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志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5640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学术研究-法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术不端行为概论3
第一节 学术不端的概念界定3
一、国内关于学术不端的定义3
二、国外对学术不端的认定:以美国为例11
三、学术不端与相关概念的界别12
第二节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性17
一、学术不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原动力17
二、损害学术共同体的形象21
三、造成国家或单位财产损失23
第三节 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综述26
第二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解析39
第一节 学术精神的异化——基于学术权力和学术权利不当行使的法理解析39
一、管理者学术权力的行政化、利益化:学术精神异化的外在趋导因素42
二、科研人员学术权利的功利化、亲权力化:学术精神异化的内在驱动因素50
第二节 学术资源配置的不合理54
一、学术资源的理论阐释54
二、学术资源配置失衡的表征56
三、学术资源配置失衡与学术不端的关系59
第三节 对学术不端行为监督和惩戒的不力62
一、缺乏统一的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机构63
二、监督惩戒措施的震慑作用不够明显65
三、监督和惩戒学术不端行为的程序不够公开透明70
第四节 学术伦理教育的缺失或不足70
第五节 学术评价机制中不合理因素的影响75
一、学术评价内涵解读75
二、学术评价与学术不端的关系80
三、我国学术评价制度的不足83
第六节 学术研究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诱导88
一、社会诚信缺失或滑坡对学术活动的不良影响89
二、腐败现象对学术活动的不良影响90
三、学术期刊不当经营规则对学术活动的影响92
第三章 学术不端行为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97
第一节 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治理路径97
一、学术人的自律97
二、学术活动的行政管理99
三、学术行为的法律规制102
第二节 学术不端行为法律规制的现实必要性103
一、学术自治力度的有限性内在地要求法律介入规制学术不端行为103
二、正确选择学术不端法治价值取向的需要107
三、完善学术不端行为法律责任制度的需要109
第三节 学术不端行为法律规制的谦抑性112
一、学术思想自由与学术管理的内在冲突需要法律规制保持谦抑113
二、学术主题自由与管理者圈定研究范围的紧张关系要求学术他律的适度克制114
三、学术表达方式的自由与学术评价过度行政化的矛盾性需要学术管理的合理节制115
四、学术独立创新的内在属性与学术资源的外部依赖天然地排斥学术管理的干涉116
第四节 域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考察与启示117
一、域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实践117
二、域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基本启示128
第五节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法律规制的可行性136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国家治理学术不端提供了立法资源136
二、查处学术不端的实践为国家制定专门的学术不端防治法律制度积累了立法经验140
三、域外治理学术不端的经验为我国防治学术不端的专门立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142
第四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民法规制147
第一节 民法规制的理论阐释147
第二节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民法规制的对象和依据149
第三节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民法规制的不足150
一、立法上的缺陷151
二、实践中的不足152
第四节 学术不端行为民法规制的路径:基于科研合同担保的视角153
一、科研合同担保缺失的表征分析155
二、科研合同担保缺失的风险157
三、科研合同担保缺失的归咎161
四、防范科研合同风险的路径选择:担保有约165
第五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行政法规制171
第一节 行政法规制的内涵解读171
第二节 学术不端行为行政法规制的必要性174
一、防范学术不端,以行政手段净化学术环境的需要175
二、规范学术行为和学术管理行为的需要176
三、建立多样化法律责任制度,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综合治理的需要179
第三节 对我国学术不端行为行政法规制的检视180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行政法治实践181
二、学术不端行为行政法规制的实体性缺陷184
三、学术不端行为行政法规制的程序性缺陷188
第四节 健全学术不端行为行政法规制的路径190
一、学术不端行为行政法规制的立法模式190
二、规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行政查处程序191
三、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的行政法律制裁措施196
四、学术不端行为行政制裁的法律救济197
五、强化对非政府科研项目的监督管理198
第六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刑法规制204
第一节 刑法规制的基本阐释204
第二节 学术不端行为刑法规制的必要性206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刑法作后盾,以保护良好的科研环境206
二、现行的科研政策和行政法律在防治学术不端上难以最大化,刑法规制呼之欲出208
第三节 增设学术欺诈罪:遏制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最后选择211
一、学术欺诈罪的内涵解读212
二、学术欺诈罪构成要件的阐释213
第四节 学术欺诈罪的刑事责任设定216
第五节 学术欺诈罪与相关犯罪的界别218
一、学术欺诈罪与诈骗罪的区别218
二、科研人员采用侵犯知识产权的方式进行学术欺诈的定性问题219
三、学术欺诈罪与合同诈骗罪的界定220
第七章 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配套机制223
第一节 学术精神的回归223
第二节 学术评价的规范化和去行政化227
第三节 学术出版规范法制化232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233
二、学术出版规范立法化的价值分析235
三、对我国学术出版规范立法化现状的检视237
四、我国学术出版规范立法化的构思241
第四节 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良性互动——基于科技法价值的视角245
一、避免学术活动的低端性和重复性246
二、消解代写代发论文科研怪象,引导高校科研人员依法诚信开展学术研究248
三、高校与学术期刊科技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二者依法开展产学研合作250
第五节 遏制学术论文的代写代发行为252
一、代写代发学术论文现实违法性的剖析253
二、代写代发论文潜在的违法犯罪风险254
三、代写代发论文的法治归咎256
四、代写代发论文的法治路径260
第六节 赋予学术期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追责权263
一、赋予学术期刊对学术不端行为追责权的必要性263
二、赋予学术期刊对学术不端行为追责权的立法模式266
三、学术期刊对学术不端行为追责权的性质267
四、学术期刊对学术不端行为追责权行使的程序268
五、保障学术期刊对学术不端行为追责权行使的配套制度269
第七节 加强学术伦理和学术法制教育270
参考文献273
后记288
热门推荐
- 2509740.html
- 160886.html
- 424371.html
- 1870403.html
- 855144.html
- 3089688.html
- 2020748.html
- 2704958.html
- 1374770.html
- 1376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2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49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1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9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5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8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9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2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7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7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