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中农业大学校史 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华中农业大学校史 2
  • 《华中农业大学校史·2》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972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华中农业大学-校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华中农业大学校史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学谋划 学校事业快速发展1

第一节 两次重大转变1

一、学校整建制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1

二、学校整体进入“211工程”2

第二节 两大战略规划5

一、制定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5

二、制定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7

第三节 两部发展宣言8

一、学校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8

二、学校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10

第四节 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12

一、办学思想和发展方略日臻系统12

二、学科整体水平稳步提升13

三、名师才俊荟萃13

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13

五、科技创新成果丰硕14

六、管理创新取得进展15

七、对外交流日益活跃15

八、办学条件显著改善15

九、生态校园初步展现16

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16

第二章 积极推进学科创新 整体水平稳步提升17

第一节 制定学科建设规划17

一、制定“十五”学科建设规划17

二、制定“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18

第二节 建立学科建设管理机构20

一、成立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20

二、成立学科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20

第三节 构建“三级”重点学科结构体系21

一、实施学科创新工程21

二、重点学科建设22

第四节 发展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24

一、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建设24

二、博士、硕士学科授予权学科水平评估26

第三章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27

第一节 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7

一、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27

二、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28

第二节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30

一、提高教师引进标准30

二、加大在职教师学历补偿30

三、多层次开展教师培训30

四、加强教师岗位管理31

第三节 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31

一、实施人才强校战略31

二、积极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32

三、着力培植高层次优秀人才33

第四节 优秀团队建设35

一、“基因组研究与水稻遗传改良”创新研究群体35

二、“油菜的遗传与改良”创新团队36

三、“柑橘种质资源研究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36

四、“农业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微生物学研究”创新团队37

五、“柑橘等果树生物技术与品种改良技术的研究”创新团队37

六、“猪基因组研究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38

七、“马铃薯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38

八、“农产品流通体系及问题研究”创新团队39

九、“动物传染病基础与防治技术研究”创新团队39

十、“植物生产类专业生物系列课程”教学创新团队40

第四章 实施教育创新 本科生质量不断提升42

第一节 坚持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42

一、2001年开展“发展·创新·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42

二、2005年开展以“新目标·新理念”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43

三、2007年开展以“实践·创新·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44

第二节 扩大招生规模 提高生源质量45

一、实施“优质生源工程”45

二、大力开拓生源渠道46

第三节 深化教学改革46

一、推进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计划46

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计划47

第四节 加强本科专业和课程教材建设48

一、本科专业建设48

二、课程教材建设49

第五节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50

一、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概述50

二、重点建设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50

第六节 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51

一、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51

二、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52

第七节 加强教学管理53

一、教学管理队伍建设53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54

第八节 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54

一、本科人才培养质量54

二、本科生就业55

第九节 创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学校56

一、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56

二、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57

第五章 走质量型发展道路 研究生教育成效显著60

第一节 招生规模增长60

一、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较快60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招生粗具规模60

第二节 培养过程管理61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61

二、改善培养条件61

三、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62

四、强化研究生培养管理62

第三节 学位评定与授予管理64

一、学位委员会64

二、学位论文质量监控65

三、学位授予65

第四节 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66

一、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指导思想66

二、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目标66

三、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主要内容67

第六章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70

第一节 确立科技强校战略70

一、制定科技事业发展规划70

二、召开科技工作会议71

第二节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72

一、研发机构与科研基地建设72

二、科技支撑条件建设73

第三节 科学研究73

一、科技项目和研发经费73

二、自然科学研究74

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78

第四节 科技成果79

一、科技成果奖励79

二、鉴定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79

三、学术论文79

四、专利79

五、特色与标志性成果80

第五节 服务社会82

一、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82

二、科技下乡83

三、校地(企业)合作83

四、决策咨询服务与新农村建设84

第六节 学术期刊建设85

一、特色栏目建设85

二、打造期刊品牌86

第七章 稳步推进管理创新 综合改革取得进展88

第一节 机构调整88

一、院系调整88

二、部门调整89

第二节 学术管理体制建设91

一、学术委员会91

二、校务委员会91

三、教授委员会92

第三节 教代会制度与校务公开93

一、教代会制度93

二、校务公开工作94

第四节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95

一、职称评审改革95

二、岗位设置与聘用96

三、其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98

四、分配制度改革99

第五节 后勤及校办产业改革99

一、后勤从学校整体剥离99

二、校办产业转制100

第六节 其他管理工作102

一、推进电子政务102

二、设立驻京办事处102

三、援藏与对口支援工作102

四、统计、信息及机要保密等工作103

五、举办楚天学院104

第八章 国际合作不断拓展 对外交流日益活跃105

第一节 开展教育科技合作105

一、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105

二、开展科技合作106

第二节 实施智力引进107

一、人才引进工作107

二、创建引智基地108

第三节 承办国际学术会议109

一、重大国际会议109

二、重要双边会议111

第四节 发展留学生教育111

一、培养高学历留学生试点工作111

二、探索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112

三、改善留学生培养条件112

四、活跃留学生文化生活113

第五节 港澳台学术交流113

一、两岸三地人员互访113

二、聘请港澳台地区客座教授113

三、举办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114

第九章 多种形式办学 继续教育做出新贡献115

第一节 干部培训115

一、干部培训概述115

二、干部培训特色116

三、干部培训管理117

第二节 成人教育118

一、成人教育概述118

二、成人教育管理119

三、函授站建设120

第三节 自学考试121

一、自学考试概况121

二、自学考试管理121

第四节 职业教育123

一、职业教育的创建123

二、职业教育招生与办学124

第十章 着力加强条件建设 保障能力全面提升125

第一节 修订校园建设总体规划125

一、第三次修编校园建设总体规划125

二、新编校园建设总体规划特色125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127

一、校园建筑规模扩大127

二、校园道路网络形成127

三、水电保障功能提升127

四、天然气引进校园128

五、园林生态校园粗具规模128

第三节 教学科研条件建设129

一、资产总量成倍增长129

二、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明显改善130

三、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全面加强131

第四节 信息服务条件建设132

一、图书文献资源建设132

二、校园网络设施建设133

三、档案建设134

第五节 财务、审计及国有资产管理134

一、财务管理134

二、国有资产管理136

三、审计工作137

第六节 安全与卫生工作139

一、安全保卫工作139

二、校园综合治理140

三、医疗保健140

四、人口与计划生育141

第七节 后勤保障与资产经营141

一、推进住房制度改革141

二、后勤服务工作141

三、资产经营工作142

第十一章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145

第一节 校级领导班子调整与建设145

一、校级领导班子的调整145

二、校级领导班子的建设146

第二节 党的组织工作147

一、干部队伍建设147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149

三、党员的发展、教育与党校工作150

四、进行“三讲”教育活动151

五、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152

六、学校召开第七次、第八次党代会152

第三节 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154

一、宣传思想工作154

二、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154

三、新闻宣传与典型宣传155

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和网络文化建设158

五、精神文明建设步入全国先进行列159

六、校园文化建设160

第四节 党风廉政建设162

一、开展党风廉政教育162

二、完善反腐倡廉制度162

三、建立监督长效机制163

四、贯彻落实责任制164

五、信访与案件查处165

第五节 统战和民主党派工作166

一、统战工作166

二、民主党派工作167

三、主要民主党派169

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171

五、港、澳、台及侨务工作172

第六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73

一、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173

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174

三、在“暖人”中“育人”175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177

第七节 离退休工作178

一、离退休工作概况178

二、老年群团组织180

三、老年大学181

四、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182

第八节 群团工作182

一、工会工作182

二、共青团、学生会工作184

第十二章 开拓创新院(系、部)事业蓬勃发展188

第一节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188

一、学科水平稳步提升188

二、人才质量不断提高189

三、科技创新成果丰硕190

四、队伍建设卓有成效190

五、对外交流日益活跃191

六、党建工作全面加强191

第二节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192

一、学科与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192

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193

三、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成效显著194

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195

五、办学特色得到彰显195

第三节 资源与环境学院196

一、学院规模发展壮大196

二、师资队伍实力增强196

三、学科建设成效明显197

四、人才培养成绩突出198

五、科学研究再上新台阶199

六、对外交流日益活跃200

七、党建工作不断加强200

第四节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

一、生物学学科形成鲜明特色,学院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1

二、师资队伍结构趋于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和优秀团队不断涌现202

三、教师群体科研实力强劲,科技产出能力和学术声誉不断提高202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活跃,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203

五、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204

六、高度重视教育创新,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204

七、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205

第五节 园艺林学学院206

一、学科建设长足发展206

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7

三、科学研究成果突出210

四、条件建设稳步推进210

五、社会服务影响深远211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211

第六节 水产学院212

一、学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212

二、师资队伍建设富有成效213

三、人才培养成绩突出214

四、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214

五、社会服务成效明显215

六、学术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215

七、条件建设不断加强216

第七节 工程技术学院216

一、办学质量稳步提高217

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217

三、科学研究快速发展218

四、学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218

五、条件建设逐步改善218

六、师资队伍不断优化219

七、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219

第八节 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220

一、十年跨越式发展220

二、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220

三、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21

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21

五、师资力量不断增强221

六、学科实力不断提升222

七、科研工作不断进步222

八、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22

九、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223

十、学院影响力不断扩大224

第九节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24

一、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富有成效225

二、办学条件建设卓有成效225

三、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226

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26

第十节 理学院227

一、教学改革成果丰硕228

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228

三、学科建设不断发展229

四、科学研究取得突破229

五、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229

六、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230

第十一节 文法学院230

一、学科特色逐渐形成,整体实力不断增强231

二、科研水平稳步增强,学术影响不断扩大231

三、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32

四、师资培养措施得力,教师队伍不断优化232

五、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人才质量不断提高233

六、党建工作稳步开展,政治工作不断加强234

七、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社会服务不断拓展234

第十二节 外国语学院234

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35

二、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36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取得新成绩236

四、教学条件不断改善237

五、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237

第十三节 体育课部238

一、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38

二、体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238

三、体育教学科研成效显著239

四、群体活动与运动竞技成绩突出240

第十四节 附属单位241

一、附属中学241

二、附属小学243

附录246

一、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改良中心简介246

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表(1998—2007年)254

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55

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256

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名单256

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与讲座教授名单256

七、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名单256

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名单256

九、国家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名单257

十、1998—2007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名单(含其他正高职人员)(按院系分专业排,排名不分先后)257

十一、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1998—2007年)274

十二、全国、全省党代会代表274

十三、湖北省、武汉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74

十四、民主党派、侨联主要负责人(1998—2007年)275

十五、学校党政机关、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275

十六、博士、硕士学科点专业278

十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1

十八、本科专业(50)282

十九、国家及部省级重点学科283

二十、教学成果奖283

二十一、科技成果奖286

二十二、授权专利310

二十三、通过审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314

二十四、教职工人数(1998—2007年)318

二十五、本科生、研究生招生数、在校生数及毕业生数319

后记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