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动与共享 清代苗疆社会转型之理讼调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互动与共享 清代苗疆社会转型之理讼调适
  • 程泽时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8057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苗族-诉讼-法制史-研究-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互动与共享 清代苗疆社会转型之理讼调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苗疆理讼与社会转型概述1

第一节 苗疆1

一、《明实录》和《大学衍义补》中的“苗疆”1

二、《清实录》中的“苗疆”3

第二节 讼6

一、讼的含义6

二、清代苗疆的主要讼争类型7

第三节 理讼10

一、理讼的概念与特征11

二、苗疆理讼的分类与特点15

第四节 社会转型23

一、社会转型23

二、清代苗疆的社会转型24

第二章 寨款理讼38

第一节 寨款理讼与“苗疆水火二法”38

一、“苗疆水火二法”入侗民款条39

二、“苗疆水火二法”成为了“团款营规”而被施行40

三、实践法律观诠释与启示46

第二节 清代苗疆“寨款”的自治限度48

一、两份诉禀稿的考证:婆洞团款控诉三营、九寨两大团款49

二、寨款自治的限度:此款与彼款并不具有必然通约性52

三、寨款的自治限度之克服:土司或流官衙门的他律53

第三节 寨款理讼与流官理讼的渐近与争竞53

一、“寨款”的缉盗御匪传统得到官府的支持53

二、“寨款”自卫传统升华至“忠义报国”价值高度56

三、款首的理讼权威受到流官的压制58

第四节 清代黔省苗疆保甲、团练与寨款的融合60

一、保甲61

二、团练66

三、融合70

第三章 土司理讼72

第一节 清“改土归流”前之土司理讼72

一、土司擅定严酷刑法,不同于大清律例73

二、土司理讼未能白冤伸屈,导致轻生恶俗74

第二节 清“改土归流”后之苗疆土司理讼75

一、该组文书收录地——“者蒙村”的略考75

二、黎平府龙里司属寨蒙杨本深等与边沙寨杨德恒等山林纷争之理讼76

三、清代“改土归流”之后的苗疆土司理讼职能92

第四章 屯堡理讼95

第一节 屯堡武弁理讼的缘由95

一、屯堡武弁理讼的历史渊源95

二、屯堡武弁理讼的现实理由96

三、屯堡武弁理讼的律例依据98

第二节 清代新辟苗疆六厅地区之屯堡理讼99

一、屯堡理讼命题的提出99

二、屯堡卫千总僭越理讼权力:屯堡与场市的界分105

三、屯堡总旗行使巡查捕盗权力:理讼中的层级监督108

四、初步结论110

第五章 流官理讼与法律理性111

第一节 禀稿的类型与讼师之理性111

一、禀与续禀112

二、报禀与诉禀114

三、白禀与官代书状116

四、公禀与诉禀、报禀118

五、禀稿类型与讼师之理性119

第二节 诉禀稿之“模块化”逻辑结构120

一、“窃……”格式句121

二、“若……”格式句124

三、“祈官句”125

四、诉禀稿的逻辑结构127

第三节 和结、甘结和保结128

一、和结128

二、甘结129

三、保结130

四、结论132

第四节 《夫役案》中两份官文书之辨正132

一、《夫役案》雍正九年官文书之辨正132

二、《夫役案》嘉庆二十一年王寨诉禀稿之辨正136

三、启示139

第五节 “夫役案”之法律推理139

一、原告王寨的法律推理:类比推理为主140

二、被告卦治寨的法律推理:演绎推理为主143

三、官府的法律推理:法律规则优先的演绎推理149

四、结论:多元、混合的法律推理150

第六节 “夫役案”之法律辩论与规范秩序152

一、上诉原告王寨的法律辩论152

二、上诉被告卦治的法律辩论160

三、启示:从词讼禀稿中管窥传统中国地方社会法律秩序和规范构成166

第七节 清代黔省苗疆官员和民众对法律形式的认识——以清水江文书、黔省方志、碑刻为中心166

一、清代黔省苗疆官员对于法律形式的认识167

二、清代黔省苗疆民众对于法律形式的认识172

三、梳理地方官员和民众对法律形式的认识之理论意义176

第六章 流官理讼与苗疆市场化180

第一节 “皇木案”:汉苗“平价”交易原则180

一、清代《皇木案稿》的重新准确解读181

二、明代《新镌法家透胆寒》中的皇木诉讼词稿189

三、“皇木案”法意揭示:平等自愿的市场交易原则的历史基础195

第二节 “白银案”:价值尺度的校正197

一、“低潮银”来自湖南199

二、“低潮银”在三江地区持续泛滥成灾及其原因201

三、“白银案”详解之结论213

第三节 “争江案”:调适利益冲突214

一、“争江”争什么215

二、如何“争江”225

三、“争江案”过程与阶段是怎样的231

四、“争江”的结果怎样232

五、如何评价“争江案”234

第七章 流官理讼与苗疆地主制的确立237

第一节 交换分享与分配裁判:清代苗疆永佃制237

一、中国永佃制的研究前见之简单检讨238

二、违禁典卖田土案的“分配裁判”是清代苗疆永佃制的起源之一245

三、永佃制是实现汉苗共享田土、两得其平的次优制度安排252

四、结论与悖论258

第二节 “姚百万”诬告谋反案:田土公平交易259

一、姚玉坤为霸争山场和杉木,藉捏控打压对手260

二、姚玉坤因诬告范金谋反而被充军广东东关县264

三、苗民反对巧取豪夺,呼唤土地交易公平272

第三节 清代清水江流域的山林讼争与断理273

一、案情复原:一次实控、二次调解、一次诬告273

二、清代清水江流域的山林讼争断理的特点284

第八章 苗俗因易、契约变迁、法律儒家化与苗疆理讼289

第一节 因俗与易俗:清代苗例、苗俗之理讼适用289

一、因俗而治:“苗例”的限度290

二、易俗而治:清代苗疆恶俗及其惩治条例295

三、因俗而断:苗人法律身份、犯罪情节之判定299

四、因俗与易俗之中:清代苗疆理讼与生计转型302

第二节 清代苗疆契约制度变迁与理讼调适303

一、从木刻到汉文契约的转变303

二、从信鬼守约为主到信官(法)守约为主309

三、从绝对化的守约到相对化的守约312

四、苗疆田土理讼赋予白契与红契同等的证据能力315

五、田土典卖契约制度的初步成文法化:“禁约”318

第三节 清代苗疆的法律儒家化与理讼320

一、“清代苗疆的法律儒家化”命题的提出320

二、清代苗疆的法律(款约、契约)的儒家化322

三、理讼是清代苗疆法律儒家化的重要途径325

结论335

参考文献337

一、基础史料337

二、著作340

三、论文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