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塑料改性实用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文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2760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塑料-改性(学科: 技术) 改性-塑料(学科: 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塑料改性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塑料改性总论1
第1章 塑料改性概论1
1-1 塑料的特点1
1-1-1 塑料的优点1
1-1-2 塑料的缺点3
1-2 塑料的改性3
1-2-1 塑料改性的概念3
1-2-2 塑料改性的分类4
1-2-3 塑料改性的目的5
1-2-4 塑料改性的发展5
第2篇 塑料的改性方法7
第2章 塑料添加改性方法7
2-1 塑料添加改性的概况7
2-1-1 塑料添加改性的定义7
2-1-2 塑料添加改性的分类7
2-2 塑料添加改性机理8
2-2-1 物理作用机理8
2-2-2 化学作用机理8
2-3 塑料添加剂的分散形态结构8
2-3-1 不规则分散结构9
2-3-2 层状分散结构9
2-3-3 纤维状分散结构9
2-3-4 网状分散结构9
2-4 塑料添加改性的相容性10
2-4-1 树脂与添加剂的相容性10
2-4-2 提高树脂与添加剂相容性的方法10
2-5 塑料添加改性的配方设计19
2-5-1 添加剂的属性19
2-5-2 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21
2-5-3 添加剂与树脂的关系23
主要参考文献24
第3章 塑料共混改性方法25
3-1 塑料共混改性概况25
3-1-1 塑料共混改性的定义25
3-1-2 塑料共混改性的作用25
3-2 塑料共混物的结构26
3-2-1 共混物单相连续结构26
3-2-2 共混物两相连续结构28
3-2-3 共混物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30
3-3 塑料共混物的相容性30
3-3-1 塑料共混物相容性原则30
3-3-2 提高塑料共混物相容性的方法33
主要参考文献39
第4章 塑料复合改性方法41
4-1 塑料复合改性概况41
4-1-1 塑料复合改性的定义41
4-1-2 塑料复合改性的目的41
4-1-3 塑料复合改性的方法42
4-1-4 塑料复合改性的发展43
4-2 塑料复合改性用材料43
4-2-1 塑料复合改性用基材43
4-2-2 塑料复合改性用粘合剂46
4-3 塑料干式复合改性51
4-3-1 概述51
4-3-2 塑料干式复合改性用材料52
4-3-3 塑料干式复合改性工艺52
4-3-4 塑料干式复合中几个关键问题56
4-4 塑料湿式复合改性57
4-4-1 概述57
4-4-2 塑料湿式复合改性用材料57
4-4-3 塑料湿式复合改性工艺58
4-5 塑料无溶剂复合改性58
4-5-1 概述58
4-5-2 塑料无溶剂复合改性用材料58
4-5-3 塑料无溶剂复合改性工艺60
4-6 塑料共挤出复合改性62
4-6-1 概述62
4-6-2 塑料共挤出复合用材料63
4-6-3 塑料共挤出复合改性的分类63
4-6-4 塑料共挤出复合改性工艺64
4-7 塑料挤出涂覆复合改性65
4-7-1 概述65
4-7-2 塑料挤出涂覆复合改性用材料65
4-7-3 塑料挤出涂覆复合改性工艺66
主要参考文献68
第5章 塑料形态控制改性方法69
5-1 概述69
5-2 塑料的结晶控制改性69
5-2-1 塑料的结晶性69
5-2-2 塑料的结晶原理73
5-2-3 结晶对塑料性能的影响75
5-2-4 控制塑料结晶的方法77
5-2-5 液晶聚合物79
5-3 塑料的取向控制改性81
5-3-1 概述81
5-3-2 塑料取向产生的机理82
5-3-3 控制塑料取向的方法82
5-3-4 塑料取向的改性效果83
5-4 塑料的内应力控制改性86
5-4-1 概述86
5-4-2 塑料内应力产生的原因86
5-4-3 影响塑料内应力产生的因素87
5-4-4 塑料内应力的降低与分散88
主要参考文献94
第6章 塑料交联改性方法95
6-1 塑料交联改性概况95
6-1-1 塑料交联改性原理95
6-1-2 塑料交联改性效果95
6-1-3 塑料交联改性方法97
6-1-4 衡量交联程度的指标98
6-2 塑料辐射交联改性98
6-2-1 塑料辐射交联概况98
6-2-2 塑料辐射交联反应机理98
6-2-3 塑料辐射交联配方设计99
6-2-4 影响塑料辐射交联的因素100
6-3 塑料过氧化物交联改性101
6-3-1 塑料过氧化物交联反应机理101
6-3-2 塑料过氧化物交联用组分102
6-3-3 塑料过氧化物交联配方设计102
6-4 塑料硅烷交联改性103
6-4-1 塑料硅烷交联机理103
6-4-2 塑料硅烷交联用材料104
6-4-3 塑料硅烷交联配方设计106
6-4-4 塑料硅烷交联工艺106
6-4-5 影响塑料硅烷交联的因素108
6-5 塑料其它交联改性109
6-5-1 塑料盐交联改性109
6-5-2 塑料叠氮交联改性109
6-5-3 塑料光交联改性109
主要参考文献110
第7章 塑料表面改性方法112
7-1 概述112
7-1-1 塑料表面改性的概念112
7-1-2 塑料表面改性的目的112
7-1-3 塑料表面改性的分类113
7-2 塑料表面火焰处理改性114
7-2-1 概述114
7-2-2 塑料表面火焰处理改性机理114
7-2-3 影响塑料表面火焰处理的因素114
7-3 塑料表面溶液处理改性115
7-3-1 氧化剂化学氧化法115
7-3-2 溶剂浸渍法117
7-3-3 脱脂剂处理法118
7-3-4 硅酸处理法118
7-4 塑料表面放电处理改性119
7-4-1 塑料表面电晕放电处理改性119
7-4-2 塑料表面等离子体放电处理改性120
7-5 塑料表面射线辐射处理改性121
7-6 塑料表面溅射蚀刻处理改性122
7-7 塑料表面层化改性122
7-7-1 塑料真空蒸镀层化改性123
7-7-2 塑料电镀层化改性124
7-7-3 塑料真空喷镀层化改性126
7-7-4 塑料离子镀层化改性127
7-7-5 塑料涂料涂饰改性127
7-7-6 塑料高温喷涂改性130
7-7-7 塑料静电粉末喷涂改性131
7-8 塑料表面机械改性132
7-8-1 抛光与消光132
7-8-2 喷砂处理132
主要参考文献133
第3篇 塑料改性的应用134
第8章 改变塑料的密度134
8-1 塑料的密度134
8-1-1 塑料密度的概念134
8-1-2 常用塑料的密度134
8-2 降低塑料的密度135
8-2-1 发泡降低塑料的密度136
8-2-2 添加轻质填料降低塑料的密度137
8-2-3 共混轻质树脂降低塑料的密度137
8-3 提高塑料的密度138
8-3-1 添加重质填料提高塑料的密度138
8-3-2 共混重质树脂提高塑料的密度138
第9章 改进塑料的光泽139
9-1 塑料光泽的概念139
9-1-1 光泽度139
9-1-2 光洁度140
9-2 塑料的增亮方法141
9-2-1 塑料原料的选取141
9-2-2 塑料添加增亮方法146
9-2-3 塑料共混增亮方法147
9-2-4 塑料形态控制增亮方法148
9-2-5 降低成型设备的粗糙度148
9-2-6 塑料二次加工增亮方法148
9-2-7 塑料表面层化增亮方法150
9-3 塑料的消光方法151
9-3-1 原料的选择151
9-3-2 塑料添加消光剂消光方法152
9-3-3 成型模具粗糙度的控制152
9-3-4 塑料表面涂层消光方法152
9-3-5 塑料表面机械消光方法153
主要参考文献153
第10章 改进塑料的透明性154
10-1 塑料的透明性154
10-1-1 透光率(Tt)154
10-1-2 雾度155
10-1-3 折射率156
10-1-4 双折射156
10-1-5 色散156
10-2 常用透明性树脂157
10-2-1 透明性的分类157
10-2-2 常用透明树脂的性能157
10-3 改进塑料透明性的原理160
10-3-1 降低结晶度160
10-3-2 控制结晶质量160
10-3-3 提高折射率161
10-3-4 降低双折射161
10-4 添加改进塑料的透明性161
10-4-1 添加成核剂161
10-4-2 添加高折射率无机物163
10-4-3 添加能降低双折射的物质163
10-4-4 添加抗雾剂163
10-5 共混改进塑料的透明性164
10-6 双向拉伸改进塑料的透明性164
10-7 工艺控制改进塑料的透明性165
10-7-1 加工温度165
10-7-2 冷却温度165
10-7-3 控制成型取向165
10-8 透明树脂的填充与涂层165
10-8-1 透明树脂的填充165
10-8-2 透明树脂的涂层166
主要参考文献166
第11章 改进塑料的硬度和柔性168
11-1 改进塑料的硬度168
11-1-1 概述168
11-1-2 添加改进塑料的硬度169
11-1-3 表面处理改进塑料的硬度172
11-1-4 共混与复合改进塑料的硬度173
11-1-5 交联改进塑料的硬度173
11-2 改进塑料的柔性174
11-2-1 概述174
11-2-2 添加增塑剂改进塑料的柔性174
11-2-3 共混柔性树脂改进塑料的柔性175
主要参考文献176
第12章 改进塑料的防震、绝热及隔音性能177
12-1 概述177
12-1-1 塑料的绝热性177
12-1-2 塑料的隔音性177
12-1-3 塑料的防震性178
12-2 发泡改进塑料的防震、绝热及隔音性能178
12-2-1 泡沫塑料简介178
12-2-2 塑料发泡成型原理及方法180
12-2-3 塑料发泡配方设计183
12-3 填充改进塑料的防震、绝热及隔音性能202
12-3-1 填充改进塑料的防震性能202
12-3-2 填充改进塑料的绝热性能202
12-3-3 填充改进塑料的隔音性能202
12-4 共混改进塑料的防震、绝热及隔音性能202
12-5 表面层化改进塑料的防震、绝热及隔音性能203
12-5-1 表面层化改进塑料的防震及隔音性能203
12-5-2 表面层化改进塑料的绝热性能204
主要参考文献204
第13章 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205
13-1 改进塑料加工性能的原理205
13-1-1 塑料的加工过程205
13-1-2 改进塑料加工性能的原理205
13-2 添加增塑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207
13-2-1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207
13-2-2 常用增塑剂品种207
13-2-3 增塑剂的选用原则211
13-2-4 添加增塑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实例212
13-3 添加热稳定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213
13-3-1 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213
13-3-2 常用热稳定剂品种214
13-3-3 热稳定剂的选用原则218
13-3-4 添加热稳定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实例220
13-4 添加润滑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221
13-4-1 润滑剂作用机理221
13-4-2 常用润滑剂品种221
13-4-3 润滑剂的选用原则224
13-4-4 添加润滑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实例227
13-5 添加加工助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228
13-5-1 加工助剂作用机理228
13-5-2 常用加工助剂品种229
13-5-3 塑料添加加工助剂的选用原则231
13-5-4 添加加工助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实例231
13-6 添加固化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232
13-6-1 热固性树脂加工成型机理232
13-6-2 热固性树脂加工用助剂233
13-6-3 添加固化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实例237
13-7 添加其它助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241
13-7-1 添加开口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241
13-7-2 添加抗铜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241
13-7-3 添加抗鱼眼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241
13-7-4 添加吸醛剂改进塑料的加工性能242
主要参考文献242
第14章 改进塑料制品的精度243
14-1 塑料制品精度的概念243
14-1-1 塑料制品的加工精度243
14-1-2 塑料制品的使用精度245
14-2 塑料原料对制品精度的影响246
14-2-1 塑料的收缩性246
14-2-2 塑料的吸水性251
14-2-3 塑料的热膨胀性251
14-2-4 塑料的蠕变性252
14-3 塑料成型条件对制品精度的影响255
14-3-1 温度对塑料制品精度的影响255
14-3-2 压力对塑料制品精度的影响256
14-3-3 时间对塑料制品精度的影响257
14-4 塑料成型设备对制品精度的影响258
14-4-1 模具对制品精度的影响258
14-4-2 注射机对制品精度的影响262
14-5 塑料制品设计对精度的影响262
14-5-1 塑料制品壁厚的控制262
14-5-2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262
14-5-3 塑料制品浇口的设计263
14-6 添加物对塑料制品精度的影响263
14-6-1 添加物对收缩率的影响264
14-6-2 添加物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264
14-6-3 添加物对蠕变的影响266
14-6-4 添加物对吸水性的影响266
14-7 塑料后处理对制品精度的影响266
14-7-1 退火处理266
14-7-2 调湿处理266
14-7-3 双向拉伸处理266
14-8 塑料交联改进制品的精度266
14-9 塑料制品翘曲变形对精度的影响267
14-9-1 塑料模具设计对翘曲变形的影响267
14-9-2 塑料制品设计对翘曲变形的影响269
14-9-3 注射工艺条件对翘曲变形的影响269
14-9-4 添加物对翘曲变形的影响269
主要参考文献270
第15章 降低塑料的成本271
15-1 塑料的成本性271
15-2 填充降低塑料的成本271
15-2-1 概述271
15-2-2 常用填料272
15-2-3 填充降低塑料成本的配方设计要点275
15-2-4 填充降低塑料成本的配方设计参考实例283
15-3 共混降低塑料的成本288
15-3-1 共混价廉树脂288
15-3-2 共混废旧塑料288
15-4 废旧塑料再生低成本塑料291
15-4-1 废塑料单纯再生291
15-4-2 废塑料填充再生292
15-4-3 废塑料发泡再生294
15-4-4 废塑料与废塑料共混再生294
15-4-5 废泡沫塑料再生295
15-4-6 废交联边角料再生295
15-5 发泡降低塑料的成本296
15-6 复合与层化降低塑料的成本296
15-6-1 复合降低塑料的成本296
15-6-2 层化降低塑料的成本296
主要参考文献297
第16章 塑料的增强298
16-1 塑料的强度298
16-1-1 塑料的强度指标298
16-1-2 常用塑料的强度299
16-2 塑料添加纤维增强方法300
16-2-1 增强用纤维类材料300
16-2-2 塑料添加纤维增强配方设计302
16-2-3 塑料添加纤维增强配方设计参考实例304
16-3 塑料添加补强填料增强方法305
16-3-1 表面处理过的填料305
16-3-2 特殊形状的填料306
16-3-3 稀土及碱土金属盐306
16-3-4 超细填料及纳米级填料307
16-4 塑料的自增强方法307
16-4-1 塑料的自增强原理307
16-4-2 塑料的自增强方法309
16-5 塑料拉伸增强方法314
16-6 塑料共混增强方法315
16-6-1 一般共混增强方法315
16-6-2 分子复合共混增强方法315
16-7 塑料交联增强方法318
16-8 塑料层化增强方法319
主要参考文献319
第17章 塑料的增韧321
17-1 塑料的韧性321
17-1-1 塑料的韧性指标321
17-1-2 常用塑料的韧性322
17-1-3 塑料增韧技术的发展323
17-2 塑料共混弹性体材料的增韧方法323
17-2-1 塑料共混弹性体材料的增韧机理323
17-2-2 塑料共混弹性体材料的增韧方法325
17-3 塑料添加刚性材料的增韧方法329
17-3-1 概述329
17-3-2 塑料添加用无机刚性增韧材料330
17-3-3 塑料添加用有机刚性增韧材料336
17-4 塑料形态控制的增韧方法339
17-4-1 塑料形态控制的增韧机理339
17-4-2 塑料形态控制的增韧方法339
17-5 塑料交联增韧方法342
17-6 塑料低发泡增韧方法343
17-7 塑料层化增韧方法343
主要参考文献343
第18章 改变塑料的摩擦性与耐磨性345
18-1 塑料的摩擦性与耐磨性345
18-1-1 塑料的摩擦性345
18-1-2 塑料的耐磨性347
18-1-3 常用树脂的摩擦性与耐磨性348
18-2 塑料添加改变摩擦性与耐磨性349
18-2-1 塑料添加改变摩擦性349
18-2-2 塑料添加改变耐磨性350
18-3 塑料共混改变摩擦性与耐磨性352
18-3-1 塑料共混改变摩擦性352
18-3-2 塑料共混改变耐磨性352
18-4 其它方法改变塑料的摩擦性与耐磨性353
18-4-1 塑料表面处理改变摩擦性与耐磨性353
18-4-2 塑料表面层化改变耐磨性353
主要参考文献355
第19章 改变塑料的热学性能356
19-1 塑料的热学性能356
19-2 塑料添加改变耐热性358
19-3 塑料共混改变耐热性359
19-4 塑料交联改变耐热性360
19-5 塑料形态控制改变耐热性361
19-6 塑料层化改变耐热性362
19-7 改变塑料的耐低温性363
主要参考文献365
第20章 改变塑料的寿命366
20-1 塑料的长寿改性366
20-1-1 塑料的老化性366
20-1-2 塑料添加长寿改性369
20-1-3 塑料涂层与复合长寿改性385
20-2 塑料的降解改性385
20-2-1 塑料的降解性385
20-2-2 生物降解塑料388
20-2-3 光降解塑料398
20-2-4 光—生物降解塑料401
主要参考文献401
第21章 改变塑料的电、磁学性能402
21-1 改进塑料的抗静电性与导电性402
21-1-1 概述402
21-1-2 塑料的添加改进抗静电性与导电性404
21-1-3 塑料的共混改进抗静电性与导电性413
21-1-4 塑料的涂层改进抗静电性与导电性414
21-1-5 塑料的镀层改进导电性415
21-1-6 塑料的电子束辐射改进导电性416
21-2 改进塑料的磁性416
21-2-1 概述416
21-2-2 添加改进塑料的磁性418
21-2-3 共混改进塑料的磁性420
21-3 改变塑料的其它电性能420
21-3-1 改进塑料的介电强度420
21-3-2 改变塑料的介电常数422
21-3-3 改进塑料的耐电弧性424
主要参考文献424
第22章 改进塑料的阻燃性426
22-1 塑料的燃烧性426
22-2 塑料阻燃与消烟基本原理428
22-2-1 塑料的阻燃机理428
22-2-2 塑料的消烟机理431
22-3 添加改进塑料的阻燃性及消烟性432
22-3-1 塑料添加用阻燃材料及配方设计432
22-3-2 塑料添加用消烟材料及配方设计440
22-3-3 常用树脂的添加阻燃及消烟配方参考实例441
22-4 共混改进塑料的阻燃性447
22-5 层化处理改进塑料的阻燃性448
22-5-1 阻燃涂层448
22-5-2 阻燃镀层449
主要参考文献450
第23章 改进塑料的阻隔性451
23-1 塑料的阻隔性451
23-1-1 塑料阻隔性概念451
23-1-2 影响塑料制品阻隔性的因素451
23-1-3 常用塑料的阻隔性453
23-2 共混改进塑料的阻隔性454
23-2-1 一般共混改进塑料的阻隔性454
23-2-2 层状共混改进塑料的阻隔性455
23-2-3 互穿网络改进塑料的阻隔性459
23-3 复合改进塑料的阻隔性459
23-3-1 一般树脂与一般树脂的复合460
23-3-2 一般树脂与中等阻隔树脂的复合460
23-3-3 中等阻隔树脂与中等阻隔树脂的复合461
23-3-4 一般树脂与高阻隔树脂的复合461
23-3-5 中等阻隔树脂与高阻隔树脂的复合461
23-3-6 塑料与铝箔的复合462
23-4 形态控制改进塑料的阻隔性462
23-4-1 结晶的控制462
23-4-2 取向的控制463
23-5 添加改进塑料的阻隔性463
23-5-1 添加吸氧剂463
23-5-2 添加填料464
23-6 表面处理改进塑料的阻隔性465
23-6-1 表面涂层处理465
23-6-2 表面化学处理467
23-7 交联改进塑料的阻隔性467
23-8 饱和处理改进塑料的阻隔性467
主要参考文献468
附录 本书中英文符号的含义469
热门推荐
- 1433909.html
- 1261042.html
- 2702687.html
- 284941.html
- 917252.html
- 1003974.html
- 462694.html
- 2808038.html
- 1343483.html
- 2251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69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2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4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7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8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8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6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3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2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