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的能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的能源
  • 钱今昔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05852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能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的能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一、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能源1

(一)能源的含义与分类1

1.能源的含义1

2.能源的分类2

3.世界能源的利用和发展趋势3

(二)能源的区域供需平衡5

1.能源的区域供需平衡5

2.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生态的关系8

(三)能源结构的变化9

1.从木材为主到煤炭为主——第一次大转变10

2.石油的黄金时代——第二次大转变11

3.向液化煤和核裂变过渡——第三次大转变的前期13

4.新能源的崛起——第三次大转变的后期16

二、前景灿烂的我国能源22

(一)我国能源的分布和产消特点22

1.一次能源储量丰富23

2.巨大的能源产量23

4.产消结构以煤炭为主24

3.多能互补的能源布局24

5.人均能源消费量低25

6.工业发达地区缺能严重25

7.开发利用配套不足25

8.出口与内销的比例尚待妥善安排25

(二)新时期能源建设的巨大成就26

1.全面推广节能,能耗显著下降26

2.合理安排开发步骤27

3.油、煤生产实行承包,产量大增27

4.加强勘探,储产比上升27

5.压缩直接燃烧量28

6.地方煤矿的崛起29

7.核能利用在东部起步29

8.建立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性能源基地30

(三)展望能源事业的发展30

1.重点发展电、煤、油31

2.改善民用和商业用能源34

3.继续大力推广节能措施35

三、我国的首要能源——煤炭38

(一)九州方圆地,煤炭最为丰38

1.既广泛又集中的分布特点39

2.煤种齐全但数量不均39

3.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43

(二)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44

1.产量在波动中上升,布局逐步改善44

2.中央统配矿和地方煤矿47

3.采掘技术不断提高47

(三)主要产煤区49

1.独占鳌头的山西能源基地49

2.皖鲁苏——华东精英52

3.东北和内蒙古东三盟——北国珍宝54

4.黔西滇东地区——高原乌金56

5.方兴未艾的地方采煤57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气化和液化58

四、迅速发展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60

(一)从“贫油”国跃为世界重要产油国61

(二)油气资源在我国的分布61

1.形成油气藏的条件62

2.地质力学和三条沉降带上的油气藏65

3.板块学说和东、西、中三个含油气大区66

(三)油气的勘探、生产和布局67

1.海陆并进,油气齐飞67

2.可靠的生产后备70

3.原油以轻质油为主71

1.大庆油田——石油业的“金娃娃”72

4.分布组合好,集中发达区72

(四)主要油气区72

2.胜利油田——华东地区高奏的胜利凯歌74

3.勘探上有新突破的任丘油田75

4.中原油田——黄河畔的“宝琵琶”76

5.产量居第三位的辽河油田77

6.南阳油田——中南地区的油库77

7.进入新开发阶段的柴达木油田77

8.克拉玛依——戈壁滩上的黑油山78

9.塔里木油田——瀚海奇景78

10.几度春风的玉门油田79

11.沿海大陆架的油气钻井热80

12.四川油气田——我国最大的天然气基地81

(五)初具规模的炼油业82

1.我国炼油工艺的四个特点83

2.东北多、西南少的炼油厂布局84

五、蕴藏量居世界首位的水能资源87

(一)优先开发水电87

1.水能利用的优越性87

2.水电站布局的原则90

2.资源分布西多东少,开发利用东高西低93

1.气候影响大、水量变化多93

(二)水能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93

3.建站重点亟应西移94

4.以大型电站为骨干,大中小并举95

(三)日新月异的水电建设96

1.建国以后的蓬勃发展96

2.2000年的设想97

(四)十大水电基地和骨干电站剪影98

1.黄河上游——一串明珠99

2.红水河——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典范103

3.金沙江——我国水能最丰富的河段104

4.长江中上游干流——葛洲坝和三峡105

5.雅砻江——落差集中之河107

6.大渡河——川中水电基地108

7.乌江——在喀斯特地区建造高坝大库电站108

8.澜沧江——潜能巨大110

9.湘西——大中结合电站多110

10.闽、浙、赣——新建与扩建并重111

11.其他河流——汉江和第二松花江等112

(一)发展核电是时代的趋势115

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能资源115

六、能源家族的新秀——核能115

2.核电站的经济性116

3.安全和清洁问题118

4.核电站布局的原则119

(二)稳步前进的我国核电工业121

1.核电起步,势在必行121

2.初步具备发展核电的基础条件123

3.选取最佳堆型123

4.“比投资”和“规模效应”125

5.从秦山到大亚湾126

6.建立具有我国特点的完整的核电工业体系128

(三)核电开发前景广阔129

1.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发展的第二台阶129

2.核聚变研究的曙光130

七、能源建设的重点——电力工业132

(一)优质的二次能源——电能132

1.电力产消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132

2.电力发展应当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133

3.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135

(二)形成较完整体系的我国电力工业136

1.发电能源的构成136

2.电力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139

3.我国电力工业的两大支柱——火电和水电142

4.星罗棋布的地方小电站146

5.电力网的功能147

(三)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148

1.因地制宜发展热电厂149

2.建设坑口、港口和路口电站151

3.有待发展的抽水蓄能电站152

4.进一步扩大电网155

八、我国的农村能源158

(一)农村能源的数量、构成和地区分布158

1.绝对量大,人均占有量小158

3.地区分布不均衡159

2.以可再生能源为主159

(二)以生物质能为主的消费结构161

1.消费水平低161

2.浪费严重164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164

(三)缓解农村能源紧张的途径166

1.大力发展薪柴林166

2.推广使用沼气和省柴灶167

3.开发多种能源资源170

(四)乡镇工业——不容忽视的农村用能因素173

2.能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不平衡174

1.能源消费量近年骤增174

3.节能潜力大可发挥175

4.乡镇工业的能源需求预测176

九、设想中的能源经济区划179

(一)区划的条件、步骤和方法179

1.区划的条件和必须考虑的有关因素179

2.区划的三个步骤180

3.区划的方法181

(二)综合能源区划设想182

1.山西能源基地区184

2.冀鲁渤海能源区185

3.东北能源区186

4.华东能源区188

5.两广能源区189

6.西北能源区189

7.华中能源区190

8.西南能源区191

9.新疆能源区192

10.台湾能源区193

附录 常用的能源单位换算表195

主要参考文献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