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龙泉与大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青龙泉与大寺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23544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新石器时代文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青龙泉与大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序言1

目录1

插图目录1

一、青龙泉与大寺遗址位置图1

贰、青龙泉3

一、地理环境和工作情况3

二、青龙泉遗址发掘区地形图4

二、文化堆积6

三、青龙泉遗址Ⅰ区探方和仰韶文化房址分布平面图6

四、青龙泉遗址Ⅰ区T7、T8东壁地层剖面图8

五、青龙泉遗址Ⅱ区探方和仰韶文化遗迹、墓葬分布平面图10

六、青龙泉遗址Ⅱ区T43、T46、T48西壁地层剖面图11

七、青龙泉遗址Ⅱ区T52、T57、T62西壁地层剖面图13

九、青龙泉遗址Ⅲ区T101南壁地层剖面图14

八、青龙泉遗址Ⅲ区探方和屈家岭文化晚期遗迹分布平面图14

(一)仰韶文化遗迹15

三、建筑遗迹15

一○、青龙泉遗址Ⅰ区仰韶文化F4平、剖面图16

一一、青龙泉遗址Ⅰ区仰韶文化F7平、剖面图18

一二、青龙泉遗址Ⅱ区仰韶文化F5平、剖面图19

一三、青龙泉遗址Ⅱ区仰韶文化F10平、剖面图20

一四、青龙泉遗址Ⅱ区仰韶文化F11平、剖面图20

一五、青龙泉仰韶文化F11灶坑平、剖面图21

(二)屈家岭文化早期遗迹21

一六、青龙泉屈家岭文化早、晚期遗迹分布平面图22

一七、青龙泉Ⅱ区屈家岭早期F6平、剖面图24

一八、青龙泉Ⅱ区屈家岭早期F6复原图25

(三)屈家岭文化晚期遗迹26

一九、青龙泉Ⅱ区屈家岭晚期F1平、剖面图27

二○、青龙泉Ⅱ区屈家岭晚期F2平、剖面图28

二一、青龙泉Ⅱ区屈家岭晚期F3平、剖面图30

二二、青龙泉Ⅱ区屈家岭晚期F2北器物分布平面图31

二三、青龙泉Ⅱ区屈家岭晚期、青龙泉三期文化遗迹和墓葬平面图32

二四、青龙泉屈家岭晚期Y2平、剖面图33

二五、青龙泉屈家岭晚期Y1平、剖面图33

(一)仰韶文化墓葬34

(四)青龙泉三期文化灰坑34

四、墓葬34

二七、青龙泉三期文化灰坑平、剖面图35

二六、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灰坑平、剖面图35

(二)屈家岭文化晚期墓葬36

二八、青龙泉Ⅱ区仰韶文化瓮棺葬36

三○、青龙泉屈家岭晚期M45平、剖面图37

二九、青龙泉Ⅰ区墓葬分布平面图37

三一、青龙泉屈家岭晚期M46平面图38

三二、青龙泉屈家岭晚期W38平、剖面图38

三三、青龙泉三期文化瓮棺葬平、剖面图39

(三)青龙泉三期文化墓葬39

三四、青龙泉三期文化墓葬平面图40

三六、青龙泉三期文化墓葬平面图41

三五、青龙泉三期文化M11平、剖面图41

(一)仰韶文化遗物42

五、文化遗物42

三八、青龙泉仰韶文化细泥陶器43

三七、青龙泉仰韶文化细泥陶器43

三九、青龙泉仰韶文化细泥陶器45

四○、青龙泉仰韶文化细泥陶罐45

四一、青龙泉仰韶文化夹砂陶器47

四二、青龙泉仰韶文化夹砂陶鼎足47

四三、青龙泉仰韶文化夹砂陶器48

四四、青龙泉仰韶文化夹砂陶器49

四六、青龙泉仰韶文化陶器51

四五、青龙泉仰韶文化夹砂陶罐、器盖51

四七、青龙泉仰韶文化打制石器52

四八、青龙泉仰韶文化磨制石斧54

四九、青龙泉仰韶文化磨制石器55

五○、青龙泉仰韶文化磨制石器56

五一、青龙泉仰韶文化骨器58

(二)屈家岭文化早期遗物58

五三、青龙泉屈家岭早期彩陶片60

五二、青龙泉屈家岭早期彩陶片60

五四、青龙泉屈家岭早期细泥陶器62

五六、青龙泉屈家岭早期细泥陶罐、盆64

五五、青龙泉屈家岭早期细泥陶器64

五七、青龙泉屈家岭早期细泥陶罐、瓮65

五八、青龙泉屈家岭早期夹砂陶器67

五九、青龙泉屈家岭早期夹砂陶鼎足68

六○、青龙泉屈家岭早期夹砂陶盆、罐69

六一、青龙泉屈家岭早期夹砂陶器71

六三、青龙泉屈家岭早期夹砂陶杯、器盖72

六二、青龙泉屈家岭早期夹砂陶瓮72

六四、青龙泉屈家岭早期陶纺轮73

六五、青龙泉屈家岭早期打制石器74

六六、青龙泉屈家岭早期磨制石斧、铲76

六七、青龙泉屈家岭早期磨制石锛、凿78

六八、青龙泉屈家岭早期石、陶器79

(三)屈家岭文化晚期遗物80

六九、青龙泉屈家岭早期骨器81

七○、青龙泉屈家岭早期象牙梳81

七二、青龙泉屈家岭晚期彩陶片83

七一、青龙泉屈家岭晚期彩陶片83

七三、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细泥陶器85

七四、青龙泉屈家岭晚期彩陶87

七五、青龙泉屈家岭晚期蛋壳彩陶杯87

七六、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细泥陶器88

七七、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细泥陶豆90

七八、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细泥陶圈足小罐91

七九、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细泥陶器91

八○、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细泥陶器92

八二、青龙泉屈家岭晚期长筒形镂孔陶器94

八一、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细泥陶器94

八三、青龙泉屈家岭晚期夹砂陶鼎96

八四、青龙泉屈家岭晚期夹砂陶鼎足98

八五、青龙泉屈家岭晚期夹砂陶器98

八六、青龙泉屈家岭晚期夹砂陶器100

八七、青龙泉屈家岭晚期夹砂陶器101

八八、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纹饰陶片102

八九、青龙泉屈家岭晚期夹砂陶杯、器盖102

九○、青龙泉屈家岭晚期陶纺轮103

九一、青龙泉屈家岭晚期打制石器104

九二、青龙泉屈家岭晚期打制石锄、杵106

九三、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磨制石斧107

九四、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磨制石铲、斧108

九五、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磨制石锛109

九六、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磨制石器110

九八、青龙泉屈家岭晚期装饰品112

九七、青龙泉屈家岭晚期磨制石器112

(四)青龙泉三期文化遗物114

九九、青龙泉屈家岭晚期骨器115

一○○、青龙泉三期文化泥质陶碗、钵117

一○一、青龙泉三期文化泥质陶杯119

一○二、青龙泉三期文化泥质陶鬶119

一○三、青龙泉三期文化泥质陶盆、鼎121

一○四、青龙泉三期文化泥质陶罐122

一○五、青龙泉三期文化泥质陶器124

一○六、青龙泉三期文化泥质陶高领瓮125

一○七、青龙泉三期文化泥质陶器126

一○八、青龙泉三期文化泥质陶器128

一○九、青龙泉三期文化夹砂陶器129

一一○、青龙泉三期文化夹砂陶器131

一一一、青龙泉三期文化夹砂陶器132

一一二、青龙泉三期文化夹砂陶缸、尊134

一一三、青龙泉三期文化夹砂陶鼎、斝135

一一四、青龙泉三期文化陶鼎足136

一一五、青龙泉三期文化陶鼎足137

一一六、青龙泉三期文化彩陶_残片138

一一七、青龙泉三期文化夹砂陶器139

一一八、青龙泉三期文化陶环与陶纺轮140

一一九、青龙泉三期文化打制石器142

一二○、青龙泉三期文化磨制石斧144

一二一、青龙泉三期文化磨制石锛145

一二二、青龙泉三期文化磨制石器147

一二三、青龙泉三期文化石镞、矛148

一二四、青龙泉三期文化装饰品148

(五)青龙泉三期文化墓葬随葬器物150

一二五、青龙泉三期文化骨器150

一二六、青龙泉三期文化M14随葬器物151

一二七、青龙泉三期文化墓葬出土陶器152

一二八、青龙泉三期文化墓葬出土器物153

六、文化性质及年代154

(一)青龙泉仰韶文化遗存154

(二)青龙泉屈家岭文化遗存155

(三)青龙泉三期文化遗存158

一二九、大寺遗址地形及探方平面图161

叁、大寺161

一、地理环境和工作简况161

二、文化堆积162

(一)地层堆积情况162

一三○、大寺遗址地层堆积剖面图163

一三一、大寺T18、T19北壁地层剖面图164

(二)文化遗迹165

一三二、大寺遗迹分布平面图166

(三)墓葬167

一三三、大寺仰韶文化烧土坑及M4平面图168

一三四、大寺仰韶文化M7平面图168

一三五、大寺仰韶文化M12平面图169

三、文化遗物169

(一)仰韶文化遗物169

一三六、大寺仰韶文化彩陶片(钵、盆)170

一三七、大寺仰韶文化陶器171

一三八、大寺仰韶文化陶器172

一三九、大寺仰韶文化陶器174

一四○、大寺仰韶文化石器176

一四一、大寺仰韶文化骨器178

(二)屈家岭文化遗物179

一四二、大寺屈家岭文化陶器180

一四三、大寺屈家岭文化陶器183

一四四、大寺屈家岭文化石、骨、蚌器184

(三)龙山文化遗物185

一四五、大寺龙山文化陶器187

一四六、大寺龙山文化陶器190

一四七、大寺龙山文化陶器192

一四八、大寺龙山文化石器193

一四九、大寺龙山文化石器195

一五○、大寺龙山文化骨、角、蚌器196

(四)东周文化遗物197

四、文化特征和年代198

(一)仰韶文化遗存198

(二)屈家岭文化遗存199

(三)大寺龙山文化遗存199

肆、结论201

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201

二、新石器时代各种文化的分期、分布201

一五一、青龙泉与大寺新石器时代陶器分期图202

三、新石器时代几种文化的标准器204

四、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与生活205

(一)农业、饲养业和渔猎205

(二)原始手工业205

附表一 青龙泉遗址瓮棺葬登记表209

附表二 青龙泉遗址土坑墓登记表210

英文提要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