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染病流行病监测分析与预防控制诊疗技术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传染病流行病监测分析与预防控制诊疗技术手册
  • 张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13091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504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1519页
  • 主题词:传染病(学科: 监测) 传染病(学科: 防治) 流行病(学科: 监测) 流行病(学科: 防治) 传染病 流行病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染病流行病监测分析与预防控制诊疗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传染病流行病及其监测控制总论3

第一章 传染病流行病基础3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3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7

第三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9

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12

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概述15

第六节 传染病预防概述19

第二章 传染病的分布21

第一节 传染病分布的统计指标21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强度24

第三节 传染病的地区分布25

第四节 传染病的时间分布28

第五节 传染病的人群分布31

第三章 传染病发展新趋势35

第一节 新出现传染病的防范35

第二节 新传染病的检测手段和方法44

第三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与人类传染病48

第四章 传染病流行病监测与控制概论54

第一节 传染病隐患消除与传染病监测和控制的原则及其在防病方面的作用关系54

第二节 传染病隐患的发现、消除与传染病控制的方法57

第三节 传染病监测的工作内容与方法63

附:有关传染病信息与Internet上的网址69

第一章 传染病流行病基本理论与模型77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病例确定与基本测量77

第二篇 传染病流行病统计调查方法与监测分析技术77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91

第三节 传染病的病因及病因推断109

第四节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模型119

第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调查研究方法131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定性研究方法131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病的卫生统计方法148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病的抽样调查方法211

第一节 传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228

第三章 传染病流行病调查问卷及其设计228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收集调查问卷及其设计241

第四章 传染病流行病理论的实际运用与评价247

第一节 病例对照研究在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运用247

第二节 群组研究在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运用266

第三节 干预研究在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运用280

第四节 分子流行病学在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299

第五节 血清流行病学在传染病流行病学控制和研究中的应用314

第三篇 传染病流行病监测控制实务333

第一章 传染病的监测333

第一节 监测的定义333

第二节 传染病监测的几个概念334

第三节 监测的步骤与内容336

第四节 监测的组织339

第五节 监测系统340

第六节 监测系统的评价342

第七节 几种主要传染病的监测343

第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与公共卫生监测354

第一节 公共卫生监测概述354

第二节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与种类356

第三节 监测的程序与方法361

第四节 监测系统365

第一节 医院感染监测的定义369

第三章 医院感染监测369

第二节 医院感染监测组织系统370

第三节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反馈系统371

第四节 医院感染监测内容373

第五节 监测资料的利用384

第六节 电子计算机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385

第七节 分子微生物学技术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390

第四章 计划免疫工作监测391

第一节 计划免疫工作监测内容391

第二节 疫苗质量与冷链的监测395

第三节 接种率的监测399

第四节 免疫监测413

第一节 国境口岸检疫仪器与业务装备标准422

第五章 国境口岸传染病检疫与监测422

第二节 国境卫生检疫消毒处理监测459

第三节 检疫传染病隔离、留验与就地诊验规程482

第四节 国境卫生检疫专业功能室建设488

第五节 建立检疫业务组织管理制度500

第六章 自然灾害与传染病监测控制及事例511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传染病的关系511

第二节 自然灾害期间的传染病监测517

第三节 自然灾害期间的传染病控制519

第四节 大灾之后无大疫-1998洪灾疫情监控之成功经验525

第一节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583

第四篇 制度化与规范化的传染病流行病安全卫生预防583

第一章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583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586

第三节 传染病的控制590

第二章 我国现行的卫生保健服务制度体系597

第一节 国家卫生服务597

第二节 社区与家庭卫生保健604

第三节 自我卫生保健与健康教育608

第三章 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监察与传染病预防614

第一节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治理614

第二节 城市旅店卫生治理标准632

第三节 城市理发、美容业卫生治理标准646

第四节 城市公共浴池业卫生治理标准656

第五节 城市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管理标准666

第四章 传染病预防的法律监督控制及案件示例677

第一节 传染病预防监督概述677

第二节 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681

第三节 疫情报告和公布的法律规定685

第四节 传染病控制的法律规定686

第五节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688

第六节 相关案件分析692

第一节 我国的卫生组织及其机构699

第五章 传染病防治与我国卫生防疫制度699

第二节 卫生防疫事业管理714

第三节 卫生防疫事业的组织体系720

第四节 卫生防疫机构与体制725

附录一: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标准732

附录二:2001年北京市食品安全卫生检测情况921

附录三:2001的北京市环境卫生监测检验情况928

第五篇 疫情免疫与传染病预防控制935

第一章 免疫学基础935

第一节 免疫理论概述935

第二节 免疫基础理论938

第三节 变态反应949

第四节 免疫缺陷病955

第二章 计划免疫预防961

第一节 计划免疫释义961

第二节 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特点962

第三节 计划免疫工作的内容和任务966

第四节 扩大免疫规划活动的由来及进展968

第五节 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发展概况及其策略970

第三章 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974

第一节 各级卫生防疫部门的任务和职责974

第二节 人员培训与宣传教育980

第三节 计划免疫工作的计划990

第四节 接种998

第四章 计划免疫工作全面质量管理1019

第一节 疫苗的管理1019

第二节 计划免疫资料的管理1024

第三节 计划免疫工作的制度与规范1033

第四节 计划免疫技术档案的管理1036

第五节 计划免疫常用公文写作1041

第六节 计划免疫工作督导1056

附:北京市计划免疫工作状况统计报表1064

第六篇 各类传染病检查诊治与预防措施速查1099

第一章 病毒性传染病1099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1099

第二节 疱疹病毒感染1121

第三节 人轮状病毒感染1133

第四节 风疹1136

第五节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1139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1146

第七节 狂犬病1154

第八节 流行性感冒1158

第九节 副黏液病毒感染1162

第十节 流行性出血热1170

第十一节 艾滋病1182

第十二节 脊髓灰质炎1194

第一节 败血症1200

第二章 细菌感染传染病1200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1209

第三节 猩红热1216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220

第五节 伤寒、副伤寒1229

第六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1239

第七节 细菌性痢疾1246

第八节 霍乱1254

第九节 白喉1263

第十节 百日咳1268

第十一节 炭疽1273

第十二节 鼠疫1276

第三章 立克次体感染传染病1283

第一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1283

第二节 地方性斑疹伤寒1288

第三节 恙虫病1291

第四章 螺旋体感染传染病1296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1296

第二节 回归热1304

第三节 莱姆病1309

第五章 原虫感染传染病1314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1314

第二节 疟疾1324

第三节 隐孢子虫病1330

第四节 黑热病1333

第五节 弓形虫病1338

第六章 蠕虫感染传染病1348

第一节 日本血吸虫病1348

第二节 并殖吸虫病1355

第三节 丝虫病1360

第四节 钩虫病1365

第五节 蛔虫病1370

第六节 蛲虫病1374

第七节 旋毛虫病1376

第八节 绦虫感染1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