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
  • 董健,胡星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978710402732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95页
  • 文件大小:400MB
  • 文件页数:726页
  • 主题词:戏剧史-中国-1949~200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大陆“十七年”戏剧(1949年—1966年)1

第一节 概述3

(一)戏剧思潮与戏剧运动3

(二)戏剧文学创作21

(三)戏剧舞台艺术30

第二节 老舍及其话剧创作40

第三节 孙芋、何求等的独幕剧52

第四节 冲破教条的“第四种剧本”——杨履方、岳野、海默等63

第五节 田汉及其戏剧创作73

第六节 郭沫若、曹禺等的历史剧86

第七节 陈其通、胡可、沈西蒙等的军旅话剧98

第八节 别具风味的滑稽戏——范哈哈、杨华生、王辉荃、张宇清等109

第九节 陈静、孟超等的戏曲传统剧目改编及整理119

第十节 陈仁鉴及其戏曲创作135

第十一节 徐进、王冬青等的戏曲新编古代戏145

第十二节 戏曲现代戏创作157

(一)杨兰春、文牧等的剧作158

(二)阿甲、翁偶虹的《红灯记》168

第十三节 张敬安、阎肃等的歌剧创作178

第十四节 任德耀等的儿童剧创作190

第二章 大陆“文革”时期戏剧(1966年—1976年)201

第一节 概述203

(一)戏剧思潮与戏剧运动203

(二)戏剧文学创作213

(三)戏剧舞台艺术219

第二节 京剧“样板戏”(一)224

第三节 京剧“样板戏”(二)234

第四节 舞剧“样板戏”244

第五节 其他戏曲现代戏253

第六节 走向衰微的话剧258

第三章 大陆“新时期”与九十年代戏剧(1976年—2000年)267

第一节 概述269

(一)戏剧思潮与戏剧运动269

(二)戏剧文学创作284

(三)戏剧舞台艺术294

第二节 初期的政治批判剧与问题剧——宗福先、崔德志、丁一三等302

第三节 前辈戏剧家曹禺、陈白尘与吴祖光的新作311

第四节 苏叔阳、李龙云、何冀平的京味话剧319

第五节 探索话剧:沙叶新、马中骏等上海戏剧家群331

第六节 由探索剧到新现实主义的北京戏剧家群344

(一)高行健等的探索话剧344

(二)陈子度、徐晓钟等的《桑树坪纪事》353

(三)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356

第七节 李杰、杨利民等的关东话剧365

第八节 郑振环、魏敏等的军旅话剧376

第九节 姚远、沈虹光与过士行、田沁鑫387

第十节 京剧创作的丰收与突破398

(一)《徐九经升官记》等“鄂派京剧”401

(二)陈亚先的《曹操与杨修》406

(三)钟文农的《骆驼祥子》414

第十一节 魏明伦、徐棻等的川剧创作418

第十二节 郑怀兴、周长赋、王仁杰等福建戏曲作家群431

第十三节 郭启宏、盛和煜等的探索戏曲447

第十四节 陈健秋、甘征文等湖南戏曲作家群460

第十五节 王肯、王毅等的东北戏曲创作472

第十六节 顾锡东、孙月霞与刘鹏春、罗怀臻484

第十七节 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戏曲——杨明、王福义、梅帅元等492

第十八节 歌剧创作的新发展——冯柏铭、陈宜、黄维若等503

第四章 当代台湾戏剧(1949年—2000年)517

第一节 概述519

(一)光复初期的台湾戏剧519

(二)封闭困顿期的台湾戏剧521

(三)探索转型期的台湾戏剧530

第二节 “反共抗俄”时期的话剧创作——吴若、赵琦彬、王生善、贡敏等542

第三节 “观潮有成的前浪”之作——李曼瑰、姚一苇、张晓风等549

第四节 “弄潮归来的中浪”之作——马森、黄美序、阎振瀛等559

第五节 “听潮成长的后浪”之作——金士杰、李国修、赖声川等569

第六节 军中京剧团与京剧“竞赛戏”——俞大纲、魏子云、王安祈等579

第七节 “雅音”、“当代传奇”与京剧转型587

第八节 京剧“本土化”与“大陆热”597

第九节 歌仔戏创作604

第五章 当代香港与澳门戏剧(1949年—2000年)617

第一节 概述619

(一)1949至1966年间的香港戏剧619

(二)1966至1977年间的香港戏剧625

(三)1977至2000年间的香港戏剧629

(四)当代澳门戏剧的发展进程636

第二节 前辈戏剧家胡春冰、姚克与李援华的新作641

第三节 林大庆、袁立勋等的校园戏剧650

第四节 杜国威、陈尹莹等的社会写实性戏剧659

第五节 潘惠森、陈敢权等的实验性探索戏剧669

第六节 唐涤生等的粤剧创作679

第七节 周树利、李宇樑的澳门话剧创作686

后记6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