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范燕宁,邱耕田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4524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1
前言 邓小平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先导1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2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形成演化的主要过程4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具有自己的独特体系11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题与主线12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体系与结构16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9
三、确立对待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科学态度19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21
第二章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24
一、邓小平的发展认识论24
(一)发展本质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24
(二)发展阶段论: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准确概括26
(三)全球视野论:从人类发展的高度出发认识中国发展问题28
二、邓小平的发展方法论30
(一)发展道路论:对中国社会发展客观必然性的认识30
(二)发展方针论: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思想原则31
(三)发展战略论:依据中国国情的宏观发展规划32
(四)发展中心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35
(五)发展条件论:实现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客观基础36
(六)发展动力论: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40
(七)发展代价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认识43
(八)协调持续发展论: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所在44
(九)发展效益论: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水平46
(十)借鉴发展论: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47
(一)价值主体论:发展为民49
三、邓小平的发展价值观49
(二)价值目标论:共同富裕51
(三)价值标准论:“三个有利于”52
(四)价值本质论:开拓创新53
第三章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特征与意义55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55
(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55
(二)独特的整体性特征56
(三)明确的战略性特征57
(四)突出的务实性特征60
(五)深刻的辩证性特征61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伟大意义62
(一)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63
(二)对毛泽东发展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64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67
三、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深远社会影响68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69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对党的建设的深远影响70
(三)邓小平发展理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72
一、发展、社会发展与发展观75
第四章 邓小平发展理论与当代国外发展观75
(一)发展概念辨析76
(二)社会发展:含义、特征与功能77
(三)发展观的含义与本质89
二、当代国外发展观的发展和演化92
(一)当代国外发展观的形成及演化92
(二)当代国外发展观的主要理论特征97
(三)当代国外发展观的社会影响99
(一)二者在研究侧重点方面具有相近性和差别性104
三、邓小平发展理论与当代国外发展观的关系104
(二)二者在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方面具有差异性105
(三)二者在社会功能与发展趋向方面具有差别性106
第五章 从邓小平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观108
一、新时期中国发展研究的形成与发展108
(一)新时期中国发展研究的形成、发展与演化109
(二)新时期中国发展研究的社会意义115
(三)邓小平发展理论是新时期中国发展研究的思想旗帜116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广义和狭义理解119
二、21世纪初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意义119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背景120
(三)科学发展观的酝酿形成过程130
(四)不断完善发展中的科学发展观141
三、21世纪初中国发展观的特点与意义144
(一)科学发展观的显著特点145
(二)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意义148
(三)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150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和任务157
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实践基础157
(一)“小康”社会的当代意蕴158
(二)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160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163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168
(一)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169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172
(三)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依据175
三、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伟大意义179
(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180
(二)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性跨越182
(三)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宏伟规划与目标186
第七章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190
一、当代发展观由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变革190
(一)第一次变革:由片面推崇理性因素转向注重经济增长191
(二)第二次变革:由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转向关注社会“整体综合发展”195
(三)第三次变革:由“人类中心主义”转向重视人与环境协调发展197
二、中国特色人本观的基本内涵199
(一)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200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绩观205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人才观209
(四)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人权观215
(五)与社会转型相结合的社会保障观227
三、关于中国特色人本学的哲学思考238
(一)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238
(二)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240
(三)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243
(一)全面发展: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53
第八章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253
一、追求社会的全面发展253
(二)整体文明建设:支撑全面发展的实践基础260
(三)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275
二、追求社会的协调统筹发展288
(一)统筹城乡发展,突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障碍289
(二)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地区均衡发展与共同繁荣291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294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96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298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内涵301
三、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01
(二)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统筹协调的发展观304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306
(四)端正激励机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311
第九章 和平崛起——科学发展观的国际战略理念320
(一)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提出321
(二)和平崛起理念的形成背景321
一、和平崛起理念的提出与形成背景321
二、和平崛起的内涵325
(一)崛起的语义与历史上大国崛起的规律326
(二)我国和平崛起理念的内涵326
三、和平崛起的战略意义332
(一)处理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332
(二)科学地理解我国长远发展目标,确立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334
(三)反制“中国威胁论”,拓展我国发展空间335
四、全球化潮流中的和平崛起336
(一)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推进和平崛起337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消除和平崛起的主要障碍338
第十章 实践原则和理论意蕴——对科学发展观的再认识342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原则342
(一)科学发展观的自律原则342
(二)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原则347
(三)科学发展观的自律原则和创新原则的辩证关系350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蕴351
(一)科学发展观的求真意蕴352
(二)科学发展观的求善意蕴354
(三)科学发展现的求美意蕴356
(四)社会发展之真、善、美关系360
(五)理想的社会发展应当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发展363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366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飞跃366
(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了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强调了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367
(三)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观点,强调了发展的可持续性369
(四)科学发展观坚持了人民是历史主体的观点,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370
结束语 科学发展观——21世纪中国发展的实践指南372
后记378
热门推荐
- 2962863.html
- 2314037.html
- 2638179.html
- 3366244.html
- 2313767.html
- 2036912.html
- 1734617.html
- 1930950.html
- 1449702.html
- 2271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4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3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4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2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4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5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