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影像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医学影像学
  • 周翔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4420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154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影像诊断-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影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3

第一章 放射学3

第一节 X线成像3

一、X线的产生3

二、X线的特性3

三、X线成像原理4

第二节 数字X线成像5

一、计算机X线摄影5

二、数字X线摄影5

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6

第三节 X线检查技术7

一、透视7

二、X线摄影7

三、造影检查7

第二章 计算机体层摄影9

第一节 CT概述9

一、CT发展历史9

二、CT成像基本原理11

三、CT基本概念12

第二节 CT检查技术13

一、CT平扫13

二、CT增强扫描13

三、CT特殊扫描14

四、CT的优势和限度14

五、CT的临床应用14

第三章 磁共振成像18

第一节 MRI成像原理18

一、质子自旋与纵向磁化18

二、射频脉冲与横向磁化19

三、弛豫与弛豫时间20

四、T1WI,T2WI和PdWI20

五、流空效应21

第二节 MRI检查技术21

一、序列检查技术21

二、MR增强扫描23

三、MR血管成像24

四、MR水成像25

五、MR脂肪抑制25

六、MR波谱26

七、MR功能成像26

第三节 MRI的优势和限度28

第四节 MRI的临床应用28

第四章 超声成像30

第一节 超声成像概述30

一、超声波的基础物理知识30

二、超声的传播特性30

三、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32

第二节 超声成像设备及其意义32

一、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组成部分32

二、超声换能器32

三、超声仪器的类型33

四、超声诊断的安全性33

第三节 超声的优势及限度34

第四节 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34

一、检查前病人准备34

二、超声声像图描述34

三、超声诊断34

四、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范围35

第五章 核医学成像原理36

第一节 SPECT及SPECT/CT36

一、γ照相机原理36

二、SPECT36

三、SPECT/CT37

第二节 PET/CT37

一、PET工作原理37

二、PET/CT38

第六章 医学影像技术新进展、临床应用及数字化医学影像40

第一节 医学影像技术新进展40

一、X线技术新进展40

二、CT技术新进展40

三、MRI技术新进展41

四、核医学技术新进展与分子影像学41

第二节 医学影像与临床42

一、影像诊断步骤42

二、医学影像与临床相关性43

第三节 数字化医学影像43

一、数字化医学影像涵盖内容43

二、数字化医学影像的优势43

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47

第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总论47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47

一、头颅X线平片47

二、CT检查47

三、MRI检查48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50

五、超声检查51

六、放射性核素检查51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影像表现52

一、颅脑52

二、脊髓55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57

一、颅骨57

二、脑实质57

三、脑室大小异常57

四、脑外液体聚积58

五、脑结构异常58

六、异常强化58

七、脊髓形态改变58

八、脊髓密度和信号异常58

九、脊髓外占位性病变58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9

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59

一、脑梗死59

二、腔隙性脑梗死60

三、脑出血61

四、动脉瘤61

五、脑动静脉畸形62

第二节 颅内肿瘤63

一、星形细胞肿瘤63

二、脑膜瘤65

三、脑转移瘤67

四、垂体腺瘤68

五、颅咽管瘤69

六、听神经瘤70

第三节 颅内感染性疾病71

一、脑脓肿71

二、化脓性脑膜炎71

三、脑结核72

四、脑囊虫病74

第四节 颅脑先天性疾病75

一、胼胝体发育不全75

二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76

第五节 颅内囊肿76

一、蛛网膜囊肿76

二、表皮样囊肿77

第六节 脊髓疾病78

一、脊髓内肿瘤78

二、脊髓外肿瘤79

三、脊髓损伤80

四、脊髓空洞症81

五、脊髓海绵状血管瘤82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方法比较83

第一节 颅脑影像学方法比较83

一、CT检查83

二、MRI检查83

三、其他检查84

第二节 脊髓影像学方法比较84

一、MRI平扫84

二、MRI增强扫描84

三、其他检查84

第三篇 头颈部87

第一章 头颈部总论87

第一节 头颈部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87

一、X线检查87

二、CT检查88

三、MRI检查88

第二节 头颈部正常影像表现89

一、眼眶89

二、耳90

三、鼻与鼻窦92

四、咽93

五、喉93

六、头颈部腺体94

第三节 头颈部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96

一、眼眶96

二、耳部96

三、鼻与鼻窦97

四、咽部和喉部97

五、腮腺97

第二章 头颈部常见疾病99

第一节 眼眶常见疾病99

一、眼眶异物99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99

三、葡萄膜黑色素瘤101

四、海绵状血管瘤102

第二节 耳部常见疾病103

一、先天畸形103

二、中耳乳突炎104

三、胆脂瘤105

四、听神经瘤107

第三节 鼻与鼻窦常见疾病108

一、鼻窦炎108

二、鼻与鼻窦肿瘤109

第四节 咽喉部常见疾病110

一、咽部脓肿110

二、鼻咽癌111

三、喉癌113

第五节 颈部疾病114

一、腮腺肿瘤114

二、甲状腺疾病117

三、颈部淋巴结转移118

第四篇 肺与纵隔121

第一章 肺与纵隔总论121

第一节 肺与纵隔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121

一、X线检查121

二、CT检查122

三、MRI检查123

四、超声检查123

五、放射性核素检查123

第二节 肺与纵隔正常影像表现123

一、胸廓123

二、肺125

三、气管、支气管系统127

四、肺的血管系统128

五、胸膜128

六、膈肌129

七、纵隔130

第三节 肺与纵隔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130

一、气管、支气管130

二、肺131

三、肺门136

四、胸膜137

五、膈肌139

六、纵隔139

第二章 肺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141

第一节 支气管、肺常见疾病141

一、支气管扩张141

二、肺炎143

三、肺脓肿148

四、肺结核149

五、肺肿瘤154

六、胸部外伤159

七、气管、支气管异物161

第二节 纵隔常见疾病162

一、胸内甲状腺肿162

二、胸腺肿块163

三、畸胎瘤164

四、精原细胞瘤165

五、神经源性肿瘤165

六、淋巴结病变166

七、异常大血管167

八、纵隔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68

第三节 影像学方法比较169

第五篇 心血管系统173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总论173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173

一、X线检查173

二、多层CT检查173

三、MRI检查174

四、X线心血管造影174

五、超声心动图检查174

六、放射性核素检查176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表现176

一、X线表现176

二、多层CT表现178

三、MRI表现180

四、造影表现180

五、超声表现181

六、放射性核素表现182

第三节 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184

一、心脏增大184

二、心脏外形、结构及冠脉异常187

三、主动脉异常191

四、心血管病引起的肺血管改变192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195

第一节 先天性心血管病195

一、房间隔缺损195

二、室间隔缺损196

三、动脉导管未闭198

四、法洛四联症201

五、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的鉴别诊断203

第二节 心脏瓣膜病203

一、二尖瓣狭窄203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205

第三节 高血压性心脏病207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09

第五节 肺源性心脏病213

第六节 心肌病215

一、肥厚型心肌病215

二、扩张型心肌病217

三、限制型心肌病219

第七节 心包疾病220

一、心包积液220

二、缩窄性心包炎222

第八节 大血管疾病224

一、主动脉夹层224

二、肺动脉栓塞226

第九节 心血管系统影像学方法比较229

一、X线检查229

二、超声心动图检查229

三、心脏CT检查229

四、心脏MRI检查229

五、心血管造影检查229

六、心血管放射性核素检查230

第六篇 消化系统与腹部233

第一章 消化系统与腹部总论233

第一节 消化系统与腹部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233

一、X线检查233

二、消化道造影检查233

三、血管造影检查234

四、胆道造影检查234

五、CT检查234

六、MRI检查234

七、超声检查235

八、放射性核素检查235

九、PET-CT技术235

第二节 消化系统与腹部正常影像表现235

一、消化道235

二、肝238

三、胆道系统239

四、胰腺242

五、脾242

六、腹部243

第三节 消化系统与腹部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244

一、空腔脏器管腔、管壁及管外改变244

二、空腔脏器位置异常244

三、实质脏器形状异常244

四、实质脏器弥漫性病变245

五、实质脏器灶性病变245

六、胆道异常245

七、血管异常245

八、淋巴结改变245

九、腹腔积气、积液245

十、腹腔及腹膜后间隙占位性病变245

十一、腹部异物246

十二、腹壁异常246

第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247

第一节 消化道247

一、食管癌247

二、食管静脉曲张248

三、食管异物249

四、消化性溃疡249

五、胃癌251

六、结肠癌254

七、胃肠道间质肿瘤254

八、肠结核257

第二节 肝疾病259

一、肝硬化259

二、原发性肝癌260

三、肝转移癌264

四、肝海绵状血管瘤266

五、肝囊肿267

六、肝脓肿268

七、肝包虫病270

第三节 胆系疾病272

一、胆囊癌272

二、胆管癌274

三、胆道结石276

四、胆道先天异常277

第四节 胰腺疾病280

一、胰腺炎280

二、胰腺癌283

第五节 脾疾病285

一、脾外伤285

二、脾肿瘤286

第六节 急腹症290

一、肠梗阻290

二、胃肠穿孔291

三、腹部外伤291

第七节 腹膜腔、腹膜后间隙病变292

一、腹腔脓肿292

二、腹膜肿瘤293

三、腹膜后间隙肿瘤294

第七篇 泌尿系统与肾上腺299

第一章 泌尿系统与肾上腺总论299

第一节 泌尿系统与肾上腺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299

一、X线检查299

二、CT检查299

三、MRI检查300

四、超声检查300

五、放射性核素检查301

第二节 泌尿系统与肾上腺正常影像表现302

一、泌尿系统正常X线表现302

二、泌尿系统正常CT和MRI表现303

三、泌尿系统正常超声表现306

四、泌尿系统正常核素显像表现307

五、肾上腺正常影像表现308

第三节 泌尿系统和肾上腺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310

一、泌尿系统基本病变310

二、肾上腺基本病变314

第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317

第一节 泌尿系统先天异常317

一、先天性孤立肾317

二、肾重复畸形318

三、双肾融合畸形319

四、多囊肾320

第二节 泌尿系结石322

一、肾结石322

二、输尿管结石323

三、膀胱结石325

第三节 泌尿系结核326

一、肾结核326

二、输尿管、膀胱结核328

第四节 泌尿系肿瘤和肿瘤样病变329

一、肾囊肿329

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30

三、肾细胞癌332

四、肾盂癌335

五、膀胱癌338

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影像学方法比较340

第三章 肾上腺疾病341

第一节 肾上腺增生341

第二节 肾上腺腺瘤342

第三节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44

第四节 肾上腺结核346

第五节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方法比较346

第八篇 生殖系统与乳腺351

第一章 生殖系统与乳腺总论351

第一节 生殖系统与乳腺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351

一、超声检查351

二、CT检查351

三、MRI检查352

四、子宫输卵管造影352

五、盆腔血管造影352

六、X线检查352

第二节 生殖系统与乳腺正常影像表现353

一、女性生殖系统353

二、男性生殖系统355

三、妊娠及胎儿358

四、乳腺360

第三节 生殖系统与乳腺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362

一、子宫异常362

二、输卵管异常363

三、盆腔肿块363

四、男性生殖系统病变364

五、乳腺病变365

第二章 生殖系统与乳腺常见疾病367

第一节 子宫肿瘤367

一、子宫肌瘤367

二、子宫颈癌369

三、子宫内膜癌372

第二节 卵巢肿瘤374

一、卵巢囊腺瘤374

二、卵巢囊腺癌376

三、畸胎瘤380

第三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381

第四节 病理妊娠383

一、异位妊娠383

二、双胎妊娠384

三、前置胎盘385

第五节 妇产科疾病的影像学方法比较386

第六节 前列腺疾患386

一、前列腺增生386

二、前列腺癌388

第七节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方法比较390

第八节 乳腺疾患390

一、乳腺增生390

二、乳腺癌392

第九节 乳腺疾病的影像学方法比较394

第九篇 肌、骨与关节系统399

第一章 肌、骨与关节系统总论399

第一节 肌、骨与关节系统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399

一、X线检查399

二、CT检查399

三、MRI检查399

四、超声检查400

五、放射性核素检查400

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400

七、骨密度测定400

第二节 肌、骨与关节系统正常影像表现和常见变异401

一、骨401

二、关节401

三、脊柱401

四、儿童骨与关节影像特点402

五、骨常见变异403

六、核素骨显像正常影像表现403

第三节 肌、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404

一、骨骼基本病变404

二、关节基本病变406

三、软组织基本病变408

四、核素骨显像异常表现409

第二章 肌、骨与关节系统疾病411

第一节 肌、骨与关节创伤411

一、骨折411

二、半月板、肌腱和韧带损伤416

第二节 骨关节感染性疾病417

一、化脓性骨髓炎417

二、化脓性关节炎419

三、骨关节结核420

第三节 慢性骨关节疾病422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422

二、强直性脊柱炎423

三、退行性骨关节病423

四、痛风性关节炎425

第四节 代谢性骨关节病425

一、维生素D缺乏症425

二、肾性骨病426

三、代谢性骨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表现427

第五节 骨缺血性坏死428

第六节 骨与软组织肿瘤429

一、良性肿瘤429

二、恶性肿瘤431

第三章 肌骨与关节系统疾病影像学方法比较435

第十篇 介入放射学439

第一章 介入放射学总论439

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439

一、介入放射学的定义及其由来439

二、介入放射学的学科特点439

第二节 介入放射学方法及常用器械439

一、常用器械439

二、常用栓塞物质439

三、介入放射学方法440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基本操作技术440

一、Seldinger技术440

二、血管造影技术441

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441

四、内支架成形技术441

五、栓塞技术441

第二章 放射介入治疗的常见疾病442

第一节 动脉狭窄病变的介入治疗442

一、经皮经腔血管球囊扩张术442

二、经皮经腔血管内支架植入术442

三、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443

第二节 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444

一、概述444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444

三、术前准备445

四、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45

五、并发症445

第三节 主动脉夹层的介入腔内隔绝术446

一、适应证446

二、技术和方法446

三、介入治疗并发症446

第四节 急性出血的介入诊疗447

一、急性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447

二、急性出血的介入治疗447

第五节 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介入治疗450

一、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栓塞食管胃底静脉450

二、经门-体侧支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450

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451

第六节 肿瘤动脉化疗和栓塞治疗452

一、动脉化疗药物和栓塞剂452

二、动脉化疗和栓塞并发症的基本处理原则453

三、术前准备和操作技术453

四、临床应用举例453

第七节 胆道病变阻塞的介入治疗455

一、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术455

二、球囊腔道成形术在胆道的应用456

三、内支架技术在胆道疾病的应用457

中英专业术语对照4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