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射频识别 RFID 与条码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无线射频识别 RFID 与条码技术
  • 游战清,刘克胜,吴翔,林汉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9869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射频-无线电信号-信号识别;条形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线射频识别 RFID 与条码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1

1.1 RFID技术简介1

1.1.1 基本概念1

1.1.2 分类2

1.2 参数解析6

1.2.1 RFID参数简介6

1.2.2 典型参数示例6

1.3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14

1.4 RFID工作的物理学原理16

1.4.1 与RFID相关的电磁场基本理论16

1.4.2 能量耦合和数据传输18

1.5 RFID技术的数据传输协议与安全性21

1.5.1 数据的传输协议与方式21

1.5.2 数据的安全性22

1.6 数据的完整性27

1.6.1 校验方法27

1.6.2 干扰与抗干扰28

1.6.3 识读率与误码率29

1.7 多标签同时识别与系统防冲撞29

1.7.1 标签防冲撞29

1.7.2 阅读器防冲撞33

第2章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环境体系35

2.1 RFIDD标准35

2.1.1 RFID标准简介35

2.1.2 RFID标准内容36

2.1.3 RFID系统的层级模式42

2.1.4 动物识别标准42

2.1.5 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44

2.2 隐私权46

2.3 频率监管49

2.3.1 频率标准许可49

2.3.2 不同的电磁波频段50

2.3.3 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与应用范围50

2.3.4 RFID系统工作频段解释51

2.3.5 电感耦合RFID系统的使用频率选择52

2.4 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52

2.5 电磁兼容性(EMC)53

2.6 认证体系54

2.7 RFID关联行业54

第3章 RFID基本组件56

3.1 阅读器56

3.1.1 阅读器简介56

3.1.2 阅读器的作用56

3.1.3 阅读器的基本构成57

3.1.4 阅读器的形式59

3.2 电子标签60

3.2.1 电子标签简介60

3.2.2 电子标签的构成60

3.2.3 电子标签的封装材质61

3.2.4 电子标签的封装形式61

3.2.5 热传感器标签及其应用65

3.2.6 电子标签的封装加工70

3.2.7 电子标签的选择72

3.3 RFID中间件73

3.4 软件与仿真74

3.4.1 RFID软件系统74

3.4.2 RFID仿真系统74

3.5 阅读器数据通信方式75

3.5.1 阅读器接口方式75

3.5.2 数据传输媒介77

3.6 RFID组网技术78

第4章 RFID系统的开发与集成80

4.1 RFID系统咨询80

4.1.1 RFID系统咨询的任务80

4.1.2 RFID系统咨询的内容81

4.1.3 咨询公司的分类82

4.1.4 咨询公司的选择84

4.2 项目需求分析85

4.2.1 项目需求分析的内容和目的85

4.2.2 需求分析问题解析88

4.3 RFID应用项目系统总体方案设计97

4.3.1 整体设计说明书的具体内容97

4.3.2 客户需求总体解决方案97

4.3.3 产品识别方式98

4.3.4 总体设计与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98

4.3.5 设计所有识别环节的识别方式98

4.3.6 识别信息的分发处理99

4.3.7 对现有设施的利用99

4.3.8 系统设计的可支持性和可维护性99

4.4 RFID系统功能设计100

4.4.1 RFID系统功能说明书100

4.4.2 为达成总体设计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功能101

4.4.3 标签设计说明101

4.4.4 阅读器功能说明103

4.4.5 业务流程对系统功能的影响104

4.4.6 识别环节的读取方式104

4.4.7 信息分发105

4.4.8 基础设施105

4.4.9 支持与维护105

4.4.1 0设计目标确认106

4.5 RFID设备供应商107

4.5.1 RFID的产品与行业简介107

4.5.2 RFID设备选型的原则107

4.5.3 设备技术性能评估108

4.5.4 RFID设备供应商110

4.5.5 设备供应商的选择要旨110

4.6 RFID系统集成114

4.6.1 RFID系统集成简介114

4.6.2 集成商的分类115

4.6.3 集成商的选择与评估118

4.7 RFID系统的投资回报分析122

4.7.1 RFID系统的成本构成分析122

4.7.2 RFID系统带来的效益分析123

第5章 RFID系统天线126

5.1 RFID系统天线简介126

5.2 RFID系统天线性能的影响因素127

5.2.1 RFID系统天线设计的工具127

5.2.2 RFID的产品应用需求127

5.2.3 RFID的环境操作因素128

5.2.4 天线材质的影响128

5.3 天线的制造129

5.4 超高频标签天线的选择130

5.4.1 天线选择简介130

5.4.2 阻抗问题132

5.4.3 辐射模式133

5.4.4 局部结构的影响133

5.4.5 距离135

第6章 RFID在中国的应用范例137

6.1 RFID在中国应用的简介137

6.2 RFID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142

6.3 RFID在制造业中的应用146

6.3.1 RFID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系统简介146

6.3.2 RFID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系统特点147

6.3.3 RFID在传统制造业中应用的技术方案149

6.4 无障碍人员管理系统157

6.4.1 无障碍人员跟踪管理系统简介157

6.4.2 需求简介159

6.4.3 总体设计159

6.4.4 功能分配163

6.4.5 数据结构设计166

6.5 RFID在物流与供应链中的应用170

6.5.1 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简介170

6.5.2 应用在物流管理中的RFID系统的选型171

6.5.3 RFID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模式172

6.5.4 RFID和二维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比较173

6.6 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174

6.6.1 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简介174

6.6.2 系统设计方案175

6.6.3 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组件的功能176

6.6.4 系统示意图178

6.6.5 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软件功能说明178

6.7 停车场管理系统180

6.7.1 停车场管理系统简介180

6.7.2 管理流程描述181

6.7.3 系统总体设计182

6.7.4 系统软件功能特点184

6.8 香港机场行李管理186

第7章 Mifare系统187

7.1 Mifare卡187

7.1.1 Mifare卡简介187

7.1.2 Mifare卡的种类188

7.2 芯片的配置与存取控制191

7.2.1 Mifare卡的硬件结构191

7.2.2 存储单元的配置192

7.3 通信流程195

7.4 阅读器196

7.5 其他几种常见的非接触式IC卡197

7.5.1 瑞士EM微电子公司197

7.5.2 荷兰Philips电子公司199

7.5.3 美国TI公司200

7.5.4 美国Atmel公司202

7.5.5 美国ST微电子公司202

第8章 声表面波RFID204

8.1 声表面波基本理论简介204

8.2 声表面波器件208

8.3 声表面波电声换能器210

8.4 声表面波天线214

8.5 声表面波作为RFID的应用216

8.5.1 声表面波标签的识别原理216

8.5.2 声表面波标签在自动识别中的应用217

8.5.3 声表面波在车辆管理中的应用219

第9章 条码基础知识221

9.1 条码的发展历史221

9.2 条码技术的研究对象及优点222

9.3 条码技术的应用范围223

第10章 条码编码方式225

10.1 一维条码225

10.1.1 一维条码简介225

10.1.2 EAN码226

10.1.3 UPC码226

10.1.4 39码226

10.1.5 128码227

10.1.6 库德巴码227

10.1.7 ISBN与ISSN227

10.2 二维条码228

10.2.1 二维条码简介228

10.2.2 二维条码术语定义229

10.2.3 龙贝码230

10.2.4 龙贝优码233

10.2.5 PDF417码233

10.3 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的比较234

第11章 条码识读设备235

11.1 条码扫描器235

11.2 便携式数据采集器236

11.2.1 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简介236

11.2.2 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的产品特点237

11.2.3 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的程序功能239

11.2.4 应用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的优点240

11.2.5 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的应用案例241

11.3 如何选择条码数据采集器244

第12章 条码的印制247

12.1 条码打印设备247

12.1.1 热敏式条码机247

12.1.2 热转式条码机247

12.1.3 普通打印机248

12.2 打印色带249

12.3 条码标签材质249

12.4 几种经常使用的不干胶标签250

12.4.1 常见的不干胶标签简介250

12.4.2 不干胶标签的选择251

第13章 国际、国内从事物流条码研究的组织253

13.1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253

13.2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53

13.2.1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职责254

13.2.2 目前我国正式颁布的与条码相关的国家标准254

第14章 商品条码管理255

14.1 中国条码使用现状简介255

14.1.1 通用商品条码国家标准使用现状255

14.1.2 企业如何申请制造厂商代码255

14.1.3 企业如何编制商品代码256

14.1.4 企业如何保证条码的质量256

14.2 商品条码的编码结构257

14.3 商品条码管理258

14.3.1 商品条码质量现状258

14.3.2 如何提高商品条码的质量261

14.3.3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264

14.3.4 商品条码符号位置267

14.3.5 商品条码印刷资格认定实施办法271

14.4 北京流通业条码应用发展情况272

14.4.1 北京流通业条码的应用发展历程272

14.4.2 北京流通业条码的应用现状273

14.4.3 北京流通业条码在应用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74

第15章 条码应用案例275

15.1 二维条码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275

15.2 供应链物流条码276

15.2.1 供应链物流条码简介276

15.2.2 贸易单元的标识277

15.2.3 物流单元的标识278

15.2.4 位置码279

15.2.5 资产的标识279

15.2.6 条码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280

15.3 条码技术与仓库管理282

附录285

附录A 自动识别技术285

A.1 自动识别技术简介285

A.1.1 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285

A.1.2 自动识别系统的一般模型285

A.1.3 自动识别技术的种类286

A.2 光学字符识别287

A.3 磁条(卡)技术289

A.4 接触式IC卡识别技术291

A.5 生物识别技术293

A.5.1 生物识别技术简介293

A.5.2 生物识别的过程295

A.5.3 指纹识别技术296

A.5.4 虹膜识别技术298

A.5.5 视网膜识别技术300

A.5.6 面部识别技术301

A.5.7 签名识别技术303

A.5.8 语音识别技术304

A.6 各种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308

附录B 科技部等十五部委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308

B.1 前言308

B.2 RFID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309

B.2.1 技术发展的现状309

B.2.2 标准现状310

B.2.3 发展趋势310

B.3 中国发展RFID技术战略311

B.3.1 总体发展目标311

B.3.2 指导思想和原则311

B.3.3 发展途径和实施进程312

B.4 中国RFID技术发展及优先应用领域312

B.4.1 关键技术312

B.4.2 标准与测试313

B.4.3 优先应用领域314

B.5 中国推进RFID产业化战略314

B.5.1 指导思想314

B.5.2 发展途径315

B.5.3 实施进程315

B.6 中国发展RFID技术的宏观环境建设315

参考文献317

热门推荐