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致癌物危害的预防与干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致癌物危害的预防与干预
  • 张积仁,李纪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1841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致癌因素-致病环境因素-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致癌物危害的预防与干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致癌物概述1

第一节 简述1

一、化学致癌物的发现历史1

二、物理致癌物的发现历史2

三、生物致癌物的发现历史4

第二节 IARC发布的致癌物分级6

第二章 环境致癌物的分类9

第一节 按活化需要不同分类9

一、直接致癌物9

二、间接致癌物10

第二节 按致癌危险性不同分类12

第三节 按遗传毒性不同分类12

一、遗传毒性致癌物12

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12

三、未确定遗传毒性致癌物13

第四节 其他分类13

第三章 环境致癌物的认定程序15

第一节 动物试验15

一、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15

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17

三、转基因动物的致癌研究19

第二节 流行病学调查20

一、研究目的20

二、基本组成20

第四章 环境致癌物的检测方法及标准23

第一节 辐射的检测方法及标准23

一、个人剂量检测23

二、X-γ辐射剂量测量23

三、γ能谱测量24

四、氡及其子体测量25

五、中子活化分析原理25

六、样品总α总β放射性的测量26

七、工作场所表面污染监测28

第二节 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及标准29

一、重金属检测方法简介29

二、环境中重金属的检测30

三、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39

第三节 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及标准46

一、三氧化硫和硫酸46

二、苯47

三、氯乙烯50

四、甲醛51

第四节 农药的检测方法及标准54

一、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地位及农药检测的必要性54

二、农药的主要检测方法54

三、国内外对农药的检测方法60

四、我国农药的检测方法及标准73

第五节 大气微粒的检测方法及标准87

第六节 生物致癌物的检测方法及标准88

第七节 检测技术90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90

二、原子荧光光谱法92

三、色谱法92

第五章 环境致癌物致癌的分子机制95

第一节 癌基因95

第二节 抑癌基因100

第三节 DNA修复102

第四节 细胞凋亡104

第五节 信号转导106

第六节 细胞周期108

第七节 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110

第八节 DNA加合物及检测方法112

第九节 重金属暴露及其致癌的分子机制115

第十节 农药暴露导致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121

第六章 环境致癌物的暴露因素127

第一节 辐射暴露因素127

一、紫外线127

二、电磁辐射130

三、电离辐射132

第二节 重金属暴露因素134

一、砷134

二、汞136

三、镉137

四、铅140

五、铬142

六、镍144

七、其他146

第三节 致癌化合物暴露因素148

一、亚硝胺类148

二、氨基偶氮类156

三、植物毒素类158

四、其他159

第四节 农药暴露因素160

一、农药的特性及危害160

二、农药暴露的途径162

三、农药暴露评估163

四、农药暴露的致癌性164

第五节 生物致癌物暴露因素165

一、病毒165

二、幽门螺杆菌181

三、黄曲霉毒素185

四、寄生虫188

第七章 环境致癌物生物标志物及检测技术191

第一节 生物标志物概述191

一、生物标志物的定义191

二、生物标志物分类:暴露标志物、效应标志物、易感标志物191

三、环境致癌物生物标志物监测的意义192

第二节 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192

一、环境致癌物易感标志物检测技术192

二、环境致癌物效应标志物检测技术197

第八章 环境致癌物的零级预防201

第一节 环境污染的挑战与零级预防的意义201

第二节 法律体系206

第三节 行政监管211

第四节 儿童防护230

第五节 环境医学与预防医疗教育232

第六节 公众环保意识和责任感233

第七节 绿色环保组织233

第九章 环境致癌物的防护237

第一节 环境致癌物知识普及237

第二节 致癌物质检测民用化238

第三节 具体防护措施238

一、电离辐射暴露的防护238

二、重金属暴露的防护239

三、致癌化合物暴露的防护239

四、农药暴露的防护240

五、大气微粒暴露的防护241

六、生物致癌物暴露的防护241

第十章 环境致癌物对人体功能的影响245

第一节 生理代谢功能分析245

一、骨代谢及调节因素检测245

二、代谢综合征评估246

三、肝脏功能分析247

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分析249

一、精神激素健康评估249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相关肽测定249

三、肾上腺皮质压力分析250

四、性腺激素检测250

五、甲状腺激素检测251

六、生长激素分析251

第三节 营养状况分析251

一、氨基酸平衡性分析251

二、抗氧化维生素分析252

第四节 免疫系统分析252

第五节 食品添加物过敏原分析253

第六节 肾脏功能检测254

一、肾小球功能检测254

二、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254

三、肾小管排泌功能检测255

四、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测255

五、肾小管性酸中毒检测255

第七节 抗氧化功能分析255

一、抗氧化酶检测255

二、DNA/RNA损伤255

三、蛋白质氧化损伤256

第八节 环境毒素系统检测256

一、环境激素系列:增塑剂/防腐剂/清洁剂256

二、重金属离子检测256

三、致癌物大分子螯合物的检测258

第九节 恶性肿瘤的实验检测258

一、肿瘤标志物的检测258

二、恶性肿瘤的常用基因检测258

第十一章 环境致癌物急性暴露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61

第一节 放射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261

第二节 重金属中毒的诊断与治疗265

第三节 致癌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与治疗268

第四节 农药中毒的诊断与治疗269

第五节 硅沉着病等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273

第六节 生物致癌物导致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74

第十二章 低剂量环境致癌物暴露可以引发多种疾病281

第一节 低剂量重金属暴露可引发慢性病281

一、重金属暴露与肥胖281

二、重金属暴露与心血管系统疾病281

三、重金属暴露与糖尿病283

四、重金属暴露与神经系统疾病284

五、重金属暴露对妇女儿童的影响285

六、重金属暴露与自身免疫病、皮肤疾病286

第二节 低剂量农药暴露可引发多种慢病287

一、农药暴露可导致神经退行性病变及神经行为障碍287

二、环境中超微农药颗粒是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288

三、农药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290

四、农药可导致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发展290

第十三章 接触致癌物质后的干预方法293

第一节 营养干预293

第二节 免疫功能干预295

第三节 代谢解毒功能干预302

第四节 抗氧化功能干预304

第五节 肠屏障功能障碍干预306

第六节 双膜靶向干预排毒技术306

一、双膜靶向干预排毒技术的原理306

二、双膜靶向干预排毒技术的作用308

三、双膜靶向干预排毒技术在环境医学中的应用308

四、双膜靶向干预排毒技术在其他疾病上的应用309

五、双膜靶向干预排毒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征309

第十四章 环境致癌物中医药干预313

第一节 中医肿瘤病因学313

一、内伤病因313

二、外源病因314

第二节 中医肿瘤发病学314

一、邪正与发病315

二、体质与发病315

三、精神情志与肿瘤发病315

四、自然环境与肿瘤发病315

第三节 中医治法治则与环境致癌物中医药干预316

一、中医防病治病的原则316

二、环境致癌物中医药干预316

第十五章 环境致癌物信息网络数据库构建319

第一节 环境致癌物数据库319

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319

二、化合物毒性相关系列数据库320

三、致癌潜因数据库(CPDB)322

四、中国食品安全资源数据库322

五、毒性物质与健康和环境数据库323

六、急性毒性数据库323

七、化学品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323

八、化合物结构-毒性数据库(TOPKAT)324

第二节 环境致癌物高危人群数据库325

一、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325

二、我国台湾省建成全球首个单一癌症的基因变异数据库325

三、加利福尼亚大学开放了肿瘤基因组数据库325

四、英国将建立世界最大的肿瘤患者数据库326

五、肿瘤基因表达谱项目326

六、基因表达NCBI的基因表达数据库326

七、癌症基因组剖析计划(CGAP)327

八、癌症生物医学信息网络(caBIG)328

九、中国肿瘤防治数据库329

第三节 国外组织标本库发展的启示329

各章节参考文献333

附件1 IARC公布的致癌物分级分类表357

附件2 TE-PEMIC慢病绿色预防医疗体系3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