织中的领导角色327

6.1 公共事业的领导与激励327

6.1.2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336

图6-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339

图6-2感知效应与内外激关系342

图6-3公共事业激励机制343

6.2 公共事业沟通与协调344

6.2.1 沟通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作用344

图6-4信息沟通过程模型345

6.2.2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协调方式349

6.3 公共事业监督与控制352

6.3.1公共责任与公共事业监督352

图6-5公共部门的公共责任矩阵358

6.3.2公共事业监督的方式362

图6-6我国认证工作流程363

图6-7公共事业监督机制369

6.3.3公共事业运行过程控制370

7.1.1 全球范围的“治理”运动及其意义376

7公共事业治理376

7.1“治理”研究概述376

7.1.2治理的理论分析:一个研究框架380

图7-1结构性治理与功能性治理384

7.2.1公司治理及其意义384

7.2公司治理、政府治理与公共事业治理384

图7-2公司治理的结构与过程386

7.2.2政府治理及其意义388

7.2.3政府治理创新与公共事业治理390

7.3 公共事业治理393

7.3.1公共权力、公共责任与公共事业治理393

7.3.2公共事业治理结构与模式398

图7-3公共事业组织治理过程400

图7-4董事会与执行长的治理模式401

7.4中外公共事业治理比较405

7.4.1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经验405

7.4.2我国公共事业的治理411

表7-1不同国家和地区公共事业治理比较418

参考文献421

后记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