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法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经济法学导论
  • 黄玉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1043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经济法-法的理论-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法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论 经济法范畴论13

第一章 经济法范畴概述13

第一节 关于范畴13

一、范畴的基本含义13

二、哲学界研究概述14

三、范畴的科学意义15

第二节 关于经济法范畴的基本认识19

一、当代中国法学范畴19

二、经济法范畴研究的基本问题23

三、经济法的基本范畴与普通范畴27

四、经济法的核心范畴与基石范畴29

第二章 中国经济法的概念解析31

第一节 经济法的语义辨析31

一、望文生义的经济法31

二、方法论上的经济法32

三、法律科学意义上的经济法32

第二节 部门法概念的范式分析35

一、部门法概念模式35

二、部门法概念的基本要素分析35

三、扩展性要素分析38

第三节 部门经济法概念的界定42

一、部门经济法概念的不同表述42

二、部门法范式下中国经济法概念的界定47

第三章 中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49

第一节 经济组织关系49

一、关于经济组织49

二、中国的经济组织关系50

第二节 市场规制关系52

一、关于市场与市场规制52

二、中国的市场规制关系53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控关系56

一、关于国民经济与宏观调控56

二、中国的国民经济调控关系57

第四节 社会发展调控关系66

一、关于社会发展调控问题66

二、中国的社会发展调控关系67

第五节 经济监督关系81

一、关于经济监督81

二、中国的经济监督关系83

第六节 经济协作关系85

一、关于经济协作85

二、中国的经济协作关系87

第四章 中国经济法的渊源91

第一节 基本含义与意义91

一、经济法渊源的基本含义91

二、经济法渊源的意义91

第二节 经济法的思想本源92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法思想92

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运用97

三、中国经济法思想的形成99

第三节 中国现行经济法的表现形式101

一、规范的形式渊源101

二、非规范性形式渊源105

三、对中国经济法形式渊源的简要评析107

第五章 中国经济法的地位109

第一节 经济法地位的含义与现状109

一、经济法地位的含义109

二、经济法地位的现状分析109

第二节 中国经济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依据111

一、客观依据分析111

二、主观依据分析112

第三节 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116

一、经济法与行政法的竞合关系116

二、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分工与交叉关系118

三、经济法与社会法的从属关系119

四、经济法与刑法的衔接关系120

五、经济法与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的协调和衔接关系120

第四节 经济法与独立法学学科的关系121

一、法学学科现状及原理121

二、经济法与法理学的关系123

三、经济法与法制史学的关系124

四、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学的关系124

五、经济法与相关法律学科的关系125

第五节 对现阶段中国经济法重要性的基本认识125

一、新经济关系需要经济法的确认和维护125

二、利益关系的调节需要经济法作用的发挥126

三、统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经济法的有力支持126

四、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离不开经济法的调整127

五、经济法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27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130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产生130

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与历史演变130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起源的争议与界定131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法存在的基础132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发展历程135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发展阶段135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发展的基本经验137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发展之展望140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规律144

一、对经济法产生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144

二、经济、社会、法律之互动是经济法发展的基本规律145

三、组织——管理——协作律是经济法的基本运行规律146

四、主体——行为——奖惩律是经济法生成的基本规律149

第七章 中国经济法的价值151

第一节 经济法价值含义与结构151

一、经济法价值的含义151

二、经济法价值的结构152

第二节 经济法的核心价值152

一、研究经济法核心价值的必要性152

二、经济法核心价值的理论定位153

三、经济法核心价值的实现157

第三节 经济法的法学价值158

一、经济法的公平与正义观158

二、经济法的自由观159

三、经济法的秩序与安全观160

四、经济法的效益观161

第四节 经济法的实践价值161

一、保证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162

二、完善经济立法体制162

三、规范经济执法行为163

四、体现经济法救济权利的公平与公正价值163

第五节 经济法对相关学科发展的价值164

一、经济法的经济学价值164

二、经济法的政治学价值167

三、经济法的管理学价值169

四、经济法的社会学价值171

第八章 中国经济法的功能与作用173

第一节 经济法功能与作用的含义173

一、经济法功能与作用含义之解析173

二、经济法功能、作用与价值之间的联系174

第二节 经济法的功能分析174

一、对法的功能的基本理解174

二、经济法的功能175

第三节 经济法的作用分析177

一、经济法的积极作用177

二、经济法的消极作用179

第九章 中国经济法的调整原则与方法182

第一节 经济法的调整原则182

一、经济法调整原则的含义182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183

三、经济法调整原则的标准184

四、经济法的调整原则185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方法189

一、经济法调整方法的含义与意义189

二、经济法调整方法的基本特征189

三、经济法的调整方法192

第十章 中国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197

第一节 中国经济法的制定197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197

二、经济法制定的特征197

三、经济法制定的基本原则198

四、经济法制定的基本程序201

第二节 中国经济法的实施203

一、经济法实施的概念203

二、经济法实施的意义204

三、中国经济法实施的基本途径204

第三节 经济法制定与实施中的部门法配合209

一、经济法制定与实施中部门法配合的必要性209

二、加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中部门法配合的措施211

第十一章 中国经济法法律关系213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213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213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214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216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216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222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224

第三节 经济法律事实与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230

一、经济法律事实230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232

第二论 经济法结构论234

第十二章 中国经济法结构概述234

第一节 结构与结构主义234

一、结构的一般词义234

二、关于结构主义235

三、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的特征236

第二节 经济法的结构分析237

一、经济法结构分析的基本立足点237

二、中国经济法结构的基本分析238

第十三章 中国经济组织法结构241

第一节 经济组织法概述241

一、经济组织的含义、特征及意义241

二、经济组织法及其地位242

第二节 中国经济组织法结构分析243

一、经济组织的设立243

二、经济组织的变更246

三、经济组织的消灭248

四、经济组织的基本权利义务251

五、经济组织的管理体制253

六、经济组织的内部管理256

七、经济组织的外部管理258

八、经济组织的法律责任259

第十四章 中国经济管理法结构261

第一节 经济管理法概述261

一、关于经济管理261

二、国民经济管理的层次划分及其意义262

三、关于经济管理法265

第二节 中国经济管理法结构分析265

一、经济管理的目的265

二、经济管理的主体267

三、经济管理体制268

四、经济管理职权或职责270

五、经济管理的原则和方针274

六、经济运行管理制度277

七、奖励与惩罚之规定278

八、法律救济措施279

第十五章 中国经济协作法结构及经济法结构论的简要总结281

第一节 经济协作法概述281

一、关于协作281

二、经济协作与经济协作法283

第二节 中国经济协作法结构分析286

一、经济协作关系的产生286

二、经济协作合同与协议的履行290

三、经济协作关系的中止290

四、经济协作关系的变更与转让291

五、经济协作关系的解除与终止291

六、经济协作的违约293

七、经济协作的无效294

八、经济协作的管理295

第三节 对经济法结构论的简要总结295

一、经济法结构论的实践意义295

二、经济法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296

第三论 经济法体系论298

第十六章 中国经济法体系论概述298

第一节 体系与体系分析298

一、体系与体系的基本要素298

二、关于体系的分析300

第二节 经济法体系的基础分析303

一、经济法体系分析的经济与社会基础303

二、经济法体系分析的法律基础304

三、经济法体系分析的基本路径305

第十七章 中国经济法若干体系问题分析308

第一节 经济法律体系308

一、经济法律体系的含义308

二、经济法律体系元素及其相互关系308

三、经济法律体系的协调问题309

第二节 经济法法群体系311

一、经济法法群体系的含义311

二、经济法法群体系的依据和意义312

三、经济法法群体系的构建313

第三节 经济法的运行体系314

一、经济法运行体系的含义314

二、经济法运行体系的基础315

三、经济法运行体系的构建315

第四节 经济法学体系317

一、经济法学体系的含义317

二、经济法学体系的价值317

三、经济法学体系的构建318

主要参考文献320

后记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