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税收风险研究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税收风险研究报告
  • 马海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0482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税收管理:风险管理-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税收风险研究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走进风险的世界:税收风险概述1

1.1 税收风险概念的提出:关于税收风险概念的思辨1

1.1.1 引言1

1.1.2 税收风险概念的界定2

1.1.3 税收风险与税务风险2

1.2 税收风险的表现3

1.2.1 税收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不匹配3

1.2.2 有些税收征管制度不够规范4

1.2.3 税制结构分散性指标过高与纳税人集中度过高并存6

1.2.4 我国政府收入形式不规范8

1.2.5 税收政策风险9

1.3 税收风险的特点11

1.4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11

1.4.1 进行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11

1.4.2 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12

1.4.3 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状况14

1.5 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的长效机制15

1.5.1 优化税收征管15

1.5.2 切实提高税款使用效率16

1.5.3 改善和优化纳税环境16

第2章 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风险问题研究17

2.1 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7

2.1.1 经济波动与税收变动的分析17

2.1.2 1978~2009年宏观税负的变动情况20

2.1.3 1978~2009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25

2.1.4 1978~2009年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对比分析25

2.1.5 中国税收变动时间序列模型26

2.1.6 几点结论28

2.2 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28

2.2.1 引言28

2.2.2 数据与模型设定30

2.2.3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33

2.2.4 结论35

2.3 税收风险的实证分析36

2.3.1 出口退税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36

2.3.2 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回眸38

2.3.3 2008年1月~2010年11月中国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月度数据的分析40

2.3.4 1985~2009年中国出口退税额变动的分析45

2.3.5 进口关税、出口退税和出口贸易额的关系49

2.3.6 税收收入与财政收入、商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额的变动趋势分析53

2.3.7 1994~2009年税收收入总量与结构变动分析58

第3章 我国的宏观税负与税收风险63

3.1 我国宏观税负偏高偏低?63

3.1.1 数据“打架”?63

3.1.2 宏观税负的统计口径63

3.2 对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的具体分析65

3.2.1 个人和企业的“微观税负”65

3.2.2 “税负痛苦指数”,中国排名第二?68

3.2.3 征税成本转嫁,加重税负70

3.2.4 非税负担不可小觑72

3.3 从财政支出视角看我国宏观税负73

3.3.1 福利与税收不匹配73

3.3.2 政府投资出现偏差74

3.3.3 行政费用支出庞大76

3.3.4 政府支出规模与通货膨胀压力76

3.4 关于我国宏观税负政策调整的几点建议77

3.4.1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77

3.4.2 规范政府收入形式,厘清税费关系78

3.4.3 调整税收制度,完善财税体制79

3.4.4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公共财政的建设79

第4章 营业税“净额征收”与我国增值税的“扩围改革”81

4.1 营业税“净额征收”背景81

4.1.1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及发达国家产业结构81

4.1.2 营业税及其重复征税问题83

4.1.3 营业税重复征收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利影响85

4.2 营业税改革——“净额征收”86

4.2.1 关于一些概念的界定86

4.2.2 改革地区产业结构分析90

4.2.3 改革内容分析92

4.2.4 改革意义分析93

4.3 营业税进一步改革建议95

4.3.1 营业税内部改革95

4.3.2 增值税“扩围”改革97

4.3.3 消费税应同时进行扩围改革,成为商品劳务税109

4.4 增值税扩围改革对税制结构的影响109

4.4.1 改革后税制结构以分享税为主体109

4.4.2 地方税制结构的变化111

4.4.3 提高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114

第5章 我国房产税改革过程中的风险115

5.1 房产税界定115

5.1.1 改革历程115

5.1.2 “新”房产税115

5.1.3 本章的研究思路116

5.2 房产税改革背景117

5.2.1 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作用117

5.2.2 “税收国家”危机121

5.3 土地出让金与新房产税之间的关系及其嬗变研究123

5.3.1 土地出让金概念123

5.3.2 地租、地价与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的性质123

5.3.3 我国土地出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24

5.3.4 近年来我国土地出让金的收入情况125

5.3.5 土地出让金是否可以并入新房产税征收的讨论127

5.3.6 年租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难以实行129

5.3.7 小结: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纳入新房产税征收,综合利用市场和税收手段调控土地市场130

5.4 房产税改革之后的风险问题131

5.4.1 过高的土地出让金可能转换为过高的新房产税131

5.4.2 积极的纳税人与消极的纳税人:新房产税的征管成本可能过高133

5.4.3 房产税税基评估的离散与税负公平问题134

5.4.4 房产税税基分布与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135

5.4.5 地方财政过度依赖新房产税问题136

5.4.6 地方融资平台及地方债务风险问题137

5.4.7 美国的抗税运动及其借鉴意义137

5.5 上海、重庆两市房产税试点之探究140

5.5.1 积极的探索意义140

5.5.2 从“流转环节”到“保有环节”141

5.5.3 税基选择中的风险问题141

5.5.4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控制问题142

5.5.5 试点房产税后的风险问题142

第6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风险143

6.1 个人所得税改革回顾与展望143

6.1.1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与完善143

6.1.2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具体建议144

6.2 免征额调整与综合制征收148

6.2.1 免征额改革148

6.2.2 综合制征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155

6.2.3 个人所得税——工薪税?贵族税?156

6.2.4 我国个税改革的体制性障碍159

6.3 我国个税的“逆向调节”160

6.3.1 中国个税逆向调节现状160

6.3.2 逆向调节原因分析162

6.3.3 个税“逆向调节”的解决措施和建议165

6.4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附加福利税的改革167

6.4.1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现状167

6.4.2 收入分配改革中的个人所得税与附加福利税改革168

第7章 我国能源资源税制改革中的风险173

7.1 我国当前能源资源安全、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173

7.1.1 我国能源、资源安全问题173

7.1.2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面临的环境问题177

7.1.3 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180

7.2 当前能源、资源、环境税制的不足182

7.2.1 资源税制的不足183

7.2.2 环境税制的不足184

7.2.3 我国能源、资源、环境税收政策的不足185

7.3 能源税、资源税、环境税制的改革及风险分析188

7.3.1 资源税的改革及风险分析188

7.3.2 环境税的改革及风险分析193

7.3.3 化解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的税收政策选择及风险分析200

第8章 我国车船税法改革及其风险分析204

8.1 我国车船税法的立法背景与历程204

8.2 我国车船税法立法的重大意义207

8.2.1 车船税法改革促进低碳节能减排207

8.2.2 车船税法改革缓解城市交通拥堵210

8.2.3 车船税法完善我国税制建设210

8.2.4 车船税法调节我国贫富差距212

8.3 我国车船税费调控体系概述213

8.4 车船税费调控体系分析比较214

8.4.1 车船税法调控体系体现的节能减排导向214

8.4.2 新出台的车船税法是在保持总税负不变的前提下,对税负结构作出的调整216

8.4.3 车辆购置税在促进社会财富合理分配方面发挥的作用218

8.4.4 高速公路收费不合理导致物流成本高219

8.5 车船税费调控体系的构建和调整219

8.5.1 车船税法在我国车船税费调控体系中的角色定位219

8.5.2 对于车船税法课税依据调整的思考220

8.5.3 与原草案相比,新出台的车船税法更加关注减轻居民税负222

8.5.4 由车船税看车辆购置税改革223

8.5.5 我国高速公路收费不合理性的分析223

8.6 国外车船税费分析比较224

8.6.1 各国汽车纳税体系224

8.6.2 由国外汽车纳税体系思考我国车船税费体系的调整227

8.6.3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及收费年限的国内外比较228

8.7 对于完善我国车船税费体系的建议229

8.7.1 明确车船税的税种属性,厘清改革思路和方向,取消车船税,加征从价计征的燃油消费税229

8.7.2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将“碳税”作为我国车船税长期改革目标231

8.7.3 借鉴国外经验,调整和完善高速公路收费制度232

8.7.4 我国车船税费调控体系调整设想233

第9章 我国遗产税改革面临的风险234

9.1 遗产税的概况234

9.1.1 遗产税的简介234

9.1.2 典型的总遗产税制国家——美国236

9.1.3 英国的遗产税制度239

9.1.4 我国香港地区的遗产税制度240

9.1.5 日本的遗产税制度242

9.2 中国遗产税开征的具体分析243

9.2.1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43

9.2.2 遗产税,缩小贫富差距的良药还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244

9.2.3 中国开征遗产税面临的挑战的分析253

9.2.4 我国为开征遗产税目前应做的准备工作264

第10章 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风险267

10.1 社会保障税的概况267

10.1.1 社会保障税的产生和发展267

10.1.2 社会保障税的内涵268

10.1.3 社会保障税的功能及作用269

10.2 我国社会保障“费”改“税”的提出缘何而起?270

10.2.1 社会保障制度的普及需要有稳定的资金保障270

10.2.2 我国社会保障费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70

10.2.3 社会保障“费”改“税”是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272

10.2.4 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现实意义272

10.3 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具体分析273

10.3.1 “银发”浪潮——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社会保障的压力273

10.3.2 “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劳动人口的减少加剧了社保资金的供需矛盾275

10.3.3 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分析276

10.4 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困难及风险277

10.4.1 合理的税率设定需以基础数据整备为前提277

10.4.2 征税对象和范围的确定是难点277

10.4.3 税基确定不当会影响税负公平278

10.4.4 各方利益如何分配和协调278

10.4.5 国家的社会保障能力受考验278

10.5 典型国家社会保障税征管中的税收风险279

10.5.1 德国的社会保障税及其税收风险279

10.5.2 英国的社会保障税及其税收风险281

10.5.3 瑞典的社会保障税及其税收风险282

10.5.4 美国的社会保障税及其税收风险284

10.5.5 日本的社会保障税及其税收风险287

第11章 我国开放经济下的税收风险289

11.1 奢侈品消费外流带来的税收风险289

11.1.1 我国奢侈品消费及征税的现状和特点289

11.1.2 我国大量奢侈品消费税外流原因分析293

11.1.3 我国海关的税收征管294

11.1.4 奢侈品消费税外流的防范措施298

11.1.5 完善现行奢侈品消费税制度配套政策选择301

11.2 内外资税制的统一与税收风险303

11.2.1 内外资税制统一的演变历程304

11.2.2 我国内外资税制统一过程中的税收风险分析313

11.2.3 新背景下防范税收风险的举措319

11.3 精英移民与税收风险320

11.3.1 从移民造车计划谈中国移民现状320

11.3.2 精英移民的税收风险分析322

11.3.3 精英移民的推力与吸力分析323

11.3.4 结论:体制内可作的调整与社会环境改善327

第12章 我国税收征管面临的风险与挑战329

12.1 税制结构调整与我国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329

12.1.1 税制结构调整329

12.1.2 税基评估、税收征管的挑战334

12.2 地下经济与我国的税收流失风险336

12.2.1 地下经济概述336

12.2.2 地下经济与税收流失339

12.2.3 地下经济的税收风险规避342

12.3 网络经济与我国的税收流失风险347

12.3.1 网络经济与税收流失:问题的提出347

12.3.2 网络经济概述348

12.3.3 网络经济中税收流失的主流模式352

12.3.4 对于网络经济是否应该纳税的争议356

12.3.5 网络经济对税收征管的挑战358

12.3.6 应对挑战的对策360

12.4 纳税筹划与纳税评估361

12.4.1 纳税筹划361

12.4.2 纳税评估364

12.4.3 纳税筹划与纳税评估的关系:矛与盾?371

主要参考文献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