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生物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荫樨译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59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6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生物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前言1
2.酸碱解离及其与生物系统之关联7
2-1 水8
一 结构之性质8
二 解离之性质9
2-2 酸和碱10
一 定义10
二 共轭对11
三 酸之强度12
四 碱之强度13
五 pH标14
六 pKw和pKa16
七 亨德森·哈瑟巴方程式17
八 水溶液中弱酸之解离18
九 酸和碱之滴定曲线20
十 由弱酸和弱碱所产生之纯塩溶液的pH22
2-3 缓冲液24
一 缓冲液系统之组织25
二 缓冲容量25
三 可滴定酸性27
2-4 指示剂27
一 滴定28
二 pH之测定29
2-5 复解离30
2-6 胺基酸之解离性质33
一 中性胺基酸35
二 酸性胺基酸38
三 碱性胺基酸39
2-7 蛋白质之解离性质40
一 蛋白质作为缓冲剂43
二 血红表-氧血红素作为缓冲系统43
一 电泳47
2-8 电泳和离子交换层析术47
二 离子交换层析术48
3.醣类和核苷酸之结构和性质51
3-1 醣之性质51
3-2 单醣52
3-3 简单醛醣53
3-4 和醛醣有关之天然物质57
3-5 酮醣之介绍61
3-6 醛醣和酮醛之反应61
3-7 葡萄糖、甘露糖、和果糖64
3-8 单醣中羰基之加合反应67
3-9 单醣之环结构69
3-10 醣磷酸化物75
3-11 双醣77
3-12 多醣79
3-13 氮醣苷81
3-14 嘧啶和嘌呤83
3-15 核糖核苷之磷酸单酯86
3-16 核糖核苷之磷酸二酯89
3-17 核酸之初级结构92
3-18 双螺旋94
3-20 RNA96
3-19 DNA96
蛋白质和多肽之结构和性质99
4-1 蛋白质之功能99
一 酯99
二 营养99
三 运输99
四 保护100
五 收缩100
六 身体结构100
七 维持渗透压和pH100
八 激素100
一 简单和拼合蛋白质101
4-2 蛋白质结构之一般事项101
二 均匀性103
三 品种特异性105
4-3 蛋白质中胺基酸之性质105
4-4 蛋白质之结构体制化106
一 初级106
二 次级106
三 第三级106
二 蛋白质多肽结构之事实和多肽之性质111
一 胺键111
4-5 初级结构111
四 第四级111
三 蛋白质之胺基酸分析112
四 胺基酸顺序114
五 链内部中胺基酸顺序之测定115
六 一条以上多肽链之蛋白质115
七 胺基顺序测定之结果116
八 相似蛋白质差异之实例117
4-6 次级结构122
一 纤维状和球状蛋白质122
三 角蛋白123
二 蚕丝蛋白123
四 胶蛋白127
4-7 第三级结构131
一 R基之特徵131
二 肌红素之第三级结构132
三 其他球状蛋白质133
四 胺基酸、残基、R基间交互作用之性质136
4-8 第四级结构139
4-9 变性139
4-10 蛋白质作为电解质141
4-11 离子结合143
4-12 离子强度和溶解度144
4-13 分子量之测定145
一 超速离心145
二 凝胶过滤145
4-14 蛋白质纯化146
4-15 血浆蛋白质147
一 白蛋白和球蛋白部分组148
二 血清白蛋白149
三 加马球蛋白150
四 其他球蛋白150
一 麸胱甘肽151
五 血纤维蛋白元151
4-16 天然多肽151
二 生理活性肽152
5.酶155
5-1 酶之重要性155
一 天生之代谢缺陷155
二 毒性155
五 诊断156
六 处理156
四 维生素156
三 化学疗法156
5-2 酶之命名157
5-3 酶历史中之关键事项158
一 由油和发酵至蛋白质158
二 晶性酶160
5-4 辅基和辅酶162
一 结构之事项162
二 抗坏血酸氧化酶163
三 乙醯辅酶A羧酶164
四 D-胺基酸氧化酶165
五 依赖DNA去氢酶167
5-5 安定性169
5-6 催化性质170
一 酶在反应之後不发生变化171
二 仅需少量171
三 平衡位置不变171
四 特异性172
五 立体化学特异性172
5-7 酶动力学175
一 单位和检定法175
二 受质和酶浓度对酶反应之影响177
三 pH对反应速率之影响182
5-8 酶作用之方式185
四 温度对反应速率之影响185
5-9 酶抑制剂188
一 抑制之重要性188
二 抑制剂之种类191
5-10 被抑制之酶系统的动力学194
一 竞争性抑制剂194
二 非竞争性抑制剂195
5-11 调节197
一 量质作用定律效应197
二 酶存在量之变化198
三 隔离199
四 酶元200
五 反应产物之抑制作用200
六 必需辅因子之有效度的控制200
七 共同受质之竞争201
八 回授控制201
九 酶之化学修饰204
十 同功酶204
6.醣代谢207
6-1 生物合成和降解途径间之关系207
二 代谢途径之不可逆性208
一 生物合成反应之能量供应208
三 能量转移系统209
四 高能成分209
五 ATP之重要性213
六 氧化作用和ATP生成之关系214
6-2 醣代谢之饮食状况215
一 饮食醣之性质215
二 醣之代谢216
三 双醣代谢之异常218
四 醣之吸收219
6-3 动物淀粉:其结构、性质、和功能219
一 磷酸化酶222
6-4 动物淀粉之降解和血葡萄糖之形成(葡萄糖合成)222
二 少-1,4-1,4聚葡萄糖转移酶和淀粉-α-1,6葡萄糖苷酶:剪枝过程223
三 动物淀粉降解之控制224
四 磷葡萄糖变位酶226
五 葡萄糖6-磷酸酯酶227
6-5 由葡萄糖合成动物淀粉(动物淀粉合成)227
一 葡萄糖之磷酸化227
二 由葡萄糖6-磷酸产生葡萄糖1-磷酸228
三 由葡萄糖1-磷酸合成动物淀粉228
四 动物淀粉合成之控制231
六 由动物淀粉直接形成葡萄糖232
五 动物淀粉和葡萄糖之互变232
6-6 动物淀粉储存疾病233
6-7 葡萄糖之降解234
6-8 醣解途径235
一 醣解途经之236
二 醣解之能量产生242
6-9 葡萄糖新生和醣新生242
6-10 葡萄糖以外之已醣的代谢246
一 果糖之代谢246
二 半乳糖之代谢248
6-11 甘油之代谢249
6-12 丙酮酸之好氧代谢:三羧环250
一 三羯酸环之酶和辅酶251
二 在氧化步骤中除去之氢原子的演变260
三 葡萄糖氧化时,能量保存之效率262
四 三羯酸环在生物合成和脂肪与蛋白质降解产物代谢所担任之角色263
五 产酮物质264
六 乙醇和乙酸之氧化264
七 丙醯COA之代谢266
6-13 葡萄糖氧化之戊醣磷酸途径267
一 途径的个别反应269
二 戊糖磷酸途径之重要性272
7.氮代谢275
7-1 蛋白质消化275
7-2 吸收281
7-3 胺基酸池282
7-4 胺基酸之代谢284
7-5 胺基酸转变为酮酸287
7-6 转胺作用289
7-7 非氧化去胺作用292
7-8 胺基酸去胺所产生之胺的演变294
7-9 氮均衡和尿素环295
7-10 胺基酸去羧酶300
一 甘胺酸和丝胺酸301
7-11 某些特异胺基酸之代谢301
二 含硫胺基酸306
三 苯丙胺酸和酪胺酸310
四 色胺酸312
7-12 尿中肌酸酑之来源313
7-13 嘌呤和嘧啶之代谢313
一 游离脂肪酸317
三 ?脂317
二 甘油酯317
8-1 各类脂质之结构317
8.脂质之结构和代谢317
四 固醇318
五 前列腺素321
8-2 脂肪酸作为能源之重要性324
8-3 饮食脂肪之消化和吸收328
8-4 血浆脂质332
8-5 脂肪酸氧化环332
一 最初活化332
二 首次去氢化步骤333
五 硫解裂解步骤334
四 第二次去氢步骤334
三 硫解裂解步骤334
8-6 酮体之代谢337
8-7 不饱和脂肪酸之氧化339
8-8 饱和脂肪酸之生物合成342
8-9 不饱和单或多烯酸之合成346
8-10 三甘油酯、磷酸基甘油酯、和神经脂质之生物合成348
一 三甘油酯之生物合成348
二 磷酸基甘油酯之生物合成349
三 神经脂质之生物合成351
8-11 胆固醇之生物合成352
8-12 脂质和醣代谢之整合355
9.粒线体之生物能量学357
9-1 粒线体之超微结构357
9-2 粒线体之生源说362
9-3 酶在粒线体中之位置364
9-4 在其细胞环境之粒线体364
9-5 粒线体和次粒线体制品365
9-6 呼吸链之成分的化学368
一 细胞色素368
二 黄素蛋白373
三 泛醌375
一 复合物Ⅰ-Ⅳ376
9-7 呼吸链之体制化376
二 呼吸链之特异抑制剂378
三 呼吸链之稳定状态379
四 氧还电势381
9-8 粒线体之生理学384
一 氧电极385
二 呼吸控制386
三 酸化位置388
四 自由能之观念390
五 呼吸链中之能量守恒394
一 单羧酸395
9-9 代谢物通过粒线体膜之运输395
二 TCA环中间物396
三 基质和细胞质间之梭系统397
四 ADP和ATP400
五 阳离子之运输400
9-10 粒线体中能量守恒之机构401
10.粒线体外之氧化作用411
10-1 含铜氧还酶411
10-2 黄素蛋白412
10-3 过氧体414
10-4 在内质网(微体)中之生物氧化作用416
11-1 前言421
11.膜和物质之运输421
11-2 脂质分组之使命422
11-3 蛋白质之使命428
11-4 醣之参与435
11-5 运输439
一 简易扩散(被动运输)440
二 主动运输444
三 其他运输过程453
四 运输过程之控制455
12-1 前言459
12.核酸和蛋白质之生物合成459
12-2 蛋白质合成之生理事项460
12-3 辅基461
12-4 纳入蛋白质中之胺基酸的性质462
12-5 藉初级结构决定蛋白质之构形463
12-6 复链蛋白质之生物合成463
12-7 蛋白质间互变之可能性464
12-8 组合胺基酸之模板观念465
12-9 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之整体465
12-10 参与DNA生物合成或复制之酶466
12-11 细胞中DNA之生物合成470
12-12 抗生抵抗力之遗传472
12-13 参与RNA生物合成和DNA转录之酶473
12-14 RNA指引之DNA聚合酶474
12-15 译码: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之一般特徵476
12-16 活化胺基酸之形成478
12-17 转移RNA和胺基酸之附着479
12-18 核糖体481
12-19 信使RNA482
12-20 编码484
12-21 密码和细胞中事项之关联485
12-23 转移RNA之使命487
12-22 读密码之方向487
12-24 密码中之标点491
12-25 粒线体蛋白质之合成492
12-26 句号492
12-27 多核糖体493
12-28 核糖体之大次单元上肽键之形成494
12-29 抗生素作用之机构497
12-30 放线菌霉素D497
12-31 立反平霉素498
12-32 嘌霉素498
12-33 氯霉素和环已醯亚胺霉素500
12-38 动物细胞之分化501
12-36 四环霉素501
12-34 链霉素和新霉素501
12-35 四环霉素类501
12-37 细胞中蛋白质合成之控制503
12-39 激素作用之可能机构504
13.代谢之调节(A.J.Kenny)507
13-1 前言507
13-2 代谢途径之关键酶509
一 一般讨论509
二 某些重要成分512
13-3 酶之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环AMP之使命515
13-4 激素和线苷酸环酶517
13-5 激素和酶之合成520
一 前言520
二 甲状腺激素521
三 皮质醇和升血糖激素——防御低糖血症522
四 皮质醇523
五 胰岛素524
13-6 环AMP和酶合成之诱发526
13-7 出生前後之代谢调节528
13-8 尝试整合530
索引535
热门推荐
- 702336.html
- 1384677.html
- 3255738.html
- 500695.html
- 3154352.html
- 3449699.html
- 2656662.html
- 1226751.html
- 1085907.html
- 371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2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1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6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3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2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1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2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7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