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
  • 孙斌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20170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增长-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3

第一章 导言3

一、问题的提出3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4

三、重要概念界定6

四、篇章结构7

五、上海概况8

第二篇 理论研究第二章 有关区域经济增长的区域经济理论15

一、增长极理论15

二、出口基础理论17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20

四、新经济地理理论23

五、创新环境学说25

六、中国的区域经济研究27

第三章 经济理论中的制度学说30

一、较早时期的制度学说30

二、新制度经济学33

三、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中制度的经济绩效39

四、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展望43

第四章 新制度经济学在转型国家中和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应用44

一、新制度经济学在转型国家中的应用44

二、制度与区域经济增长52

第三篇 实证研究第五章 上海的制度67

一、上海制度的特征67

二、上海的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及实施保障机制74

第六章 上海的制度变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81

一、上海制度变迁的背景81

二、上海改革的总进程83

三、市场发展86

四、经济主体自主性的增强91

五、政府改革95

六、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97

第七章 上海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100

一、改革前后经济周期的比较100

二、改革之后经济增长要素的改善105

三、改革以来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关联分析114

第八章 上海地区制度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定量分析117

一、关于制度与经济绩效相关关系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117

二、分析策略120

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1)——以非国有经济比重作为制度的指标123

四、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2)——以合成指数作为制度的指标127

第九章 制度经济绩效的区域比较(1)——定量分析135

一、改革进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135

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1)——以非国有经济比重作为制度的指标140

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2)——以合成指数作为制度的指标145

第十章 制度经济绩效的区域比较(2)——案例研究150

一、上海与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比较150

二、温州与苏州农村工业化的比较159

第十一章 上海制度变迁的不足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68

一、市场秩序尚不完善168

二、国有企业改革滞后171

三、私有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173

四、政府改革不到位176

第四篇 结论181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任务181

一、重要的研究结论181

二、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183

三、研究展望186

参考文献189

附录210

图1-1 篇章结构7

图1-2 上海市区位示意图8

图1-3 上海市行政区划图9

图2-1 上海与临近区域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较16

图2-2 上海市出口比重18

图2-3 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各需求因素的比重19

图2-4 上海市生产总值增量中各需求因素增量的比重19

图2-5 上海市净迁入人口数25

图4-1 两区域模型55

图6-1 中国企业职工的年收入(1953~1979年)82

图7-1 上海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00

图7-2 上海市生产总值结构102

图7-3 上海市工业生产总值所有制结构104

图7-4 上海市消费品零售总额所有制结构104

图7-5 上海市消费和资本形成的平均增长率106

图7-6 1997年上海市价格形成结构106

图7-7 上海市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来源结构108

图7-8 上海市银行存贷款108

图7-9 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110

图7-10 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110

图7-11 上海市技术引进111

图7-12 上海市R&D支出及占生产总值比重111

图7-13 上海市非国有经济比重112

图7-14 上海市工业企业人均从业人员的工业总产值112

图7-15 上海市每元工业总产值的利润113

图7-16 上海市每元固定资产净值的工业总产值113

图7-17 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比较114

图7-18 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增长部分的所有制结构114

图7-19 上海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976~2001年)115

图7-20 上海市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比较(1978~2000年)116

图8-1 上海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和非国有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1979~2000年)124

图8-2 上海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非国有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的一元回归分析124

图8-3 异方差检验(1)126

图8-4 上海政府消费的比重变化128

图8-5 上海市外贸总额与生产总值的比例128

图8-6 上海制度合成指数指标体系130

图8-7 上海人均生产总值真实增长率与合成制度指数变化的一元回归分析132

图8-8 异方差检验(2)133

图9-1 中国改革的空间渐进性136

图9-2 中国改革空间顺序的区域划分137

图9-3 中国非国有经济的比重141

图9-4 一元回归分析结果(1)142

图9-5 异方差性检验144

图9-6 中国区域制度合成指数指标体系146

图9-7 一元回归分析结果(2)147

图9-8 异方差性检验149

图10-1 上海与深圳的地理区位150

图10-2 苏州与温州的地理区位160

图10-3 温州市民营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162

图11-1 上海的国有固定资产投资173

表1-1 2005年上海基本数据11

表2-1 上海生产总值、就业人数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率22

表2-2 技术进步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3

表5-1 上海不同历史时期制度情况简表80

表5-2 上海不同历史时期正式制度实施机制简表80

表6-1 计划经济时期各阶段的投资结构81

表6-2 上海改革进程一览表98

表7-1 上海的经济周期101

表7-2 证券市场、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基本数据109

表8-1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125

表8-2 多重共线性检验(1)126

表8-3 制度指数合成因子的权重131

表8-4 上海的合成制度指数(1985~2000年)131

表8-5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132

表8-6 多重共线性检验(2)133

表9-1 非国有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138

表9-2 中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率139

表9-3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143

表9-4 多重共线性检验144

表9-5 制度指数合成因子的权重146

表9-6 合成制度指数的年均变化147

表9-7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148

表9-8 多重共线性检验149

表10-1 深圳2000年基本数据151

表10-2 上海与深圳高科技产业总产值及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52

表10-3 1999年上海与深圳高科技产品销售额的结构152

表10-4 上海与深圳高科技产业企业数量的所有制结构153

表10-5 上海与深圳1999年高科技产业的企业规模与绩效153

表10-6 上海与深圳1998年技术创新比较154

表10-7 温州与苏州2000年基本数据161

表10-8 苏州市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