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临床心电图诊断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临床心电图诊断手册
  • 马景林,马晓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42786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临床心电图诊断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正常值1

一、典型心电图示意图1

二、QRS波群的命名及其名称1

三、心电图的五种基本波形1

四、心脏的钟向转位2

五、P波正常值6

六、QRS波群6

七、ST段7

八、T波7

九、U波8

十、P-R间期正常最高值8

十一、Q-T间期8

十二、心电轴计算10

十三、心率的换算14

十四、低电压标准15

第二章 心脏的解剖18

一、心脏的位置形态及基本结构18

二、心脏的传导系统18

三、心脏的血液供应20

四、心脏的神经分布20

第三章 心房扩大及心室肥厚22

一、成人心房扩大及心室肥厚诊断标准22

二、小儿心室肥厚的诊断34

第四章 心肌梗塞36

一、心电图特征的产生原理36

二、心肌梗塞深度的判断37

三、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37

四、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分期37

五、多发性心肌梗塞40

六、复发性心肌梗塞41

七、不典型心肌梗塞41

八、右室梗塞43

九、心房梗塞43

十、心肌梗塞合并束支传导阻滞43

十一、异常Q波的鉴别诊断46

第五章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49

一、心电图特征49

二、缺血性ST-T变化特点49

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50

四、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50

五、典型心绞痛与变异型心绞痛的鉴别51

第六章 心电图负荷试验52

一、双倍二阶梯负荷运动试验52

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55

三、蹬车运动试验58

四、心房调搏试验59

五、心电向量负荷试验60

六、饱餐试验60

七、缺氧试验61

八、坐卧体位试验62

九、按压颈动脉窦试验62

十、按压眼球试验63

十一、握力负荷试验64

十二、窦房结功能的电生理检查-心房调搏试验64

第七章 药物试验68

一、心得安试验68

二、阿托品试验68

三、异丙基肾上腺素试验70

四、葡萄糖负荷试验73

五、利多卡因试验74

六、潘生丁试验75

七、ATP心电图试验76

第八章 先天性心脏病78

一、房间隔缺损78

二、室间隔缺损79

三、动脉导管未闭79

四、法乐氏四联症80

五、肺动脉瓣狭窄80

六、主动脉狭窄81

七、三尖瓣下移畸形81

八、右位心82

一、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4

第九章 后天性心脏病84

二、心肌病85

三、肺心病89

四、心包炎90

五、心肌炎91

六、克山病94

七、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95

第十章 电解质紊乱98

一、低血钾症98

二、高血钾症99

三、低血钙症102

四、高血钙症102

第十一章 药物影响104

一、洋地黄类药物104

二、抗心律失常类药物108

三、其它药物(土根素、锑剂、阿霉素)113

第十二章 心律失常总论115

一、激动起源异常115

二、传导障碍116

三、激动起源异常合并传导障碍117

四、起搏器诱发的心律失常117

五、确定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117

六、心律失常的分析方法119

第十三章 窦性心律失常120

一、正常窦性心律120

二、窦性心动过速120

三、窦性心动过缓121

四、窦性心律不齐121

五、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121

八、病窦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122

七、窦性停搏122

六、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122

第十四章 早搏125

一、窦性早搏125

二、房性早搏125

三、交界性早搏129

四、室性早搏131

五、早搏的鉴别诊断134

六、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136

七、根据室性早搏形态判断起搏点138

第十五章 逸搏及逸搏心律140

一、房性逸搏及房性逸搏心律140

二、交界性逸搏及交界性逸搏心律140

三、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141

三、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43

二、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43

第十六章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143

一、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43

第十七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44

一、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4

二、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AVRT)146

三、房室结传导性心动过速149

四、自律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49

五、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150

六、慢性房性心动过速150

七、房内自律性心动过速(ATT)151

八、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152

九、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ANRT)152

十一、鉴别诊断153

十、窦性回声153

第十八章 室性心动过速157

一、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57

二、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58

三、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59

四、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162

第十九章 扑动与颤动165

一、心房扑动165

二、心房颤动166

三、心室扑动168

四、心室颤动169

三、交界性并行心律170

二、房性并行心律170

四、室性并行心律(并行心律中最常见的类型)170

第二十章 并行心律170

一、窦性并行心律170

五、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171

第二十一章 反复心搏172

一、反复心搏172

二、反复心律性心动过速173

第二十二章 干扰与脱节175

一、干扰175

二、脱节178

第二十三章 传导阻滞181

一、窦房传导阻滞181

二、房内阻滞182

三、房室传导阻滞183

四、房室传导阻滞与临床的联系189

五、束支传导阻滞194

一、文氏现象(wenckebach phenomenon)205

第二十四章 心律失常的一些现象205

二、折返现象222

三、隐匿性传导232

四、室内差异性传导242

五、超常传导与魏登斯基现象252

六、单向阻滞与外出阻滞256

七、房室传导的空隙现象264

八、3相与4相传导阻滞(频率依赖性传导阻滞)267

第二十五章 预激综合征272

一、预激综合征概述272

二、预激综合征的发生原理273

三、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及分型276

四、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281

五、预激综合征的鉴别诊断283

六、预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285

一、早期复极综合征(premature repolarization syndrome)288

第二十六章 综合征288

二、心肌震荡综合征289

三、加速传导综合征(短P-R间期,正常QRS波群综合征)289

四、快-慢综合征(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289

五、阿-斯综合征(心原性晕厥)289

六、单纯T波倒置综合征(持续性幼年型波)290

七、直背综合征(straight back syndrome)290

八、房性早搏后综合征290

九、孤立负T波综合征(心尖现象)291

十、迷走神经性心律失常综合征291

十一、复极延缓综合征291

十二、颈动脉窦综合征(颈动脉窦晕厥)292

十三、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Q-T间期延长综合征)292

十六、SⅠ、SⅡ、SⅢ综合征293

十五、TⅢ大于TⅠ综合征293

十四、Tv1大于TV6综合征293

十七、两点半综合征295

十八、户山-铃木综合征(Toyarma-Suzuki s syndrome)295

十九、X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综合征)296

二十、右位心综合征(Gailliard综合征)297

二十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98

二十二、心动过速后综合征299

二十三、心脏摇摆综合征299

二十四、起搏器综合征300

二十五、小心脏综合征300

二十六、Da Costa综合征301

第二十七章 心房晚电位303

一、心房晚电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303

二、心房晚电位的记录方法304

三、心房晚电位的临床意义305

四、影响心房晚电位检测的因素306

二、心室晚电位的记录方法307

第二十八章 心室晚电位308

一、心室晚电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308

三、选用指标和诊断标准310

四、观察和测定心室晚电位的方法311

五、临床应用314

六、影响心室晚电位检测的因素318

第二十九章 希氏束电图319

一、希氏束电图记录方法319

二、各波及间期正常值319

三、希氏束电图临床应用321

四、不同程序刺激法323

第三十章 动态心电图325

一、动态心电图机的构成325

二、动态心电图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26

三、临床作用及一般指标327

四、健康人群的监测情况328

五、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330

第三十一章 起搏器心电图337

一、起搏器类型及功能337

二、起搏器的临床适应症338

三、按装起搏器对心脏生理功能的影响338

四、起搏器心电图特点339

五、按装起搏器后常见并发症339

六、起搏与心律失常341

第三十二章 心率变异分析341

一、心率变异的机理341

二、心率变异的分析方法342

三、心率变异的临床应用343

四、心率变异分析的影响因素与方法的标准化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