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2650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8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7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钟启泉]2
本卷前言[高文]2
第一编 现代教学的研究模式2
第一章 系统分析与教学情境2
第一节 教学情境中的系统方法2
一 教学情境的系统分析2
二 教学情境中系统分析的一般程序7
第二节 教学情境中系统方法的应用10
一 教学情境中问题辨识步骤10
二 教学目标的定义11
三 教学资源与教学控制15
四 教学策略及其选择17
五 教学评价30
第三节 系统方法与教学改革44
一 教学情境中的改革44
二 教学改革的协调性46
三 教学改革中应用系统方法的实例48
第二章 行动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53
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53
一 行动研究概念的提出53
二 教育与课程改革领域中的行动研究54
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操作模式60
一 勒温的行动研究模式60
二 埃里奥特的行动研究模式61
三 埃伯特的行动研究模式63
四 迪金大学行动研究模式63
第三节 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68
一 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分类69
二 有关方法技术的简介70
第四节 行动研究的成功实例80
一 行动研究盛行的外因与内因88
第五节 评议与建议88
二 行动研究合理运用的注意点90
第三章 课堂教学变量的研究94
第一节 课堂教学变量的研究模式94
一 邓金--彼德尔研究模式94
二 课堂教学变量分析100
第二节 课堂教学变量研究模式的功能111
一 模式提出的目的111
二 模式的功能112
第四章 学校的有效教学126
第一节 研究有效教学的方法127
一 研究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127
二 研究有效教学的两大策略129
三 研究有效教学的三大模式131
一 学生学习的性质134
第二节 学生学习的研究134
二 “发展”问题与有效教学140
三 认知问题与有效教学143
四 情感问题与有效教学146
第三节 学习经验的建立148
一 教师的讲解148
二 学术作业151
第四节 重视学生的差异154
一 能力问题154
二 动机问题156
三 性别角色意识158
四 特殊教育需要159
第五节 课堂教学的主要特性和任务160
一 课堂教学的主要特性161
二 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163
一 教师的权威171
第六节 师生关系171
二 师生相互尊重与紧密联系173
三 课堂气氛174
四 德育关怀176
第七节 学生不良行为的处理177
一 学生不良行为的实质和成因177
二 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179
三 责备与惩罚180
四 冲突的处理182
五 德育关怀和学校政策182
六 行为矫正184
第八节 三个职业问题185
一 课程185
二 教师评估188
三 教师的压力190
第五章 以信息加工为基点的教学过程模式194
第二编 学校教学基本模式与风格194
第一节 巴特勒模式195
一 模式的提出195
二 情境要素199
三 动机要素202
四 组织要素206
五 应用要素210
六 评价要素214
七 重复要素217
八 概括要素224
九 结论229
第二节 加涅模式230
一 五种学习结果231
二 学习过程--人类信息加工模型233
三 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事件237
第三节 梅里尔模式243
一 业绩--内容二维矩阵243
二 基本呈现方式244
三 基本呈现方式与业绩相匹配的教学处方245
四 基本呈现方式与内容相匹配的教学处方246
五 辅助呈现方式248
六 呈现间的关系249
第四节 模式之比较与分析250
一 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与动态性250
二 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依赖关系251
三 教学过程中的非认知因素253
四 教学过程与新知能的习得254
五 教学过程与学习结果、内容之间的联系256
一 西方个别化教学思想渊源258
第一节 个别化教学发展考察258
第六章 当代个别化教学模式研究258
二 个别化教学发展的早期制度259
三 当代个别化教学发展263
第二节 当代个别化教学的实质及其模式分析265
一 当代个别化教学的实质265
二 当代个别化教学的概念268
三 当代个别化教学模式分析270
第三节 当代个别化教学模式分类276
一 技术辅助教学模式276
二 适应性教学模式283
三 自主学习模式290
四 掌握教学模式296
五 个别化指导教学模式305
六 策略教学模式310
第七章 学习集体论320
一 60年代以来日本学校教育的特征和弊端321
第一节 日本学习集体思想形成的背景321
二 学习集体思想的提出和形成323
第二节 学习集体思想的理论研究329
一 学校教育的理念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考察330
二 一般班级集体向学习集体发展的过程338
三 学习集体中集体思维的研究347
第三节 学习集体指导方法的研究359
一 学习集体中教学行为的技术体系360
二 学习集体指导中的诸方法363
三 学习集体指导中的“个别接近”原理371
四 学习集体中指导性评价的研究373
第八章 合作教学模式375
第一节 合作教学的基本原理375
一 教育过程的发展性原理376
二 教育过程的人性化原理378
三 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原理379
四 教育过程的合作性原理380
第二节 合作教学体系381
一 合作教学的原则381
二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383
三 合作教学法体系385
四 实质性教学评价体系391
五 教学形式的改革400
第三节 合作教学中的教师408
一 教师职业的本质409
二 教师创造灵感的源泉411
三 教师的再培训412
第四节 完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413
一 对家长的建议413
二 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形式414
一 激发阅读的愿望418
第五节 合作教学中内容与方法的一体化改革418
二 阅读课的改革419
第九章 教学基本模式系列的研究424
第一节 教学基本模式系列概述424
一 教学基本模式系列的提出424
二 教学规划和教学模式427
第二节 教学基本模式系列439
一 直接教学模式439
二 概念获得模式443
三 概念发展模式446
四 群辩法模式450
五 萨奇曼探究模式453
六 课堂讨论模式459
七 合作学习模式462
八 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模式466
第三节 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471
一 确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472
二 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473
三 课的设计示例474
四 教学模式实施实例477
五 教学模式系列观简评479
第十章 教学风格谱系的研究484
第一节 教学风格谱系的理论基础485
一 有关教学的理论485
二 有关思维的理论494
第二节 A-E风格集502
一 风格A:命令式风格502
二 风格B:实践型风格507
三 风格C:交互型风格511
四 风格D:自我检查型风格516
五 风格E:包含型风格519
第三节 F-K风格集525
一 风格F:指导-发现型风格526
二 风格G:辐合发现型风格530
三 风格H:发散性产出风格532
四 风格I:学生设计个人计划的风格536
五 风格J:由学生启动的风格538
六 风格K:自我教学的风格540
第四节 教学风格谱系的实施541
一 教学风格谱系的介绍541
二 教学风格的选择543
三 学日的组织544
四 教学风格谱系的维持547
第五节 教学风格谱系与学生的发展549
一 风格A与发展渠道549
二 风格B与发展渠道551
三 风格C与发展渠道552
四 风格D与发展渠道554
五 风格E与发展渠道555
六 风格F与发展渠道556
七 风格G与发展渠道558
八 风格H与发展渠道559
九 风格I与发展渠道560
十 风格J与发展渠道561
十一 风格K与发展渠道562
十二 不同的评价标准562
第三编 课程与教学的一体化研究568
第十一章 美国的核心知识课程与教学模式568
第一节 核心知识课程的实施背景与目标569
第二节 核心知识课程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573
第三节 核心知识课程的实施577
第四节 核心知识课程的教学模式580
第五节 核心知识课程实施成效及其评价586
附录:591
1 世界文明(世界史)592
一 学科大纲举例592
2 视觉艺术与建筑604
3 生命科学609
二 授课教案实例617
1 进入地球:一次地理学习617
2 世界各地的“灰姑娘”620
三 教师教学心得622
1 核心知识作为改革的“催化剂”622
2 我再次为教学振奋不已624
3 核心知识:一个教师的经验627
第十二章 人本主义学派的课程与教学改革631
第一节 人本主义学派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点632
一 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突破口632
二 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633
一 教学目标的设定640
第二节 人本主义学派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设想640
二 学科课程的重构644
三 教学方法的革新652
四 评价渠道的拓展666
第三节 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验669
一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情意教育方案670
二 马萨诸塞州纽顿市的知情均衡发展教学方案671
三 纽约市生活学校的合理-情绪治疗实验672
四 加利福尼亚州格拉泽学校的集体讨论模式673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派课程与教学改革评说674
一 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674
二 关于教材编制676
三 关于情知教学677
四 关于自我评价678
主要参考文献680
热门推荐
- 3270278.html
- 91044.html
- 1352399.html
- 1902101.html
- 3781251.html
- 3569250.html
- 1708771.html
- 3760826.html
- 2068507.html
- 763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0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4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7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0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0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2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8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1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0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