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詹石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595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养生(中医)-文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总序1
出版说明1
绪论1
第一节道教的文化性1
第二节道教文化的多重特质3
第三节道教科技命题的提出7
第四节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的密切关系11
上编 道教科技与伦理养生19
第一章科技哲学视野中的道教19
第一节道体论与信息论20
第二节道化论与系统论22
第三节修道论与控制论25
第二章道教科技哲学与现代化29
第一节道教科技哲学命题的提出29
第二节 由认识方法论看道教科技哲学的内容与特征32
第三节道教科技哲学的现代意义37
第三章道教术数与科技哲学42
第一节“术数”的由来及其意义42
第二节道教对古代术数的吸收与发展44
第三节道教术数的科技成分探索45
第四节从道教术数到科技哲学46
第四章玄武信仰与古代科技思想48
第一节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玄武”的符号学解读48
第二节代码链条的展开:从古代天文学到生命科学51
第三节玄武符号体系的内在能量:生命律动的搏击57
第四节玄武符号体系的深层隐意:生命律动与科技思想的交错62
第五章玄武与传统丹道思想72
第一节从武当诗歌意象看玄武与丹道之关系72
第二节从故事法术看玄武所凝聚的丹道信息76
第三节从师承渊源看玄武所表征的丹道逸趣83
第六章儒道德治精神与圣功法门87
第一节德治的精神指向87
第二节德治的圣功法门92
第三节德治圣功的思想扩展96
第七章道教生命伦理与现代社会健康99
第一节道教生命伦理的建立99
第二节道教生命伦理的现实内容102
第三节道教生命伦理的思想特点与表现方式105
第四节道教生命伦理在现代社会健康生活中的价值109
第五节 道教生命伦理对调节现代社会结构与生存环境的作用112
第八章三教合流与朱熹的身心健康思想118
第一节朱熹关注身心健康的原因118
第二节朱熹关于身心健康的主要思想121
第三节朱熹身心健康思想的历史影响及其现代意义130
第九章净明道的身心健康思想133
第一节净明道身心健康思想形成的原因133
第二节净明道身心健康境界与忠孝修持法门136
第三节净明道身心健康思想中的道、术统一139
第四节净明道身心健康思想与符咒治病、卫生禁忌143
第五节净明道身心健康思想的价值分析145
第十章三一教的艮背术与身心健康148
第一节去儒从道,隐心摄气149
第二节艮背正心,三门归夏152
第三节盟天养性,玄镜高悬157
下编 道教修炼与符号养生167
第一章长生之道的符号隐喻167
第一节黄帝骑龙升天:“长生”观念的一种隐喻原型168
第二节扁鹊禁方与长生隐喻的变形170
第三节彭祖故事与“内丹”之前身175
第二章明堂思想与道教符号养生180
第一节明堂问题的解读思路180
第二节从明堂祭典看政治与神道之联姻183
第三节从明堂建筑看易学象数之化用188
第四节从明堂机制看天人对应的符号养生精神195
第五节医家明堂论与道教的明堂符号养生法200
第三章《参同契》的“纳甲法”与符号养生209
第一节“纳甲法”的由来与基本结构210
第二节京房与魏伯阳应用“纳甲法”的不同目的212
第三节“纳甲法”是一种符号养生系统214
第四节《参同契》应用“纳甲法”的思想特点220
第四章心法与《易》学的关系及其符号养生价值223
第一节依《易》理炼本心223
第二节以心法解《易》道228
第五章陈抟《无极图》的符号养生内涵235
第一节陈抟无极图的由来235
第二节陈抟无极图与“龙睡功夫”238
第三节陈抟无极图:丹道养生的符号图式239
第六章张伯端《悟真篇》的易学象数符号意蕴245
第一节张伯端生平及其性命双修思想245
第二节张伯端《悟真篇》的易学象数旨趣246
第三节张伯端《悟真篇》“翻卦象”的符号养生意义248
第四节张伯端《悟真篇》“三五”论与“火候盈虚”250
第七章全真道的内丹养生说与易学关系略论254
第一节 全真道内丹养生学说与易学相关的原因分析254
第二节 全真道内丹养生学说与易学相关的内容探讨257
第三节 全真道内丹养生学说与易学相关的哲理发掘263
第八章 白玉蟾及其传人的符号养生理念268
第一节 白玉蟾与金丹派南宗之形成268
第二节 白玉蟾的符号养生思想271
第三节 白玉蟾主要传人的符号养生体验281
第九章虚白子“规中”丹诀的符号养生旨趣291
第一节象外叠象:规中原旨成方圆291
第二节天根月窟:规中统贯旧翻新294
第三节斗柄逆旋:规中法象指玄牝298
第四节两弦合精:规中隐处药苗芬302
第五节长剑倚空:规中明时日月行308
第十章“我命在我”:道教养生的符号指归313
第一节道教养生的主体意义313
第二节 阴阳大化与“执天之行”316
第三节以德养生与身国共治319
第四节“德化和气”与生态整体维护322
参考文献326
后记328
热门推荐
- 1037051.html
- 1667835.html
- 3885220.html
- 3574424.html
- 3052013.html
- 3637991.html
- 2580516.html
- 1973606.html
- 1698995.html
- 1951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5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8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8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2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5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9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0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6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0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