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国法学名著 法国民事诉讼法要义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外国法学名著 法国民事诉讼法要义 上
  • (法)让·文森,塞尔日·金沙尔著;罗结珍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083766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55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14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外国法学名著 法国民事诉讼法要义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诉讼程序总论3

一、通过司法实现权利,诉讼程序3

(一)诉讼程序探讨3

(二)恢复正名的诉讼程序7

(1)诉讼程序的作用7

(2)诉讼程序科学:诉讼之法10

(3)诉讼程序的特征15

二、通过司法实现私权,民事诉讼程序17

(一)民事诉讼程序剖析20

(1)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容20

(2)民事诉讼程序的渊源22

A 超国家立法的国际渊源23

B 超国家立法的欧洲渊源30

C 超立法渊源:宪法渊源44

D 法律一般原则64

E 历史渊源65

F 现在的立法价值渊源70

G 由法院实践产生的规则81

(3)民事诉讼程序规则的特点82

A 民事诉讼程序自有的特点82

B 民事诉讼规则与其他诉讼程序的关系84

(二)民事诉讼程序规则的时间效力88

(三)民事诉讼程序法律的空间效力91

三、民事诉讼程序,“自由、平等、博爱地诉诸司法”的手段91

(一)诉讼程序,诉讼的组织技术91

(二)诉讼程序,保证基本权利的技术93

第一部分 自由:诉权理论100

第一编 诉讼权利,墓本自由的表现100

一、诉讼权利,联合国的参照规范101

二、诉讼权利,欧洲法规定的基本权利102

三、诉讼权利,法国法规定的基本权利109

第二编 诉讼权力,法定权力的表现114

第一章 诉权的概念115

第一节 诉权的法律性质115

一、权利与诉权116

二、诉权,法定权力123

三、诉权与诉讼请求124

第二节 诉权的分类126

一、物权诉权、债权诉权与混合诉权128

二、动产诉权与不动产诉权131

三、占有诉权与本权诉权135

第二章 享有诉权的条件148

第一节 与诉讼主体人身有关的条件150

一、利益151

二、资格160

第二节 与诉讼标的有关的条件190

第三节 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提起诉讼,与此种必要性有关的条件191

第三章 诉权的转移与消灭191

第三编 诉权的行使:请求与防御192

第一节 请求193

第二节 防御199

一、实体上的防御199

二、抗辩200

三、诉讼不受理204

第二部分 自由与平等:裁判权理论213

第一编 对自然法官享有权利,平等原则的体现213

第二编 法官的活动:具有或不具有司法权性质215

第一章 司法权性质的行为217

第一节 司法权性质的行为的标准218

一、形式标准219

二、实质标准221

三、结论225

第二节 司法权性质的行为的二重性227

一、司法权性质的争讼行为227

二、司法权性质的非讼行为230

三、依申请做出的裁定的法律性质234

第三节 司法权性质的行为的效果239

一、既判力240

二、法官停止管辖256

三、司法文书的宣告效果265

四、司法文书的效果对非讼裁判决定的适用266

第二章 不具有非司法权性质的裁判行为270

一、司法行政措施的概念271

第一节 司法行政措施271

二、司法行政措施的法律制度272

第二节 与解决争议有关的非司法权性质的行为273

第三编 法官的管辖权275

第一副编 管辖权规则概述275

第一章 职权管辖规则278

第一节 普通法院的职权管辖权限279

第一分节 大审法院280

一、一般原则280

二、动产债权诉讼案件的原则管辖权282

三、大审法院的专属管辖权284

四、由独任法官管辖案件时,对管辖权的限制291

五、评议庭302

六、大审法院院长的职权305

七、大审法院有可能作为二审法院时的管辖权333

一、上诉法院的管辖权334

第二分节 上诉法院334

二、上诉法院第一院长的职权336

第二节 专门法院的职权管辖权339

第一分节 初审法院339

一、总的发展趋势:初审法院管辖权的扩大,界限339

二、初审法院对争讼案件的一般管辖权342

三、初审法院的专门管辖权344

四、初审法官的特别职权350

第二分节 商事法院353

一、商事法院的管辖权354

二、商事法院院长的职权359

第三分节 劳资纠纷仲裁法庭361

一、劳资纠纷仲裁法庭的正常管辖权:由个人劳动合同产生的争议363

二、劳资纠纷仲裁法庭管辖权的扩张与限制365

三、劳资纠纷仲裁法庭管辖权的排他性质370

四、劳资纠纷仲裁法庭各分庭的管辖权372

第四分节 社会保险事务法庭377

第五分节 农村租约对等法庭379

第三节 对争议价值的评估382

一、评估争议价值(数额)的一般规则383

二、在有多项诉讼请求的情况下,对请求数额的估价386

三、为诉讼当事人设置的选择权力390

第二章 地域管辖规则391

第一节 具有一般意义的地域管辖规则392

一、原则392

二、例外397

第二节 各种民事法院自有的规则408

第一分节 普通法院的地域管辖权408

一、大审法院,家事法官、执行法官408

二、上诉法院的地域管辖权412

一、初审法院的地域管辖权414

第二分节 专门法院的地域管辖权414

二、商事法院的地域管辖权415

三、劳资纠纷仲裁法庭以及社会保险事务法庭的地域管辖权417

四、农村租约对等法庭的地域管辖权419

第二副编 管辖权规则的灵活处理:管辖权的扩张419

第一章 约定的或任意的管辖权扩张:管辖权规则的特征421

第一节 职权管辖规则的例外422

一、不同的法院系统422

二、不同的法院审级423

三、不同的法院性质424

第二节 地域管辖规则的例外428

第二章 在涉及防御、诉讼附带事件与附带诉讼请求时,法院的权力:法定的管辖权扩张429

一、大审法院430

二、其他法院435

第三副编 管辖权附带事件的解决:对违反管辖权规则的制裁438

第一章 无管辖权问题的处理440

第一节 管辖权审查的启动技术441

一、第一种技术:无管辖权抗辩441

二、第二种技术:法官依职权提出其无管辖权445

第二节 一审法院的作用与权力448

一、无管辖权抗辩的审查448

二、第一种情形:受诉法院宣告其无管辖权449

三、第二种情形:受诉法院认为其有管辖权450

第三节 针对一审就管辖权问题做出的裁判决定设置的救济途径452

一、管辖权异议以及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的程序453

二、对冒失提出不服管辖申请的当事人可能给予的制裁465

三、诉讼当事人撤回其提出的救济申请465

第四节 管辖权问题的解决与继续进行实体上的诉讼467

第一分节 第一组情形:管辖权程序的结果:指定有权审理案件实体的法院467

一、由宣告无管辖权的一审法院解决附带事件468

二、由受理管辖权异议的上诉法院解决附带事件469

三、由受理上诉的上诉法院解决附带事件474

第二分节 第二组情形:管辖权程序的结果,诉讼当事人自行处理478

第五节 对上诉法院就管辖权问题做出的判决向最高司法法院提出上诉481

第二章 诉讼系属抗辩与诉讼关联抗辩的处理483

第一节 诉讼系属抗辩483

第二节 诉讼关联性485

第三部分 自由、平等、博爱:诉讼理论491

第一编 诉讼范围的确定491

第一副编 诉讼的争议范围:诉讼关系492

第一章 诉讼关系的法律性质与特征493

一、诉讼关系的法律性质493

二、诉讼关系的法律特征496

第二章 诉讼关系的构成要件500

第一节 诉讼关系中涉及到的人500

一、诉讼当事人,他们在诉讼程序中的角色501

第一分节 诉讼当事人与诉讼第三人,他们各自的角色501

二、第三人505

第二分节 诉讼能力508

一、权利能力508

二、行为能力510

第三分节 诉讼当事人的助理与代理514

一、诉权代理515

二、诉讼助理与诉讼代理527

第二节 请求标的与原因532

一、标的535

二、原因537

第二副编 诉讼的程序框架:指导诉讼的基本原则545

第一章 保障诉讼民主运作的原则552

第一节 享有在独立的、不偏倚的法院进行诉讼的权利553

一、享有“公正诉讼”的权利558

第二节 享有“在合理期限内公开进行公正诉讼”的权利558

二、享有“公开诉讼”的权利562

三、享有“在合理期限内进行诉讼”的权利”565

第三节 有“不针对自己作不利证明的权利”吗?566

第二章 有关当事人与法官各自作用的原则566

第一节 控告原则或主动原则以及对推进诉讼的支配权568

一、对原则的表述:由当事人来推进诉讼569

二、对原则的限制:法官依职权推进诉讼571

第二节 处分原则与对争议实体的支配权582

一、诉讼的事实584

二、法律587

三、有关事实的证据604

第三节 尊重辩护权利原则与对审原则607

一、尊重辩护权利的原则607

二、对审原则611

一、争议恒定与当事人629

第四节 争议恒定与法官不得对争议进行处分629

二、争议的不可处分性与法官的职权632

第五节 保持克制态度之义务634

第三章 与诉讼程序的特点有关的基本原则635

一、民事诉讼程序既是口头程序又是书面程序635

二、民事诉讼程序的世俗特征637

第三副编 诉讼的形式范围638

第一章 诉讼文书的形式639

第一节 诉讼文书的起草643

第一分节 执达员文书的起草644

一、执达员文书的限制形式645

二、执达员文书上应当载明的事项646

第二分节 “律师对律师”或上诉法院诉讼代理人之间的文书的起草650

第二节 诉讼文书的通知651

一、由他人代理诉讼的当事人652

第一分节 有关各种通知的共同规定652

二、通知的地点653

第二分节 普通法的两种通知途径655

一、经执达员进行的通知:诉讼文书的执达员送达657

二、按照普通形式进行文书通知667

第三分节 通知的特别形式669

一、律师间通知的简化形式670

二、对国际间的文书通知所规定的手续670

第三节 对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制裁,诉讼文书无效673

一、立法对诉讼程序无效的规定674

二、诉讼文书无效的范围677

三、无效制度681

四、宣告无效所产生的效果688

第二章 实施诉讼行为的时间688

一、期间的计算689

二、各种期间的长短以及可能进行的变更692

三、对不遵守期间的制裁695

第二编 诉讼的进展过程697

第一副编 诉讼的典型程序699

第一章 争讼程序700

第一分章 争讼性质的对审终局程序700

第一节 诉讼的提起701

第一分节 提起诉讼的请求701

一、“提起诉讼的请求”的形式702

二、“提起诉讼的请求”的效果711

第二分节 法院对案件的受理712

第二节 法庭辩论719

一、审判法庭的组成720

二、法庭辩论的期日721

五、庭审的治安秩序722

三、辩论的语言722

四、辩论的公开性722

六、庭审的进展723

七、辩论终结733

第二分章 缺席进行的争讼程序736

第一节 因当事人“不出庭”引起的缺席742

一、原告不出庭743

二、被告不出庭744

第二节 因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完成诉讼行为而引起的“缺席”753

一、原告缺席或者被告缺席754

二、双方当事人都缺席,撤销案件755

第三分章 争讼性质的临时程序:紧急审理程序756

第一节 程序756

一、紧急审理请求的提出756

二、开庭审理757

三、紧急审理判决的内容759

第二节 紧急审理裁定760

第三节 救济途径762

第四节 “按照紧急审理形式”做出的裁定765

第二章 非讼案件之程序765

一、应当适用非讼程序的情形766

二、非讼案件适用的程序767

第三章 依申请做出裁定的程序771

第二副编 各类法院适用的程序773

第一章 大审法院适用的程序774

引言 大审法院程序的一般特征及其发展演变774

一、大审法院审前准备程序的演变发展775

二、大审法院程序的特殊性784

第一节 经过审前准备的普通对审程序789

一、起诉790

二、法院受理诉讼796

三、诉讼关系的产生800

四、为召唤案件开庭以及对案件状况的评估802

五、在审前准备法官前进行的审前准备程序805

六、审前程序的终结824

七、开庭辩论830

第二节 大审法院的专门程序833

一、以所有诉讼当事人自由选择为前提条件的程序834

二、加快程序837

三、非讼案件之程序843

四、在大审法院院长前进行的程序844

第二章 专门法院适用的程序850

第一节 初审法院适用的程序852

一、普通程序853

二、特别程序861

一、商事法院受理案件873

第二节 商事法院适用的程序873

二、诉讼的进展876

三、商事法院院长的权力878

第三节 劳资纠纷调解法庭适用的程序880

一、劳资纠纷调解庭对案件的受理881

二、强制性试行和解,调解法庭883

三、判决法庭886

四、劳资纠纷紧急审理程序887

五、劳资纠纷调解法庭的缺席程序888

六、劳资纠纷调解法庭两种意见票数相等的情形,裁决法官889

第四节 社会保险事务法庭适用的程序891

一、对审程序892

二、社会保险事务法庭的缺席程序893

第五节 农村租赁对等法庭适用的程序894

第一章 各种抗辩896

第三副编 诉讼程序的附带事件896

第一节 延迟诉讼抗辩897

一、为一方当事人利益而设置期限所产生的抗辩898

二、在实施某些特定救济的情况下旨在中止诉讼的抗辩899

三、要求设立保证的抗辩900

第二节 抗辩的顺序905

第二章 裁判上证据的提出905

导言 有关裁判上提出证据的概述905

第一节 有关书证与文件的附带事件914

第一分节 各当事人自愿提出书证以及诸当事人之间传达书证915

第二分节 强制提出书证918

一、由一方当事人持有的文书、字据的提交918

二、取得第三人持有的文书、字据920

第三分节 有关书证的异议923

一、有关私署文书的异议925

二、有关公证文书的异议935

第二节 审前准备措施943

第一分节 适用于审前准备措施的一般规则943

一、命令审前准备措施的决定943

二、审前准备措施的执行与监督950

三、对不符合规则的情形的制裁959

第二分节 各种不同的审前准备措施960

一、法官亲自审查961

二、当事人亲自出庭963

三、第三人的声明,证人证言970

四、由技术人员执行的审前准备措施985

第三节 裁判上的宣誓1014

第三章 因诉讼请求变更或诉讼当事人变更而产生的附带事件:附带请求1016

第一节 追加之诉1016

第二节 反诉1018

第三节 参加之诉1022

一、共同规定1023

二、任意参加1024

三、强制参加或牵连参加诉讼1027

第四章 与司法裁判人员有关的附带事件1030

第一节 与司法官有关的附带事件1030

第二节 与律师以及司法助理人员有关的附带事件1031

第五章 与诉讼进程有关的附带事件1033

第一节 诉之合并与分离1034

第二节 与诉讼中断有关的附带事件1035

第三节 与诉讼中止有关的附带事件1038

第四节 有关诉讼消灭的附带事件1042

一、“撤回”(诉讼)1043

二、诉讼逾期失效1050

三、认诺1055

四、传唤状失效1059

第三编 诉讼产生的结果1060

第一副编 判决1061

第一章 判决的分类1063

一、终局判决1064

二、临时判决1065

三、混合判决1071

第二章 判决的制作、起草与宣告1080

第一节 判决的实质规则与形式规则1080

一、法官评议与表决1081

二、判决的起草与形式1085

三、判决的宣告1095

四、判决的证明力1097

第二节 对违反判决制作、起草与宣告之规则的制裁,判决无效1097

一、无效的范围1098

二、无效的实施1101

第三章 判决的公告与通知1106

第一节 判决的公开1107

第二节 判决的通知1108

一、通知判决的一般条件1110

二、在当事人不出庭而进行的程序之后做出的某些判决的特别送达规则1114

第四章 判决的执行1118

第一节 执行判决的条件1120

一、执行判决的先决条件1120

二、执行判决的时间1121

三、执行判决的方式1127

四、有可能妨碍执行判决的事件1128

第二节 先予执行1131

一、先予执行的范围与条件1132

二、先予执行的效果1147

第二副编 上诉途径1149

序章 一般原则1150

第一节 对各种上诉途径的介绍1150

一、由法令规定的救济途径1151

二、由法院判例创设的“无效-救济途径”1156

第二节 各种上诉途径的共同规则1161

一、上诉途径的期间1162

二、上诉途径的运用1166

第一章 普通上诉途径1169

第一分章 缺席判决异议1169

第一节 缺席判决异议的可受理性条件1170

一、提出缺席判决异议的权力1170

二、提出缺席判决异议的期间1172

三、缺席判决异议的形式1173

一、中止效果1175

第二节 缺席判决异议的效果1175

二、移审效果1176

第三节 诉讼的结果1179

第二分章 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1180

第一节 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的条件1184

第一分节 实质条件:上诉权1184

一、准许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的裁判决定1185

二、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中的当事人1187

三、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的期间与时间1207

第二分节 上诉的形式:上诉状1220

一、主上诉的形式1221

二、附带上诉与引发的上诉的形式,任意参加与强制参加的形式1234

第二节 上诉的效果1236

一、中止执行判决的效果1236

二、移审效果1238

三、提审1253

第三节 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的程序1258

第一分节 共同规定:当事人、法官与法院书记员1259

一、当事人1260

二、司法官1261

三、上诉法院书记员的作用1262

第二分节 合议庭实行的程序1263

一、上诉案件的审前准备与判决1263

二、上诉法院判决的起草1276

三、上诉法院判决的执行1276

第三分节 上诉法院第一院长前实行的程序1279

一、紧急审理裁定1279

二、依申请做出裁定1280

第二章 非常上诉途径1281

第一分章 第三人取消判决的异议1282

第一节 第三人提出取消判决之异议的条件1286

第二节 第三人提出取消判决异议的程序1293

第三节 第三人取消判决异议的效果1295

第二分章 申请再审(即过去的民事申请)1296

第一节 再审申请的适用范围1298

第二节 再审申请的程序1301

第三分章 向最高司法法院提出上诉1303

第一节 向最高司法法院提起上诉的条件1308

一、可以针对哪些判决向最高司法法院提起上诉1309

二、向最高司法法院提起上诉中的当事人1313

三、向最高司法法院提起上诉的期间与提起上诉的时刻1318

四、向最高司法法院提起上诉的原因1319

第二节 向最高司法法院提起上诉的效果1333

第三节 向最高司法法院提起上诉的程序1337

一、向最高司法法院提起上诉的声明以及当事人交换上诉理由状1339

二、最高司法法院对上诉的审查1349

第四节 最高司法法院的判决1357

第一分节 驳回上诉的判决1359

第二分节 撤销原判决的判决1362

一、撤销原判的判决的内容与范围1362

二、撤销原判、发回重审1365

三、与受移送法院的冲突,大法庭(全体会议)的判决1369

四、撤销原判、不发回重审1372

第三副编 诉讼费用1375

第一章 诉讼费用与其他费用1376

一、诉讼费用包括哪些项目1377

二、诉讼费用由谁负担1385

三、诉讼费用的结清1387

四、对不包括在诉讼费用之内的司法助理人员的费用、酬金与垫付款的请求与异议1392

五、有关技术人员报酬的异议1392

六、有关商事法院书记员的费用、酬金与垫付款的异议1393

第二章 法律援助1394

第一节 司法援助1401

一、司法援助的适用范围1401

二、给予司法援助的条件1404

三、司法援助的程序1406

四、司法援助的效果1411

五、司法援助的撤销1418

第二节 获得法律援助1419

第三节 法律援助与法律咨询的正式组织机构1421

第四部分 仲裁1429

第一节 仲裁协议1429

一、有关各种仲裁协议的共同条件1430

二、仲裁条款1432

三、仲裁协议1438

一、作为仲裁员应当具备的条件1441

第二节 仲裁庭的组成1441

二、仲裁员的指定1443

三、仲裁员的任务的延续时间1446

四、对解决附带事件有管辖权的法官及适用的程序1448

五、在订立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普通法院无管辖权1449

第三节 在仲裁庭进行的诉讼1451

一、仲裁员的一般权力1451

二、仲裁程序1454

第四节 仲裁裁决1457

一、仲裁裁决的形式与内容1457

二、仲裁裁决的效力1458

三、向法院书记室存交仲裁裁决并进行登记1461

第五节 救济途径1461

一、普通上诉途径1463

二、非常上诉途径14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