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上大师:中国现代科学奠基者萍踪【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海上大师:中国现代科学奠基者萍踪
  • 程新国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978754273672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海上大师:中国现代科学奠基者萍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海上学者与现代科学1

第一章 沪埠新学人1

1.西学东渐与南洋特班 ——蔡元培在上海开展的科教启蒙活动3

2.从“震旦”到“复旦”——马相伯与上海早期高等教育11

3.教会学校与新教育——“圣约翰”与“颜氏三杰”18

4.中国公学藏龙卧虎——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人才摇篮24

5.选才半壁在申城——沪上学人与早期庚款留学28

第二章 学成归海上35

1.争自主南下创业——胡敦复与大同学院的诞生37

2.“赛先生”率先登陆——《科学》杂志发刊上海43

3.栖身“大同”苦争春——胡明复与中国科学社50

4.中国式“皇家学会”——从海外搬回的“专家库”56

第三章 始建大本营63

1.科学之师移申城——中央研究院在沪创业65

2.海上建起“科学之家”——明复图书馆与科学社新总部70

3.筑起科学大本营——学术精英与现代学术转型77

4.专家学者八方来——上海早期人才高地的形成85

5.兼容并蓄冶一炉——蔡元培的科学观念与实践93

第四章 初创研究所101

1.弄堂里开张地质所——李四光对地质科学的贡献103

2.工学所西郊拓荒——周仁领衔冶金学、陶瓷学研究109

3.物理所广纳贤才——丁西林与现代物理学114

4.化学所蜗居霞飞路——化学研究的创业大师119

5.历史所沪上开新篇——史学大师与中国现代考古125

6.社科所的秘密大调查——陈翰笙与中国农村经济学派132

第五章 播种科学文化143

1.传播科学文化的旗手——任鸿隽与科学运动145

2.科学与民主共进——杨杏佛为理想献身153

3.终身与科学相伴——胡适与“科学派”158

4.“现代稀有的人物”——丁文江的科学大局观165

5.从《科学丛书》到《科学画报》——杨孝述与科学书刊出版172

6.数学天才脱颖而出——华罗庚与《科学》月刊178

7.一代“茶圣”出申城——吴觉农与茶文化183

8.“科坛”“文坛”本相通——鲁迅、林语堂与中央研究院189

第六章 奠基新学科197

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拓者——蔡元培与心理学研究199

2.“南胡”誉满天下——胡刚复与现代物理学205

3.中国农学第一人——邹秉文与现代农业210

4.从兽医专家到商检官——蔡无忌与中国畜牧兽医检验防疫事业216

5.中国学术界的“最得意”——秉志与生物学研究221

6.现代工程学的骄子——茅以升对上海的特殊贡献227

7.中国式的幼教科学——陈鹤琴与中国幼儿教育233

第七章 再建新基地239

1.岳阳路320号的变迁——战后科研新基地的建立241

2.功勋医学家的眼光——林可胜与医学研究247

3.从原生动物到水生生物——王家楫与动物研究所256

4.“现代李时珍”的本草情——赵承嘏与药物研究所262

5.数学所的风雨路——姜立夫与中国现代数学266

6.植物研究扎营寨——罗宗洛与植物研究所272

7.应用化学辟新路——吴学周与中国物理化学277

第八章 自觉的选择281

1.黎明前的抉择——科学家上海隐踪记283

2.冲破阻隔万里归——部分海外学者来沪工作前后288

3.“研究所是国家的”——冯德培与生理研究所296

4.一封书信值万金——王应睐与生物化学研究所302

5.有机化学迎春天——庄长恭返沪二次创业309

6.构建基因研究的平台——贝时璋与实验生物学316

第九章 永恒的探索323

1.打破生物学“禁区”——朱洗与生物进化科学325

2.揭开植物“生理”的奥秘——殷宏章与植物生理学331

3.从冶金创新到“596工程”——上海冶金研究所的开拓之路336

4.材料科学走出新天地——从陶瓷实验场到硅酸盐研究所341

5.夺得两项“世界冠军”——“胰岛素”与“核酸”的人工合成347

6.浦东“药谷”的崛起——上海药物研究所与新药研发354

7.几度风雨“小剑桥”——李约瑟与上海生物化学家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