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藏区旅游小镇社会空间结构演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藏区旅游小镇社会空间结构演化
  • 李巍,刘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9014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小城镇-旅游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藏区旅游小镇社会空间结构演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现象导入:藏区旅游的不断兴起1

第二节 问题提出:城镇可持续发展状况4

第三节 学术关照:藏区小城镇现有研究5

一、社会空间概念的辨析5

二、城镇社会空间研究7

三、藏区的相关研究11

第四节 主要理论基础18

一、文化生态学:社会空间演变的文化环境18

二、旅游凝视:社会空间演变的旅游驱动19

三、空间生产:社会空间演变的空间政治20

四、城市意象:“他者”眼中的社会空间22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案例23

一、研究思路23

二、研究案例24

第二章 郎木寺镇的基本概况26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26

一、独特的地理区位26

二、典型的高原环境28

三、隐秘的山林格局29

四、藏式的乡土景观31

第二节 历史文化环境32

一、神奇的历史传说32

二、多元的民族文化33

三、厚重的宗教文化34

四、丰富的旅游资源36

五、历史沿革与行政管理38

第三节 社会经济生活41

一、社会生活41

二、经济生活48

第三章 因寺院而兴起的城镇53

第一节 藏传佛教的传入53

一、藏传佛教的起源与发展53

二、郎木寺院的形成与发展59

第二节 郎木寺的形成与发展64

一、游牧时期的郎木寺64

二、寺院诞生后的郎木寺65

三、旅游发展时期的郎木寺72

第四章 郎木寺镇的社会空间解读78

第一节 藏族的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78

一、空间观念的辨析78

二、四方形与曼陀罗图式79

三、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84

四、色彩中的空间观念84

五、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实践87

六、空间实践中的伦理观念90

第二节 藏区城镇的一般社会空间结构91

一、自然环境因素与城镇社会空间91

二、历史文化与城镇社会空间94

第三节 郎木寺镇社会空间结构与特征104

一、自然因素下的社会空间104

二、文化因素下的社会空间104

第四节 郎木寺镇的建筑空间116

一、藏区建筑空间主要特征117

二、郎木寺镇建筑空间及其特征118

第五章 被游客发现:旅游崛起130

第一节 从地名到品牌的转变130

一、传教士的故事130

二、“墙内开花墙外香”132

三、“东方瑞士”133

第二节 旅游市场结构与特征133

一、游客属性133

二、客源市场134

三、出游目的135

四、旅游行为136

第三节 游客对郎木寺旅游的认知138

一、旅游魅力的认知138

二、乡土景观环境认知141

第六章 被利益群体发现:业缘关系增强144

第一节 传统的业缘关系144

一、以畜牧业为中心的职业144

二、传统职业特征145

第二节 旅游介入下的业缘关系145

一、内部利益群体145

二、外部利益群体150

第三节 居民对郎木寺旅游的认知151

一、经济发展方面152

二、社区生活方面153

三、社会文化方面154

四、意象空间方面155

第七章 被政府发现:政策支持164

第一节 国家宏观政策164

一、西部大开发164

二、生态环境保护164

三、支持藏区发展167

四、支持旅游发展168

第二节 地方政府政策168

一、甘肃藏区发展168

二、生态环境保护169

三、旅游发展政策与行动171

四、规划文本中的郎木寺173

第八章 社会关系的演变183

第一节 内外关系演变183

一、游客与僧侣的关系183

二、游客与居民的关系184

三、游客与商家的关系185

第二节 内部关系演变186

一、僧侣之间的关系186

二、居民之间的关系187

三、商家之间的关系188

第三节 交互关系演变188

一、僧侣与居民的关系188

二、僧侣与商家的关系189

三、居民与商家的关系189

第四节 社会关系网络190

第五节 行为空间分析191

一、游客的行为空间192

二、僧侣的行为空间199

三、居民的行为空间200

四、商家的行为空间201

第九章 三层空间的演变204

第一节 宗教空间演变204

一、宗教空间的旅游开发204

二、宗教空间的商业扩张206

第二节 商业空间演变207

一、商业空间的扩张与更替207

二、商业空间的装饰210

第三节 民居空间演变214

一、民居空间的扩张与退缩214

二、民居空间的功能转变214

第四节 三层空间演变过程与相互关系215

一、旅游开发初期:社会空间有序统一215

二、深化开发阶段:社会空间分化裂变216

三、成熟开发阶段:旅游空间独立出现216

四、三层空间演变差异218

第五节 演变机制分析218

一、空间利益视角218

二、供需平衡视角220

第十章 社会空间演变的思考与应对223

第一节 社会空间“消逝”223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223

二、空间特色模糊缺失224

三、传统文化的淡化225

四、传统经济基础的崩溃226

五、生态与社会环境问题227

第二节 社会空间“整合”228

一、基于意向空间的整合228

二、基于意境设计的整合230

三、基于空间秩序的整合232

四、基于空间管制的整合234

参考文献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