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货币金融史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端六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5463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货币史-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代货币金融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封建制度下的货币流通3
第一章 制钱3
(一)叙论3
1.不完整的平行本位制3
2.铸币的封建性3
3.铜钱是人民日用所必需5
4.制钱行使的区域5
5.制钱铸发数6
6.铜钱的紊乱情形10
(二)制钱的重量11
1.名义上制钱重量的变更11
2.实际上制钱重量的减轻13
3.重量减轻的原因14
(三)制钱的成分15
1.黄钱、青钱与红钱15
2.制钱成分的变更16
3.成分变更的重要性不大18
(四)铸钱材料的采购19
1.铸钱材料的来源19
2.收购铜斤的经过情形20
3.收购滇铜的封建剥削22
(五)滇铜的运输28
1.滇铜运京的路线28
2.滇铜运京的困难情形29
3.滇铜运京的人事布置30
4.管运的黑幕31
5.迫使船户讹诈商民32
6.运铜期限32
7.咸同年间的铜运33
(六)洋铜的采购与运输34
1.洋铜的采购34
2.出洋购铜预发帑本35
3.洋铜进口数量与价值36
(七)铸钱技术及铸钱局的组织37
1.京局的管理与组织37
2.炉头的封建把头的剥削39
3.铸钱由手工业进到机器工业41
(八)铸钱成本与铸钱余利43
1.关于本位币与辅币的问题43
2.制钱成本计算的复杂性43
3.铸币材料价格的变动44
4.清初铸钱盈亏的例示45
5.康熙年间京局铸钱成本45
6.雍正年间云南铸钱成本46
7.雍正年间京局铸钱成本47
8.成本计算的规律48
9.光绪年间福建铸钱成本49
10.成本加重的原因50
(九)私铸与私销50
1.私铸与私销发生的原因50
2.从法令上来看私铸与私销51
3.私铸与私销同时并行51
4.防止私铸的方法52
5.私铸的策源地53
6.私销的利益53
7.防止私销的方法54
第二章 银两57
(一)银两在清朝历史发展中所处的地位57
1.银对钱占据上风57
2.清朝重银轻钱政策57
3.当时人士对重银轻钱的看法58
(二)银两是封建剥削的工具60
1.清朝财政所用货币单位60
2.国家征税用银的由来60
3.清朝国库制度61
4.各省解银进京情形62
5.征收田赋时的种种剥削62
6.官吏剥削引起农民反抗65
7.银匠书吏的舞弊66
8.银购买力的下落67
(三)具有实物存在的银两67
1.银两铸币67
2.实银与虚银68
3.实银的种类68
4.实银的重量69
5.实银的成色69
6.大条银71
7.铸造宝银的机关71
8.鉴定宝银的机关72
(四)秤量银两的“平”73
1.库平73
2.漕平74
3.广平74
4.关平74
5.公砝平75
6.五种平的相互关系75
(五)作为价值符号的银两76
1.虚银的发生76
2.库平银77
3.关平银78
4.北京有七种银两80
5.上海规元的发生与发展80
6.营口过账炉银82
7.一个辗转兑换的例子83
8.各地银两逐渐统一84
第三章 咸丰朝的通货膨胀85
(一)嘉、道、咸年间清朝财政困难的情形85
(二)大钱、铁钱、铅钱的铸发86
1.咸丰以前讨论大钱铸造问题86
2.铸造大钱、铁钱、铅钱简史88
3.两个铸造大钱机关89
4.王茂荫反对铸大钱90
5.咸丰三年至四年的大钱90
6.咸丰五年的大钱92
7.咸丰六年至七年的大钱92
8.咸丰九年的大钱93
9.咸丰四年始铸铁钱94
10.咸丰四年始铸铅钱95
11.恢复制钱流通的计划95
12.北京制钱消失96
13.收回大钱的办法97
14.停铸大钱97
(三)官票、宝钞的强制发行97
1.官私两种钞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97
2.顺治年间的发钞98
3.咸丰以前讨论发钞问题98
4.王茂荫的发钞政策100
5.咸丰三年户部奏请行钞100
6.清帝允许发钞101
7.搭收搭放办法102
8.王茂荫自请议处遭到严谴103
9.发钞政策拟推行于各省104
10.票钞贬值停止发行105
第二篇 封建主义金融事业的发展及其衰微109
第一章 典当业109
(一)典当业的概况109
(二)高利贷资本的典当业110
(三)典当业与政府、官僚的关系112
1.官款存放典当生息112
2.官僚营运资金114
第二章 票号115
(一)票号的概况115
1.票号的起源115
2.分支机关遍于中外各处116
3.山西人的财富117
4.票号的帮别117
(二)票号组织的封建性118
1.资本组织118
2.用人的封建性118
(三)票号的营业120
1.票号营业的发展120
2.汇兑业务121
3.民信局121
4.官款汇兑123
5.关内外汇兑123
6.光绪年间汇款统计124
7.存款与放款125
8.利润的来源126
(四)票号与官吏、中外商人的关系128
1.与官吏的关系128
2.与中外商人的关系129
(五)票号的作用与钱庄不同130
(六)票号的兴盛与衰落131
1.票号的兴盛131
2.票号的衰落及其原因132
第三章 钱庄和银号136
(一)钱庄、银号的概况136
1.钱庄、银号的分布区域136
2.钱票、银票的发行137
3.钱票、银票的性质138
4.其他信用机构138
(二)北京的钱铺139
1.雍、乾、嘉、道年间的钱铺139
2.咸丰年间的钱铺141
3.其他发行钱票机关143
(三)广州的钱商144
1.广州钱商的组织144
2.钱商的买办性144
(四)上海的钱庄145
1.上海钱庄的起源145
2.钱庄操纵货币兑换的价格147
3.钱庄担任对外贸易的职务148
4.钱庄在国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149
5.庄票在上海商界的势力149
6.钱庄坚持用银两记账的原因150
7.银拆与洋厘150
8.汇划银与划头银153
9.庄票的流通154
10.钱庄的投机和倒闭154
第四章 官银钱号157
(一)太平天国革命以前的官银钱号157
1.官银钱号的营业性质157
2.两项业务——兑换银钱,倾熔银锭157
(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官银钱号159
1.北京官银钱号的设立159
2.福建的永丰官局161
3.陕西的官钱局162
(三)太平天国革命以后的官银钱号163
1.省库办理汇兑163
2.海关银号164
3.各省普遍设立官银钱号165
第三篇 银钱比价变动及其原因、后果与对策169
第一章 银钱比价的变动169
(一)银与钱的内在关系169
(二)银钱比价的变动170
(三)银钱比价变动的幅度与趋势178
第二章 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180
(一)变动的原因180
1.银贵钱贱的原因180
2.银贱钱贵的原因181
3.银居主要地位181
(二)变动的后果182
(三)对策183
1.调剂钱值的第一个办法——加减钱的重量183
2.调剂钱值的第二个办法——加减铸钱数量183
3.调剂钱值的第三个办法——搭收搭放办法184
第三章 引人注目的嘉庆十三年到咸丰六年(1808~1856)186
(一)银贵钱贱的原因186
1.第一类看法——生齿日繁、费用日广说186
2.第二类看法——钱票夺取制钱地位说187
3.第三类看法——国家重银轻钱说187
4.第四类看法——偷铸小钱说188
5.第五类看法——纹银外流说189
6.银贵钱贱的主要原因193
7.鸦片进口所引起的纹银外流是银贵钱贱的主要原因194
(二)银贵钱贱的后果195
(三)对策199
1.第一类——禁银出口法200
2.第二类——禁烟入口法201
3.第三类——议行大钱法201
4.第四类——禁银行钞法202
5.第五类——重视制钱法202
6.第六类——自铸银元法204
7.六类办法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情况204
第四章 咸丰七年到宣统三年(1857~1911)206
(一)银贱钱贵的原因206
1.第一类看法——中国贸易出超、纹银大量进口说206
2.第二类看法——外人收买制钱装运出口说206
3.第三类看法——中国铸钱日少、世界银价日跌说207
4.原因的分析208
(二)银贱钱贵的后果211
(三)对策212
第四篇 外国金融势力的侵入215
第一章 1894年前的外国银行215
1.最初设立的外商银行215
2.1845~1894年的外商银行217
3.资金的来源218
4.钞票的非法发行218
5.钞票发行的开始年份219
6.国际汇兑的垄断220
7.汇丰银行220
8.德华银行226
第二章 1895~1911年期间的外国银行227
(一)清末来华设立的外国银行227
(二)外商银行的侵略活动228
1.钞票的非法发行228
2.借款与投资概况229
(三)汇丰银行231
1.投资机构231
2.垄断华洋贸易和操纵外汇行市232
3.政治借款的垄断与竞争232
4.争夺海关管理权234
5.关税保管权逐渐落入汇丰一家手中235
(四)华俄道胜银行237
第三章 洋钱流入与纹银流出241
1.洋钱流入与纹银流出的损失241
2.中外人士对本问题的不同看法243
3.银出超的开始年份243
4.银出超的数值244
第五篇 向贵金属货币制度的方向发展253
第一章 外国银元的流入与流通253
(一)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洋钱253
1.最初流入中国的洋钱253
2.洋钱的来源254
3.洋钱流入的途径255
4.洋钱在中国流通的方向255
5.洋钱在中国市场所起的作用256
6.洋钱初入中国作为银两流通257
7.洋钱为中国人所乐用257
8.洋钱的交换价值258
(二)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洋钱261
1.鹰洋初入中国及其名称261
2.鹰洋流入中国的途径262
3.鹰洋的交换价值262
4.墨西哥输出银元的数量262
(三)洋钱在中国流通的数量、重量、成色及其紊乱现象264
第二章 本国银币的铸发266
(一)酝酿时期266
1.清廷对自铸银币的顽抗态度266
2.仿造银元的开始266
3.主张自铸银元的意见267
4.实行仿造银元268
(二)大量自铸银币的开始271
1.广东开始自铸银币271
2.开始铸造的年份271
3.广东铸造银币的规模272
4.广东银币的内容273
5.其他各省所铸银币274
6.清朝铸发银币数274
7.清末币制的紊乱275
第三章 世界金银比价变动对中国币制的影响277
(一)世界金银比价的长期稳定与剧烈变动的到来277
(二)十七八世纪中国市场的金银比价及黄金进出口情形281
(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世界银价变动对中国币制的影响285
1.世界银价的跌落285
2.清初米价的上涨286
3.战时中国金价的骤涨286
4.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287
5.镑亏问题288
6.对外贸易问题289
7.金银进出口统计的不全289
第六篇 帝国主义侵略中的中国货币问题293
第一章 货币本位问题293
(一)对日赔款变为金币外债293
(二)庚子赔款与偿金问题295
1.辛丑和约第六款摘要295
2.清政府处理偿金问题的软弱无能296
(三)本位问题的争论298
(四)清朝当局对本位问题的态度303
(五)帝国主义侵略中的划一币制条约306
(六)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阴谋307
1.国际汇兑委员会的阴险组织307
2.《中国新圜法条议》暴露了美帝侵略的野心308
3.中国人的反对309
4.狐狸尾巴毕竟露出来了311
(七)整顿币制借款312
第二章 银币成色与重量的问题314
(一)银币成色、重量的紊乱情形314
(二)关于成色问题316
(三)关于重量问题317
(四)银辅币的发行320
第三章 铜元322
(一)叙论322
(二)铸造铜元的开始及其发展323
(三)铜元的成色、重量与种类326
(四)铸造铜元的材料、成本及余利327
1.材料327
2.成本328
3.余利329
(五)清政府管理铸造铜元的政策329
(六)铜元铸发数332
(七)私运与私铸334
(八)铜元与银的比价335
(九)铜元滥发的恶影响337
(十)一厘铜币338
第七篇 帝国主义侵略中的中国银行业343
第一章 中国通商银行设立以前有关银行的记载343
(一)银行名称的由来343
(二)设立银行的建议344
第二章 中国银行业的兴起346
(一)银行业发生的原因346
(二)设立银行的动机346
(三)中国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347
1.设立的经过347
2.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组织350
(四)清末设立的银行351
1.第一国家银行——户部银行352
2.四川浚川源银行353
3.第一储蓄银行——信成银行353
4.浙江兴业银行354
5.交通银行354
6.清末尚存的银行355
第三章 银行券的发行357
(一)发行权357
(二)兑换制度与准备制度358
(三)银行券发行数359
(四)发行制度的紊乱360
(五)清政府所采取的政策361
热门推荐
- 1222134.html
- 1079664.html
- 1780350.html
- 3794218.html
- 919215.html
- 1477008.html
- 1570401.html
- 2315460.html
- 778767.html
- 822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9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6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2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7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6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3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9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0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9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