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
  • 卢晓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50635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国际社会背景:全球化的挑战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1

1.1.2 国家社会政策背景: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和社会公平理念的深化2

1.1.3 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背景: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4

1.1.4 国家教育管理体制背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确定5

1.1.5 江苏教育发展现实背景:发达地区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追求6

1.2 问题的提出8

1.2.1 关键词确定8

1.2.2 问题描述9

1.2.3 学科交叉命题选择的理由9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

1.3.1 研究目的10

1.3.2 理论意义10

1.3.3 实践意义12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13

1.4.1 研究目标13

1.4.2 研究内容15

1.4.3 关键问题15

1.5 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16

1.5.1 研究方法16

1.5.2 支撑技术17

1.5.3 研究思路18

1.5.4 研究框架19

第2章 文献综述21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21

2.1.1 教育均衡发展概念的诠释21

2.1.2 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测度及均衡性研究25

2.1.3 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及教育效率的测度研究35

2.1.4 教育发展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38

2.1.5 可达性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41

2.1.6 空间研究及教育空间研究48

2.1.7 教育发展标准的制定55

2.1.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途径59

2.2 综述总结和问题提炼66

第3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68

3.1 概念界定68

3.1.1 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68

3.1.2 均衡与均衡发展69

3.1.3 教育均衡发展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69

3.1.4 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71

3.1.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74

3.1.6 空间视角75

3.2 理论基础77

3.2.1 资源经济学理论77

3.2.2 福利经济学理论80

3.2.3 教育经济学理论84

3.2.4 公平正义理论88

3.2.5 经济地理学理论92

第4章 基于资源配置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区域空间均衡性测评103

4.1 县域内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指标体系构建104

4.1.1 指标体系构建概述104

4.1.2 指标选取的原则105

4.1.3 指标体系的确定107

4.1.4 指标权重确定115

4.1.5 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测量124

4.2 县域内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测度126

4.2.1 差异程度衡量指标126

4.2.2 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均衡性的测度思路130

4.3 县域内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评价131

4.3.1 学校资源配置综合水平均衡性评价标准1132

4.3.2 学校资源配置综合水平均衡性评价标准2133

4.3.3 学校资源配置综合水平均衡性评价标准3133

4.3.4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评价标准134

4.4 本章小结135

第5章 基于教育质量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区位空间均衡性测评137

5.1 义务教育区位空间均衡研究的前提137

5.2 区位空间均衡的概念139

5.2.1 区位空间139

5.2.2 区位空间均衡139

5.2.3 学校区位空间均衡140

5.2.4 基于生源区位空间均衡的教育质量均衡141

5.3 县域义务教育区位空间均衡评价指标141

5.3.1 评价目标141

5.3.2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142

5.3.3 评价指标的界定143

5.4 县域义务教育区位空间均衡指标测度技术147

5.4.1 指标水平测度技术147

5.4.2 评价指标的差异测度方法和均衡性评价157

5.5 评价指标水平标准和差异控制标准157

5.5.1 分地区分阶段义务教育区位空间指标水平标准158

5.5.2 分地区分阶段义务教育区位空间指标均衡标准160

5.5.3 学校生源区平均可达性水平标准162

5.6 本章小结162

第6章 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164

6.1 常熟市教育发展概况164

6.2 资源配置区域空间均衡性测评165

6.2.1 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测量165

6.2.2 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测度174

6.2.3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评价179

6.3 教育质量(生源学校区位空间)均衡性测评180

6.3.1 基于可达性的小学服务区的划分182

6.3.2 区位空间均衡水平指数测量186

6.3.3 区位空间均衡指数差异测度202

6.3.4 区位空间均衡性评价203

6.4 常熟市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策略205

6.4.1 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205

6.4.2 促进教育质量均衡,消减择校就学动因213

6.5 本章小结216

第7章 结论与展望218

7.1 主要结论218

7.2 可能的创新点220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221

参考文献223

后记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