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生事业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卫生事业管理
  • 谭树芬,刘俊文主编;王心旺,何镜清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2024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卫生事业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卫生事业管理概论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卫生保健管理1

一、中国古代卫生保健的起源1

二、中国古代的医事管理2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医事管理3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卫生事业管理5

一、中国近现代医事管理5

二、中国近现代医院的兴起6

三、中国近现代西医教育的兴起7

第三节 新时期卫生事业管理8

一、新时期卫生事业性质、任务和作用8

二、卫生工作方针的制定12

三、卫生工作的成就与中国卫生事业的特色15

第四节 中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18

一、卫生事业改革的必要性18

二、卫生事业改革的宗旨、指导思想和目标20

三、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原则和重点20

四、卫生事业改革的途径和措施21

第二章 卫生组织机构30

第一节 卫生组织机构的特点和类型30

一、卫生组织机构的概念30

二、卫生组织机构的特点30

三、卫生组织机构的类型31

四、其他卫生组织机构38

第二节 城乡卫生机构39

一、农村三级医疗预防网39

二、城市三级医疗预防网41

第三节 卫生行政组织理论与卫生行政机构改革44

一、卫生行政组织理论44

二、卫生行政机构改革49

第三章 卫生事业人事管理51

第一节 卫生事业人事管理的地位与作用51

一、卫生事业人事管理的概念51

二、卫生事业人事管理的地位与作用51

第二节 卫生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52

一、公务员的概念和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52

二、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53

三、公务员管理的原则53

四、公务员管理的内容54

第三节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与聘任57

一、卫生专业技术职务的分类和任职条件57

二、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定59

三、卫生专业技术职务的设岗和聘任59

第四节 卫生干部的管理61

一、卫生干部的吸收和录用61

二、卫生干部的考核62

三、卫生干部的任免64

四、卫生干部的的奖惩65

五、卫生干部的调配67

六、卫生人才流动68

第五节 卫生人事制度改革69

一、卫生部设立跨世纪人才工程69

二、加速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做好知识经济人才准备71

第四章 卫生行政法72

第一节 卫生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72

一、卫生行政法的概念72

二、卫生行政法的特征73

第二节 卫生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73

一、卫生行政法的基本原则73

二、卫生行政法的作用75

第三节 卫生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76

一、卫生行政法规的制定76

二、卫生行政法规的效力77

三、卫生行政法规的形式79

四、卫生行政法规的实施80

第四节 医疗事故处理81

一、医疗事故概念82

二、处理医疗事故的原则83

三、医疗事故诉讼的举证倒置84

四、医疗事故处理上的五大突破85

第五章 卫生事业计划与财务管理87

第一节 卫生事业计划87

一、卫生事业计划的内容、任务和原则87

二、卫生事业计划的制定程序89

三、制定卫生事业计划的基本方法95

第二节 卫生财务管理96

一、卫生财务的基本职能与任务96

二、卫生预算制度98

三、预算的审定和执行101

四、卫生财务制度101

五、卫生会计制度105

第六章 医政管理109

第一节 医政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原则109

一、医政管理的具体任务109

二、医政管理的原则110

第二节 城市医疗服务管理111

一、医院的建设与管理111

二、城市三级医疗卫生网的建设115

三、社区卫生服务116

第三节 农村医疗服务管理117

一、建立健全三级医疗卫生网117

二、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基本经验119

第四节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121

一、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与由来121

二、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122

三、初级卫生保健在中国的进展123

第五节 少数民族医疗服务管理125

一、少数民族医药的地位和作用125

二、对少数民族医药的管理127

第六节 急救及康复医疗服务管理128

一、急救医疗服务管理128

二、康复医疗服务管理129

第七节 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健康保险131

一、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与现状131

二、发展和巩固合作医疗制度132

三、社会医疗保险134

第七章 卫生防疫管理136

第一节 卫生防疫的性质、任务、原则和方法136

一、卫生防疫的性质、任务136

二、卫生防疫的特点和原则137

三、卫生防疫的方法139

第二节 疾病控制管理140

一、传染病的控制管理140

二、地方病的控制管理144

三、慢性病的控制管理144

第三节 国境卫生检疫145

一、国境卫生检疫的由来145

二、国境卫生检疫的分类146

三、设立卫生检验机构,开展现代化的检疫工作147

第四节 健康教育148

一、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任务148

二、健康教育机构149

第五节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149

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49

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50

三、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50

四、卫生监督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组建151

五、其他卫生监督工作152

第八章 药政管理153

第一节 药品的分类和药政管理的任务153

一、药品的概念和分类153

二、药品管理的重要性及药政管理的任务154

第二节 药政管理机构和药品立法156

一、药政管理机构的设置156

二、药品立法158

第三节 药品质量监督管理159

一、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和药品标准化工作159

二、《中国药典》和我国的药品标准160

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62

四、药品质量监督员制度163

第四节 新药和特殊药品管理164

一、新药管理164

二、特殊药品管理167

第五节 我国医药产业和药品管理体制改革169

一、我国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69

二、药品管理体制改革172

第九章 妇幼保健管理174

第一节 妇幼保健工作概述174

一、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与意义174

二、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176

三、妇幼卫生工作现状177

第二节 妇女保健管理179

一、青春期保健管理179

二、围产期保健管理179

三、哺乳期保健管理181

四、更年期保健管理181

五、老年期保健管理181

第三节 儿童保健管理182

一、新生儿保健管理182

二、婴儿期保健管理182

三、幼儿期保健管理183

四、学龄前期保健管理183

第四节 妇幼卫生机构的管理184

一、妇幼卫生行政机构的管理184

二、妇幼卫生业务机构的管理185

三、农村基层妇幼保健网187

第五节 爱婴医院187

一、爱婴医院的创建187

二、创建爱婴医院的实施措施188

三、评审爱婴医院的质量指标189

四、创建爱婴医院新进展189

第十章 中医药管理191

第一节 中医药学的发展191

一、中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191

二、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的作用192

第二节 中医院管理193

一、中医院的性质、特点和任务193

二、中医院的管理体制195

三、中医院的专科建设196

四、中医院的人事管理197

五、中医院的门诊管理197

六、中医院的病房管理198

第三节 中医科的管理199

一、中医科的任务及设置199

二、中医科的业务管理200

第四节 中药学的理论体系和中药房的管理203

一、中药学的理论体系203

二、中药房的管理205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的管理207

一、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方针和原则207

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及规律208

三、中西医结合的任务和发展趋势209

第十一章 医学教育管理211

第一节 中国医学教育的起源、发展与现状211

一、中国医学教育的起源211

二、西医传入,西医教育的兴起和发展212

三、医学教育的现状214

第二节 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学教育215

一、全科医学的兴起215

二、全科医学的定义、原则218

三、全科医学教育220

第三节 全科医生及其培训221

一、全科医生定义221

二、全科医生的素质222

三、全科医生所从事的卫生保健服务222

四、全科医生的培训223

第四节 继续医学教育224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224

二、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继续医学教育225

三、网上教育、远程医疗新形式的出现226

第十二章 医学科技管理227

第一节 医学科技计划管理227

一、医学科技计划的制定227

二、医学科技计划制定的原则228

三、医学科技计划的内容229

四、医学科技计划实施的管理229

第二节 医学科技课题、项目的管理230

一、医学科技课题、项目的分类230

二、医学科技课题、项目的选择230

三、医学科技课题、项目的申请与评审231

第三节 科技成果管理231

一、科技成果鉴定的程序231

二、科技成果奖励232

三、科研成果申报和评审235

第四节 科技专利的管理236

一、专利的概念236

二、授予专利权的条件237

三、申请专利的原则237

第五节 医学科技开发管理238

一、科技开发的概念和类型238

二、科技开发的形式239

三、科技开发的管理239

第六节 科技档案管理242

一、科技档案的含义及属性242

二、科技档案的管理243

第十三章 医药物资管理245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管理245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和分类245

二、固定资产的配备原则246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环节247

第二节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253

一、低值易耗品的概念与分类253

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254

第三节 药品管理256

一、药品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256

二、药品管理的环节258

第十四章 卫生事业管理技能261

第一节 决策技术261

一、卫生行政决策的概念、属性、特性和分类261

二、卫生行政决策的原则263

三、卫生行政决策的程序265

四、卫生行政决策的方法267

第二节 网络计划技术270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概念270

二、网络图的原理272

第三节 系统分析方法275

一、系统原理275

二、卫生事业管理系统279

三、系统分析方法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